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最大信息系数法的卧沙溪滑坡变形相关性分析及预警模型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尚敏 王殿鹏 +2 位作者 易庆林 袁朔 宋云鹏 《工程地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72-580,共9页
本篇以三峡库区卧沙溪滑坡为研究对象,运用最大信息量法对滑坡变形影响因素相关性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降雨是坡体加速变形的主要诱因,库水位变化仅起到加速滑坡变形的作用,而非既有研究认为的动水压力型滑坡。为提升滑坡预警和预... 本篇以三峡库区卧沙溪滑坡为研究对象,运用最大信息量法对滑坡变形影响因素相关性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降雨是坡体加速变形的主要诱因,库水位变化仅起到加速滑坡变形的作用,而非既有研究认为的动水压力型滑坡。为提升滑坡预警和预测的准确度,采用了最大信息系数法(MIC)与改进的切线角法,对近8年来滑坡次级滑体发生的4次阶跃变形进行了分析,确定了引发这些阶跃变形的降雨阈值和位移速率阈值。基于这些阈值,建立了一个更加完善的新型预警模型。研究结果不仅有助于提升对卧沙溪滑坡的监测水平,也为类似地质灾害的监测预警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卧沙溪滑坡 定量分析 最大信息系数 预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质灾害应急监测指挥系统及其应用 被引量:4
2
作者 彭文标 易庆林 +1 位作者 卢书强 梁会军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1期81-84,共4页
以长江三峡工程库区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工程建设,以及地质灾害防治总体规划为背景,论述了三峡库区地质灾害应急监测与应急指挥系统的功能、组成和作用;简述了各子系统的具体内容和职能,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系统实现。该系统在秭归泥儿湾... 以长江三峡工程库区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工程建设,以及地质灾害防治总体规划为背景,论述了三峡库区地质灾害应急监测与应急指挥系统的功能、组成和作用;简述了各子系统的具体内容和职能,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系统实现。该系统在秭归泥儿湾突发滑坡现场和其他地质灾害抢险现场的应用测试情况表明:系统设计可靠,数据传输稳定,语音清晰,画面流畅,安全性强,较好地实现了多级地质灾害防治管理部门及专业单位的远程指挥和技术会商,在突发地质灾害的应急减灾方面显示出极大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灾害 应急监测 应急通信 防灾减灾 三峡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非工程措施应对自然灾害的探讨
3
作者 易庆林 吴娟娟 寇磊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2年第4期47-50,共4页
自然灾害是一个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应对自然灾害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就中国而言,自然灾害多发,灾害种类多,发生频率高,强度大,防灾减灾一直受到政府部门和广大群众的关注.目前,我国的防灾减灾大部分采用工程措施,非... 自然灾害是一个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应对自然灾害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就中国而言,自然灾害多发,灾害种类多,发生频率高,强度大,防灾减灾一直受到政府部门和广大群众的关注.目前,我国的防灾减灾大部分采用工程措施,非工程措施不够完善.而且防灾工程存在着施工质量差、设计标准低、规划不合理等问题,导致防灾减灾作用不能有效发挥,基于此,本文提出了几点应对自然灾害的非工程措施.对于防灾减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灾害 防灾减灾 工程措施 非工程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堆石料应力-应变特性大型三轴试验研究 被引量:19
