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羌塘索日卡地区三叠纪玄武岩锆石U-Pb年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构造意义 被引量:2
1
作者 陈云 陈冲 +4 位作者 季长军 朱江 刘锦明 周连凤 王雅萍 《地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06-518,共13页
三叠纪是羌塘地块构造转折的关键时期。为深入理解三叠纪南、北羌塘微地块拼合造山及洋陆演化,本文对南羌塘地区中央造山带南侧索日卡玄武岩开展了LA-ICP-MS锆石原位U-Pb同位素测年和岩石地球化学研究。索日卡玄武岩的锆石U-Pb加权平均... 三叠纪是羌塘地块构造转折的关键时期。为深入理解三叠纪南、北羌塘微地块拼合造山及洋陆演化,本文对南羌塘地区中央造山带南侧索日卡玄武岩开展了LA-ICP-MS锆石原位U-Pb同位素测年和岩石地球化学研究。索日卡玄武岩的锆石U-Pb加权平均年龄为(245.1±2.5)Ma(n=4,MSWD=0.26)和(250.7±2.9)Ma(n=3,MSWD=0.06),形成于三叠纪。岩石SiO_(2)含量为45.2%~52.9%,K_(2)O含量为2.42%~3.60%,MgO含量为3.16%~6.22%,属于钾玄岩系列和钙碱性玄武岩系列。岩石具有高Ti/V比值(28~31)和Zr/Y比值(>7.53),Eu异常不明显,亏损Nb、Ta和低Nb/La比值(<1)特征。索日卡玄武岩具有大陆玄武岩特征,可能形成于板内环境,代表了龙木错—双湖洋盆闭合后的幔源岩浆活动。玄武岩的捕获锆石保留了大量前寒武纪年龄信息,获得2512Ma、1816Ma、1277~1019Ma、800Ma、558Ma、420Ma和340Ma等多期岩浆-热事件年龄,揭示南羌塘微地块卷入了一些早前寒武纪古老陆壳物质。这些古老陆壳物质记录了Columbia、Rodinia和Gondwana超大陆等全球性演化相关的前寒武纪构造-岩浆-热事件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武岩 地球化学 锆石U-PB年龄 LA-ICP-MS 古老陆壳物质 南羌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城市金龙石膏矿区三维地质可视化模型的建立与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张晨 苏昌 +4 位作者 徐光黎 王成彬 杨晓红 晏智伟 盛灿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6-152,共7页
应城市金龙石膏矿开采已超过60 a,地下形成了大面积采空区,引发了多起地面塌陷地质灾害事故。为更直观地展示石膏矿区复杂的地质条件与矿体、采空区以及地面塌陷空间分布特征,以应城市金龙石膏矿区为研究区,在综合矿区已有的钻孔柱状图... 应城市金龙石膏矿开采已超过60 a,地下形成了大面积采空区,引发了多起地面塌陷地质灾害事故。为更直观地展示石膏矿区复杂的地质条件与矿体、采空区以及地面塌陷空间分布特征,以应城市金龙石膏矿区为研究区,在综合矿区已有的钻孔柱状图、剖面图、采空区分布图、地质灾害点分布图等资料的基础上,以Surpac软件为平台,构建了地质-矿山生产-地质灾害三维可视化模型,实现了地质灾害与矿山生产之间的三维可视化表达,为矿山开采、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地面塌陷综合治理提供了技术支撑,对石膏矿区地质灾害防治具有重要的推广与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塌陷 三维地质可视化 建模 金龙石膏矿 应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文地球化学方法在地热资源勘查中的应用:以湖北省应城市为例 被引量:2
3
作者 卫兴 师红杰 +2 位作者 陈松 尚建波 刘明亮 《地质科技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8-80,共13页
地热流体水文地球化学研究在指示地热资源的形成机制、赋存环境以及预测地热资源有利勘查区等方面具有广泛应用。为了探究湖北省应城市地热系统的热源以及成因机制,并对其地热异常区进行圈定。基于研究区内地热水与浅层地下冷水的水化... 地热流体水文地球化学研究在指示地热资源的形成机制、赋存环境以及预测地热资源有利勘查区等方面具有广泛应用。为了探究湖北省应城市地热系统的热源以及成因机制,并对其地热异常区进行圈定。基于研究区内地热水与浅层地下冷水的水化学及同位素特征,探讨了地热流体中主要组分的地球化学起源,评估了地热流体的热储温度。结合区内浅层地下冷水的温度与水化学数据,对地热异常区进行了圈定。研究结果表明,地热水水化学类型主要为SO 4-Ca型,地热系统主要的热储围岩为海相碳酸盐岩,通过地热温标计算热储温度约112.2℃。