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疆西准噶尔石炭系碎屑锆石U-Pb年代学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2
1
作者 张雷 王国灿 +3 位作者 高睿 申添毅 纵瑞文 晏文博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04-717,共14页
新疆西准噶尔克拉玛依地区出露地层主要为下石炭统希贝库拉斯组、包古图组和太勒古拉组,主体为一套巨厚的半深海大陆斜坡相碎屑沉积建造。这套地层的层序及时代长期以来存在争议,本文对西准噶尔克拉玛依后山地区的希贝库拉斯组和太勒古... 新疆西准噶尔克拉玛依地区出露地层主要为下石炭统希贝库拉斯组、包古图组和太勒古拉组,主体为一套巨厚的半深海大陆斜坡相碎屑沉积建造。这套地层的层序及时代长期以来存在争议,本文对西准噶尔克拉玛依后山地区的希贝库拉斯组和太勒古拉组进行碎屑锆石U-Pb年代学研究,限定石炭纪地层时代、恢复地层层序、确定物源源区及讨论西准噶尔大地构造演化。希贝库拉斯组碎屑锆石最年轻的峰值为309.3 Ma,第二个峰值为331 Ma;太勒古拉组碎屑锆石最年轻的峰值为304 Ma,第二个峰值为318 Ma。二者最年轻的峰值与西准地区后碰撞深成岩体的活动高峰期相吻合,应为岩浆热扰动所致。该区内砂岩成熟度低、源区与未切割岩浆岛弧相关,推测样品中岩浆锆石成因的年龄与当时火山活动可能近同时,因此碎屑锆石第二峰值大致可代表地层沉积时代。碎屑锆石年龄中无前寒武纪锆石记录,反映西准噶尔地区可能不存在前寒武纪古老结晶基底,或者基底规模小、分布零散,未成为石炭纪地层的物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准噶尔 石炭系 碎屑锆石 U-PB年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东北地区典型锰矿床锆石U-Pb年代学:对锰成矿时代的制约
2
作者 刘锐 孙唯衡 +5 位作者 代吉祥 邹院兵 陈松 蒋之飞 刘兴平 杨振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86-1298,I0001-I0008,共21页
鄂东北地区黄麦岭组广泛发育沉积变质型锰矿床(如鹰咀山、四方山-团山沟和孙冲等锰矿床),含锰地层为一套片岩和大理岩组合,目前这些变质岩原岩的形成时代还不清楚。锰矿床赋矿地层沉积时代的确定对于该类矿床的成因研究有重要意义。本... 鄂东北地区黄麦岭组广泛发育沉积变质型锰矿床(如鹰咀山、四方山-团山沟和孙冲等锰矿床),含锰地层为一套片岩和大理岩组合,目前这些变质岩原岩的形成时代还不清楚。锰矿床赋矿地层沉积时代的确定对于该类矿床的成因研究有重要意义。本文对该区鹰咀山和团山沟锰矿床中的5件变(火山)沉积岩样品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表明,鹰咀山锰矿床2件含锰变沉积岩样品(绿泥石石英片岩17YZS04和硅质大理岩16YZS05)中最年轻的碎屑锆石年龄为687 Ma,代表了该区黄麦岭组的最大沉积年龄;团山沟锰矿床含锰变火山岩夹层中的绿片岩(TCK1-02)获得~650 Ma的原岩形成年龄,表明鄂东北地区锰沉积作用时间为~650 Ma。鹰咀山4件变沉积岩样品中碎屑锆石年龄峰值集中于0.68~0.80 Ga、~1.97 Ga和~2.45 Ga,表明黄麦岭组沉积物源主要为古元古代和新元古代物质。年龄对比研究显示,大悟-红安地区在新元古代应为扬子克拉通的一部分,扬子北缘也可能广泛发育古元古代基底。鄂东北地区锰矿成矿时代(~650 Ma)与扬子东南缘湘黔渝地区新元古代大规模锰成矿作用时间几乎一致,表明前者亦可能为Sturtian-Marinoan间冰期沉积的产物。该期锰沉积事件可能与Rodinia超大陆裂解在扬子北缘形成的浅海相沉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锰矿床 变(火山)沉积岩 碎屑锆石 锆石U-PB定年 鄂东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微差间隔下爆破振动信号的反应谱分析 被引量:10
3
作者 赵明生 张亚文 +1 位作者 徐海波 梁开水 《爆破》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8-32,共5页