4
作者 徐志华 孙大伟 张国栋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565-1572,共8页
通过对水布垭筑坝堆石料进行0.2~3.5 MPa围压下的大型三轴固结排水剪(CD)试验,分析了不同围压下堆石料的偏应力-轴应变关系及体应变-轴应变关系的变化规律;引入破坏强度和体变与围压的关系,采用临界偏应力σ_(cre)和临界体应变ε_(vcre... 通过对水布垭筑坝堆石料进行0.2~3.5 MPa围压下的大型三轴固结排水剪(CD)试验,分析了不同围压下堆石料的偏应力-轴应变关系及体应变-轴应变关系的变化规律;引入破坏强度和体变与围压的关系,采用临界偏应力σ_(cre)和临界体应变ε_(vcre)作为归一化因子对不同围压下的应力-应变关系试验结果进行归一化处理,建立了不同围压下的应力-应变关系表达式,并将计算预测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研究表明:对于颗粒级配确定的密实堆石料,初始变形期存在一定的弹性增长阶段,且该直线段的斜率受围压的影响较大;低围压时表现为应变软化,先剪缩后剪胀为主的力学特性,且围压越低,剪胀效应越明显;高围压(0.8 MPa≤σ_3≤3.0 MPa)时表现为应变硬化、剪缩为主的特性;剪胀消失的临界围压处于0.45~0.8 MPa之间;超高围压(σ_3>3.0 MPa)条件下,虽表现为应变软化、剪缩的特性,但其应变软化的机制与低围压下不同;分析认为,超高围压下剪切过程中颗粒的相对破碎率达15%以上,颗粒破碎引起的堆石料强度降低大于围压的增大对堆石料强度的提高。峰值主应力比随围压的增大而降低,且随轴应变的增大而趋于一致。堆石料的破坏强度与围压呈线性相关。最后,通过计算预测结果证明了该应力-应变关系表达式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堆石料 超高围压 大变形 大型三轴试验 应力-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波分析的滑坡变形规律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易庆林 胡大儒 +1 位作者 代天凡 李世贵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91-94,102,共5页
对于有多个GPS监测点的滑坡,通常只研究个别代表性较强的点的位移,以此近似反映滑坡整体变形情况,但这种以点代面的方法与实际相差较大。现利用三峡库区某滑坡长期地表位移监测资料,根据各监测点位移对滑坡整体位移的贡献率,求得综合位... 对于有多个GPS监测点的滑坡,通常只研究个别代表性较强的点的位移,以此近似反映滑坡整体变形情况,但这种以点代面的方法与实际相差较大。现利用三峡库区某滑坡长期地表位移监测资料,根据各监测点位移对滑坡整体位移的贡献率,求得综合位移曲线,再利用小波分析等数学方法推导综合位移方程,据此分析了外界因素(降雨、库水位)对滑坡变形影响机理及周期。结果表明:该滑坡现处于潜在不稳定状态,降雨和库水位对滑坡的影响周期约为12个月。应用滑坡总位移方程进行验证性预测后显示,其预测精度达到92%,因此该方程能更真实地反映滑坡稳定性现状和发展趋势,对同类滑坡的研究具有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 小波分析 降雨 库水位 稳定性 周期 趋势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冻融循环作用下砂岩层进式损伤劣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25
6
作者 刘杰 张瀚 +2 位作者 王瑞红 王芳 何卓文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381-1394,共14页
试验得到了试样直径、质量衰减量随冻融循环次数的变化规律,指出80次冻融循环是石英砂岩直径、质量变化线的拐点。提出了层进式损伤的CT精准识别技术方法,定义了试样主要损伤区并将其细分,分析了表层剥落前与剥落后的两阶段层进式冻融... 试验得到了试样直径、质量衰减量随冻融循环次数的变化规律,指出80次冻融循环是石英砂岩直径、质量变化线的拐点。提出了层进式损伤的CT精准识别技术方法,定义了试样主要损伤区并将其细分,分析了表层剥落前与剥落后的两阶段层进式冻融损伤过程,建立了CT值与弹性模量、孔隙率线性互推公式。分析认为:(1)40次冻融循环后,最外侧圈层弹性模量值为0,此时CT值不为0,圈层未剥落;(2)80次冻融循环后,最外侧圈层CT值为0,此时圈层孔隙率最大,圈层剥落;(3)试样内部圈层第2阶段劣化程度显著大于第1阶段劣化程度;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外圈层的束箍效应和内圈层的加速劣化效应,并从力学机制上进行了阐述。