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喷昔洛韦凝胶的稳定性研究
1
作者 吴小玉 常学军 +1 位作者 李嘉宇 游窑生 《医药导报》 CAS 2006年第9期957-958,共2页
目的研究不同条件下喷昔洛韦凝胶的稳定性。方法建立喷昔洛韦凝胶质量标准,进行影响因素实验、加速实验、长期贮存稳定性实验,考察其性状、含量、有关物质变化。结果该品对光、热均不稳定。结论该品应置密闭、避光容器中,置阴凉处贮存,... 目的研究不同条件下喷昔洛韦凝胶的稳定性。方法建立喷昔洛韦凝胶质量标准,进行影响因素实验、加速实验、长期贮存稳定性实验,考察其性状、含量、有关物质变化。结果该品对光、热均不稳定。结论该品应置密闭、避光容器中,置阴凉处贮存,有效期暂定18个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昔洛韦凝胶 质量标准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息咳胶囊急性毒性研究
2
作者 黄凤娇 李继洪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95-596,共2页
目的观察息咳胶囊的急性毒性反应,初步揭示其可能的毒性靶器官。方法采用半数致死量(LD50)法,将50只大鼠随机分为5组,各10只,分别按70,100,143,204和292 mg.kg-1给予息咳胶囊,观察各组呼吸、运动、分泌物、大小便、反应性、皮毛,以及死... 目的观察息咳胶囊的急性毒性反应,初步揭示其可能的毒性靶器官。方法采用半数致死量(LD50)法,将50只大鼠随机分为5组,各10只,分别按70,100,143,204和292 mg.kg-1给予息咳胶囊,观察各组呼吸、运动、分泌物、大小便、反应性、皮毛,以及死亡数目和死亡时间,记录大鼠毒性反应症状及开始和消失时间。对死亡大鼠尸检,有肉眼可见变化者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 70,100,143,204和292 mg.kg-1组大鼠分别在给药后71 min内死亡3,6,9,9,10只,息咳胶囊LD50为88 mg.kg-1(95%可信区间57.6~110.4 mg.kg-1)。急性毒性主要表现为运动减少和腹部贴地行走,以及呼吸加深,并呈腹式呼吸。剖检死亡大鼠,35只大鼠肺脏表面局部散在大小不一暗红斑块,另2只无肉眼可见病变。组织病理学检查可见肺泡腔内不同程度出血,部分大鼠肺小静脉内淤血,部分血管周围间质水肿、出血。结论息咳胶囊对大鼠可能的毒性靶器官为呼吸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息咳胶囊 急性毒性 大鼠 LD5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连感冒颗粒对大鼠的长期毒性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黄未劼 张同辉 +4 位作者 蔡泽宇 庞聪 沈枕 方攀 潘经媛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21-327,共7页
目的考察柴连感冒颗粒对大鼠的长期毒性,为其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1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柴连感冒颗粒大、中、小剂量组(均灌胃给予柴连感冒颗粒,剂量以生药计分别为45.0,24.0,12.0 g·kg-1)及溶媒对照组(灌胃给予纯化水)... 目的考察柴连感冒颗粒对大鼠的长期毒性,为其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1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柴连感冒颗粒大、中、小剂量组(均灌胃给予柴连感冒颗粒,剂量以生药计分别为45.0,24.0,12.0 g·kg-1)及溶媒对照组(灌胃给予纯化水),每组30只,雌雄各半,20 mL·kg-1·d-1,qd,连续31 d。观察给药期间和停药14 d后大鼠的一般状况及体质量、血液学、血液生化学、脏器系数及病理组织学变化。结果与同期溶媒对照组比较,柴连感冒颗粒大剂量组体质量增长减缓,给药第7天与第14天摄食量减少,胸腺系数降低,肝脏和肾上腺系数增加,胆固醇降低,停药后逐渐恢复正常;柴连感冒颗粒中小剂量组大鼠体质量、摄食量、血液学、血液生化指标、脏器系数和病理学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结论在该实验条件下,柴连感冒颗粒对大鼠重复灌胃给药31 d的无毒反应剂量为24.0 g·kg-1,相当于临床拟用剂量的28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连感冒颗粒 长期毒性 药物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氧苯柳胺软膏工艺改变前后透皮实验研究
4
作者 刘建军 钟巧妮 《医药导报》 CAS 2011年第11期1504-1505,共2页
目的建立检测乙氧苯柳胺软膏不同工艺下透皮接收介质中乙氧苯柳胺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利用40%乙醇/pH 7.4的磷酸溶液作为接收介质,通过不同时间点取样;高效液相色谱法(Agilent1200高效液相色谱仪),甲醇∶水(67∶33)用磷酸调pH至... 目的建立检测乙氧苯柳胺软膏不同工艺下透皮接收介质中乙氧苯柳胺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利用40%乙醇/pH 7.4的磷酸溶液作为接收介质,通过不同时间点取样;高效液相色谱法(Agilent1200高效液相色谱仪),甲醇∶水(67∶33)用磷酸调pH至2.6为流动相进行测定。结果对同一样品分析6次,其面积RSD均<1.0%;标准曲线r为0.999 8。结论该法可有效对乙氧苯柳胺软膏透皮接收介质中乙氧苯柳胺含量进行测定,并对乙氧苯柳胺软膏工艺改变前后透皮效果进行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氧苯柳胺 透皮 色谱法 高效液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盐酸多塞平顺式异构体含量 被引量:7
5
作者 周利娟 艾鸣哲 谷亦平 《医药导报》 CAS 2006年第4期344-345,共2页