大气降水入渗和碳酸盐岩热储层中的水-岩相互作用是地热水中化学组分的主要来源。地热水的水化学和氢氧同位素特征指示地热水的补给来源为研究区西部山区的大气降水,大气降水由补给区入渗后向东南盆地中心不断运移,循环深度为3436.7~5030.2 m。通过与典型岩浆热源型地热系统的对比以及岩石样品中放射性元素的数据结果,得出应城地热系统是由地温梯度正常加热而形成的。结合区内浅层地下冷水的温度与水化学数据,最终圈定地热异常区位于应城市区西南陈河镇以北地区,但仍需考虑井深、人为污染等客观限制因素对圈定结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地球化学 地热温标 地热异常 地热资源勘查 地热系统 应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大悟娘娘顶钨铍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被引量:10
4
作者 屠江海 尤静静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03-712,共10页
湖北大悟娘娘顶钨铍矿区处于华北板块与扬子板块之间的桐柏-大别造山带中部,区内元古宙地层出露广泛,岩浆活动频繁,构造具有多期次性。矿区内钨铍矿床产于花岗岩体接触带上,与燕山晚期娘娘顶岩体、鸡公山岩体密切相关。本文在分析了娘... 湖北大悟娘娘顶钨铍矿区处于华北板块与扬子板块之间的桐柏-大别造山带中部,区内元古宙地层出露广泛,岩浆活动频繁,构造具有多期次性。矿区内钨铍矿床产于花岗岩体接触带上,与燕山晚期娘娘顶岩体、鸡公山岩体密切相关。本文在分析了娘娘顶钨铍矿成矿地质背景和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进行了勘查地球化学研究,圈定了2处化探异常,指出本区内燕山晚期花岗岩与地层、岩体间接触带及构造破碎带部位为重点找矿地带及找矿方向。本次研究既填补了武当-桐柏-大别成矿带钨铍矿相关矿产研究方面的空白,又首次描述了研究区内铍矿床的地质特征,补充了国内研究相对很少的铍矿床方面的内容,同时为研究区乃至大别山地区下一步钨铍矿种的勘查工作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钨铍矿 地质特征 找矿方向 娘娘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东北娘娘顶铍矿床铍矿物相特征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3
5
作者 刘锐 吴昌雄 +3 位作者 刘兴平 陈松 屠江海 梁家蓬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24-224,共1页
娘娘顶铍矿床大地构造位置处于桐柏—红安造山带的结合部位,地理位置上隶属于鄂东北大悟娘娘顶地区。作为单一铍矿种矿床,该矿床的发现填补了武当—桐柏—大别成矿带[1-2]铍相关矿产研究的空白[3-4],对国内同类型矿床的研究也有重要的... 娘娘顶铍矿床大地构造位置处于桐柏—红安造山带的结合部位,地理位置上隶属于鄂东北大悟娘娘顶地区。作为单一铍矿种矿床,该矿床的发现填补了武当—桐柏—大别成矿带[1-2]铍相关矿产研究的空白[3-4],对国内同类型矿床的研究也有重要的启示意义。该矿床属钠长岩型稀有元素矿床[5]。矿体主要呈脉状分布于娘娘顶花岗岩与围岩(红安群变粒岩等,局部含有大理岩夹层)的接触带及花岗岩中的构造破碎带中。目前已发现有2个矿体,其中主矿体长约190 m,宽3~9 m[3]。最新研究发现,娘娘顶铍矿床铍矿化主要与钠化及云英岩化蚀变有关,钠化及云英岩化复合的部位品位较高,主要含Be矿物为锌日光榴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光榴石 娘娘顶 大地构造 变粒岩 构造破碎带 稀有元素 结合部位 鄂东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省乌兰乌珠尔4041高地钨锡铜多金属矿地质特征与找矿前景 被引量:4
6
作者 李华 陈松 +3 位作者 李彦强 白洪溪 邹院兵 朱建鹏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24-134,共11页
