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0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湖北省仔猪致病性大肠杆菌血清型鉴定 被引量:25
1
作者 王红琳 熊忠良 +2 位作者 周绍凤 徐涤平 段正赢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2年第3期68-69,共2页
从湖北省 2 7个猪场典型病例中采集了1 52份病料 ,分离并鉴定其中 1 3 2份病料的病原为致病性大肠杆菌。通过 2 2种主要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 O抗原的血清型鉴定 ,1 3 2株致病性大肠杆菌中定型了 1 2 0种 ,共有 1 5种血清型 ,其中 O10 7、... 从湖北省 2 7个猪场典型病例中采集了1 52份病料 ,分离并鉴定其中 1 3 2份病料的病原为致病性大肠杆菌。通过 2 2种主要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 O抗原的血清型鉴定 ,1 3 2株致病性大肠杆菌中定型了 1 2 0种 ,共有 1 5种血清型 ,其中 O10 7、O10 1、O93、O9、O139、O14 1和 O157为优势血清型。O10 7、O93作为猪致病性大肠杆菌优势血清型在我国少见报道。尚有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北 仔猪 致病性大肠杆菌 血清型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9年湖北省禽白血病的流行特点 被引量:6
2
作者 罗青平 张蓉蓉 +6 位作者 温国元 邵华斌 艾地云 王红琳 罗玲 杨前平 杨峻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47-48,共2页
禽白血病(Avian Leukosis,AL)是由反转录病毒科甲型反转录病毒属禽反转录病毒(Avian Leukosi Svirus,ALV)引起的以禽类造血组织中某些细胞成分增生为主的各种可传染的肿瘤疾病、免疫抑制病。根据病毒中和试验宿主范围和囊膜糖蛋... 禽白血病(Avian Leukosis,AL)是由反转录病毒科甲型反转录病毒属禽反转录病毒(Avian Leukosi Svirus,ALV)引起的以禽类造血组织中某些细胞成分增生为主的各种可传染的肿瘤疾病、免疫抑制病。根据病毒中和试验宿主范围和囊膜糖蛋白的特性,禽白血病/肉瘤群病毒划分为A-J10个亚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白血病 流行特点 反转录病毒科 湖北省 病毒中和试验 免疫抑制病 囊膜糖蛋白 肿瘤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猪细小病毒感染血清学调查报告 被引量:6
3
作者 李刚明 姜天童 +3 位作者 方雨玲 徐涤平 甘桂娥 杨宜生 《中国动物检疫》 CAS 1995年第1期27-29,共3页
采用微量血凝抑制试验对湖北省七个地区62个猪场进行了猪细小病毒感染的血清抗体检查,在1086价猪血清中检出阳性猪726份,阳性率66.86%。在检查不同月龄猪群感染猪细小病毒的血清中,发现1-3月龄的阳性率为54.55%,4-6月龄的阳... 采用微量血凝抑制试验对湖北省七个地区62个猪场进行了猪细小病毒感染的血清抗体检查,在1086价猪血清中检出阳性猪726份,阳性率66.86%。在检查不同月龄猪群感染猪细小病毒的血清中,发现1-3月龄的阳性率为54.55%,4-6月龄的阳性率为47.50%,7-8月龄的阳性年为1810%,成年种猪的阳性率为82.23%.证实了猪细小病毒感染的普遍性和不同月龄猪鲜血清抗体的阳性率也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细小病毒 血凝抑制试验 猪病 血清学 湖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三叶在湖北省的生长与利用 被引量:3
4
作者 鲍健寅 聂中南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1989年第3期57-59,共3页
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 L.)属温带多年生牧草,是新西兰、澳大利亚草地中主要豆科牧草之一,在美国、英国、法国、荷兰、丹麦、巴西等地有广泛分布,我国贵州、云南、江西、四川、新疆、湖北等地都有其野生种分布。
关键词 白三叶 牧草品种 TRIFOLIUM 多年生牧草 种子产量 野生种 越冬率 人工草地建设 产草量 低海拔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畜禽衣原体病血清学调查报告 被引量:4
