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教师教育发展现状调查与政策启示——基于湖北省的实证调研 被引量:16
1
作者 雷万鹏 黄旭中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64-171,共8页
基于湖北省8个市16个县的实证调研,本研究探讨了教师教育招生、培养过程与培养成效问题。研究发现,教师教育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在生源选拔、课程设置、实习实践、师资队伍、培养成效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亟须解决的问题。教师社会经济地... 基于湖北省8个市16个县的实证调研,本研究探讨了教师教育招生、培养过程与培养成效问题。研究发现,教师教育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在生源选拔、课程设置、实习实践、师资队伍、培养成效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亟须解决的问题。教师社会经济地位下降、师范院校过度综合化发展、师范院校自我革新能力不足是导致上述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传承我国师范教育优良传统,振兴师范教育,彰显师范院校的主体地位是教师教育改革的基本方向。从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趋势出发,增强教师职业吸引力,完善师范生招生选拔机制,深化师范教育课程变革,重视师范生实践能力培养是振兴我国师范教育的必由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教育 现状调查 政策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小学教师流动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湖北、江西、河南3省12县的调查 被引量:40
2
作者 范国锋 王浩文 蓝雷宇 《教育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62-66,共5页
本文通过对我国中部3省12县市中小学教师的调查,探讨了教师流动意愿及其影响因素问题。研究表明,当前我国中部地区教师流动意愿强烈,绝大多数教师希望向城镇地区流动。统计分析表明,工资待遇和职业认同感对教师流动有显著影响。教师从... 本文通过对我国中部3省12县市中小学教师的调查,探讨了教师流动意愿及其影响因素问题。研究表明,当前我国中部地区教师流动意愿强烈,绝大多数教师希望向城镇地区流动。统计分析表明,工资待遇和职业认同感对教师流动有显著影响。教师从农村到城市、从薄弱学校到重点学校的单向流动将导致农村师资力量更加薄弱,教师队伍结构更加不合理。采取有力措施提高农村教师工资待遇,提升教师职业认同感是稳定农村教师队伍,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素质的重要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部地区 教师流动意愿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部地区义务教育投入塌陷问题研究 被引量:21
3
作者 雷万鹏 钱佳 马红梅 《教育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3-9,共7页
运用省级统计数据,本文探讨了中部地区义务教育投入塌陷问题。研究发现:(1)中部地区在办学条件、经费投入、师资配备、教师收入等方面相对均衡,但义务教育投入的生均指标显著落后于东部和西部地区部分省份,中部地区义务教育投入存在&qu... 运用省级统计数据,本文探讨了中部地区义务教育投入塌陷问题。研究发现:(1)中部地区在办学条件、经费投入、师资配备、教师收入等方面相对均衡,但义务教育投入的生均指标显著落后于东部和西部地区部分省份,中部地区义务教育投入存在"水平塌陷"与"低水平均衡"现象;(2)计量分析表明,东、中、西区域内部存在"俱乐部收敛",中部地区义务教育投入存在"增长塌陷"并有可能长期陷入"低水平陷阱"。从区域教育均衡发展战略看,加大中央对中部地区教育转移支付力度,强化中部地区省级政府教育统筹力度是扭转中部地区"教育塌陷"的必由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部地区 教育投入 水平塌陷 增长塌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财政分权背景下地方政府教育支出行为研究 被引量:28
4
作者 雷万鹏 钱佳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48-157,共10页
通过对第一代和第二代财政分权理论的梳理,本文探讨了财政分权改革与地方政府教育支出行为问题。研究认为,"财政分权、政治集权"的体制导致我国地方政府教育支出存在"重物轻教"、"重城轻乡"、"重物... 通过对第一代和第二代财政分权理论的梳理,本文探讨了财政分权改革与地方政府教育支出行为问题。研究认为,"财政分权、政治集权"的体制导致我国地方政府教育支出存在"重物轻教"、"重城轻乡"、"重物轻师"等行为偏差,此种状况对教育公平和资源配置效率均带来不利影响。改革政府绩效考核机制,完善教育转移支付制度,建立民众广泛参与的机制,有助于增强地方政府对民众需求的回应性,规范政府教育支出行为,促进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分权 地方政府 利益偏好 教育支出行为偏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策表述与地方政府教育支出努力——基于市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钱佳 雷万鹏 马红梅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50-60,共11页