青海省乌兰乌珠尔4041高地钨锡铜多金属矿区,大地构造位置属于东昆仑北部断裂造山带北西段,属祁漫塔格-都兰华力西期铁、钴、铜、铅、锌、锡、硅灰石(锑、铋)成矿带,成矿地质条件优越。通过区域地质背景、矿区成矿地质条件、物化探异常... 青海省乌兰乌珠尔4041高地钨锡铜多金属矿区,大地构造位置属于东昆仑北部断裂造山带北西段,属祁漫塔格-都兰华力西期铁、钴、铜、铅、锌、锡、硅灰石(锑、铋)成矿带,成矿地质条件优越。通过区域地质背景、矿区成矿地质条件、物化探异常特征、矿床特征及主要控矿因素的分析,总结了矿床成因、成矿模式和找矿前景。研究表明:区内晚华力西-印支期岩浆侵位于早泥盆世花岗岩体边部及与古元古代金水口岩群的接触部位,矿(化)体主要产于岩体边部的剪切带中并受断裂构造控制,成矿作用与NWW向断裂构造的关系极为密切;深部矿床内蚀变温度有升高的趋势,铜铅锌银等中低温组合发生减弱而钨锡等高温组合相对富集,矿体延伸良好;区内钨锡铜矿化均产于蚀变花岗岩中,矿床围岩蚀变主要有硅化、黄铁绢英岩化2种类型,其次为碳酸盐化和高岭土化等在局部发育,且各蚀变无明显的分带性,因此,可以推断该矿床成因属于构造蚀变岩型钨锡铜矿床;区内发现的蚀变破碎带(5.5 km)及主矿体(1.25 km)规模大,矿化稳定(w(Cu)0.16%、w(Sn)0.15%、w(W)0.15%),剥蚀较浅(150~200 m),保存良好。因此,通过已知矿化带、矿体的追索及深部工程验证,物化探异常的进一步检查,该矿床规模有望达到中型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041高地 钨锡铜多金属矿 地质特征 构造蚀变岩型 找矿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萨嘎地区仲巴微地体韧性滑脱剪切带^(40)Ar-^(39)Ar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3
7
作者 张斌 刘兴平 +4 位作者 李随云 史锡理 卢海波 陈炜 李冰冰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933-944,共12页
仲巴微地体夹持于雅江缝合带西段分支的南、北亚带之间,地体内发育韧性滑脱型剪切带。对该类高应变构造带活动时间进行厘定,不仅可以为其形成演化提供制约,而且也可为印度-欧亚板块碰撞过程提供重要的年代学佐证信息。在该剪切带不同变... 仲巴微地体夹持于雅江缝合带西段分支的南、北亚带之间,地体内发育韧性滑脱型剪切带。对该类高应变构造带活动时间进行厘定,不仅可以为其形成演化提供制约,而且也可为印度-欧亚板块碰撞过程提供重要的年代学佐证信息。在该剪切带不同变形部位采集了含白云母、黑云母糜棱质岩样品,进行云母类单矿物^(40)Ar-^(39)Ar测年。获取年龄数据3组:53.39±0.57Ma、39.45±0.42Ma、29.41±0.32Ma,表明该剪切带具有多期次构造活动叠加特征。其中第1组年龄代表在印度-欧亚板块初始碰撞阶段,剪切带形成的时代下限(最小年龄),因该剪切带是两大板块初始碰撞的产物,所以可佐证板块起始碰撞时间为53.39±0.57Ma之前的晚白垩世末—始新世初期;第2组年龄代表在板块主碰撞阶段,发生继承性的近南北向挤压剪切作用后白云母的冷却年龄;第3组年龄代表了后碰撞阶段,剪切带的再次滑动后低温隆升时期的黑云母年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韧性滑脱剪切带 云母40Ar-39Ar年龄 多期次活动 板块碰撞时间 仲巴微地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秦岭鄂西北竹山地区早白垩世岩浆岩的发现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2
8
作者 吴昌雄 陈觅 杨成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6,共2页
武当地块南接扬子板块北缘,西南与北大巴山加里东褶皱带相邻,是卷入南秦岭构造带中的前震旦纪浅变质过渡基底地块。该区域地层主要为新元古界武当山群和耀岭河群、震旦系陡山沱组和灯影组以及古生代地层。区内中酸性岩浆岩相对贫乏,但... 武当地块南接扬子板块北缘,西南与北大巴山加里东褶皱带相邻,是卷入南秦岭构造带中的前震旦纪浅变质过渡基底地块。该区域地层主要为新元古界武当山群和耀岭河群、震旦系陡山沱组和灯影组以及古生代地层。区内中酸性岩浆岩相对贫乏,但广泛发育基性岩脉。目前对武当地块岩浆岩的年代学研究报道的几乎均为新元古代或古生代年龄,这与东、西秦岭及大别-苏鲁造山带记录的大量中生代年龄数据截然不同。例如,周鼎武等[1-2]获得武当地块中基性岩墙年龄为782±164 Ma(Sm-Nd等时线)和694±21 Ma(角闪石40Ar/39A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秦岭 武当 基性 年代学研究 年龄数据 加里东褶皱带 灯影组 新元古代 耀岭河群 新元古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地质样品中碘的分析方法 被引量:2
9
作者 吴俊 张明杰 李剑超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20期20-26,共7页
综述了容量法、分光光度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离子色谱法(IC)、离子选择电极法(ISE)、X-射线荧光光谱法(XRF)、中子活化分析(NAA)等不同的碘测定方法,并展望了该分析测试领域的前景。