5
作者 杨宜生 姜天童 +9 位作者 方雨玲 徐涤平 李刚明 甘桂娥 李复中 秦为勋 周勇 夏邦或 吴影兰 宋念华 《湖北畜牧兽医》 1992年第4期18-22,共5页
应用衣原体病补体结合反应(CFT)和间接血凝试验(IHA)对湖北省9个地(市、州)的76个县(市)的牛、马、羊、猪、禽进行血清学抽样调查,检测31718份血清样品发现,各种动物均检出不同程度的衣原体病阳性反应,其中,牛的阳性率8.71%(382头份/438... 应用衣原体病补体结合反应(CFT)和间接血凝试验(IHA)对湖北省9个地(市、州)的76个县(市)的牛、马、羊、猪、禽进行血清学抽样调查,检测31718份血清样品发现,各种动物均检出不同程度的衣原体病阳性反应,其中,牛的阳性率8.71%(382头份/4386头份),马属动物为9.28%(70匹份/75d匹份),羊为6.82%(324头份/4753头份),猪为10.84%(1424头份/13142头份),禽类为18.99%(1649只份/8683只份)。初步摸清了湖北省不同地区畜禽衣原体病感染情况,危害程度及发生流行规律,为制定综合防制措施提供了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禽 衣原体病 血清 分析 湖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白猪配套体系的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陆肖芬 李国豪 +2 位作者 黄朝学 刘云 李勇 《湖北畜牧兽医》 1995年第3期4-6,共3页
在湖北白猪原Ⅰ—Ⅵ系基础上发展形成的新的“15”、“16”、“25”、“26”等配套母系,经过生长育肥性能及胴体品质性状测定。测试结果:“15”、“16”两母系75日龄至90kg阶段日增重分别为701g、762g;达90kg体重日龄分别为163d和156d,... 在湖北白猪原Ⅰ—Ⅵ系基础上发展形成的新的“15”、“16”、“25”、“26”等配套母系,经过生长育肥性能及胴体品质性状测定。测试结果:“15”、“16”两母系75日龄至90kg阶段日增重分别为701g、762g;达90kg体重日龄分别为163d和156d,与Ⅴ、Ⅵ系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同时也优于“25”、“26”系,差异极显著(P<0.01);胴体性状测定,其主要性状瘦肉率“15”、“16”两系高达65.11%和64.83%,与同期测定的原“Ⅴ”、“Ⅵ”系比,差异显著(P<0.05),也明显高于“25”、“26”系的58.65%和61.74%的水平,差异显著(P<0.05)。“15”、“16”两系与终端父本杜洛克配套,“杜湖15”、“杜湖16”胴体瘦肉率分别达67.71%、67.5%,比原杜湖Ⅴ、Ⅵ,又提高了3个百分点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北白猪 配套系 性能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白猪Ⅴ、Ⅵ系配套杂交利用的研究
7
作者 徐子清 梅书棋 +2 位作者 郭万正 胡华 李勇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44-47,共4页
以湖北白猪Ⅱ系、Ⅴ系、Ⅵ系为母体 ,以杜洛克、大白猪、长白猪、施格猪为父本 ,开展了湖北白猪Ⅴ、Ⅵ系配套杂交利用研究。通过肥育性能和胴体性能测定 ,结果表明 :大Ⅴ、大Ⅵ两配套组合优于其它组合 ,两配套母系 75日龄至 90kg平均日... 以湖北白猪Ⅱ系、Ⅴ系、Ⅵ系为母体 ,以杜洛克、大白猪、长白猪、施格猪为父本 ,开展了湖北白猪Ⅴ、Ⅵ系配套杂交利用研究。通过肥育性能和胴体性能测定 ,结果表明 :大Ⅴ、大Ⅵ两配套组合优于其它组合 ,两配套母系 75日龄至 90kg平均日增重分别为 71 2 .5g、70 9g ,与湖北白猪Ⅴ、Ⅵ系相比分别提高 1 4 .84% (P <0 .0 1 )、1 5 .45 % (P <0 .0 1 ) ,与施Ⅴ、施Ⅵ、长Ⅱ相比差异极显著 (P <0 .0 1 ) ;达 90kg日龄分别为 1 6 3.70d、1 6 9.0 3d ,料重比分别为 3.1 1∶1、3.2 9∶1 ,与其它组合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 (P <0 .0 1 )。胴体性能测定大Ⅴ、大Ⅵ瘦肉率分别为 6 5 .1 1 %、6 4.83% ,与同期测定的Ⅴ、Ⅵ系相比分别提高 1 3.47% (P <0 .0 5 )、8.38% (P <0 .0 5 ) ,也明显高于施Ⅴ、施Ⅵ、长Ⅱ三组合 (P <0 .0 1或P <0 .0 5 )。与终端父本杜洛克配套组装而成的杜大Ⅴ、杜大Ⅵ商品猪生长速度分别达到 6 90 .5 3g/d、6 73.70g/d ,,料重比分别为 3.30∶1、3.2 8∶1 ,瘦肉率达到 6 8.2 %、6 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北白猪 杂交 利用 性能测定 杂种优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部份猝死耕牛的病原学诊断 被引量:1