目的建立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盐酸多塞平的顺式异构体含量的方法。方法用OV-101色谱柱,载气≥氮气,FID检测器,柱温235℃,进带口温度250℃。检测温度300℃。结果盐酸多塞平的顺式异构体在0.02-0.18m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目的建立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盐酸多塞平的顺式异构体含量的方法。方法用OV-101色谱柱,载气≥氮气,FID检测器,柱温235℃,进带口温度250℃。检测温度300℃。结果盐酸多塞平的顺式异构体在0.02-0.18m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1;平均回收率为99.2%,RSD=1.3%;定量限为4.0ng。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实验快速。可用于盐酸多塞平顺式异构体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塞平 盐酸 顺式异构体 毛细管气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斛枸杞方水提工艺的优化 被引量:4
6
作者 张周菊 张悦 +2 位作者 彭翠香 孔菲菲 梁璐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681-1684,共4页
目的优化石斛枸杞方水提工艺。方法以浸泡时间、加水量、提取时间为影响因素,多糖、甘露醇转移率为评价指标,正交试验优化水提工艺。结果最佳条件为铁皮石斛加15倍量水补足吸水量后浸泡1 h,再提取3次,每次12倍量水、2 h;黄精、枸杞子、... 目的优化石斛枸杞方水提工艺。方法以浸泡时间、加水量、提取时间为影响因素,多糖、甘露醇转移率为评价指标,正交试验优化水提工艺。结果最佳条件为铁皮石斛加15倍量水补足吸水量后浸泡1 h,再提取3次,每次12倍量水、2 h;黄精、枸杞子、百合水各加2倍量水补足吸水量后提取2次,第1次6倍量水浸泡1 h后提取2 h,第2次6倍量水提取1 h。结论该方法稳定可行,可用于水提石斛枸杞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斛枸杞方 水提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分散片制备工艺与溶出度考察 被引量:3
7
作者 黄国军 常学军 +1 位作者 吴小玉 李嘉宇 《医药导报》 CAS 2006年第11期1185-1186,共2页
目的研究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分散片处方及工艺,并考察其溶出度。方法通过吸湿性试验、处方及工艺优化确定制备工艺,制备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分散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溶出度并与进口薄膜衣片进行比较。结果该制剂必须采用干法制粒... 目的研究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分散片处方及工艺,并考察其溶出度。方法通过吸湿性试验、处方及工艺优化确定制备工艺,制备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分散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溶出度并与进口薄膜衣片进行比较。结果该制剂必须采用干法制粒压片工艺,制备环境湿度控制在<33%,分散片较进口薄膜衣片溶出快。结论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分散片处方工艺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 分散片 处方工艺 高效液相色谱法 溶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药——奈玛特韦(nirmatrelvir)片与利托那韦片组合用药Paxlovid■ 被引量:8
8
作者 陈本川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073-1078,I0001,共7页
自2019年末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暴发以来,世界各国政府和科学工作者全力以赴,致力于开发各种防控疫苗、生物制剂和化学治疗药物,但随着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基因突变后新病毒株的不断涌现,其毒力和传播能力比最初的病毒株更... 自2019年末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暴发以来,世界各国政府和科学工作者全力以赴,致力于开发各种防控疫苗、生物制剂和化学治疗药物,但随着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基因突变后新病毒株的不断涌现,其毒力和传播能力比最初的病毒株更加强劲,成为危害全球人类身心健康的严重传染疾病。当地时间2021年11月22日,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紧急授权批准美国辉瑞制药公司治疗COVID-19新药奈玛特韦(nirmatrelvir)片联用病毒蛋白酶增强药利托那韦(ritonavir)片共包装盒Paxlovid■上市,用于治疗SARS-CoV-2轻至中度成人和≥12岁、体质量≥40 kg的儿童,及具有较高重症风险的患者人群。Ⅲ期临床试验初步结果显示,与安慰药相比,在症状出现3 d内接受治疗的患者,任何原因导致住院和死亡的风险可降低89%。该文对奈玛特韦片合用利托那韦片共包装盒Paxlovid的非临床和临床药理毒理学、临床研究、不良反应、适应证、剂量与用法、用药注意事项及知识产权状态和国内外研究进展等进行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奈玛特韦 利托那韦 共包装盒用药 紧急授权 Nirmatrelvir Ritonavir Paxlovi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射用塞克硝唑小鼠及犬急性毒性试验 被引量:1
9
作者 张同辉 郏自明 +4 位作者 周一平 游窑生 陈四艳 余启枝 何映 《医药导报》 CAS 2009年第5期582-585,共4页
