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湖北省水稻施肥效果及肥料利用效率现状研究 被引量:44
1
作者 王伟妮 鲁剑巍 +3 位作者 陈防 鲁明星 李慧 李小坤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89-295,共7页
2006至2008年在湖北省17个县(市、区)分别布置早、中、晚稻试验54个、136个和61个,研究在当前生产条件下平衡施用氮、磷、钾肥对水稻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明确当前水稻生产中的肥料贡献率及农学利用率现状,为湖北省水稻高效生产提供理... 2006至2008年在湖北省17个县(市、区)分别布置早、中、晚稻试验54个、136个和61个,研究在当前生产条件下平衡施用氮、磷、钾肥对水稻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明确当前水稻生产中的肥料贡献率及农学利用率现状,为湖北省水稻高效生产提供理论依据。结果显示,与不施肥对照相比,早、中、晚稻平衡施用氮、磷、钾肥分别平均增产稻谷2153、2445和1908 kg/hm2,增产率分别为57.4%、44.0%和42.3%;分别增收1691、2413和1413 Yuan/hm2。肥料对早、中、晚稻产量的贡献率分别为33.3%、28.6%和27.8%;肥料农学利用率分别为7.2、7.6和6.1 kg/kg。表明目前湖北省水稻平衡施用氮、磷、钾肥的增产、增收效果显著,平衡施肥是提高稻谷产量的关键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施肥 产量 经济效益 肥料贡献率 农学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主要耕地土壤地力监测结果分析及对策 被引量:15
2
作者 张德才 罗颖 刘涛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53-55,共3页
应用5年耕地土壤定位监测所取得的数据,主要对几种不同耕作制度下的作物产量、肥料施用和土壤主要养分属性状况等进行分析。在常规习惯施肥与管理水平下,土壤地力退化的主要表现是土壤有机质、全氮、钾素含量下降和缺乏。因土壤地力退化... 应用5年耕地土壤定位监测所取得的数据,主要对几种不同耕作制度下的作物产量、肥料施用和土壤主要养分属性状况等进行分析。在常规习惯施肥与管理水平下,土壤地力退化的主要表现是土壤有机质、全氮、钾素含量下降和缺乏。因土壤地力退化,作物对肥料的依赖性增大。土壤养分含量下降主要是因为投肥结构不合理,有机肥与化肥养分施用比例仅为1∶4,化肥氮、磷、钾养分施用比例为1.00∶0.31∶0.31,氮肥投入过重,盈余氮在土壤中积累少,损失量大,钾肥投入严重不足,土壤钾素严重亏损,土壤钾素已成为作物产量的限制因子之一。必须合理平衡施肥,防止地力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北 耕地 土壤肥力监测 养分投入 养分盈亏 作物产量 平衡施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有机肥料资源与利用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7
3
作者 罗颖 张德才 +3 位作者 鲁明星 杨朝新 李剑夫 刘涛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67-69,共3页
通过系统的调查研究与统计分析,2001年全省有机肥资源总量为6580万t,有机肥资源至少缺乏33.6%。现有有机肥资源未得到充分合理利用,利用率仅有60.2%。针对目前有机肥资源与利用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加强有机肥建设的几点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湖北 有机肥料资源 利用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有机肥料资源现状及利用对策 被引量:6
4
作者 胡正梅 杨文兵 +2 位作者 鲁明星 杨长斌 汪航 《现代农业科技》 2008年第7期159-161,共3页
对湖北省有机肥料资源利用状况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查分析,对合理利用有机肥料资源的对策措施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 有机肥资源 现状 对策 湖北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早、中、晚稻施氮增产效应及氮肥利用率研究 被引量:70