8
作者 杨宜生 姜天童 +2 位作者 李青松 李复中 宋念华 《湖北畜牧兽医》 1997年第3期35-37,共3页
本文报道了对10头猝死耕牛的病原学检查结果.从3头牛的实质脏器中检出了致病性A型魏氏梭菌.3头牛未检出任何细菌.10头牛均未检出巴氏杆菌,李氏杆菌、肉毒梭菌,炭疽杆菌、衣原体,也未检出乙型脑炎病毒和伪狂犬病毒,这为我省耕牛猝死症的... 本文报道了对10头猝死耕牛的病原学检查结果.从3头牛的实质脏器中检出了致病性A型魏氏梭菌.3头牛未检出任何细菌.10头牛均未检出巴氏杆菌,李氏杆菌、肉毒梭菌,炭疽杆菌、衣原体,也未检出乙型脑炎病毒和伪狂犬病毒,这为我省耕牛猝死症的病因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病 耕牛 猝死 病原学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部分猪场猪“红斑病”主要病因的调查
9
作者 罗青平 温国元 +6 位作者 张蓉蓉 杨峻 艾地云 王红琳 罗玲 张琳 邵华斌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04-107,共4页
自2001年以来,湖北部分猪场断奶仔猪出现不明原因的红斑症状并伴随高热现象,病死率高达60%。为了探索其主要致病因素,对来源于22个发病猪场的108份病料进行实验室诊断。结果108份病料中猪圆环病毒2型(PCV-2)、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 自2001年以来,湖北部分猪场断奶仔猪出现不明原因的红斑症状并伴随高热现象,病死率高达60%。为了探索其主要致病因素,对来源于22个发病猪场的108份病料进行实验室诊断。结果108份病料中猪圆环病毒2型(PCV-2)、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猪瘟病毒(CSFV)、猪附红细胞体(E.suis)和猪弓形虫的检出率分别为83.3%、33.3%、22.2%、48.1%和14.8%;同时存在PCV-2、PRRSV和E.suis等不同程度的混合感染现象,其中PCV-2和E.suis混合感染最为严重,阳性率达32.4%。表明湖北省部分"红斑病"发病猪场均不同程度存在PCV-2、PRRSV和附红细胞体感染的现象,特别是PCV-2感染情况极为严重,提示PCV-2等免疫抑制性疾病可能是湖北省一些猪场出现红斑症状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奶仔猪 红斑病 猪圆环病毒2型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病 猪瘟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猪链球菌病的诊断与防治报告
10
作者 姜天童 杨宜生 +2 位作者 方雨玲 邵华斌 杨峻 《动物检疫》 CAS 1990年第4期27-29,共3页
近三年来,我们从本省的荆卅、襄樊、武汉及咸宁等地的十多个猪场送检的猪病料中分离到12株链球菌,做了比较全面的实验室检查,并用当地分离的菌株制成自家菌苗用于分离菌株的猪场,取得较好的预防效果。现将有关资料整理报告如下:
关键词 链球菌病 诊断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门塔尔牛改良湖北地区黄牛效果的研究
11
作者 童碧泉 陈明新 +1 位作者 周清水 王友斌 《中国奶牛》 1990年第2期53-55,共3页
利用西门塔尔牛改良地方黄牛,国内已有不少省、区、市正在进行,并取得了很好的进展。我省从1978年引进西门塔尔牛在省家畜品种改良站生产冻精,10年来已在鄂北、鄂中。
关键词 西门塔尔牛 品种改良 湖北地区 改良效果 饲料报酬 消化率 可消化粗蛋白 日粮营养 日采食量 净肉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白猪母猪年生产力研究中间试验
12
作者 陆肖芬 胡华 +1 位作者 何克英 魏正仁 《养猪》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15-16,共2页
本试验以母猪年产肉猪总重量和瘦肉总重量两项指标衡量湖北白猪的综合生产能力。参试的45头湖北白猪V系成年母猪与三个血统5头杜洛克公猪双重交配,于1987年秋和1988年春连续两胎共产健康断奶仔猪953头,经112.5天饲养,育成肉猪940头,平... 本试验以母猪年产肉猪总重量和瘦肉总重量两项指标衡量湖北白猪的综合生产能力。参试的45头湖北白猪V系成年母猪与三个血统5头杜洛克公猪双重交配,于1987年秋和1988年春连续两胎共产健康断奶仔猪953头,经112.5天饲养,育成肉猪940头,平均每头母猪年育成20.89头,总重1975千克,包括母猪吃料的饲料转化率3.78(?)换算成180日龄结束,每头母猪年产商品活重2100千克,产瘦肉896.18千克,表明湖北白猪有较大生产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北母猪 生产力 母猪 肉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猪细小病毒感染的诊断及血清学调查初报