目的观察动物单次注射塞克硝唑(SI)的急性毒性。方法将40只昆明种小鼠分为给药组和对照组,最大给药量法进行静脉注射毒性实验;3只Beagle犬以近似致死剂量法进行静脉滴注毒性试验。给药后均观察14d。结果小鼠静脉注射给予塞克硝唑500mg&#... 目的观察动物单次注射塞克硝唑(SI)的急性毒性。方法将40只昆明种小鼠分为给药组和对照组,最大给药量法进行静脉注射毒性实验;3只Beagle犬以近似致死剂量法进行静脉滴注毒性试验。给药后均观察14d。结果小鼠静脉注射给予塞克硝唑500mg·kg-1后无死亡,但活动减少、反应迟钝和呆滞,1h内恢复正常。犬2000mg·kg-1静脉注射塞克硝唑后24h死亡;静脉注射塞克硝唑1330mg·kg-1后活动减少,反应迟钝;静脉注射给予塞克硝唑890mg·kg-1后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小鼠静脉注射塞克硝唑的最大给药量>500mg·kg-1,犬静脉滴注塞克硝唑的安全剂量为890mg·kg-1,近似致死量为1330~2000mg·kg-1,主要毒性反应为可逆性神经系统毒性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塞克硝唑 毒性试验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治疗糖尿病肾病新药--非奈利酮(finerenone)薄膜包衣片 被引量:9
10
作者 陈本川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17-422,I0001,共7页
糖尿病肾病(DKD)是糖尿病全身微血管病变并发症,DKD往往并发其他器官或系统微血管病,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外周神经病变等。糖尿病也是慢性肾病和心血管疾病的主要病因。1型糖尿病患者发生DKD多在糖尿病起病后10~15年,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 糖尿病肾病(DKD)是糖尿病全身微血管病变并发症,DKD往往并发其他器官或系统微血管病,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外周神经病变等。糖尿病也是慢性肾病和心血管疾病的主要病因。1型糖尿病患者发生DKD多在糖尿病起病后10~15年,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DKD时间较短,与年龄大、合并多种其他基础疾病有关。慢性肾病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高达40%的糖尿病患者存在DKD,预防和治疗DKD是值得高度重视的关键课题。过去十几年来,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药(MRA)研究取得较大成果,该类药物能阻断盐皮质激素受体(MR)过度激活造成的细胞损伤,有利于心、肾功能恢复,但伴随出现的高钾血症、炎性疾病、纤维化等不良反应,限制了其临床广泛使用。由德国拜耳医疗制药公司研制的新一代非甾体选择性MRA非奈利酮(finerenone)呈现出显著降低首次发生心血管死亡或心肌梗死、卒中或因心力衰竭住院的非致死性事件的复合风险,以及消除肾脏和心血管受损的重要致病因素,可防止MR过度激活带来的多种损伤及所导致的炎性疾病和纤维化过程。对2型糖尿病慢性肾病患者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病率与死亡率显示出有效性和安全性。2020年11月9日,拜耳医疗制药公司已分别向FDA和欧洲药品管理局(EMA)提交新药上市申请(NDA)。2021年1月12日,FDA接受该公司NDA,并授予优先审评资格。2021年7月9日,FDA批准非奈利酮薄膜包衣片上市,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慢性肾病,商品名为Kerendia,这是非奈利酮被批准的第一个适应证。用于治疗卒中或心力衰竭的跨国、多中心大型Ⅲ期临床试验正在进行,初步临床试验结果均能达到主要临床试验终点,德国拜耳医疗制药公司将作为扩大适应证向FDA和EMA提出NDA。该文对非奈利酮薄膜包衣片的非临床和临床药理毒理学、临床研究、不良反应、适应证、剂量与用法、用药注意事项及知识产权状态和国内外研究进展等进行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奈利酮 Finerenone 薄膜包衣片 2型糖尿病慢性肾病 慢性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胚胎-胎仔发育毒性试验中环磷酰胺给药方式的探讨 被引量:2
11
作者 孔菲菲 张彤 +1 位作者 龚夏实 张航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93-97,共5页
目的探讨环磷酰胺不同给药途径、给药剂量对妊娠家兔胚胎及胎仔的影响,以确定诱导胎兔畸形最佳的给药方式。方法孕兔分为生理盐水对照C组、静脉注射Y1组(15 mg/kg)、皮下注射低剂量Y2组(20 mg/kg)和皮下注射高剂量Y3组(30 mg/kg),各组均... 目的探讨环磷酰胺不同给药途径、给药剂量对妊娠家兔胚胎及胎仔的影响,以确定诱导胎兔畸形最佳的给药方式。方法孕兔分为生理盐水对照C组、静脉注射Y1组(15 mg/kg)、皮下注射低剂量Y2组(20 mg/kg)和皮下注射高剂量Y3组(30 mg/kg),各组均在GD10~13(受孕当天为GD0)分别按相应途径给药。GD28解剖,检查黄体数、着床数、连胎子宫重、吸收胎率;取胎仔,检查胎仔性别、身长、尾长、活胎数、死胎数,并按要求进行外观畸形、内脏畸形和骨骼畸形的检查。结果环磷酰胺静脉注射组及皮下注射低剂量组孕兔胎仔均出现了畸形,两组外观畸形率分别为30.77%和95.65%,骨骼畸形率分别为7.69%和73.91%,内脏畸形率分别为20.51%和47.83%。皮下注射高剂量组吸收胎发生率为100%。结论孕兔在GD10~13皮下注射环磷酰胺20 mg/kg可用作家兔胚胎-胎仔毒性发育试验的阳性给药方法。该方法给药周期短,操作方便,吸收胎少,胎仔畸形率高,可为同行选择合适的兔胚胎-胎仔发育毒性阳性模型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胚胎-胎仔发育 胚胎畸形 环磷酰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向激素依赖性失衡所致晚期前列腺癌治疗新药——瑞卢戈利(relugolix) 被引量:7
12
作者 陈本川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984-990,I0001,共8页