结合冻融循环次数下的孔隙率变化、弹模损失率变化、细观孔隙变化图像进一步定量阐明层进式损伤的发育演化规律。基于弹性模量、孔隙率分别随冻融循环次数变化规律,定义冻融弹性模量劣化因子ω,结合层进式区域划分,构建层进式损伤弹性模量劣化预测公式,并与实测值对比验证了上述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精准识别技术 层进式冻融损伤 束箍效应 细观孔隙变化 弹性模量劣化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碎石土渗透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22
7
作者 张国栋 廖爱明 +2 位作者 李泯蒂 邱重阳 徐志华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91-95,共5页
碎石土渗透系数是渗流分析及边(滑)坡稳定性评价等问题的关键参数。由于碎石土具有非均质性、非连续性以及影响因素多等独特性质,研究碎石土渗透特性的困难较大。利用大型渗透仪,试验研究了碎石含量、孔隙比和颗粒级配对碎石土渗透系数... 碎石土渗透系数是渗流分析及边(滑)坡稳定性评价等问题的关键参数。由于碎石土具有非均质性、非连续性以及影响因素多等独特性质,研究碎石土渗透特性的困难较大。利用大型渗透仪,试验研究了碎石含量、孔隙比和颗粒级配对碎石土渗透系数的影响规律,分析了渗流前后颗粒级配变化及其对渗流特性的影响,以及碎石含量、孔隙比大小对渗流前后颗粒级配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碎石含量与渗透系数之间关系符合指数关系;孔隙比与渗透系数之间的关系符合多项式拟合关系;特征粒径、不均匀系数和曲率系数与渗透系数之间的关系符合线性拟合关系,颗粒级配对渗透特性的影响主要是不均匀系数和特征粒径,曲率系数影响较小;渗流前后颗粒级配的变化与水力梯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碎石土 渗透系数 颗粒级配 水力梯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库区三门洞滑坡稳定分析及抗滑桩模拟研究 被引量:13
8
作者 易庆林 周瑞 +3 位作者 梁卫 刘艺梁 曾怀恩 陈源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11-116,共6页
为研究降雨和库水作用对三峡库区三门洞滑坡抗滑桩加固的影响,通过对监测资料的分析,以降雨、库水、桩位等组合不同工况,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模型并模拟抗滑桩加固效果。采用强度折减法得出多种工况的抗滑桩内力分布图。结果表明:三... 为研究降雨和库水作用对三峡库区三门洞滑坡抗滑桩加固的影响,通过对监测资料的分析,以降雨、库水、桩位等组合不同工况,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模型并模拟抗滑桩加固效果。采用强度折减法得出多种工况的抗滑桩内力分布图。结果表明:三门洞滑坡为前缘变形大于后缘变形的牵引式滑坡;库水位涨落是导致滑坡变形的主要因素,降雨加速了滑坡变形;通过模拟得到最佳抗滑桩桩位,其距离滑坡前缘剪出口245 m,且建议初步设计桩长为30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滑桩 强度折减法 数值模拟 剩余推力 三门洞滑坡 三峡库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滑坡碎石土原位渗透试验及渗透系数预测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李学良 卢书强 +2 位作者 张国栋 李泯蒂 徐志华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41-44,53,共5页
滑坡碎石土渗透系数是滑坡稳定性评价和治理工程设计的重要参数之一,由于影响渗透系数的因素较多,渗透系数与各影响因素之间的相关程度和相关关系是建立渗透系数经验公式的关键。对三峡库区秭归县15个滑坡30个试验点开展了原位渗透试验... 滑坡碎石土渗透系数是滑坡稳定性评价和治理工程设计的重要参数之一,由于影响渗透系数的因素较多,渗透系数与各影响因素之间的相关程度和相关关系是建立渗透系数经验公式的关键。对三峡库区秭归县15个滑坡30个试验点开展了原位渗透试验和颗粒级配试验,基于Person线性相关分析法和支持向量机回归(SVR)分析法,分析了碎石含量、孔隙比、特征粒径、曲率系数、不均匀系数与渗透系数之间的相关程度及滑坡不同位置各样本之间关联关系,建立了支持向量机回归模型。