关键词 分光光度法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电化学分析法 色谱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锆石U-Pb年龄及地球化学特征对成矿作用的指示——以鄂东地区阮家湾钨铜钼矿床为例
10
作者 周润杰 周豹 +9 位作者 文广 孙悦 吴昌雄 朱金 尚世超 李柏村 廖旺 宋威方 刘晓阳 程孝增 《地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00-814,共15页
位于鄂东地区毛铺—两剑桥东西向断裂带东段的阮家湾钨铜钼矿床是该区最大的钨铜钼矿床,累计查明WO3金属量2.40万t,铜金属量1.80万t,钼金属量2439 t。本文对与该矿床形成密切相关的阮家湾花岗闪长岩开展了系统的主微量元素地球化学、锆... 位于鄂东地区毛铺—两剑桥东西向断裂带东段的阮家湾钨铜钼矿床是该区最大的钨铜钼矿床,累计查明WO3金属量2.40万t,铜金属量1.80万t,钼金属量2439 t。本文对与该矿床形成密切相关的阮家湾花岗闪长岩开展了系统的主微量元素地球化学、锆石U-Pb年代学、锆石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和Hf同位素组成的研究,以深入讨论岩石的成因和锆石的成矿和找矿指示意义。测得锆石U-Pb年龄为(143.00±0.74)Ma,此年龄可代表阮家湾花岗闪长岩的侵位年龄,表明其为鄂东地区晚中生代岩浆作用的产物。阮家湾花岗闪长岩具有相对均一的Hf同位素组成(εHf(t)=-5.4~-2.2),与区域上铜山口、铜绿山、龙角山等岩株锆石Hf同位素组成相近,表明它们来源于富集的岩石圈地幔,在岩浆上侵的过程中混染了少部分的地壳物质。阮家湾花岗闪长岩具有高Sr/Y和(La/Yb)N比值,其锆石具有低Dy/Yb(<0.3)值和高Eu/Eu(>0.4)值,表明形成阮家湾岩株的岩浆是相对富水的熔体。这种富水特征也与通过锆石-全岩成分获取的花岗闪长岩中水含量值(6.85%~8.45%)相一致。基于阮家湾花岗闪长岩中锆石微量元素,计算得到岩浆氧逸度值为ΔFMQ+1.07~ΔFMQ+2.88,表明其具有相对氧化的特征。阮家湾花岗闪长岩中锆石Ce^(4+)/Ce^(3+)为93~190,略低于铜山口花岗闪长岩和铜绿山石英闪长岩,表明从铜山口铜钼矿床,到铜绿山铜铁金矿床再到阮家湾钨铜钼矿床,其成矿岩浆的氧逸度具有一个逐渐降低的趋势。锆石中Hf元素含量与锆石Ti温度成负相关,反映了在岩浆演化和冷却过程中分离结晶作用的进行。阮家湾花岗闪长岩中锆石Ti温度为660~727°C,与区域上铜山口花岗闪长岩和铜绿山石英闪长岩中锆石的结晶温度相近。本文研究表明,锆石的微量元素组成例如Eu/Eu^(*)、Dy/Yb和Ce^(4+)/Ce^(3+)比值能够较好的指示岩浆的分异结晶作用、水含量和岩浆氧逸度特征,可以作为成矿和找矿的重要指示工具,通过分析锆石中的微量元素,可以有效地评估相关侵入体的成矿潜力,并应用于前期矿产勘查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东地区 钨铜钼矿床 锆石U-PB 锆石地球化学 成矿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广水-大悟地区重稀土矿工艺矿物学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李燊毅 刘兴平 +3 位作者 蒋之飞 陈松 任浏祎 包申旭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15-121,共7页
为开发利用湖北广水-大悟地区重稀土矿,对其开展了详细的工艺矿物学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初步的选矿预富集试验。矿石Y_(2)O_(3)品位为0.101%,主要稀土矿物为硅铍钇矿和褐钇铌矿,非金属矿物主要为石英、长石和云母,金属矿物主要为磁... 为开发利用湖北广水-大悟地区重稀土矿,对其开展了详细的工艺矿物学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初步的选矿预富集试验。矿石Y_(2)O_(3)品位为0.101%,主要稀土矿物为硅铍钇矿和褐钇铌矿,非金属矿物主要为石英、长石和云母,金属矿物主要为磁铁矿、赤铁矿和褐铁矿。硅铍钇矿和褐钇铌矿主要嵌布于非金属矿物中,少量硅铍钇矿内有石英包裹体,极少数硅铍钇矿与磁铁矿伴生,少量褐钇铌矿与锆石连生,极少数褐钇铌矿内有石英包裹体。两种稀土矿物都以微细粒嵌布为主,硅铍钇矿主要集中在-0.074mm区间内,占比为76.47%;褐钇铌矿主要集中在-0.053mm区间内,占比为76.92%。对矿石开展磁选—浮选联合工艺预富集研究,在磨矿细度为-0.074mm占60%时,采用磁选除铁,除铁尾矿采用氢氧化钠和碳酸钠调浆,水玻璃作为抑制剂,水杨羟肟酸、油酸钠和氧化石蜡皂组合捕收剂进行浮选,初步得到了Y_(2)O_(3)品位2.32%、回收率40.09%的稀土精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稀土 磁选 浮选 工艺矿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昌都哇了格铅-银矿床成因:矿床地质、流体包裹体和同位素地球化学制约