激素依赖性失衡引起多种内分泌及全身疾病。女性雌激素依赖性失衡是引发育龄妇女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肌瘤的主因,两种疾病发病率高,且近年来有上升趋势。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肌瘤是良性疾病,但具有类似恶性肿瘤的生物学特征,如局部侵... 激素依赖性失衡引起多种内分泌及全身疾病。女性雌激素依赖性失衡是引发育龄妇女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肌瘤的主因,两种疾病发病率高,且近年来有上升趋势。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肌瘤是良性疾病,但具有类似恶性肿瘤的生物学特征,如局部侵袭、远端播散、易复发等。发病机制尚未彻底阐明,对其最有效的诊断方法仍在不断探索中。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肌瘤临床表现为下腹疼痛、痛经、性生活不和谐和不孕症,约30%患者无明显自觉症状。男性雄激素代谢调控失衡对前列腺癌发病有直接影响。年轻男性去势从未发现有前列腺癌发生,而某些男性运动员服用合成类固醇,或长年累月进食高脂肪饮食,前列腺局部血浆中雄激素水平处于相对高峰,前列腺癌发病率也相应增高。雄激素依赖性前列腺癌用雄激素拮抗药治疗,开始服药时,有80%患者有效,其后疗效逐渐削弱。前列腺癌的产生与雄性激素依赖性密切相关。雄激素依赖性失衡引起前列腺癌的治疗具有挑战性难度。性激素依赖性是由黄体激素和促卵泡激素控制,通过垂体腺分泌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以脉动方式控制分泌。在多数情况下,标准治疗是通过使用GnRH诱导性腺激素抑制,此种情况被称为化学去势疗法,是通过最初的转运受体刺激实现的,随后再持续下调和脱敏反应。GnRH激动药已被批准用于多种内分泌性疾病的临床治疗,如子宫内膜异位症。最初的性腺激增有“闪光效应”,促使科技工作者大力开发临床可用的GnRH拮抗药,与激动药不同,GnRH拮抗药不诱导促性腺激素释放初始的刺激,但会立即快速可逆性地抑制促性腺激素分泌,用于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肌瘤。2008年1月,武田制药与日本ASKA制药公司合作开发瑞卢戈利(relugolix),在日本开展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引起的相关疼痛的临床试验,历经11年,于2019年1月8日获得日本医药品医疗器械综合机构(pharmaceuticals and medical devices agency,PMDA)批准上市,商品名为relumina。雄激素依赖性失衡引起前列腺癌是指发生在前列腺的上皮性恶性肿瘤。病理类型包括腺癌(腺泡腺癌)、导管腺癌、尿路上皮癌、鳞状细胞癌、腺鳞癌。2016年6月,日本武田制药公司与英国Roivant科技制药公司组建成立英国Myovant科学生物制药公司,获得除日本和其他亚洲国家外的全球独家授权。独立开发瑞卢戈利靶向治疗雄性激素依赖相关前列腺癌。2020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在线举行,武田制药公司代表Myovant公司在会上报告首个口服GnRH拮抗药瑞卢戈利对比亮丙瑞林在激素敏感性的晚期前列腺癌中疗效和安全性Ⅲ期临床试验研究结果,证实了瑞卢戈利对晚期前列腺癌去势效果与皮下注射亮丙瑞林的疗效和安全性比较为非劣性,是晚期前列腺癌药物去势疗法的新选择。2019年11月19日,英国Myovant制药公司向美国FDA提交新药上市申请(NDA),2020年6月22日美国FDA接受该公司的NDA,并给予加速审评的待遇。2020年12月8日瑞卢戈利获批上市,商品名为Orgovyx。该文对瑞卢戈利薄膜包衣片的非临床和临床药理毒理学、临床试验、不良反应、适应证、剂量与用法、用药注意事项、知识产权状态和国内外研究进展等进行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卢戈利 relugolix 子宫肌瘤 子宫内膜异位症 前列腺癌 晚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胆固醇新药——贝培多酸(bempedoic acid)及其与依折麦布(ezetimibe)的复方片剂 被引量:5
13
作者 陈本川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448-1456,I0001,共10页
2004年3月前,美国Esperion制药公司就致力于调节血脂异常药物的研发工作,研制与开发一种先导候选产品:三磷酸腺苷(ATP)-柠檬酸裂合酶(ATP-citrate lyase,ACL)抑制药——bempedoic acid(贝培多酸),用于降低内源性胆固醇,并通过上调LDL受... 2004年3月前,美国Esperion制药公司就致力于调节血脂异常药物的研发工作,研制与开发一种先导候选产品:三磷酸腺苷(ATP)-柠檬酸裂合酶(ATP-citrate lyase,ACL)抑制药——bempedoic acid(贝培多酸),用于降低内源性胆固醇,并通过上调LDL受体降低LDL-C水平升高,减轻肌肉相关副作用。除了作为单一疗法的贝培多酸片剂之外,还开发与尼曼-匹克C1型类似蛋白的胆固醇吸收抑制药:贝培多酸与依折麦布(ezetimibe)固定剂量组合的复方制剂可抑制小肠中胆固醇的吸收,降低肝脏细胞里胆固醇的含量,促使循环中胆固醇的吸收增加,从而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含量。用于辅助饮食治疗的原发性高脂血症、混合型高脂血症、纯合子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和纯合子谷甾醇血症(植物固醇血症)。Esperion公司于2019年5月5日向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递交贝培多酸薄膜包衣片及其与依折麦布复方片的新药上市申请(NDA),美国FDA分别于2020年2月21日和26日批准贝培多酸薄膜包衣片及其与依折麦布复方片上市,商品名为Nexletol及Nexlizet。2019年1月14日,美国Esperion生物制药公司与日本第一三共制药欧洲分公司签署许可协议,许可该公司在包括瑞士在内的欧洲经济区内对贝培多酸及其与伊折麦布复方片剂进行独家开发、上市、生产和商业化经营权。2020年4月7日欧盟委员会(EC)批准日本第一三共制药欧洲分公司的贝培多酸及其与伊折麦布的复方片剂可临床使用,2020年4月24日欧洲药品管理局(EMA)批准这2种片剂上市,商品名分别为Nilemdo和Nustendi。该文对贝培多酸片薄膜包衣片及其与依折麦布复方片的非临床和临床药理毒理学、临床研究、不良反应、适应证、剂量与用法、用药注意事项及知识产权状态和国内外研究进展等进行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培多酸 bempedoic acid 依折麦布 EZETIMIBE 贝培多酸与依折麦布复方片 高脂血症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治疗精神分裂症新药--对甲苯磺酸芦玛哌酮(lumateperone tosylate) 被引量:5
