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Wiltse入路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5
1
作者 杨祖清 颉强 +1 位作者 李天清 马益善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03-510,共8页
目的 :探讨Wiltse入路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TLIF)治疗腰椎滑脱症的手术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9月~2012年8月收治的54例单节段腰椎滑脱患者,采用TLIF术式行椎体间植骨融合术,其中Wiltse入路组31例,传统后正中入路组23例。术前两组... 目的 :探讨Wiltse入路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TLIF)治疗腰椎滑脱症的手术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9月~2012年8月收治的54例单节段腰椎滑脱患者,采用TLIF术式行椎体间植骨融合术,其中Wiltse入路组31例,传统后正中入路组23例。术前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滑脱程度、节段分布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比较两组术前1d、术后24h、术后1周外周血肌酸激酶含量;并分别于术前1d、术后3d及术后3、6个月和1年随访时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s,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以及两组患者手术前后滑脱角、椎体滑移度、椎间盘高度比较综合评价手术效果。根据术后1年腰椎X线片和CT平扫+三维重建评价腰椎序列、滑脱椎体复位及椎间植骨融合(根据Bridwell椎间融合评价标准)情况。结果:Wiltse入路组手术时间72.6±7.5min(65~85min),术中出血量86.8±78.9ml(80~175ml),术后引流量90.5±56.2ml(85~170ml);后正中入路组手术时间79.0±6.7min(75~95min),术中出血量285.6±36.4ml(280~330ml),术后引流量195.6±20.7ml(190~220ml),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iltse入路组术后24h外周血的肌酸激酶平均为271.4±128.6U/L(260~400U/L),而后正中入路组为553.7±201.5U/L(500~780U/L),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不同时间点VAS及ODI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iltse入路组术后3d腰痛VAS评分(4.5±1.6分)明显优于传统后正中入路组(6.9±2.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个月和1年随访时两组间VAS评分和OD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Bridwell椎间融合评价标准,后正中入路组Ⅰ级融合13例(56.5%),Ⅱ级融合10例(43.5%);Wiltse入路组Ⅰ级融合18例(58.1%),Ⅱ级融合13例(41.9%),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平扫+三维重建均显示椎体间获得骨性融合。术前、术后两组患者在滑脱角、椎体滑移度、椎间盘高度等影像学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Wiltse入路TLIF术式治疗单节段腰椎滑脱症可获得与传统后正中入路TLIF相似的安全、有效的治疗效果,并且Wiltse入路TLIF术式具有操作更方便、对组织损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滑脱 TLIF Wiltse入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凡氏综合征患者脊柱侧凸的矫治 被引量:4
2
作者 李明 杨洪平 +5 位作者 倪春鸿 朱晓东 刘洋 白玉树 赵新刚 侯铁胜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4期229-232,共4页