12
作者 刘兴平 周联生 +2 位作者 尤静 李随云 刘锐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23-236,共14页
哇了格铅银矿床位于西藏昌都市卡若区北东(5°)约150km处,矿区出露地层主要为上三叠统,含矿层位为甲丕拉组灰岩段第2亚段(T3j^2-2)。矿区无岩浆岩出露,构造以断裂为主,构造行迹主要为北西向。共圈定7个工业矿体,Pb资源量(50.4×... 哇了格铅银矿床位于西藏昌都市卡若区北东(5°)约150km处,矿区出露地层主要为上三叠统,含矿层位为甲丕拉组灰岩段第2亚段(T3j^2-2)。矿区无岩浆岩出露,构造以断裂为主,构造行迹主要为北西向。共圈定7个工业矿体,Pb资源量(50.4×10^7 kg)以及伴生Ag资源量(580×10^3 kg)均达到大型矿床规模。本文在详细的矿床地质研究基础上,通过流体包裹体和C-O-S-Pb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探讨该矿床的成矿流体性质和成矿物质来源,以期为理解该矿床成因提供更加丰富的地球化学信息。研究结果表明:1)该矿床明显受地层和构造控制;2)成矿温度主要集中在130~180℃,盐度集中于6%~17%,具低温、中低盐度特征;3)赋矿沉积岩和热液碳酸盐矿物的C-O同位素组成(分别为-2.7‰~4.3‰和2.6‰~4.0‰)与正常海相碳酸盐岩相当,暗示其来源于赋矿围岩,方铅矿的S同位素组成介于-3.8‰~1.6‰,与幔源硫(-3‰~3‰)颇为相似,但考虑到矿区无岩浆活动,而沉积地层的δ34S值为6.2‰~20.5‰,表明成矿流体中的硫很可能地层中硫酸盐热化学还原作用的产物,硫化物Pb同位素具有壳源特征,绝大多数矿石样品与赋矿围岩相似的Pb同位素特征指示成矿金属很可能主要来源于赋矿围岩。综上,本文认为哇了格铅银矿床成矿物质主要来源赋矿地层本身,成因类型上应属于低温热液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C-O-S-Pb同位素 成矿物质来源 哇了格铅-银矿床 西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东北地区典型锰矿床锆石U-Pb年代学:对锰成矿时代的制约
13
作者 刘锐 孙唯衡 +5 位作者 代吉祥 邹院兵 陈松 蒋之飞 刘兴平 杨振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86-1298,I0001-I0008,共21页
鄂东北地区黄麦岭组广泛发育沉积变质型锰矿床(如鹰咀山、四方山-团山沟和孙冲等锰矿床),含锰地层为一套片岩和大理岩组合,目前这些变质岩原岩的形成时代还不清楚。锰矿床赋矿地层沉积时代的确定对于该类矿床的成因研究有重要意义。本... 鄂东北地区黄麦岭组广泛发育沉积变质型锰矿床(如鹰咀山、四方山-团山沟和孙冲等锰矿床),含锰地层为一套片岩和大理岩组合,目前这些变质岩原岩的形成时代还不清楚。锰矿床赋矿地层沉积时代的确定对于该类矿床的成因研究有重要意义。本文对该区鹰咀山和团山沟锰矿床中的5件变(火山)沉积岩样品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表明,鹰咀山锰矿床2件含锰变沉积岩样品(绿泥石石英片岩17YZS04和硅质大理岩16YZS05)中最年轻的碎屑锆石年龄为687 Ma,代表了该区黄麦岭组的最大沉积年龄;团山沟锰矿床含锰变火山岩夹层中的绿片岩(TCK1-02)获得~650 Ma的原岩形成年龄,表明鄂东北地区锰沉积作用时间为~650 Ma。鹰咀山4件变沉积岩样品中碎屑锆石年龄峰值集中于0.68~0.80 Ga、~1.97 Ga和~2.45 Ga,表明黄麦岭组沉积物源主要为古元古代和新元古代物质。年龄对比研究显示,大悟-红安地区在新元古代应为扬子克拉通的一部分,扬子北缘也可能广泛发育古元古代基底。鄂东北地区锰矿成矿时代(~650 Ma)与扬子东南缘湘黔渝地区新元古代大规模锰成矿作用时间几乎一致,表明前者亦可能为Sturtian-Marinoan间冰期沉积的产物。该期锰沉积事件可能与Rodinia超大陆裂解在扬子北缘形成的浅海相沉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锰矿床 变(火山)沉积岩 碎屑锆石 锆石U-PB定年 鄂东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西南卡林型金矿隐伏矿找矿中弱信息提取方法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谭礼金 刘建中 +8 位作者 谭亲平 李松涛 宋威方 李俊海 王泽鹏 徐良易 张兵强 刘平 蒙明华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7-71,共15页