14
作者 陈本川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170-1178,I0001,共10页
精神分裂症是一组病因未明、复杂而严重的精神障碍性疾病,影响全球2.1亿人,起病于青少年晚期及成年早期,其结局不容乐观。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症状分为两种类型,阳性症状(如躁狂、易怒等)较容易控制,而阴性症状(如冷漠、意志贫乏等)较难改... 精神分裂症是一组病因未明、复杂而严重的精神障碍性疾病,影响全球2.1亿人,起病于青少年晚期及成年早期,其结局不容乐观。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症状分为两种类型,阳性症状(如躁狂、易怒等)较容易控制,而阴性症状(如冷漠、意志贫乏等)较难改善,目前仍然是一种难以治愈的终身性疾病。至少1/3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对现有治疗药物无应答,多数患者在治疗18个月后,因严重不良反应(如体质量增加、运动障碍等)而终止治疗。治疗精神分裂症新药的开发非常困难,临床失败信息居多,绝大多数厂家都已放弃。治疗精神分裂症新药对甲苯磺酸芦玛哌酮(lumateperone tosylate)由美国百时美施贵宝制药公司(Bristol-Myers Squibb,BMS)首先研制,2015年美国Intra-Cellular Therapies(ICT)生物制药公司获得BMS公司许可,进行全球开发。有效成分芦玛哌酮具有中枢神经系统(CNS)5-羟色胺5-HT 2A受体拮抗药的活性,与CNS多巴胺D2受体的突触后拮抗药组合作用,介导谷氨酸信号通道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受损起重要作用。芦玛哌酮能通过抑制5-羟色胺转运体蛋白(SERT)调节5-羟色胺,并作为5-HT 2A受体拮抗药发挥作用,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及其他神经系统疾病的行为障碍。2018年9月美国ICT公司向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递交对甲苯磺酸芦玛哌酮胶囊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新药上市申请,FDA曾于2017年11月授予快速通道地位,并于2019年12月20日批准上市,商品名为Caplyta。该文对对甲苯磺酸芦玛哌酮胶囊的非临床和临床药理毒理学、临床研究、不良反应、适应证、剂量与用法、用药注意事项及知识产权状态和国内外研究进展等进行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苯磺酸芦玛哌酮 Lumateperone tosylate 精神分裂症 5-羟色胺5-HT 2A受体 拮抗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治疗睡眠障碍新药——盐酸达利雷生(daridorexant hydrochloride) 被引量:5
15
作者 陈本川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401-1406,I0001,共7页
治疗睡眠障碍新药盐酸达利雷生片(daridorexant hydrochloride tablets,简称达利雷生)于20世纪90年代末由强生制药(J.&J.)有限公司并购的瑞士Actelion生物制药公司开始研发,2017年6月Actelion生物制药公司将新药发现和药物的早期临... 治疗睡眠障碍新药盐酸达利雷生片(daridorexant hydrochloride tablets,简称达利雷生)于20世纪90年代末由强生制药(J.&J.)有限公司并购的瑞士Actelion生物制药公司开始研发,2017年6月Actelion生物制药公司将新药发现和药物的早期临床开发资产从强生制药有限公司剥离,注入新成立的瑞士Idorsia生物制药公司;2019年12月,Idorsia生物制药公司与日本持田制药公司签订独家协议,将共同开发、营销和供应达利雷生片。达利雷生是双重食欲素受体拮抗药,通过阻断食欲素受体与促觉醒神经肽食欲素的结合,抑制过度活跃的不眠状态。临床试验受试者包含多种形式睡眠障碍,如入睡困难、早醒、睡眠维持困难、睡眠质量下降、睡眠结构紊乱等。结果表明,达利雷生治疗组患者进入持续性睡眠所需时间(LPS)和入睡后觉醒(WASO)的变化均优于安慰药组。达利雷生能显著改善患者入睡和睡眠维持的客观指标,以及患者报告的总睡眠时间(sTST);并能减少患者次日嗜睡情况。2020年8月,Idorsia生物制药公司与美国跨国合同研究组织(Syneos Health)在美国的商业化签订营销协议Actelion生物制药公司与日本持田制药公司于2021年8月联合向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提出新药上市申请。FDA于2022年1月7日批准其上市,商品名为QUVIVIQ^(■)。该文对治疗睡眠障碍新药达利雷生片的非临床和临床药理毒理学、临床研究、不良反应、适应证、剂量与用法、用药注意事项及知识产权状态和国内外研究进展等进行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利雷生 盐酸 daridorexant hydrochloride 双重食欲素受体拮抗药 睡眠障碍 失眠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治疗深部真菌感染的靶向抗真菌新药——艾瑞芬净(ibrexafungerp) 被引量:4
16
作者 陈本川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36-142,共7页
