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网络药理学与实验验证探讨淫羊藿苷抗急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2
1
作者 郭煜晖 唐小涵 +4 位作者 马成全 童乐 李梅 潘冯缘 张长城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826-3833,共8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与实验验证探讨淫羊藿苷治疗急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SP数据库评估淫羊藿苷药动学;采用STRING平台和Cytoscape软件构建淫羊藿苷-潜在靶点PPI网络,并对网络进行拓扑分析,获取淫羊藿苷治疗急性溃疡性...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与实验验证探讨淫羊藿苷治疗急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SP数据库评估淫羊藿苷药动学;采用STRING平台和Cytoscape软件构建淫羊藿苷-潜在靶点PPI网络,并对网络进行拓扑分析,获取淫羊藿苷治疗急性溃疡性结肠炎的核心靶点;对核心靶点进行GO功能富集分析和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使用AutoDock软件分子对接模拟淫羊藿苷与核心基因的结合活性,预测淫羊藿苷治疗急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机制。通过小鼠和RAW264.7细胞实验对网络药理学研究结果进行验证,构建急性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并对富集分析筛选出的相关信号通路中关键蛋白的表达进行分析。结果网络药理学分析表明,淫羊藿苷治疗急性溃疡性结肠炎潜在核心基因为Akt1、ERK、TP53、HSP90AA1、BCL2L1、TNF、JNK、EGFR,并且可能与MAPK信号通路相关,且分子对接的结果显示淫羊藿苷与JNK、HSP90AA1、ERK、TP53具有较好的结合活性。体内体外实验结果表明,淫羊藿苷可通过抑制MAPK信号通路,降低TNF-α、IL-1β、iNOS等炎性因子的分泌,减弱肠道免疫反应。结论淫羊藿苷可能通过调节MAPK信号通路改善小鼠急性溃疡性结肠炎的症状,抑制小鼠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淫羊藿苷 急性溃疡性结肠炎 MAPK信号通路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