5
作者 王伟妮 鲁剑巍 +3 位作者 鲁明星 李小坤 李云春 李慧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45-553,共9页
2006~2009年,通过在湖北省18个县(市、区)布置多点田间肥效试验,研究了当前生产条件下施用氮肥对水稻产量的影响,分析了氮肥的利用率现状,并探讨了早、中、晚稻施氮效果的差异。结果表明,当前生产条件下,施用氮肥可以显著提高水稻产量... 2006~2009年,通过在湖北省18个县(市、区)布置多点田间肥效试验,研究了当前生产条件下施用氮肥对水稻产量的影响,分析了氮肥的利用率现状,并探讨了早、中、晚稻施氮效果的差异。结果表明,当前生产条件下,施用氮肥可以显著提高水稻产量,早、中、晚稻的平均增产量分别为1641、1717和1695 kg/hm2,增产率分别为37.6%、27.5%和35.0%。早稻和中稻产量的提高主要是由于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和每穗粒数的增加,而晚稻主要是由于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增加和千粒重提高所致。早、中、晚稻对氮肥的利用效率存在一定的差异,农学利用率平均分别为10.7、10.0和10.4 kg/kg,偏生产力分别为46.2、50.1和45.3 kg/kg,吸收利用率分别为31.0%、33.2%和24.8%,生理利用率分别为31.8、31.8和41.1 kg/kg。3种类型水稻的土壤氮素依存率平均值都在60%以上,表明水稻吸收的氮素主要来自土壤,其中晚稻对土壤氮素的依赖程度要大于早稻和中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稻 中稻 晚稻 氮肥 产量 氮肥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早、中、晚稻施钾增产效应及钾肥利用率研究 被引量:53
6
作者 王伟妮 鲁剑巍 +3 位作者 鲁明星 李小坤 李云春 李慧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058-1065,共8页
2006~2009年,在湖北省18个县(市、区)布置多点田间肥效试验,研究在当前生产条件下推荐施用钾肥对早、中、晚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分析当前水稻生产中的钾肥吸收和利用状况。结果表明,在氮、磷肥的基础上,早、中、晚稻施用钾肥的... 2006~2009年,在湖北省18个县(市、区)布置多点田间肥效试验,研究在当前生产条件下推荐施用钾肥对早、中、晚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分析当前水稻生产中的钾肥吸收和利用状况。结果表明,在氮、磷肥的基础上,早、中、晚稻施用钾肥的增产量平均分别为716、679和691 kg/hm2,增产率平均分别为12.6%、9.6%和12.0%,钾肥对产量的贡献率平均分别为10.8%、8.2%和10.3%。说明当前生产条件下,高产水稻生产必须施用钾肥。施钾之所以增产,早稻主要由于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增加,中稻主要由于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和每穗粒数增加,而晚稻主要由于每穗粒数增加和结实率提高所致。施用钾肥促进了水稻总吸钾量及百千克子粒吸钾量的提高和钾素收获指数的下降。在当前生产条件和推荐施钾量水平下,早、中、晚稻百千克子粒吸钾(K2O)量平均分别为2.96、3.45和2.72 kg,钾肥(K2O)农学利用率分别为9.6、8.2和7.2 kg/kg,偏生产力分别为92.3、101.5和75.4 kg/kg,吸收利用率分别为47.1%、53.8%和46.3%,生理利用率分别为21.1、24.1和23.7 kg/kg,土壤钾素依存率分别为78.0%、83.0%和70.4%。3种类型水稻对钾素的吸收和利用虽有不同,但其吸收的钾都主要来自于土壤,因此改善土壤供钾能力是提高水稻产量和节约钾肥资源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稻 中稻 晚稻 钾肥 产量 钾肥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早、中、晚稻施磷增产效应及磷肥利用率研究 被引量:46
7
