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Ⅰ型与Ⅱ型精神分裂症患者分子免疫学对照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陈海支 金晓日 +1 位作者 陈胜华 刘晓华 《浙江临床医学》 2006年第5期462-463,共2页
目的了解首发且未服药的Ⅰ型与Ⅱ型精神分裂症患者免疫球蛋白及补体成份与正常人是否存在差异,并探讨其原因。方法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健康者血清中免疫球蛋白及补体成份的含量,并相互比较。结果Ⅱ型精神分裂症患者IgA... 目的了解首发且未服药的Ⅰ型与Ⅱ型精神分裂症患者免疫球蛋白及补体成份与正常人是否存在差异,并探讨其原因。方法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健康者血清中免疫球蛋白及补体成份的含量,并相互比较。结果Ⅱ型精神分裂症患者IgA、IgG、IgM、C4显著高于正常人(P<0.01或P<0.05),Ⅰ型精神分裂症患者IgG、C4显著高于正常人(P<0.01),IgM显著低于正常人(P<0.01)。Ⅱ型精神分裂症患者IgM显著高于Ⅰ型精神分裂症患者(P<0.01)。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免疫学异常,这种免疫学异常可能与不同的临床亚型及预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免疫学 Ⅰ型与Ⅱ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吸道感染与麻醉相关因素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刘海燕 罗辉 刘海英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19期94-96,共3页
目的探讨研究呼吸道感染以及麻醉的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以及相应的有效预防措施。方法抽取了本院2007年4月至2011年1月间进行的临床手术麻醉的患者231例,并将患者的临床治疗、护理、感染发生情况进行了临床监测以及回溯式综合调查分析。... 目的探讨研究呼吸道感染以及麻醉的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以及相应的有效预防措施。方法抽取了本院2007年4月至2011年1月间进行的临床手术麻醉的患者231例,并将患者的临床治疗、护理、感染发生情况进行了临床监测以及回溯式综合调查分析。结果在A组中使用经气体消毒剂消毒的A-1组与使用喉镜行普通消毒的A-2组患者的细菌感染例数与下呼吸道感染例数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前者显著低于后者;B组中使用抗生素的B-1组与麻醉前未使用抗生素的B-2组患者的细菌感染例数与下呼吸道感染例数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前者显著低于后者;C组中使用一次过滤器C-1组与使用复用式过滤器的C-2患者的细菌感染例数与呼吸道感染例数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前者显著低于后者。上述差异均具备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临床为控制呼吸道感染的发生,应采取将气管导管等麻醉用设备器械进行定期消毒清洁,使用一次性过滤器、喉镜使用气体消毒、在术前视患者情况适量予以抗生素等预防手段,进而达到控制和降低患者院内下呼吸道感染发生率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插管麻醉 呼吸道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弓形虫病与精神分裂症研究进展 被引量:3
3
作者 王德刚 王高华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1年第10期13-14,共2页
弓形虫感染与精神分裂症之间的证据越来越多,但多是基于血清学检测、影像学观察、临床特征及理论假说,且没有一致的结论,本文对近些年弓形虫感染与精神分裂症的研究进展作一介绍。
关键词 弓形虫感染 精神分裂症 发病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轮功”与一般气功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特征对照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李新胜 林敬华 +1 位作者 苏巧荣 尹刚 《四川精神卫生》 2001年第1期54-54,共1页
关键词 法轮功 气功 精神障碍 临床特征 邪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医学司法鉴定225例的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陈胜华 李新胜 陈海支 《四川精神卫生》 2002年第2期113-113,共1页
关键词 精神医学司法鉴定 分析 责任能力 文化程度 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SRIs的撤药反应及其临床处理 被引量:1
6
作者 苏巧荣 孙守强 王德刚 《四川精神卫生》 2001年第2期124-125,共2页
关键词 SSRIS 撤药反应 发生机制 发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2例精神发育迟滞的司法精神病鉴定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陈海支 李新胜 陈胜华 《四川精神卫生》 2002年第4期237-237,共1页
关键词 精神发育迟滞 司法精神病 鉴定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护理脑卒中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高秀红 胡小军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4年第2期156-158,共3页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护理脑卒中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60例门诊患者按掷骰子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常规护理。治疗组30例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连续治疗10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护理效果、不良反应。连续治疗3疗程,...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护理脑卒中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60例门诊患者按掷骰子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常规护理。治疗组30例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连续治疗10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护理效果、不良反应。连续治疗3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16例,显效10例,有效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67%。对照组痊愈10例,显效11例,有效4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3.3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护理脑卒中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中西医结合护理 常规护理 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颅内压增高病因误诊分析