近二十多年来,多种因素导致临床上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发病率不断上升,在各种疾病治疗过程中过多使用化学治疗或放射治疗,使机体免疫功能受到损伤或出现缺陷,增加了真菌感染的发病率。侵袭性真菌感染主要是真菌侵入患者的机体,侵袭各个组... 近二十多年来,多种因素导致临床上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发病率不断上升,在各种疾病治疗过程中过多使用化学治疗或放射治疗,使机体免疫功能受到损伤或出现缺陷,增加了真菌感染的发病率。侵袭性真菌感染主要是真菌侵入患者的机体,侵袭各个组织、器官和血液系统,导致患者出现严重的炎症反应和组织损伤。而抗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新药研发远不能满足临床治疗的需要。二十多年来临床上使用的安全有效品种主要是三唑类、多烯类及棘白菌素等3类药物,并且受到耐药性和不良反应等因素的制约,研发新型抗真菌药已迫在眉睫。2002年6月,美国Scynexis制药公司研制的Ibrexafungerp(艾瑞芬净)是具有全新作用机制的新一代三萜类抗真菌新药,靶向β-1,3-葡聚糖合酶,破坏其完整的细胞壁,直接杀灭真菌细胞。该公司最初与美国默克公司签订许可协议,授予默克公司在全球独家开发权;在2013年5月,Scynexis制药公司要求修改合作协议,收回对该产品的开发和商业化权,答应支付默克公司阶段性补偿款和专利权使用费。2013年9月,Scynexis制药公司与俄罗斯制药商R-Pharm公司签订在俄罗斯和土耳其开发艾瑞芬净及其商业化的协议。2021年2月,中国江苏豪森药业公司与Scynexis制药公司签订在大中华区合作开发艾瑞芬净及其商业化的协议。2020年10月14日Scynexis制药公司向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提出枸橼酸艾瑞芬净片剂上市申请,该品曾获得罕用药、快速通道、合格感染疾病产品(QIDP)和优先审评等资质。2021年6月1日获FDA批准上市,用于成人和月经初潮后女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VVC)的治疗,商品名为Brexafemme■。这是美国FDA近二十多年来批准的首款新型抗真菌类药物,也是唯一可口服或注射治疗的非唑类阴道酵母菌感染的首创新药。该文对治疗深部真菌感染新药——艾瑞芬净的非临床和临床药理毒理学、临床研究、不良反应、适应证、剂量与用法、用药注意事项及知识产权状态和国内外研究进展等进行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橼酸艾瑞芬净 Ibrexafungerp citrate Brexafemme■ 深部真菌感染 抗真菌药 非唑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向RET原癌基因的广谱抗癌新药--赛哌替尼(selpercatinib) 被引量:4
17
作者 陈本川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93-702,I0001,共11页
RET基因是一种在转染过程中发生重排或融合的原癌基因。RET原癌基因的异常突变涉及多种类型肿瘤的驱动因子:激活下游信号通道STAT/PLCγ,促进细胞的存活、迁移和生长。RET基因是钙黏蛋白超家族成员之一,编码一种受体酪氨酸激酶,作为细... RET基因是一种在转染过程中发生重排或融合的原癌基因。RET原癌基因的异常突变涉及多种类型肿瘤的驱动因子:激活下游信号通道STAT/PLCγ,促进细胞的存活、迁移和生长。RET基因是钙黏蛋白超家族成员之一,编码一种受体酪氨酸激酶,作为细胞表面分子能够转换用于细胞生长和分化的信号,此基因在神经嵴发育起重要作用,并且因细胞遗传学的重排,在体内外均产生致癌性的激活。RET基因突变与肿瘤的关系密切,可导致产生多种实体瘤,此前并没有专门针对RET基因异常的靶向药物。首个靶向RET原癌基因的广谱抗癌新药selpercatinib(赛哌替尼),代号LOXO-292由美国礼来(Eli Lilly and Company)制药集团公司的全资子公司Loxo肿瘤学生物制药公司研发,是高选择性受体酪氨酸激酶RET基因在转染过程中发生重排或融合的抑制药,用于治疗多种实体瘤,包括非小细胞肺癌(NSCLC)和甲状腺癌。异常激活的RET可在多种癌症中充当致癌基因。保留激酶结构域的RET融合蛋白是NSCLC和甲状腺乳头状癌的驱动因子,激活的RET突变与多发性内分泌肿瘤2型和散发性甲状腺髓样癌(MTC)的不同表型相关。2013年7月,Loxo制药公司与被美国辉瑞制药公司收购的美国Array生物制药公司签订多项许可和合作协议。该协议涉及赛哌替尼有关的知识产权,开发用于共同商定的肿瘤学目标的小分子药物。Loxo公司将资助Array公司进行临床前研究,负责靶标的选择和临床试验。Array将获得里程碑付款、特许权使用费和Loxo公司的股份,并将赛哌替尼开发为被批准用于治疗具有RET基因突变或融合的NSCLC、甲状腺癌和中枢神经系统(CNS)RET甲状腺髓样癌。礼来公司分别于2019年9月10日和2019年10月2日在国际肺癌研究协会(IASLC)主办的第20届世界肺癌大会(WCLC)和2019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年会上,公布赛哌替尼胶囊I/II期临床研究结果,治疗RET融合阳性NSCLC。未经化疗及未经治疗的RET融合阳性NSCLC患者客观缓解率(ORR)分别为68%和85%。CNS的ORR达91%。缓解率具有持久性,安全性良好,治疗相关不良事件的停药率为1.7%。对首批55例入组RET突变MTC和RET融合阳性甲状腺癌患者,曾接受过卡博替尼(cabozantinib)和(或)凡德他尼(vandetanib)治疗后复发的患者,再接受赛哌替尼胶囊治疗,ORR为56%。无论患者先前是否接受多激酶抑制药,ORR都有相似性。赛哌替尼胶囊治疗的血清肿瘤学标志物降钙素生化应答率(BRR)为91%,癌胚抗原的BRR为64%。2020年1月29日,美国Loxo生物制药公司根据代号为LIBRETTO-001的Ⅰ/Ⅱ期试验数据,对RET基因变异的NSCLC和甲状腺癌所产生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向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提出新药上市(NDA)申请,FDA已接受赛哌替尼胶囊用于治疗晚期RET融合阳性NSCLC、RET突变型甲状腺髓样癌(MTC)和RET融合阳性甲状腺癌的NDA,并授予突破性治疗药物的称号及罕用药地位,给予优先审评的待遇,FDA还计划在2020年第三季度确定《处方药使用者费用法案》(PDUFA)实施的日期。2020年5月8日FDA正式批准赛哌替尼胶囊上市,商品名为Retevmo,用于治疗3种肿瘤:NSCLC、甲状腺髓样癌和其他类型的甲状腺癌患者,这些患者肿瘤受体酪氨酸激酶的RET基因在转染过程中发生重排或融合所激发的驱动致癌因子引起恶性肿瘤。赛哌替尼是FDA第一次批准全球首个靶向RET原癌基因的广谱抗癌新药。该文对赛哌替尼胶囊的非临床和临床药理毒理学、临床研究、不良反应、适应证、剂量与用法、用药注意事项及知识产权状态和国内外研究进展等进行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赛哌替尼 Selpercatinib RET原癌基因 非小细胞肺癌 突变型甲状腺髓样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治疗儿童和青少年注意力缺陷多动症--盐酸维洛沙嗪(viloxazine hydrochloride)缓释胶囊 被引量:3