作者 王伟妮 鲁剑巍 +3 位作者 鲁明星 李小坤 李云春 李慧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95-802,共8页
2006~2009年通过在湖北省18个县(市、区)布置多点田间肥效试验,研究了当前生产条件下施用磷肥对水稻产量的影响,明确了磷肥的利用率现状,并探讨了早、中、晚稻施磷效果的差异。结果表明,当前生产条件下,早、中、晚稻施用磷肥都有显著... 2006~2009年通过在湖北省18个县(市、区)布置多点田间肥效试验,研究了当前生产条件下施用磷肥对水稻产量的影响,明确了磷肥的利用率现状,并探讨了早、中、晚稻施磷效果的差异。结果表明,当前生产条件下,早、中、晚稻施用磷肥都有显著的增产效果,平均增产量分别为706、774和565 kg/hm2,增产率分别为13.3%、11.3%和9.4%。不同类型水稻对磷肥投入的反应不同,相应的磷肥利用率也不同,早、中、晚稻的磷肥(P2O5)农学利用率平均分别为13.3、13.3和11.6 kg/kg,偏生产力分别为116.4、148.0和157.5 kg/kg,吸收利用率分别为14.2%、13.7%和11.3%,生理利用率分别为85.2、110.4和65.4 kg/kg。3种类型水稻对土壤磷素的依存率平均在87%~89%之间,说明水稻吸收的磷主要来自于土壤而不是肥料,其中晚稻对土壤磷素的依赖程度相对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稻 中稻 晚稻 磷肥 产量 磷肥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油菜氮肥效应及推荐用量研究 被引量:51
8
作者 李银水 鲁剑巍 +2 位作者 邹娟 黄和平 余勇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18-223,共6页
通过15个田间试验,研究湖北省油菜主产区氮肥效应和适宜用量。结果表明适量施用氮肥对油菜具有明显的增产增收效果,施氮比不施氮对照增收油菜籽402~2759kg,/hm^2,平均增产1270kg/hm^2,平均增产率达133.O%;施氮纯利润平均为340... 通过15个田间试验,研究湖北省油菜主产区氮肥效应和适宜用量。结果表明适量施用氮肥对油菜具有明显的增产增收效果,施氮比不施氮对照增收油菜籽402~2759kg,/hm^2,平均增产1270kg/hm^2,平均增产率达133.O%;施氮纯利润平均为3403元/hm^2,产投比平均达6.00;氮肥偏生产力和农学利用率平均分别为17.6kg/kgN和8.Okg,/kgN。根据肥料效应方程,在当前生产条件下,油菜生产的氮肥最佳经济用量为120.1~325.4kgN/hm^2,平均用量为199.6kgN/hm^2。土壤碱解氮含量与油菜氮肥最佳经济推荐用量呈极显著负相关性(r=-0.7734^**,n=12),根据土壤碱解氮含量(x,单位为mg/kg)水平,湖北省目前油菜生产适宜用氮量(y,单位为kg/hm^2)可通过公式Y=553.72—74.699Ln(x)求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氮肥 产量 经济效益 氮肥推荐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油菜钾肥效应及推荐用量研究 被引量:33
9
作者 李银水 鲁剑巍 +6 位作者 邹娟 李小坤 黄和平 余勇 姚忠清 彭文勇 李彬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69-475,共7页
通过22个田间试验研究湖北省油菜主产区钾肥效应和适宜用量。结果表明,适量施用钾肥对油菜具有明显的增产增收效果,21个试验施钾比不施钾对照增收油菜籽70—1091kg/hm^2,平均增产337kg/hm^2,增产幅度在2.5%~68.6%之间,平均... 通过22个田间试验研究湖北省油菜主产区钾肥效应和适宜用量。结果表明,适量施用钾肥对油菜具有明显的增产增收效果,21个试验施钾比不施钾对照增收油菜籽70—1091kg/hm^2,平均增产337kg/hm^2,增产幅度在2.5%~68.6%之间,平均增产率为18.6%;纯利润平均为871元/hm^2,产投比平均达3.91;钾肥偏生产力和农学利用率平均分别为34.8kg/kg K2O和4.2kg/kg K2O。根据肥料效应方程,在当前生产条件下,油菜生产的钾肥最佳经济用量平均为82.7kg K2O/hm^2,推荐幅度为0—150.2kg K2O/hm^2。土壤速效钾含量与油菜钾肥最佳推荐用量呈极显著负相关(r=-0.7896^**,n=20),根据土壤速效钾含量(x,单位为mg/kg)水平,湖北省目前油菜生产适宜用钾量(Y,单位为kg/hm^2)可通过公式Y=366.28—62.646Ln(x)求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钾肥 产量 经济效益 钾肥推荐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油菜磷肥效应及推荐用量研究 被引量:21