结果表明:渗透系数与滑坡碎石土的影响因素指标之间线性相关性不强,基于单因素指标建立的渗透系数线性经验公式可能存在较大误差;支持向量机回归方法能够较好地反映渗透系数与因素指标之间复杂的非线性关系,渗透系数的预测结果精度较高,可以作为滑坡碎石土渗透系数的预测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试验 碎石土 渗透系数 预测模型 SV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湿循环对水库滑坡渗透系数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张国栋 邓全胜 +4 位作者 李泯蒂 徐志华 李学良 廖爱明 卢书强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2期79-82,共4页
水库滑坡受到库水位周期性干湿交替作用,这种干湿循环效应会对滑坡体渗透特性产生影响。在原大型渗透仪的基础上,制作了一种能够实现干湿循环效应的渗透系数测量试验装置,以原状碎石土为基础,配置不同含石量和孔隙比的重塑样,探索涉水... 水库滑坡受到库水位周期性干湿交替作用,这种干湿循环效应会对滑坡体渗透特性产生影响。在原大型渗透仪的基础上,制作了一种能够实现干湿循环效应的渗透系数测量试验装置,以原状碎石土为基础,配置不同含石量和孔隙比的重塑样,探索涉水滑坡渗透系数与干湿循环次数之间的关系,研究干湿循环对碎石土渗透系数的影响。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干湿循环作用对孔隙比较小的试样影响最为显著,渗透系数增加幅度最大。基于碎石土细观结构特性,初步分析了碎石土渗透系数变化的机理。研究成果可为滑坡稳定性分析中碎石土渗透系数的取值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碎石土 干湿循环 渗透系数 渗透试验 水库滑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斜坡单元和信息量-逻辑回归的滑坡易发性评价——以三峡库区香溪河与咤溪河流域为例
11
作者 蔡环宇 易庆林 +2 位作者 邓茂林 宋雨航 费霈妍 《地震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90-1101,共12页
三峡库区香溪河、咤溪河流域滑坡灾害频发,对库区人民生命财产及水陆交通安全造成了极大威胁。为探究该区域滑坡发育情况及成因,选取高程、高差、坡度、坡向、工程地质岩组、斜坡结构、涉水度、距水系距离、距道路距离、降雨量、土地利... 三峡库区香溪河、咤溪河流域滑坡灾害频发,对库区人民生命财产及水陆交通安全造成了极大威胁。为探究该区域滑坡发育情况及成因,选取高程、高差、坡度、坡向、工程地质岩组、斜坡结构、涉水度、距水系距离、距道路距离、降雨量、土地利用等11个影响因子,以斜坡单元为评价单元,基于ArcGIS,以信息量-逻辑回归耦合模型开展滑坡易发性评价。结果表明:(1)降雨量和岩组与滑坡发育呈正相关,且相关性最大;(2)因地质构造和岩组的差异,两河流域的滑坡易发性显著不同,香溪河右岸较高,左岸南段较高、北段较低,而咤溪河两岸均为高易发及以上;(3)易发性等级与距河流距离呈现出显著负相关;(4)人类活动频繁的区域易发性等级大多较高;(5)经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检验,评价结果精度为0.840,表明该模型能较为准确地预测滑坡的发生,以斜坡单元作为评价单元与实际情况更加贴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坡单元 信息量 逻辑回归 滑坡 易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降雨诱发秭归游家河滑坡变形破坏机理
12
作者 宋雨航 易庆林 +3 位作者 邓茂林 汪标 费霈妍 刘龙传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6期11051-11061,共11页
强降雨常触发大规模滑坡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构成严重威胁。研究滑坡的成因机制及强降雨条件下雨水的渗透规律,对于滑坡监测预警和防治至关重要。以游家河滑坡为例,通过多年宏观巡查资料及全自动监测数据,揭示游家河滑坡次级滑体的变形... 强降雨常触发大规模滑坡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构成严重威胁。研究滑坡的成因机制及强降雨条件下雨水的渗透规律,对于滑坡监测预警和防治至关重要。以游家河滑坡为例,通过多年宏观巡查资料及全自动监测数据,揭示游家河滑坡次级滑体的变形机理,并阐述降雨导致的裂隙渗透过程。借助Geostudio软件进行模拟分析,进一步探讨不同降雨强度对次级滑体演化特征的影响。研究表明:强降雨是触发次级滑体阶跃式变形的主要因素。4次阶跃变形前均有显著强降雨发生,且变形响应通常滞后于降雨1~2 d。