黔西南地区是中国卡林型金矿的集中分布区,金矿成矿地质条件优越,找矿潜力巨大。但区内浅表金矿资源已基本找寻殆尽,找矿工作全面进入“攻深找盲”阶段。隐伏金矿由于矿体埋深较大,地表的矿化信息必然非常微弱甚至没有信息显示,深部成... 黔西南地区是中国卡林型金矿的集中分布区,金矿成矿地质条件优越,找矿潜力巨大。但区内浅表金矿资源已基本找寻殆尽,找矿工作全面进入“攻深找盲”阶段。隐伏金矿由于矿体埋深较大,地表的矿化信息必然非常微弱甚至没有信息显示,深部成矿信息获取困难。如何识别并获取与深部成矿作用有关的地球化学信息,成为制约找矿突破的关键因素。黔西南卡林型金矿的形成及就位主要受背斜及断裂构造的控制,元素地球化学的分布、分异和成矿同样受到构造应力的影响,深部成矿信息通过断裂、裂隙与浅部及地表相联系,浅部构造岩石中的地球化学异常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深部的矿致异常。因此,以构造地球化学理论为基础,分析黔西南地区成矿地质条件和相应元素组合的迁移和富集规律,对卡林型金矿隐伏矿找矿地球化学弱信息提取的关键环节进行深入剖析,总结构造地球化学弱信息提取方法指标参数,有效提取深部成矿元素沿构造裂隙向上渗滤扩散形成的弱异常,对深部隐伏矿进行初步定位预测。弱信息识别及提取的相关研究成果对丰富黔西南地区卡林型金矿的成矿理论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同时使用该方法在黔西南金矿隐伏矿找矿上能有效圈定并优选找矿靶区,对落实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任务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地球化学 弱信息提取 隐伏矿 卡林型金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来源土壤有机质对苯的吸附/解吸特征及机制
15
作者 唐志 李义连 +2 位作者 熊扬福 杨森 杜鹃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99-208,共10页
有机质是影响土壤和地下水系统中苯系物环境归趋和风险水平的关键组分。选取3种土壤有机质作为典型代表,探究不同来源的有机质组分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对苯的吸附与解吸特征,并分析对比了其吸附机制。结果表明:由2种不同生物质原料制备而... 有机质是影响土壤和地下水系统中苯系物环境归趋和风险水平的关键组分。选取3种土壤有机质作为典型代表,探究不同来源的有机质组分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对苯的吸附与解吸特征,并分析对比了其吸附机制。结果表明:由2种不同生物质原料制备而成的黑碳(BC)对苯的吸附量显著高于胡敏酸(HA);HA和BC对苯的吸附均为放热且自发进行的物理过程;温度和pH值升高将抑制有机质对苯的吸附过程,而离子强度升高仅抑制BC的吸附过程;BC对苯的吸附速率较慢且解吸滞后程度更强,这可能与BC丰富的孔隙结构有关;HA和BC对苯的吸附机制包括苯环与苯分子之间的π-πEDA作用及有机质对苯的疏水分配作用,但BC与苯的π-πEDA作用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有机质 吸附/解吸特征 环境因素 吸附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东北七宝山铜多金属矿床成矿时代及成矿物质来源——石英脉Rb-Sr定年和S-Pb同位素组成 被引量:18
16
作者 胡俊良 陈娇霞 +5 位作者 徐德明 吴昌雄 张鲲 刘劲松 刘阿睢 刘重芃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857-866,共10页