本文基于282个地级市2007—2016年“市辖区-县域内”两部门的面板数据,利用固定效应估计方法检验了中央政府对于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相关规定的政策表述对地方政府教育支出努力度的总体影响及其空间分布效应。研究发现:在“4%”表述明确... 本文基于282个地级市2007—2016年“市辖区-县域内”两部门的面板数据,利用固定效应估计方法检验了中央政府对于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相关规定的政策表述对地方政府教育支出努力度的总体影响及其空间分布效应。研究发现:在“4%”表述明确出现在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的年度里,地方教育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和GDP的比例、教育经费增长率、生均教育经费等各项指标均有显著增长;教育支出在公共财政经费中的占比以及教育经费的环比增长方面,县域内的增长显著低于市辖区;在GDP占比和生均支出等指标上,县域内的增长显著高于市辖区。本研究对“后4%”时代教育财政投入长效机制建立、教育城乡一体化发展等问题具有现实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策表述 地方政府 教育支出努力 空间分布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澳、美、加四国公民教育课程改革影响因素比较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王建梁 陈瑶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90-98,共9页
世界各国面对全球一体化带来的公民身份认同危机,纷纷颁行关于公民教育课程的政策法规,以实现培养合格公民的目标。在这一进程中,英国、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四国的公民教育课程改革较具代表性。课程目标制定的专业性及明确性、课程... 世界各国面对全球一体化带来的公民身份认同危机,纷纷颁行关于公民教育课程的政策法规,以实现培养合格公民的目标。在这一进程中,英国、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四国的公民教育课程改革较具代表性。课程目标制定的专业性及明确性、课程资源的可获取性、教师培训的有效性、资金支持的连续性以及课程研究、评估和监督的持续性,成为影响公民教育有效实施的几大决定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民教育 课程改革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澳大利亚中小学公民教育评价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王建梁 岳书杰 《外国中小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36-39,48,共5页
评价是实施中小学公民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为了解决缺乏系统的检查、评价而导致难以评估中小学公民教育绩效的问题,澳大利亚制定了详细的公民教育评价内容,设计了合理的评价体系,并在全国范围内予以实施。澳大利亚中小学公民教育评价... 评价是实施中小学公民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为了解决缺乏系统的检查、评价而导致难以评估中小学公民教育绩效的问题,澳大利亚制定了详细的公民教育评价内容,设计了合理的评价体系,并在全国范围内予以实施。澳大利亚中小学公民教育评价内容的整合性、评价指标的科学性、多维度评定学生成绩的特点,这些成功的经验为我国的中小学公民教育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大利亚 中小学 公民教育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校规模对教育公平、成本效益的影响-国外学校规模影响研究综述及启示 被引量:10
8
作者 叶庆娜 《教育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9-74,共6页
近些年来,因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导致学校规模扩张所引发的公平与效率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并引发争论。国外学者的相关实证研究对于我们客观认识并合理评价学校规模的效应具有重要价值。国外研究表明,小规模学校更有利于弱势群... 近些年来,因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导致学校规模扩张所引发的公平与效率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并引发争论。国外学者的相关实证研究对于我们客观认识并合理评价学校规模的效应具有重要价值。国外研究表明,小规模学校更有利于弱势群体子女学业成绩的提高,从而实现教育公平;学校规模的扩张并不必然带来生均成本的降低。这些研究对我国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政策转型及农村教育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正确认识学校规模视阈下的教育公平问题,采取差异化的学校规模发展策略;审慎对待学校规模经济效应,切勿因成本问题将学校布局调整这一"惠民"政策,扭曲为一项丧失民心、失去民意的"毁民"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规模 学校布局调整 教育公平 成本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治理视角下城区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研究--基于S县的个案跟踪调查 被引量:6