18
作者 陈本川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785-1792,I0001,共9页
盐酸维洛沙嗪(viloxazine hydrochloride)是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药,作为治疗儿童和青少年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非兴奋药,由美国专门从事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治疗药物的Supernus制药公司自主研发。20世纪60—70年代,Supernus制药... 盐酸维洛沙嗪(viloxazine hydrochloride)是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药,作为治疗儿童和青少年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非兴奋药,由美国专门从事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治疗药物的Supernus制药公司自主研发。20世纪60—70年代,Supernus制药公司将盐酸维洛沙嗪研制成速释胶囊,用于治疗抑郁症,在英国和欧洲其他几个国家上市销售,因治疗服药剂量大,疗效难于与同类药物相似,撤出市场。Supernus制药公司转为开发新的缓释胶囊剂,主攻治疗儿童和青少年ADHD,经多批次Ⅲ期临床试验,取得良好疗效,均达到治疗终点,且有广泛的安全性。Supernus制药公司原订计划于2010年1月向美国FDA提交盐酸维洛沙嗪缓释胶囊用于治疗6~17岁儿童和青少年ADHD适应证新药上市申请(NDA),因该公司内部药物分析部门搬迁新址,分析数据未能满足NDA申请要求,收到FDA完整回函(CRL)。经协商,研发公司于2021年2月2日重新补充全部申报资料。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于2021年4月2日正式批准盐酸维洛沙嗪缓释胶囊上市,商品名为Qelbree。这是近十年来FDA批准的首个针对ADHD的新型非刺激性疗法。而盐酸维洛沙嗪缓释胶囊在ADHD成人中进行的Ⅲ期临床试验研究也于2020年12月取得积极结果,按计划Supernus公司将于2021年下半年递交针对成人ADHD的补充NDA。该文对盐酸维洛沙嗪缓释胶囊的非临床和临床药理毒理学、临床研究、不良反应、适应证、剂量与用法、用药注意事项及知识产权状态和国内外研究进展等进行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维洛沙嗪 viloxazine hydrochloride 缓释胶囊 注意力缺陷多动症 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儿童和青少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整合酶链转移抑制新药——卡波拉韦及其复方长效注射液 被引量:4
19
作者 陈本川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148-1158,I0001,共12页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是侵袭人体免疫系统的病原体,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HIV感染引起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简称艾滋病,仍然是全球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在2020年世界艾滋病日前夕发布的公告指出:自1...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是侵袭人体免疫系统的病原体,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HIV感染引起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简称艾滋病,仍然是全球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在2020年世界艾滋病日前夕发布的公告指出:自1981年确认艾滋病的病原体HIV,迄今,已经夺走了近3300万人的生命。国际社会为应对艾滋病作出了协调一致的努力,服务范围不断扩大。全世界医药工作者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潜心研究,已获得6大类抗HIV新药,近50多种有效的治疗感染HIV新药的单方或复方制剂,有利于开展鸡尾酒疗法,即“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随着获得有效的预防、诊断、治疗和护理HIV感染及其伴随的机会感染的措施越来越多,艾滋病毒感染已从一种致死性疾病转变为可控、可治的慢性传染性疾病,使HIV携带者能够过上长寿健康的生活。据WHO报告,截至2019年底,估计全球还有3800万人感染HIV。在2014年,联合国艾滋病联合规划署(UNAIDS)提出“2030年终结艾滋病”的愿景。该领域仍存在着巨大的未获满足的医疗需求,包括降低服药负担、提高治疗依从性、减少耐药突变等。目前,离实现全球终结HIV感染的愿景尚有一段较长的距离,顺应UNAIDS的号召,仍需要全世界各国领导者、医药科技工作者和各行各业的有识之士为实现此项远大的愿景,各尽所能地付出应有的贡献,特别是从事疫苗研发的医药研究学者,虽然历经过多方面的努力,进行了大量的试验研究工作,但至今仍未能取得突破性的进展。从事新药研发的学者在既往取得成绩的基础上,继续深入研究,在已开发高效低毒的新类型抗逆转录病毒(ARV)药物中,应着眼于长效、低耐药性和价廉的抗HIV新品种,使广大患者减少用药量,减轻经济负担。在已开发的6大类新药中,HIV整合酶链转移抑制药是最有潜力的品种之一,人体细胞中无相应的整合酶,其抑制药在HIV复制过程中,能阻断催化病毒DNA与宿主染色体DNA的整合,减轻新药研发的干扰,成为抑制HIV的新靶点。