游家河滑坡属浅层滑坡,其平缓层坡度较缓,利于降雨在坡面径流与渗透过程中在平缓层堆积,形成特殊的“孔隙+裂隙”复合入渗模式。坡体结构、降雨强度以及挡土墙的存在共同调控着降雨的补给过程,进而影响滑坡的稳定性。数值模拟揭示,降雨首先渗透进入坡体的平缓区域,而挡土墙不仅阻碍了坡脚处的雨水排放,还对坡体位移起到了限制作用。随着降雨强度的增大,次级滑体的稳定性逐渐减弱。本次研究结果为滑坡的监测预警系统及防治措施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降雨 阶跃变形 入渗模式 挡土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家包滑坡变形与库水位、降雨相关性定量化分析研究 被引量:36
13
作者 尚敏 廖芬 +1 位作者 马锐 刘昱廷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742-750,共9页
白家包滑坡是具有滞后性“阶跃型”变形的滑坡代表,通过定性分析初步认为,库水位下降是白家包滑坡变形的主要影响因素,其影响程度大于降雨。为了进一步明确白家包滑坡变形对库水位波动和降雨的响应程度,本文根据库水位每年波动情况,将... 白家包滑坡是具有滞后性“阶跃型”变形的滑坡代表,通过定性分析初步认为,库水位下降是白家包滑坡变形的主要影响因素,其影响程度大于降雨。为了进一步明确白家包滑坡变形对库水位波动和降雨的响应程度,本文根据库水位每年波动情况,将其划分为5个阶段,运用皮尔逊相关系数法对白家包滑坡变形与库水位、降雨的相关性进行定量计算,计算结果为各监测点变形与库水位、降雨都在5~6月份综合计算中相关程度最高,且变形与库水位最大相关性系数绝对值为0.75左右,大于变形与降雨的最大相关性系数(0.45左右)。为了充分消除库水位与降雨之间的相互影响,运用皮尔逊相关系数分别计算白家包滑坡变形与库水位、降雨的净相关性系数,最后将得到的净相关性系数与新建GPS自动监测点在2017~2018年的日变形位移和库水位、降雨对比分析,进行相关性验证。结果表明:白家包滑坡的变形对库水位下降的响应程度大于变形对降雨的响应程度,在库水位快速下降阶段响应程度最高,且与新建的GPS自动监测点监测结果吻合度较高。此结果与定性分析结果和皮尔逊相关系数法分析结果一致,该研究可对滑坡变形影响因素的定量分析提供科学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家包滑坡 定量分析 皮尔逊相关系数法 净相关性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三峡库区某滑坡位移响应规律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杨巧佳 易庆林 +1 位作者 胡大儒 赵能浩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5年第2期34-38,共5页
利用三峡库区某滑坡长期地表位移监测资料,分别从定性和定量的角度研究了滑坡变形的时域规律:运用离散谱分析求得在库水及降雨条件下该滑坡变形的周期为12个月左右;运用统计学的方法建立了滑坡变形滞后于库水位及降雨的回归模型,求得滑... 利用三峡库区某滑坡长期地表位移监测资料,分别从定性和定量的角度研究了滑坡变形的时域规律:运用离散谱分析求得在库水及降雨条件下该滑坡变形的周期为12个月左右;运用统计学的方法建立了滑坡变形滞后于库水位及降雨的回归模型,求得滑坡变形滞后期与库水位降速的相关模型为T1=5.463-3.677v1,与库水位降速及降雨强度的相关模型为T2=6.353-5.498v1-0.23v2t2,且库水位降速对变形滞后期的影响占主导作用.对库水位一个下降周期内不同水位下降方案进行模拟可知,库水位降速与滑坡稳定性呈负相关.库水位下降历时、降幅一定时,采用先快降后缓降同时避免陡升陡降的库水位调度方案,可获得较高的安全系数,为工程实践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滑坡变形时域规律研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 库水位 回归分析 离散谱分析 时域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间序列与混合核函数SA-SVR的滑坡位移预测模型研究 被引量:15
15
作者 尚敏 熊德兵 +1 位作者 张惠强 赵国飞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575-588,共14页