目的:探讨马凡氏综合征(Marfan syndrome,MFS)患者脊柱侧凸的手术疗效.方法:对1997年9月至20024年 1月使用脊柱三维矫形内固定系统后路手术治疗的8例MFS患者脊柱侧凸的矫正度、脊柱平衡及并发症等进行分析.结果:8例患者随访12~48个月,... 目的:探讨马凡氏综合征(Marfan syndrome,MFS)患者脊柱侧凸的手术疗效.方法:对1997年9月至20024年 1月使用脊柱三维矫形内固定系统后路手术治疗的8例MFS患者脊柱侧凸的矫正度、脊柱平衡及并发症等进行分析.结果:8例患者随访12~48个月,平均24个月.6例KingⅡ型患者胸弯及腰弯的矫正率分别为47%、57%,随访矫正率丢失分别为21%和16%;1例King Ⅰ型患者胸弯及腰弯矫正率分别为25%及42%,随访矫正率丢失分别为21%和15%;1例KingⅢ型患者胸弯及腰弯的矫正率分别为58%、29%,随访矫正率丢失分别为9%和18%.所有患者躯干平衡得到改善,无神经并发症发生.2例出现交界性腰椎后凸,1例切口延迟愈合.结论:使用脊柱三维矫形内固定系统后路手术治疗马凡氏综合征患者脊柱侧凸可以获得满意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凡氏综合征 脊柱侧凸 矫治 手术治疗 内固定 结缔组织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路Moss Miami器械矫形治疗特发性胸腰段或腰段脊柱侧凸 被引量:3
3
作者 李明 杨洪平 +6 位作者 倪春鸿 侯铁胜 王善松 白玉树 朱晓东 赵新刚 刘洋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1期663-666,共4页
目的:评价Moss Miami前路矫形系统对特发性胸腰段或腰段脊柱侧凸的手术效果.方法:对21例胸腰段或腰段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经前路胸腹联合入路行Moss Miami矫形内固定,自体肋骨椎间植骨融合术.测量手术前后Cobb角以及躯干侧方位移.结果:C... 目的:评价Moss Miami前路矫形系统对特发性胸腰段或腰段脊柱侧凸的手术效果.方法:对21例胸腰段或腰段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经前路胸腹联合入路行Moss Miami矫形内固定,自体肋骨椎间植骨融合术.测量手术前后Cobb角以及躯干侧方位移.结果:Cobb角术前平均53°,术后平均5°,矫正率为90%.上方代偿性胸椎侧凸术前平均17°,术后矫正至平均5°.下方代偿性腰骶椎侧凸术前平均43°,术后自发矫正至19°.随访12~24个月,Cobb角平均丢失19.7°,胸腰段(T11~L1)术前平均前凸0.3°(0~4°),术后平均后凸3°(0~5°).躯干侧方位移从术前平均26mm矫正至术后5mm.1例术后出现一侧下肢交感神经切断症状,2例术后并发气胸.无感染、截瘫及内固定失败等并发症发生.结论:Moss Miami前路器械具有操作简单和低切迹的优点.棒的预弯、去旋转矫形、正确选择螺钉置入部位和椎间植骨可防止固定节段后凸畸形的形成.对Risser征小于4度的患者应密切观察上方代偿性胸椎侧凸进展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脊柱侧凸 Moss-Miami矫形系统 前路手术 植骨融合术 手术方法 术后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体骨髓基质细胞与同种异体脱钙骨基质复合移植修复关节软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丁元洪 张功礼 +5 位作者 禹志宏 邓长康 刘宝山 施永彦 李伟 张昊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1年第10期920-922,共3页
目的 :探讨自体骨髓基质细胞与同种异体脱钙骨基质复合移植对关节软骨缺损的修复效果。方法 :抽取兔骨髓基质细胞体外培养增殖后 ,与制备好的同种异体脱钙骨基质相结合 ,一并植入到兔膝关节实验性关节软骨缺损包 ,并与空白对照组及单纯... 目的 :探讨自体骨髓基质细胞与同种异体脱钙骨基质复合移植对关节软骨缺损的修复效果。方法 :抽取兔骨髓基质细胞体外培养增殖后 ,与制备好的同种异体脱钙骨基质相结合 ,一并植入到兔膝关节实验性关节软骨缺损包 ,并与空白对照组及单纯脱钙骨基质植入对照组相比较 ,术后第 3 ,6 ,9,12周活体取材大体观察并做组织形态学观察。结果 :实验组的关节软骨缺损其修复表面渐光滑 ,接合渐牢固 ,透明软骨渐形成 ,术后 12周其软骨及软骨下骨组织基本修复 ;而对照组关节软骨缺损仅有类软骨或纤维组织修复。结论 :骨髓基质细胞来源充足 ,取材容易 ;而脱钙骨基质和骨髓基质细胞之间的组织相容性好 ;脱钙骨基质能促进骨髓基质细胞的分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软骨缺损 自体骨髓基质细胞 同种异体脱钙骨基质 修复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