湘东北七宝山铜多金属矿床位于钦杭成矿带西段,是湘东北规模最大的铜多金属矿床。对七宝山矿床含矿石英脉中的石英矿物进行Rb-Sr同位素年龄测定,获得的Rb-Sr等时线年龄为153.4±2.0Ma(MSWD=1.8),^(87)Sr^(86)Sr初始值为0.71849±... 湘东北七宝山铜多金属矿床位于钦杭成矿带西段,是湘东北规模最大的铜多金属矿床。对七宝山矿床含矿石英脉中的石英矿物进行Rb-Sr同位素年龄测定,获得的Rb-Sr等时线年龄为153.4±2.0Ma(MSWD=1.8),^(87)Sr^(86)Sr初始值为0.71849±0.00026,与区内石英斑岩形成年龄(153~155Ma)相同,说明七宝山铜多金属矿床成因与石英斑岩体密不可分,成岩成矿年龄均在燕山期。为分析七宝山矿床成矿物质来源,对矿区内的黄铁矿进行了S、Pb同位素分析,矿石δ^(34)S为3.24‰~4.84‰,平均值为4.198‰;岩体δ^(34)S为2.22‰~3.86‰,平均值为2.805‰。δ^(34)S值总体变化较小,岩体δ^(34)S值较矿石小,更趋近于0值,说明岩体中硫极可能源于地幔;而矿床中硫来源于主体地幔硫和少量地壳硫混熔的混合硫源。Pb同位素变化范围也较小,矿石206Pb/^(204)Pb值变化范围为18.315~18.396,平均值为18.359;^(207)Pb/^(204)Pb值变化范围为15.629~15.737,平均值为15.675;^(208)Pb/^(204)Pb值变化范围为38.376~38.856,平均值为38.609。矿化岩体数值与之相似,结果显示,七宝山铜多金属矿床的Pb同位素组成具有下地壳富钍(铅)贫铀(铅)的特点。据此提出,矿床的成矿物质主要来自与含矿斑岩体有联系的深部岩浆分异演化而析出的含矿气-液流体。含矿斑岩体定位-结晶时,通过对周围受热地下水的对流循环作用,可以从围岩中萃取少量成矿物质加入成矿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南七宝山 RB-SR 法测年 S-Pb 同位素组成 成矿年龄 成矿物质来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柿竹园矿区及周边农田土壤重金属形态分布与生物有效性研究 被引量:14
17
作者 刘劲松 胡俊良 +2 位作者 张鲲 雷鹏 周学良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55-160,共6页
为了解柿竹园矿区及周边农田土壤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采用连续提取法对该矿区及周边的农田土壤重金属Cu、Pb、Zn、Cd、As、Hg的形态分布和生物有效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柿竹园矿区及周边农田土壤未见Hg污染情况,但不同程度受到Cu... 为了解柿竹园矿区及周边农田土壤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采用连续提取法对该矿区及周边的农田土壤重金属Cu、Pb、Zn、Cd、As、Hg的形态分布和生物有效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柿竹园矿区及周边农田土壤未见Hg污染情况,但不同程度受到Cu、Pb、Zn、Cd、As的污染,尤以Cd、As污染为重;(2)柿竹园矿区及周边农田土壤中Cu、Pb、Zn以铁锰氧化物结合态为主,分别占其总量的48.3%、67.3%、47.1%,Cd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含量最高,残渣态、离子交换态和碳酸盐结合态次之;As和Hg以残渣态为主,含量比例在90%以上;(3)矿区及周边土壤中Cd的有效态含量最高,所占比例平均值为31.1%,远高于其他5种重金属元素,生物有效性最高,As的有效态含量最低,生物有效性最低。最后提出了采用稳定化修复技术清理污染源、采用磷酸二氢钙降低土壤中污染最严重元素Pb、Cd的生物有效性、采用香蒲等植物对工矿废弃地及部分未利用土地进行修复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形态分布 生物有效性 矿区 土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东溪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成矿流体特征和形成时代——流体包裹体和赋矿安山岩U-Pb年代学约束 被引量:7
18
作者 朱江 彭三国 +3 位作者 彭练红 雷天赐 龚银杰 刘兴平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93-604,共12页
安徽东溪金矿床位于桐柏-大别造山带北淮阳构造带的中生代晓天火山盆地中,是桐柏-大别成矿带具有代表性的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金矿体以含金方解石脉和方解石-石英脉形式产出,受NW向断裂控制,赋矿围岩为毛坦厂组安山质火山岩。该矿床热... 安徽东溪金矿床位于桐柏-大别造山带北淮阳构造带的中生代晓天火山盆地中,是桐柏-大别成矿带具有代表性的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金矿体以含金方解石脉和方解石-石英脉形式产出,受NW向断裂控制,赋矿围岩为毛坦厂组安山质火山岩。该矿床热液成矿过程由早到晚可分为粗晶方解石阶段和方解石-石英阶段。