9
作者 钱佳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79-188,共10页
学校布局调整既是优化教育资源分布的直接方式,也是复杂的教育公共治理实践。科学有序地扩大城区教育资源供给、合理布局城区教育资源是破解当前区域内资源配置“不平衡不充分”、促进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基于教育治理分析框架,... 学校布局调整既是优化教育资源分布的直接方式,也是复杂的教育公共治理实践。科学有序地扩大城区教育资源供给、合理布局城区教育资源是破解当前区域内资源配置“不平衡不充分”、促进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基于教育治理分析框架,运用S县城区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跟踪调查资料,研究发现,城区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实践中存在对教育治理的多维价值目标观照不足、多元治理主体参与不足、治理工具选择存在局限性、教育部门横向治理权偏弱、治理结果的非预期性等问题。应基于教育治理理念,重新审视布局调整治理目标,进一步完善学龄儿童动态数据监测,保障各阶段多元主体参与,健全教育治理权力配置机制,以达成县域内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治理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治理 城区义务教育学校 布局调整 个案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此消彼长还是互惠共生:集团化办学对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雷万鹏 邓钟毓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8-146,共9页
当前集团化办学是地方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重要途径。但目前对集团化办学是否能促进优质资源共享和薄弱学校学生学业成绩提升尚有争议。因此,有必要对集团化办学的整体成效进行评估。本研究利用2023年华中师范大学课题组4省份调... 当前集团化办学是地方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重要途径。但目前对集团化办学是否能促进优质资源共享和薄弱学校学生学业成绩提升尚有争议。因此,有必要对集团化办学的整体成效进行评估。本研究利用2023年华中师范大学课题组4省份调研数据,探讨了集团化办学对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集团化办学对受援学校学生的学业成绩有显著促进作用,受援学校学生学业成绩增值主要来源于教师教学质量的改善;第二,集团化办学对不同受援学校的学生群体学业成绩的影响具有异质性,对初中生及弱势家庭学生的学业成绩影响更大;第三,集团化办学不仅可以提升受援学校学生学业成绩,而且对援助学校学生学业成绩也有积极影响,集团化办学的效果是“互惠共生”而不是“此消彼长”。研究建议应坚持集团化办学的政策导向,不断完善相关政策保障机制,建立教师学习发展共同体,促进集团校共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团化办学 义务教育 学业成绩 均衡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留守儿童学习适应性与家庭教育决策合理性 被引量:29
11
作者 雷万鹏 向蓉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74-182,共9页
家庭是儿童成长与社会化的基本单位,探究家庭对留守儿童学习适应性的影响,对于辨识有效的教育决策方式,思考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决策机制具有重要价值。基于湖北和广东两省共15个县(区)留守儿童的调查发现,在控制其他因素的情况下,家庭交... 家庭是儿童成长与社会化的基本单位,探究家庭对留守儿童学习适应性的影响,对于辨识有效的教育决策方式,思考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决策机制具有重要价值。基于湖北和广东两省共15个县(区)留守儿童的调查发现,在控制其他因素的情况下,家庭交流互动、家庭作业监管等过程性家庭环境对留守儿童学习适应性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相较于家庭经济收入等结构性变量,过程性家庭环境对留守儿童学习适应性的边际影响更大。本研究的政策启示在于,留守儿童家庭人力资本投资应当兼顾短期与长期目标,理性的家庭教育决策应当合理权衡务工创收与儿童学习过程监管之间的关系。片面追求务工挣钱而放松留守儿童学习监管的做法必将对留守儿童学习适应性造成负面影响,影响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留守儿童 学习适应性 过程性家庭环境 家庭教育决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镇化背景下农民工子女就学地选择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4
12
作者 雷万鹏 徐璐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50-158,共9页