为研究不同微差间隔下爆破振动信号的反应谱特性,基于金堆城露天矿现场爆破振动试验数据,对不同微差间隔的两孔爆破振动信号进行了反应谱分析。首先,利用实测的爆破振动速度信号采用直接微分法获得了加速度信号,并利用EEMD分解对加速度... 为研究不同微差间隔下爆破振动信号的反应谱特性,基于金堆城露天矿现场爆破振动试验数据,对不同微差间隔的两孔爆破振动信号进行了反应谱分析。首先,利用实测的爆破振动速度信号采用直接微分法获得了加速度信号,并利用EEMD分解对加速度信号进行低通滤波去噪处理,获得了准确清晰的加速度曲线。然后,利用精确法求得了不同微差间隔下爆破振动信号的速度反应谱和标准速度反应谱。分析结果表明:加速度峰值小的振动信号其速度反应谱峰值可能较大,不同微差间隔的爆破振动信号标准速度反应谱峰值对应的结构自振周期不同。因此可认为,降振合理微差的选择应结合爆破振动与建筑物的动态响应综合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破振动 微差爆破 EEMD去噪 反应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冲击载荷下石墨矿石动力学特性的层理效应及宏微观破坏机理 被引量:1
4
作者 叶海旺 钱正昆 +2 位作者 雷涛 温颖 李睿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5-37,共13页
为探究冲击荷载作用下层理对石墨矿石动力学特性的影响规律,采用直径为50 mm的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split Hopkinson pressure bar, SHPB)系统,对0°、 45°和90°层理角度的石墨矿石开展了不同冲击荷载(0.3、 0.4和0.5 MPa... 为探究冲击荷载作用下层理对石墨矿石动力学特性的影响规律,采用直径为50 mm的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split Hopkinson pressure bar, SHPB)系统,对0°、 45°和90°层理角度的石墨矿石开展了不同冲击荷载(0.3、 0.4和0.5 MPa)下的动态压缩实验,并结合高速摄影和电子扫描技术分析了不同层理角度石墨矿石的动态力学特性和冲击破坏模式。研究结果表明:石墨矿石中矿物多呈同形粒状定向排列,接触界限不规则,白云母和石英含量较高,与石墨伴生,沿层理面富集;层理面的存在对石墨矿石的力学性质存在劣化作用,45°层理劣化作用最强;能耗特性随层理角度增大呈U形变化,与强度特征相似;同一应变率下,矿石破碎尺寸与能耗密度具有明显的相关性,0°层理破碎平均尺寸较小,能耗密度较大,45°层理破碎后块度最大,能耗密度最小;受外力作用时,石墨鳞片不仅从内部断裂,也易被伴生矿物撕裂,随层理角度的增大,试样破坏形式可归纳为张拉破坏—剪切破坏—张拉劈裂破坏的演化过程。冲击荷载作用下,石墨鳞片破坏程度主要受压力大小和作用方向控制,拉伸破坏可减少石墨鳞片内部断裂,低应变率可减少岩粉产生。因此,可通过调整冲击波传播方向、降低峰值应力和增大矿石拉应力破坏区域,以减少爆破冲击对石墨鳞片的破坏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理效应 石墨矿 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 动力学特性 破坏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梯度对花岗岩力学性质影响的试验研究
5
作者 徐海波 胡东涛 +1 位作者 惠明星 方宁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56-61,共6页
在常温~250℃条件下对花岗岩进行单轴压缩试验研究。详细分析在高温以及存在温度梯度条件下花岗岩的应力—应变曲线、峰值应力、峰值应变以及弹性模量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高温条件下,岩石的峰值应力与弹性模量在17~100℃时随温度的... 在常温~250℃条件下对花岗岩进行单轴压缩试验研究。详细分析在高温以及存在温度梯度条件下花岗岩的应力—应变曲线、峰值应力、峰值应变以及弹性模量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高温条件下,岩石的峰值应力与弹性模量在17~100℃时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在100~250℃时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岩石的峰值应变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在存在温度梯度的条件下,随着温度梯度的增大,岩石的峰值应力以及切线模量均呈现出先减小后增加;而岩石的峰值应变在100℃时呈现出先减小后增加,在150~250℃时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 高温 温度梯度 力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