本文针对阶跃型滑坡变形定量预测困难,提出一种基于时间序列分解与混合核函数SA-SVR的滑坡位移预测模型。首先基于时间序列分解原理,反复使用指数平滑法将滑坡累积位移分解为趋势项位移和周期项位移,使分解后的趋势项位移较平滑且能保... 本文针对阶跃型滑坡变形定量预测困难,提出一种基于时间序列分解与混合核函数SA-SVR的滑坡位移预测模型。首先基于时间序列分解原理,反复使用指数平滑法将滑坡累积位移分解为趋势项位移和周期项位移,使分解后的趋势项位移较平滑且能保证周期项位移的预测精度。同时针对多项式预测容易过拟合造成预测值偏离真实值的问题,采用K-flod交叉验证的3次多项式对趋势项位移进行预测;通过SVR核函数性质,构造泛化能力和学习能力都较强的混合核函数作为SVR模型的核方法,以滑坡诱发因子作为SVR模型输入向量,以模拟退火算法(SA)对使用混合核函数的SVR模型进行参数寻优,从而建立混合核函数的SA-SVR模型预测周期项位移;最后合并趋势项位移和周期项位移得到总位移预测值。以三峡库区白家包滑坡为例,选取ZG325监测点2012年1月~2020年9月数据进行研究,并以ZG324监测点作为辅助验证。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SVR预测模型,模拟退火算法(SA)在参数寻优方面表现良好,混合核函数对SVR模型更加敏感,能较大幅度提高预测精度,具有较高的应用和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家包滑坡 位移预测 时间序列 混合核函数 SA-SVR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雨因子与地质因子相结合的滑坡预报方法 被引量:4
16
作者 寇磊 易庆林 吴娟娟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23-126,共4页
针对通过降雨预报滑坡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较低的问题,基于降雨因子和地质因子对滑坡影响程度的分级标准,提出将降雨因子与地质因子相结合对滑坡进行预报,采用多因子相互作用关系矩阵进行了边坡易滑度等级标准的划分,并以秭归县境内的千将... 针对通过降雨预报滑坡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较低的问题,基于降雨因子和地质因子对滑坡影响程度的分级标准,提出将降雨因子与地质因子相结合对滑坡进行预报,采用多因子相互作用关系矩阵进行了边坡易滑度等级标准的划分,并以秭归县境内的千将坪滑坡为例,对该滑坡的稳定性进行了判定,从而验证了该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 降雨因子 地质因子 预报 多因素相互作用关系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砂岩劈裂裂隙多因素影响下可视化渗流规律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刘杰 黎照 +1 位作者 李天斌 李政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06-119,共14页
基于自主研发的可视化试验装置,应用颜色示踪技术,进行空间多角度砂岩裂隙渗流试验;通过采用图像不同灰度面积处理技术、裂隙面积分析方法,进行图像分区并统计其渗流面积,首次从可视化角度得出在不同法向应力、渗透压、倾角等多因素影... 基于自主研发的可视化试验装置,应用颜色示踪技术,进行空间多角度砂岩裂隙渗流试验;通过采用图像不同灰度面积处理技术、裂隙面积分析方法,进行图像分区并统计其渗流面积,首次从可视化角度得出在不同法向应力、渗透压、倾角等多因素影响下渗流扩散面积比关系式,指出裂隙渗流加速汇集效应和优势扩散面积区域。并基于裂隙面三维形态测试数据,获得裂隙面粗糙度精确JRC值,利用该JRC值得到裂隙面二维粗糙度云图,并与渗流扩散面积图像相结合,从而确定渗流优势路径范围,指出低粗糙区域是渗流的主要过流路径,进而解释了渗流扩散区域会随倾角增大而减小原因,为隧道工程实践中的防渗封堵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视化渗流 渗流扩散面积 加速汇集效应 裂隙粗糙度JRC值 优势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降雨滞后效应的八字门滑坡位移预测研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尚敏 张惠强 +2 位作者 廖芬 熊德兵 赵国飞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42-250,共9页