城镇化发展与人口流动对我国属地化教育管理体制带来全面挑战。本文基于对6个城市的实地调查,从家长视角探讨了农民工子女就学地点选择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当前,农民工家庭在子女的教育选择中呈现显著的"分化效应"和&... 城镇化发展与人口流动对我国属地化教育管理体制带来全面挑战。本文基于对6个城市的实地调查,从家长视角探讨了农民工子女就学地点选择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当前,农民工家庭在子女的教育选择中呈现显著的"分化效应"和"代际效应",家长个人特征、社会经济背景、流动类型、家长对教育政策的感知等因素对其子女就学地点的选择有显著影响。顺应新型城镇化趋势,尊重农民工子女教育选择意愿,保障弱势群体教育需求,加强县镇教育吸引力,降低城市教育"准入门槛",构建适应农民工流动的资源配置机制是我国教育变革的应由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化 农民工子女 就学地 教育选择意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随式教育档案管理数据及其评价功能 被引量:8
13
作者 马红梅 肖雨桐 张汶军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63-168,共6页
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学校教育管理工作电子化为教育评价改革带来了契机,电子学籍档案系统的建立及基于这个平台自动生成的伴随式教育管理过程数据具有全员入样和动态跟踪的性质,它为更加精准地评估学生发展、教师绩效、学校效能、政策... 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学校教育管理工作电子化为教育评价改革带来了契机,电子学籍档案系统的建立及基于这个平台自动生成的伴随式教育管理过程数据具有全员入样和动态跟踪的性质,它为更加精准地评估学生发展、教师绩效、学校效能、政策效果等提供了基础。本文重点讨论了这种伴随式档案管理数据的合成与分析及其在教育评价与公共政策评估工作中的应用价值。文章将信息采集的技术过程和数据集成与运用的方式进行了整合,为教育管理数据集成与分析提供了理论基础、工作思路和操作技术,也简要介绍了适用于全员追踪的档案管理数据的分析方法所对应的评价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学籍档案 伴随式管理过程数据 教育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解释省内教育财政分权差异? 被引量:4
14
作者 钱佳 雷万鹏 《教育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20-26,共7页
基于省级面板数据,本文对我国省内教育财政分权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1)我国省内教育财政分权存在较大差异,省内财政分权程度较高的省份教育财政分权度也较高,发达省份倾向于选择分权式教育财政体制;(2)"以县为主&qu... 基于省级面板数据,本文对我国省内教育财政分权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1)我国省内教育财政分权存在较大差异,省内财政分权程度较高的省份教育财政分权度也较高,发达省份倾向于选择分权式教育财政体制;(2)"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强化了县级政府教育支出责任,省内教育财政分权显著提升;(3)"两免一补"政策显著扩大了省内教育财政分权;(4)省级政府更加倾向于将来自中央专项资金"自己花出去",而不是转移给县级政府用于教育支出。本文认为,应扩大"两免一补"等"一竿到底"式的教育转移支付,建立更加公平、透明的省内教育财政转移支付体系,充分发挥教育财政分权对推动教育治理现代化的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分权 省内教育财政分权 转移支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0年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回顾与反思 被引量:18
15
作者 雷万鹏 王浩文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2-24,共13页
义务教育学校布局受制于经济社会发展、管理体制变迁、人口变化等诸多因素。新中国成立70年来,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分别经历了"布点建校期"、"调整过渡期"、"规模扩张期"、"撤点并校期"和&qu... 义务教育学校布局受制于经济社会发展、管理体制变迁、人口变化等诸多因素。新中国成立70年来,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分别经历了"布点建校期"、"调整过渡期"、"规模扩张期"、"撤点并校期"和"审慎调整期"五个阶段。透过70年发展历程可以发现,学校布局调整不仅是顺应经济社会发展、城镇化和人口变化的结果,其在引领城镇化、产业结构调整及教育变迁中也发挥着重要的先导作用。学校布局调整既是学校地理空间分布的变化,也是教育资源重新配置的过程,更是各方利益的博弈和调整,其根本政策价值是促进学生发展。伴随新型城镇化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学校布局调整应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回归教育本源,遵循教育规律,通过制定科学的布局标准,建立规范的布局程序,推进学校布局调整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构建起城乡一体化的学校布局动态调整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中国成立70年 义务教育 学校布局调整 以人为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师教育供给侧改革:基于第三空间的视角 被引量:10
16