10
作者 李银水 鲁剑巍 +6 位作者 邹娟 李小坤 黄和平 余勇 姚忠清 彭文勇 李彬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4-50,共7页
通过20个田间试验研究湖北省油菜主产区磷肥效应和适宜用量。结果表明,适量施用磷肥对油菜具有明显的增产增收效果,19个试验施磷比不施磷对照增收油菜籽75—1117kg/hm^2,平均增产489kg/hm^2;施磷增产4.3%-62.6%,平均增产率... 通过20个田间试验研究湖北省油菜主产区磷肥效应和适宜用量。结果表明,适量施用磷肥对油菜具有明显的增产增收效果,19个试验施磷比不施磷对照增收油菜籽75—1117kg/hm^2,平均增产489kg/hm^2;施磷增产4.3%-62.6%,平均增产率为26.4%;施磷纯利润平均为1417元/hm^2,产投比平均达6.08;磷肥偏生产力和农学利用率平均分别为41.2kg/kgP2O5和7.3kg/kgP2O5。根据肥料效应方程,在当前生产条件下,油菜生产的磷肥最佳经济用量平均为67.8kgP2O5/hm^2,推荐幅度为0~114.3kgP2O5/hm^2。土壤有效磷含量与油菜磷肥最佳推荐用量呈极显著负相关性(r=-0.7586^**,n=18),根据土壤有效磷含量(x,单位为mg/kg)水平,湖北省目前油菜生产适宜用磷量(y,单位为kg/hm^2)可通过公式y=161.43—36.436Ln(x)求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磷肥 产量 经济效益 磷肥推荐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不同双季稻区适宜紫云英品种比较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魏云霞 鲁剑巍 +6 位作者 李小坤 耿明建 宋莉 杨文兵 李登荣 汪航 肖春梅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93-97,共5页
田间试验条件下,比较不同紫云英品种在湖北省3个典型双季稻生态区的生育期、产量以及养分积累量等特性,为稻田绿肥生产选择适宜紫云英品种提供依据。结果表明,不同稻作区各紫云英品种的生育期均表现为湘肥3号和弋江种短于宁波种和南昌... 田间试验条件下,比较不同紫云英品种在湖北省3个典型双季稻生态区的生育期、产量以及养分积累量等特性,为稻田绿肥生产选择适宜紫云英品种提供依据。结果表明,不同稻作区各紫云英品种的生育期均表现为湘肥3号和弋江种短于宁波种和南昌种。同一试验点不同品种间鲜草产量存在差异,崇阳以宁波种最高,达38.27 t/hm2;浠水以湘肥3号最高,达22.78 t/hm2;枝江以南昌种最高,达46.92 t/hm2。不同稻作区各品种紫云英养分积累量存在差异,崇阳试验点宁波种和南昌种氮、磷及碳养分积累量较高;浠水试验点湘肥3号和弋江种各养分积累量较高;枝江试验点弋江种和南昌种各养分积累量较高。研究表明,综合考虑生育期、鲜草产量及各养分积累量等因素,鄂东南低山丘陵双季稻区适宜的紫云英品种为南昌种和宁波种,鄂东丘陵岗地双季稻区适宜的紫云英品种为湘肥3号和弋江种,江汉平原双季稻区适宜的紫云英品种为弋江种和南昌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云英 品种 生育期 产量 养分含量 养分积累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节水农业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对策 被引量:1
12
作者 鲁明星 罗颖 李佑荣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7,共2页
简要分析了湖北省节水农业的资源状况、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在科学规划、完善技术体系、加大投入、加强土壤墒情监测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节水农业 湖北省 问题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秸秆腐熟剂在湖北省晚稻上的应用效果试验 被引量:30
13
作者 杨文兵 胡正梅 +4 位作者 杨长斌 甘曦 潘道海 刘晓继 卢见春 《现代农业科技》 2008年第12期189-191,193,共4页