13
作者 李刚明 姜天童 +2 位作者 方雨玲 徐涤平 甘桂娥 《湖北畜牧兽医》 1992年第3期23-25,共3页
猪细小病毒(Porcine parvovirus,PPV)是母猪繁殖障碍的主要病原之一。自从Cartwrigh和Huck(1967)首次在英国确诊本病后,至今发现PPV已波及五大州。近几年来,母猪繁殖障碍在我省呈流行蔓延之势,常造成很大危害和损失。为了积极防治本病,... 猪细小病毒(Porcine parvovirus,PPV)是母猪繁殖障碍的主要病原之一。自从Cartwrigh和Huck(1967)首次在英国确诊本病后,至今发现PPV已波及五大州。近几年来,母猪繁殖障碍在我省呈流行蔓延之势,常造成很大危害和损失。为了积极防治本病,我们进行了PPV的分离鉴定及猪群PPV的血清学调查,以了解PPV在我省猪群中的危害程度。现将调查研究结果初报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小病毒 感染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鸡传染性法氏囊炎(IBD)的流行特点及防治对策
14
作者 邵华斌 《湖北畜牧兽医》 1992年第2期21-23,共3页
鸡传染性法氏囊炎又称传染性囊病(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IBD),是一种由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引起的急性接触性传染病,本病于1951年首次发生在美国特拉华州南部的甘保罗地区的肉鸡群,因此又称甘保罗病。我国1979年邝荣禄等在... 鸡传染性法氏囊炎又称传染性囊病(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IBD),是一种由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引起的急性接触性传染病,本病于1951年首次发生在美国特拉华州南部的甘保罗地区的肉鸡群,因此又称甘保罗病。我国1979年邝荣禄等在广州发现本病,1980年周蛟在北京地区也报导了此病,并于1982年先后分离到2个毒株,从而证实了本病在我国的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BD 流行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草山草坡改良方法与效果
15
作者 周奠华 《湖北畜牧兽医》 1989年第4期21-25,共5页
我省地处长江中游,是我国南、北、东、西气候的交汇地带,是个"七山一水二分田"的省份。现有可利用的草山草坡面积7600万亩,比耕地多2000多万亩。一九八一年才开始进行草山草坡改良工作。通过科学试验引路,推广应用,筛选当家... 我省地处长江中游,是我国南、北、东、西气候的交汇地带,是个"七山一水二分田"的省份。现有可利用的草山草坡面积7600万亩,比耕地多2000多万亩。一九八一年才开始进行草山草坡改良工作。通过科学试验引路,推广应用,筛选当家草种与引进家畜良种等综合配套技术措施,到一九八八年底,累计建有人工草地53万亩,为草食家畜良种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生产效益是显著的。草山草坡改良与发展畜牧业,是个有机的整体,涉及面广,技术性强,在理论与实践中,还有许多问题尚待研究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山 草坡 七山一水 草食家畜 分田 人工草地 交汇地带 草场面积 配套技术措施 种草养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白猪导入OMT/PGH基因的整合、表达和遗传 被引量:27
16
作者 魏庆信 樊俊华 +4 位作者 陈东宝 李绍章 胡宏宇 华文君 王翀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6期606-611,共6页