截至2020年底已批准上市4个品种,单药使用疗效不佳,易产生耐药性,若与核苷或非核苷类逆转酶抑制药及蛋白酶抑制药组成多种复方制剂,可发挥强有力抗HIV活性新药。由英国葛兰素史克公司控股,美国辉瑞大药厂和日本盐野义制药公司持股的ViiV医疗保健公司是一家专门从事抗HIV/AIDS新药研发的公司,近期推出HIV整合酶抑制药卡波拉韦(cabotegravir,CAV)及其与美国强生制药公司的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药利匹韦林(rilpivirine,RPV)组合成为长效复方制剂。每月或隔月肌内注射一次CAV与RPV混悬缓释注射液,能达到长效抑制HIV复制的疗效。2019年7月3日和2019年7月30日ViiV医疗保健公司分别向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和欧洲药品管理局(EMA)提出每月注射一次的复方新药上市申请(NDA)。2020年1月10日该公司收到FDA长效复方制剂的完整回复函,2020年11月18日ViiV公司获得FDA突破性治疗的指定,给以优先评审的待遇。2020年10月21日欧洲、中东、非洲三地区(EMEA)的人用药品委员会(CHMP)对于复方长效制剂给予积极评价,建议批准上市。2021年1月13日和2021年1月21日,首个长效注射治疗HIV新药分别被美国和欧盟批准上市。商品名均为Vocabria。该复方新制剂预防HIV感染的活性比恩曲他滨(FTC)与替诺福韦二吡呋酯(TDF)的复方抑制剂(商品名Truvada)的有效性高89%,95%CI(68,96)%。此前,加拿大卫生厅于2020年9月9日首先批准长效复方注射液上市。2021年2月24日,ViiV医疗保健公司向美国FDA提交补充新药申请(sNDA),要求扩大卡波拉韦长效复方制剂的使用范围,允许隔月一次,肌内注射CAB复方制剂,以稳定的方案治疗成年人HIV感染。何时批准上市尚待定。该文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I型(HIV-1)整合酶链转移新抑制药——卡波拉韦(cabotegravir)及其长效复方缓释肌内注射液的非临床和临床药理毒理学、临床研究、不良反应、适应证、剂量与用法、用药注意事项及知识产权状态和国内外研究进展等进行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整合酶链转移抑制药 卡波拉韦/利匹韦林 肌内注射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向治疗杜氏肌营养不良症新药——维托拉森(viltolarsen) 被引量:2
20
作者 陈本川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69-574,I0001,共7页
杜氏肌营养不良症(DMD)是一种严重的,与X染色体相关的连锁性隐患疾病,人体性染色体中的X染色体发生异常,漏失一段DMD基因所致。DMD基因位于X染色体短臂Xp21处。DMD基因会制造一种重要的抗肌萎缩蛋白(dystrophin),使患者的细胞内完全缺... 杜氏肌营养不良症(DMD)是一种严重的,与X染色体相关的连锁性隐患疾病,人体性染色体中的X染色体发生异常,漏失一段DMD基因所致。DMD基因位于X染色体短臂Xp21处。DMD基因会制造一种重要的抗肌萎缩蛋白(dystrophin),使患者的细胞内完全缺少抗肌萎缩蛋白,肌纤维膜变得无力脆弱。全球范围内,每出生3500~5000例男婴,必有1例患有此隐性疾病,患病率为男婴每10万例有3例,其中2例的母亲是致病基因携带者,另1例由新发基因突变所致。患儿通常在3~4岁开始出现步态异常,10~12岁起逐渐丧失行走能力,经年累月伸展后,导致肌肉逐渐退化消失,包括其呼吸肌肉,许多患者至疾病末期时,常因呼吸功能减退,产生肺部并发症或呼吸衰竭而导致死亡。DMD是由抗肌萎缩蛋白基因(dystrophin gene)突变引起的,约68%的突变是“阅读框”外缺失,破坏翻译阅读框,防止功能性抗肌萎缩蛋白的合成。DMD患者的护理和疾病管理策略已足够延长患者的预期寿命,但无法治愈,急需额外的治疗。近期针对DMD病因的治疗已取得相当大的进展,针对缺乏抗肌萎缩蛋白,通过恢复其功能或增加抗肌萎缩蛋白的表达。有一种遗传方法是外显子跳跃,使用反义寡核苷酸跃过阻止合成的突变基因,并恢复阅读框,产生一种缩短抗肌萎缩蛋白所包含重要功能。靶向治疗DMD新药viltolarsen(维托拉森)是一种磷酸二酰胺类吗啉反义寡核苷酸,由日本新药株式会社和日本国立精神神经医疗研究中心(NCNP)联合研制,2013年2月日本新药株式会社和NCNP重新签署协议,将致力于临床开发,用于治疗DMD。2018年10月在世界肌肉病学大会上,日本新药株式会社公布Ⅱ期临床试验结果,显示与自然病史控制组的男童患者相比,接受维托拉森静脉输注治疗的患儿在10米行走、6分钟行走、从坐姿起立等一系列指标上有改善。显示维托拉森注射液能够提高DMD患儿体内抗肌萎缩蛋白水平,增强肌肉力量。此外,试验中没有出现因为剂量增加而发生的不良反应,表明新药的安全性较好。Ⅱ期临床试验的结果公布后,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和日本批准新药上市的部门——日本医药品医疗器械综合机构(PMDA)同时给予维托拉森静脉滴注液优先审评资格,FDA还授予快速通道、孤儿药和罕见病资格认定。2019年6月29日,在美国奥兰多举行的后多形性肌营养不良症(post-polymorphic dystrophy,PPMD)的年会上,日本新药研发部主管表示,维托拉森静脉滴注液将进入Ⅲ期临床试验研究。2019年9月日本新药株式会社向PMDA提交维托拉森静脉滴注液新药上市申请(NDA),2020年3月25日获得加速批准上市,商品名为ビルテプソ^■。2020年2月7日,日本新药株式会社在美国的全资子公司NS药业公司向美国FDA递交反义寡核苷酸维托拉森静脉滴注液NDA,FDA接受该公司的申请,并认可优先审查的待遇,2020年8月12日加速批准上市,商品名为Viltepso^■。这是美国FDA继2019年12月12日批准美国Sarepta生物制药公司的戈洛地生(golodirsen)上市之后第2款治疗杜氏肌营养不良症的反义寡核苷酸疗法,通过屏蔽(跳跃)抗肌萎缩蛋白基因中的第53号外显子,促进功能性抗肌萎缩蛋白的产生。该文对维托拉森静脉注射液的非临床和临床药理毒理学、临床研究、不良反应、适应证、剂量与用法、用药注意事项及知识产权状态和国内外研究进展等进行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托拉森 viltolarsen Viltepso^■ 杜氏肌营养不良症 DMD 肌肉萎缩蛋白 反义寡核苷酸 第53号外显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