降雨是诱发滑坡变形的重要因素且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已是滑坡研究领域的共识,在滑坡位移预测中考虑降雨滞后效应,可以提高预测的可靠度。本研究以八字门滑坡为例,从滑坡变形特征和监测数据出发,选择日降雨量作为解释变量,滑坡日位移作为... 降雨是诱发滑坡变形的重要因素且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已是滑坡研究领域的共识,在滑坡位移预测中考虑降雨滞后效应,可以提高预测的可靠度。本研究以八字门滑坡为例,从滑坡变形特征和监测数据出发,选择日降雨量作为解释变量,滑坡日位移作为被解释变量,建立分布滞后模型,确定了降雨响应位移的滞后期为12天,并估算滑坡日位移,结果表明分布滞后模型能够基本反映滑坡位移变化趋势和突变点,但精度不理想。故将滞后期内的降雨以累积降雨量的形式予以考虑作为位移影响因素之一,并纳入库水位变化速率和滑坡自身位移因素,采用位移预测组合模型—灰色神经网络模型对八字门滑坡的日位移进行预测,结果表明此模型能够准确预测出八字门滑坡日位移突变点及变化趋势,预测值和实际值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11.98%,预测精度88.02%,最大偏差2 mm。考虑降雨滞后效应的灰色神经网络预测模型丰富了滑坡位移预测理论,可为八字门滑坡的预警预报提供理论支持,也可为此类堆积体滑坡的科学监测和防治提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位移预测 灰色神经网络 八字门滑坡 降雨滞后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饱和粉质黏土残余强度剪切速率效应试验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谢强 张国栋 +1 位作者 胡学文 鲁剑楠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2-55,共4页
以三峡库区某滑坡滑带土为研究对象,通过环剪仪单级剪切试验研究不同法向应力条件(25~300kPa)下剪切速率(0.05~10mm/min)对饱和粉质黏土残余强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各法向应力条件下,残余强度均随剪切速率的增大而减小且两者呈非... 以三峡库区某滑坡滑带土为研究对象,通过环剪仪单级剪切试验研究不同法向应力条件(25~300kPa)下剪切速率(0.05~10mm/min)对饱和粉质黏土残余强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各法向应力条件下,残余强度均随剪切速率的增大而减小且两者呈非线性关系,表现出明显的负速率效应.研究发现:较低剪切速率(<1mm/min)和较高法向应力(>100kPa)时负速率效应更显著.试验数据分析表明:残余强度与剪切速率呈良好的对数关系,拟合出了同时考虑法向应力和剪切速率的正常固结条件下重塑饱和粉质黏土残余强度速率效应的经验公式及通用表达式.研究成果为饱和粉质黏土环剪残余强度取值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饱和粉质黏土 残余强度 剪切速率效应 环剪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累积位移特征与时间序列组合模型的滑坡位移预测
20
作者 汪标 易庆林 +2 位作者 邓茂林 童权 刘开心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629-1639,共11页
分析滑坡累积位移演化特征对位移预测具有重要的意义,根据不同增长趋势的位移曲线构造合适的模型来预测位移,将有效提高预测结果的准确度。本文分析三峡库区阶跃型滑坡累积位移变化趋势,将其位移曲线划分为4类特征:等幅-阶跃型、减幅-... 分析滑坡累积位移演化特征对位移预测具有重要的意义,根据不同增长趋势的位移曲线构造合适的模型来预测位移,将有效提高预测结果的准确度。本文分析三峡库区阶跃型滑坡累积位移变化趋势,将其位移曲线划分为4类特征:等幅-阶跃型、减幅-阶跃型、增幅-阶跃型、复合型,并建立时间序列组合预测模型。以八字门滑坡监测点ZG111及白家包滑坡监测点ZG326为例,依据时间序列原理,采用变分模态分解法(VMD)将累积位移分解为趋势性位移、周期性位移、随机性位移;利用一元线性回归、幂函数非线性回归方法对趋势性位移进行建模分析,预测结果采用加权改进后的最小二乘法(WLS);用麻雀搜索算法(SSA)优化BP神经网络模型,并结合滚动预测的思想,预测周期性位移、随机性位移。最终得到的各位移预测值之和即累积位移预测结果,结果表明:趋势性位移预测MAPE分别为1.2%、0.77%;周期性位移、随机性位移拟合效果较好,预测结果能较好的符合位移整体变化趋势;累积位移预测MAPE在2%以内,预测结果与实际值具有良好的一致性。本文提出的预测模型满足预测精度的要求,能完成滑坡将来位移量的预测,具有较强的工程实用价值,为滑坡灾害预测和防治方面的研究工作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累积位移特征 时间序列 加权最小二乘法 麻雀搜索算法 BP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