作者 戴伟芬 《教育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36-39,93,共5页
当前以高校为依托的教师教育模式的明显不足之处在于教育理论与中小学实践脱节,成为影响教师教育供给的突出问题。通过跨越大学、中小学及其社区的体系边界,创建教师教育的第三空间,让中小学教师参与高校课程和实践活动,将中小学教育教... 当前以高校为依托的教师教育模式的明显不足之处在于教育理论与中小学实践脱节,成为影响教师教育供给的突出问题。通过跨越大学、中小学及其社区的体系边界,创建教师教育的第三空间,让中小学教师参与高校课程和实践活动,将中小学教育教学实践融入高校课程,设立专门教师教育者,加强教师对学生、家长、学校教育的理解、体验和研究,促使高校教师教育与中小学教育教学实践的融合,提高教师教育专业性。这样培养出来的教师才可能与基础教育需求无缝对接,能针对各类不同的学校和学生群体提供专业服务,真正成为学生知识、思想、创新的引路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教育 供给侧改革 第三空间 跨界 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幼儿美术教育的“麦当劳化”及其超越 被引量:4
17
作者 田友谊 梁歆韵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2012年第2期43-46,共4页
"麦当劳化"是指一个社会经历着速食餐厅特色的过程,追求量而非质的效率、可计算性、可预测性和非人性化的控制是其成功的核心。我国幼儿美术教育也正经历着这样一个过程,具体表现为教学方法上重量不重质、教学评价上标准成人... "麦当劳化"是指一个社会经历着速食餐厅特色的过程,追求量而非质的效率、可计算性、可预测性和非人性化的控制是其成功的核心。我国幼儿美术教育也正经历着这样一个过程,具体表现为教学方法上重量不重质、教学评价上标准成人化、教学内容上模式僵化刻板、教学过程上束缚儿童身心。我们应该认识到幼儿美术教育"麦当劳化"的危害,回归幼儿美术教育的本真。因此,我们需要采取灵活开放的教学方法、转变作品评价方式、鼓励幼儿自主选择美术内容、重视审美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儿美术教育 “麦当劳化” 超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纳中小学教师流动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建梁 陈瑶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2011年第4期5-7,共3页
当今世界各国基础教育普及运动已取得颇为有效的成果,学生入学率大幅提高,然而教师的高流动率成为保障基础教育质量的最大障碍。加纳教师协会及教师与教育工作者联合会针对此问题,对近千名教师开展了问卷调查,欲找出教师流动的原因,并... 当今世界各国基础教育普及运动已取得颇为有效的成果,学生入学率大幅提高,然而教师的高流动率成为保障基础教育质量的最大障碍。加纳教师协会及教师与教育工作者联合会针对此问题,对近千名教师开展了问卷调查,欲找出教师流动的原因,并据此提出了保留教师的建议性政策,这些意见对我国教师流动问题对策研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纳 中小学 教师流动 原因分析 对策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象——问题”对象观逻辑辨析——兼论教育现象与教育问题的逻辑关系 被引量:3
19
作者 雷江华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66-69,共4页
教育学研究对象之争主要有"现象"对象观和"问题"对象观,其中"现象"对象观内在推演的逻辑蕴涵"从现象到本质再到规律"的推理过程,"问题"对象观内在逻辑思路可概括为"从问题(矛盾... 教育学研究对象之争主要有"现象"对象观和"问题"对象观,其中"现象"对象观内在推演的逻辑蕴涵"从现象到本质再到规律"的推理过程,"问题"对象观内在逻辑思路可概括为"从问题(矛盾)到本质再到规律"或"从问题到矛盾,再到本质,最后通达规律"的推演进程。据此分析"现象———问题"对象观中关于"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之表述所折射出的"教育现象"与"教育问题"之间用"和"连接的逻辑问题,在理清"教育现象"与"教育问题"逻辑关系的基础上将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定义为"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重点研究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学 对象观 现象 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中10%的秘密--丹麦私立学校的发展 被引量:1
20
作者 帅晓静 王建梁 《外国中小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39-42,共4页
欧盟中对教育投入最高的国家之一——丹麦的教育系统有一个10%的秘密,这个10%的秘密使丹麦的教育被研究者称为"乌托邦"。存在于丹麦基础教育阶段中的大约10%的私立学校不仅打破了公立学校垄断基础教育的局面,而且也成为补充... 欧盟中对教育投入最高的国家之一——丹麦的教育系统有一个10%的秘密,这个10%的秘密使丹麦的教育被研究者称为"乌托邦"。存在于丹麦基础教育阶段中的大约10%的私立学校不仅打破了公立学校垄断基础教育的局面,而且也成为补充公立学校,促进公立学校发展的一个重要激励因素,也为整个教育的发展注入了活力。丹麦私立学校的稳健发展主要得益于它坚实的支撑体系,即国家支持、协会保护和家长监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麦 私立学校 支撑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