9
作者 陈继洲 杨玉才 何耀众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0年第22期182-182,184,共2页
目的:对16例儿童颅内压增高病因误诊进行分析。方法:16例均采用临床分析和头颅影像学检查确诊。结果:16例最终全部确诊。结论:临床分析和影像学检查包括头颅CT或磁共振血管造影(MRA)对儿童颅内压增高病因诊断有鉴别意义。
关键词 儿童 颅内压增高 误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母乳性黄疸75例诊治体会
10
作者 陈继洲 何耀众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1年第13期152-153,共2页
目的:浅谈母乳性黄疸的诊治体会。方法:我院2008年9月~2010年10月诊断母乳性黄疸新生儿75例,全部取静脉血测定血清胆红素水平(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结合黄疸持续时间、诊断和治疗预后进行分析。结果:本文75例母乳性黄疸患儿入... 目的:浅谈母乳性黄疸的诊治体会。方法:我院2008年9月~2010年10月诊断母乳性黄疸新生儿75例,全部取静脉血测定血清胆红素水平(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结合黄疸持续时间、诊断和治疗预后进行分析。结果:本文75例母乳性黄疸患儿入院时总胆红素小于220.6μmol/L(12.9 mg/L)30例,占40%,但黄疸持续时间均超过2周。全部预后良好。结论:母乳性黄疸是新生儿黄疸延迟的常见原因。血清胆红素测定值在所谓"生理性黄疸"范围内不能排除母乳性黄疸。其预后期望并不依赖于盲目的过度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乳性黄疸 黄疸延迟 过度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生理学与化学观点再认识心理的实质
11
作者 徐静 苏巧荣 李新胜 《四川精神卫生》 2002年第2期121-123,共3页
关键词 化学观点 心理的实质 心理学观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属因素对小儿头皮静脉穿刺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玉杰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1年第S1期40-41,共2页
总结了在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时,家属因素对穿刺成功率的影响,对小儿家属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制定相应措施,确保患儿输液的成功率。认为对各种不同类型的家属进行沟通,可以提高患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
关键词 家属因素 小儿头皮静脉穿刺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视矫治仪防治青少年近视
13
作者 杨文敏 王波 +2 位作者 刘红云 杨永清 蔡德栋 《眼科新进展》 CAS 2004年第5期380-380,共1页
关键词 近视矫正仪 青少年近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糖尿病患者非药物干预方法的探讨
14
作者 郭玉琴 胡萍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1年第S1期66-67,共2页
糖尿病特别是2型糖尿病已经成为全球性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最新的国际糖尿病联盟(IDF)数据显示,全球范围内每10秒钟就有一个糖尿病患者死亡,2个人被诊断为新发糖尿病[1]。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近30年来,我国糖尿病患病率逐年攀升,成... 糖尿病特别是2型糖尿病已经成为全球性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最新的国际糖尿病联盟(IDF)数据显示,全球范围内每10秒钟就有一个糖尿病患者死亡,2个人被诊断为新发糖尿病[1]。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近30年来,我国糖尿病患病率逐年攀升,成为仅次于印度的世界第二糖尿病大国。但糖尿病又是可以预防的,消除危险因素,遵循健康的生活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 糖尿病 非药物干预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男性更年期焦虑抑郁情绪障碍的干预
15
作者 余梅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4年第9期132-133,共2页
总结了82例男性更年期焦虑、抑郁情绪障碍患者的心理干预方法。主要包括主要症状与问题评估、干预目标制定、体验团体心理教育模式及集体会谈模式等的三阶段干预方法。认为心理干预可有效提升男性更年期焦虑、抑郁情绪障碍患者的心理健... 总结了82例男性更年期焦虑、抑郁情绪障碍患者的心理干预方法。主要包括主要症状与问题评估、干预目标制定、体验团体心理教育模式及集体会谈模式等的三阶段干预方法。认为心理干预可有效提升男性更年期焦虑、抑郁情绪障碍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情绪自控能力及幸福感,降低其抑郁、焦虑情绪程度,帮助其顺利渡过这一特殊生理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性 更年期 焦虑 抑郁 心理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射用药混合配制环节应注意的若干问题
16
作者 郭玉琴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1年第5期131-132,共2页
总结了注射用药混合配制环节应注意的若干问题,包括周围环境及人员的准备、药品检查、注射器具的选择、安瓿瓶割锯与消毒、药物的抽吸方式等各个环节,将药物配制环节的潜在不安全因素包括消毒剂的污染、微粒的污染等进行了分析,并提出... 总结了注射用药混合配制环节应注意的若干问题,包括周围环境及人员的准备、药品检查、注射器具的选择、安瓿瓶割锯与消毒、药物的抽吸方式等各个环节,将药物配制环节的潜在不安全因素包括消毒剂的污染、微粒的污染等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认为加强临床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建立健全注射用药配制操作流程质量管理制度,可以有效规避因配药环节操作不当带来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用药 混合配制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