早、晚阶段方解石中流体包裹体十分发育,主要类型有纯液相、纯气相和富液二相流体包裹体。早阶段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范围为128~172℃,冰点温度介于-0.7^+23.4℃之间,盐度为0.35%~0.92%;晚阶段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范围为105~160℃,冰点温度介于-0.5^+9.1℃之间,盐度为0.18%~0.52%。成矿流体从早阶段演化到晚阶段,温度和盐度具有小幅度的降低趋势。岩浆热液和加热循环的大气降水的混合可能是引起金属元素富集、沉淀的主要机制,该矿床是地表浅部热液对流系统的产物。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研究表明,赋矿安山岩的锆石^(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126.7±1.4Ma(1σ,MSWD=0.95),代表了其火山作用时限。结合矿床地质特征认为,东溪金矿床成矿时间可能与安山岩喷发时限基本一致。该矿床形成于早白垩世陆壳强烈伸展和岩石圈地幔上涌的动力学背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U-Pb年龄 流体包裹体 东溪金矿床 早白垩世 大别山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隆起边缘页岩气富集规律与选区——以雪峰西南缘下寒武统牛蹄塘组为例 被引量:8
19
作者 马龙 徐学金 +7 位作者 闫剑飞 曹竣锋 门玉澎 淡永 熊国庆 孙媛媛 邓奇 杨菲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26-443,共18页
为进一步明确古隆起边缘页岩气富集主控因素,有效指导相似地质条件地区的页岩气选区评价,以雪峰西南缘下寒武统牛蹄塘组为例,结合最新勘探资料和前期认识,通过沉积相、演化历史和保存条件等综合研究,探讨了该区页岩气富集规律。结果表明... 为进一步明确古隆起边缘页岩气富集主控因素,有效指导相似地质条件地区的页岩气选区评价,以雪峰西南缘下寒武统牛蹄塘组为例,结合最新勘探资料和前期认识,通过沉积相、演化历史和保存条件等综合研究,探讨了该区页岩气富集规律。结果表明:(1)牛蹄塘组下段页岩沉积于深水陆棚相,在热液活动参与下,发育高丰度、I型、富热成因硅的优质页岩,脆性矿物含量高,具有页岩气富集的基础;(2)热演化程度虽处于过成熟阶段,但有机质尚未碳化,生烃演化与储层演化相匹配,具备页岩气富集的前提;(3)燕山期以来的构造改造作用是否破坏了早期的保存条件,是页岩气富集的关键。基于上述富集规律认识,建立了雪峰西南缘页岩气选区评价标准,并指出在岑巩—施秉—黄平—麻江—都匀—独山一带,下寒武统牛蹄塘组优质页岩厚度大(50~140m)、有机碳含量高(TOC≥2.0%)、热演化适度(R_(O)平均2.63%)、埋深适中(1500~4000m)、构造相对稳定,是雪峰古隆起边缘页岩气勘探有利区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雪峰古隆起 牛蹄塘组 富集规律 有利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滇黔桂及周邻区卡林型金矿构造蚀变体判别指标及其意义 被引量:14
20
作者 刘建中 王泽鹏 +12 位作者 杨成富 李俊海 郑禄林 陈发恩 谭亲平 谢卓君 宋威方 徐良易 李松涛 王大福 覃永军 杨毓红 汪小勇 《黄金科学技术》 CSCD 2022年第4期532-539,共8页
滇黔桂及周邻区为卡林型金矿集中产出区,是我国最重要的金矿资源产地之一。基于贵州西南部地区金矿研究和找矿实践,拓展了构造蚀变体(SBT)的内涵,建立了其判别指标,并简述了区域成矿与找矿空间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构造蚀变体是成矿作... 滇黔桂及周邻区为卡林型金矿集中产出区,是我国最重要的金矿资源产地之一。基于贵州西南部地区金矿研究和找矿实践,拓展了构造蚀变体(SBT)的内涵,建立了其判别指标,并简述了区域成矿与找矿空间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构造蚀变体是成矿作用的产物,产出于岩石能干性差异大的地层不整合面和岩性层界面之间。基于区域多层次产出的构造蚀变体,构建了滇黔桂地区卡林型金矿多层次构造滑脱成矿系统,为系统研究区域卡林型金矿成矿奠定了基础;建立构造蚀变体判别指标并准确识别,对开展滇黔桂及周邻区卡林型金矿成矿预测,指导找矿勘查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蚀变体(SBT) 卡林型金矿 成矿系统 判别指标 滇黔桂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