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40例快速性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治疗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党书毅 王卫民 +3 位作者 涂远超 张群林 葛永贵 许大国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322-323,共2页
关键词 心律失常 导管消融术 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与慢性心力衰竭的相关性 被引量:3
2
作者 胡雨 王玮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第33期20-22,共3页
目的研究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与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之间的相关性,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和意义。方法收集220例CHF患者住院病历资料,根据其左室射血分数(LVEF)分为A组(n=114),LVEF≥50%;B组(n=60),50%>LVEF>35%;C组(n=4... 目的研究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与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之间的相关性,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和意义。方法收集220例CHF患者住院病历资料,根据其左室射血分数(LVEF)分为A组(n=114),LVEF≥50%;B组(n=60),50%>LVEF>35%;C组(n=46),LVEF≤35%组。另选60例同期住院无CHF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RDW,血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和Hb等相关因素在各组间的变化差异,分析RDW与NT-ProBNP和LVEF二者之间的相关性,并采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法分析各因素与RDW的相关性。结果随着LVEF的逐渐下降,RDW和NT-ProBNP皆逐渐升高,并且二者在各组间两两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经相关性分析,RDW与年龄,血清Fe和Hb等因素之间均不存在直线相关关系(P>0.05),而与NT-ProBNP,LVEF和BUN之间存在直线相关,其相关系数r分别为0.595,-0.485和0.185,经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可得出回归方程:RDW=13.793+1.421(LgNT-ProBNP)+0.074(BUN)-0.116(LVEF)。结论 CHF患者RDW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且与心功能成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 慢性心力衰竭 N-末端脑钠肽前体 射血分数 相关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治疗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戢运春 王玮 《内科》 2015年第1期8-10,共3页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治疗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选择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8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4例,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20 mg/d,观察组于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依折麦布治疗,10 mg...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治疗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选择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8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4例,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20 mg/d,观察组于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依折麦布治疗,10 mg/d,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及血脂指标、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左室射血分数(LVEE)及内皮舒张功能(FMD)的变化。结果两组均无死亡病例,观察组患者复发性心绞痛1例;对照组血运重建3例,复发性心绞痛2例。观察组患者TC、TG、LDL-C水平分别为(3.2±0.3)mmol/L、(1.8±0.1)mmol/L、(2.0±0.2)mmol/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HDL-C水平为(1.5±0.2)m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hs-CRP水平为(1.9±0.3)mg/L,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LVEE及FMD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应用于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疗效较佳,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显著降低,且应用较为安全,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托伐他汀 依折麦布 冠心病 急性心肌梗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受体阻滞剂结合常规药物治疗瓣膜性心脏病心力衰竭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肖明获 杨秋艳 曹政 《中国医药科学》 2017年第24期48-50,共3页
目的观察β-受体阻滞剂结合常规药物治疗瓣膜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瓣膜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β-受体阻滞剂治疗,每组各100例,比较... 目的观察β-受体阻滞剂结合常规药物治疗瓣膜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瓣膜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β-受体阻滞剂治疗,每组各100例,比较两组患者心率、血压及心功能指标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瓣膜性心脏病心衰患者心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收缩压及舒张压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心功能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β-受体阻滞剂结合常规药物应用于瓣膜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治疗中,不仅能够改善患者心率及血压指标,同时还能使其心功能指标得到改善,值得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受体阻滞剂 常规药物 瓣膜性心脏病心力衰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