为验证不同秸秆腐熟剂的应用效果,选择了5种秸秆腐熟剂进行对比试验,研究了不同秸秆腐熟剂对秸秆腐烂程度和晚稻生长发育的影响,并通过田间各小区土壤进行取样分析,研究不同秸秆腐熟剂对秸秆的矿化速度和对土壤提供养分状况。结果表明,... 为验证不同秸秆腐熟剂的应用效果,选择了5种秸秆腐熟剂进行对比试验,研究了不同秸秆腐熟剂对秸秆腐烂程度和晚稻生长发育的影响,并通过田间各小区土壤进行取样分析,研究不同秸秆腐熟剂对秸秆的矿化速度和对土壤提供养分状况。结果表明,5种秸秆腐熟剂在晚稻秸秆腐熟还田上使用可以提高土壤有机质及各种养分,同时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而处理差异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 腐熟 土壤养分 应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有机肥资源利用模式探析
14
作者 杨文兵 鲁明星 +3 位作者 刘晓继 卢见春 杨长斌 甘曦 《现代农业科技》 2008年第9期160-161,共2页
湖北省有机肥资源相当丰富,但是利用不够充分,导致有机肥资源的极大浪费。根据湖北省有机肥资源利用现状,结合湖北省农村发展中出现的新变化,总结了以下几种有机肥资源的合理利用模式:一是利用秸秆腐熟菌剂,推进秸秆资源的综合利用;二... 湖北省有机肥资源相当丰富,但是利用不够充分,导致有机肥资源的极大浪费。根据湖北省有机肥资源利用现状,结合湖北省农村发展中出现的新变化,总结了以下几种有机肥资源的合理利用模式:一是利用秸秆腐熟菌剂,推进秸秆资源的综合利用;二是有机废弃物资源的综合利用;三是绿肥高效种植利用模式;四是利用稻草生产食用菌技术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肥资源 利用模式 湖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江北农场小麦肥效试验与施肥推荐 被引量:9
15
作者 刘新伟 龚德平 +5 位作者 巩细民 王巍 娄希凤 韩玲君 杨德桦 赵竹青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38-343,共6页
为给小麦测土配方施肥体系的建立提供参考,以小麦品种郑麦9023为试验材料,通过在江北农场五个分场布置小麦"3414"肥料效应试验,研究了氮、磷、钾肥对小麦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对小麦的增产效果明显,小麦施用... 为给小麦测土配方施肥体系的建立提供参考,以小麦品种郑麦9023为试验材料,通过在江北农场五个分场布置小麦"3414"肥料效应试验,研究了氮、磷、钾肥对小麦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对小麦的增产效果明显,小麦施用氮肥的增产效果最好,磷肥次之,钾肥最小,相应增产率为17.5%~69.5%,纯增收入为917.2~2 464.1元·hm-2。通过配置三元二次和一元二次肥效模型,结合田间试验实际情况,确定小麦的最佳施肥量为纯N 140~160kg·hm-2,P2O550~60kg·hm-2,K2O 50~60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3414”肥效试验 效应方程 推荐施肥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土壤肥料现状与发展前景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曦 陈定 《农业与技术》 2014年第10期21-21,共1页
土壤肥料问题关系到土壤的质量和农作物的产量,是国家以及农业工作者必须重点关注的课题。本文从3方面分析了我国土壤肥料的现状,探究了改善土壤肥料质量的措施,并对我国土壤肥料的发展做出了展望。
关键词 土壤肥料 现状 发展前景 施肥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定位施肥土壤有效磷与速效钾的剖面分布及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2
17
作者 胡诚 宋家咏 +6 位作者 李晶 刘春清 陶小蛾 陈云峰 乔艳 刘东海 李双来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73-676,共4页
通过25年的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不同的施肥方式对土壤有效磷与速效钾质量分数及水稻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有机肥配合施用氮、磷、钾肥能够大大提高土壤耕层有效磷的质量分数,施肥主要影响土壤耕层有效磷的质量分数,对其它土层影响不... 通过25年的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不同的施肥方式对土壤有效磷与速效钾质量分数及水稻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有机肥配合施用氮、磷、钾肥能够大大提高土壤耕层有效磷的质量分数,施肥主要影响土壤耕层有效磷的质量分数,对其它土层影响不明显。有机肥配合施用氮、磷、钾肥能够提高土壤耕层速效钾的质量分数,对20~40 cm土层土壤速效钾质量分数也有提高作用。化肥配合有机肥施用稻谷的产量高于单施化肥或单施有机肥,单施化肥或单施有机肥稻谷的产量高于不施肥的对照。因此,为了提高土壤肥力与作物产量,最好的培肥方式是有机肥配施氮磷钾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肥料试验 土壤有效磷 土壤速效钾 剖面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菜施钾效果及土壤速效钾临界值初步判断 被引量:49
18
作者 鲁剑巍 陈防 +4 位作者 余常兵 李剑夫 张竹青 刘冬碧 熊涛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07-112,共6页
对湖北省近10多年的80个油菜施钾试验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油菜施用钾肥具有明显的增产和增收效果,油菜施钾效果与土壤速效钾含量水平密切相关,与土壤缓效钾含量呈一定的负相关,但相关性不显著。土壤质地明显影响钾肥效果,总... 对湖北省近10多年的80个油菜施钾试验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油菜施用钾肥具有明显的增产和增收效果,油菜施钾效果与土壤速效钾含量水平密切相关,与土壤缓效钾含量呈一定的负相关,但相关性不显著。土壤质地明显影响钾肥效果,总体而言,轻质土壤施钾效果高于粘质土壤。土壤速效钾临界值研究结果表明,按照Cate-Nelson方法,以不施钾对照处理占施钾处理产量的90%为依据,初步估计轻质土壤和粘质土壤的速效钾(K)临界值分别为103mg/kg和84mg/kg;以施钾产投比为2作为依据,估计轻质土壤和粘质土壤的速效钾临界值分别为 55mg/kg和 46mg/kg;以施钾产投比为 1.5作为依据,估计其临界值分别为 103mg/kg和 74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施钾效果 土壤 速效钾 临界值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动注射分析法与钼锑抗比色法分析土壤有效磷含量的比较 被引量:17
19
作者 叶祥盛 童军 赵竹青 《河北农业科学》 2011年第1期160-164,共5页
对采自湖北、海南、广东、广西和湖南等20个省(区)的20个土壤样品,分别用Olsen法和Bray-I法进行浸提,再分别采用流动注射分析法和传统的钼锑抗比色法分析其中的有效磷含量。结果表明:Bray-I法提取的土壤样品,采用流动注射法检测有效磷... 对采自湖北、海南、广东、广西和湖南等20个省(区)的20个土壤样品,分别用Olsen法和Bray-I法进行浸提,再分别采用流动注射分析法和传统的钼锑抗比色法分析其中的有效磷含量。结果表明:Bray-I法提取的土壤样品,采用流动注射法检测有效磷含量的准确度和精密度明显高于钼锑抗比色法,同时还极大地提高了分析速度。而Olsen法提取的土壤样品,如果不能完全清除气泡,则会影响分析结果,进而影响分析速度。因此,流动注射分析法只适合采用Bray-I法浸提后的中性或酸性土壤有效磷含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有效磷 流动注射分析法 钼锑抗比色法 回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制备技术 被引量:15
20
作者 何迅 巩细民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47-48,共2页
根据测土配方施肥的需要 ,介绍土壤样品采集与制备的一般方法和特殊土样的采集技术。
关键词 土壤 样品采集 制备技术 配方施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