以湖北白猪为实验材料,显微注射OMT/PGH基因(绵羊启动子和猪生长激素的融合基因)于1125枚1~4细胞期的早期胚胎核内,共产仔167头,产仔率14.8%。Dot(斑点杂交)和Southern blot(印迹转膜杂交)检测,29头阳性,阳性率17.9%。通过传代进行转... 以湖北白猪为实验材料,显微注射OMT/PGH基因(绵羊启动子和猪生长激素的融合基因)于1125枚1~4细胞期的早期胚胎核内,共产仔167头,产仔率14.8%。Dot(斑点杂交)和Southern blot(印迹转膜杂交)检测,29头阳性,阳性率17.9%。通过传代进行转基因的遗传分析。G_0×G_0的配种组合,产仔63头,其中阳性20头,阳性率31.7%;G_0×非转基因猪的组合,产仔66头,其中阳性10头,阳性率15.2%。对11头G_0猪血清用放射免疫法测定的结果,其生长激素的浓度相当于对照组的2.03~6.70倍。16头G_0猪180日龄的生长速度比同窝对照提高11.8%;11头G_1猪比同窝对照提高14.8%,饲料转化率提高10%,瘦肉率有提高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MT/PGH 基因 表达 遗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地早熟禾在武汉地区的适应性研究 被引量:12
17
作者 李珍莲 鲍健寅 +1 位作者 刘洋 冯蕊华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01年第1期62-65,共4页
对25个引进草地早熟禾品种在武汉地区的适应性进行了观测分析。结果表明:所有参试品种均不能完全适应武汉地区过渡带的气候特点。其中,LXH表现尚佳,可进一步用于抗旱耐热新品种的选育;Ensema可作为刈割与草料兼用型草种。
关键词 草地早熟禾 过渡带 适应性 武汉地区 抗旱耐热性 草坪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禽霍乱-新城疫二联油乳剂灭活疫苗研究(Ⅳ报)——疫苗的田间试验 被引量:6
18
作者 王红琳 杨峻 +6 位作者 邵华斌 温国元 艾地云 罗玲 罗青平 张蓉蓉 张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4513-4516,共4页
[目的]评价禽霍乱-新城疫二联油乳剂灭活疫苗的临床应用效果,为联合防制禽霍乱和新城疫提供条件。[方法]将禽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1502强毒株与鸡新城疫病毒La Sota弱毒株混合,制备成5批合格的二联油乳剂灭活苗,用于鸡、鸭和鹅的田间安全... [目的]评价禽霍乱-新城疫二联油乳剂灭活疫苗的临床应用效果,为联合防制禽霍乱和新城疫提供条件。[方法]将禽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1502强毒株与鸡新城疫病毒La Sota弱毒株混合,制备成5批合格的二联油乳剂灭活苗,用于鸡、鸭和鹅的田间安全性和免疫保护试验。[结果]田间安全性试验表明,免疫鸡、鸭和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鸡的田间免疫效力试验表明,7~14日龄雏鸡和60~90日龄青年鸡免疫3周后新城疫血凝抑制(ND-HI)抗体效价均比对照组高2~3 log2,可持续4个月以上,禽多杀性巴氏杆菌攻毒保护率均达到75.0%以上,免疫效力可持续6个月;鸭和鹅的田间免疫效力试验表明,接种3周后免疫组ND-HI抗体效价均≥4.2 log2,对照组均≤2 log2;鸭、鹅的禽多杀性巴氏杆菌攻毒保护率分别在75.0%和62.5%以上。[结论]该二联苗免疫禽类安全可靠,具有良好的免疫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霍乱 新城疫 二联苗 田间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亚热带中山草地放牧及刈割牧草混播组合的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刘洋 鲍健寅 尹少华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23-26,共4页
1993年5月至1995年10月,在放牧和刈割处理方式下,对8种混播人工草地进行了生产性能研究,结果表明:(1)2种处理,豆科牧草和杂类草的含量均逐年增加,呈递增趋势;8种组合中,以鸭茅、草芦为主的组合较佳,能与白三... 1993年5月至1995年10月,在放牧和刈割处理方式下,对8种混播人工草地进行了生产性能研究,结果表明:(1)2种处理,豆科牧草和杂类草的含量均逐年增加,呈递增趋势;8种组合中,以鸭茅、草芦为主的组合较佳,能与白三叶的侵占力抗衡;(2)多组分的混播较简单混播为优,其中尤以草芦+早熟禾+白三叶的组合G为最佳,明显高于白三叶+黑麦草的简单组合A,表现在产量的稳定性和较强的抗逆性上;(3)放牧地干草产量明显低于刈割草地干草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播组合 放牧牧草 刈割牧草 山区 人工草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坪草溶磷菌筛选及溶磷能力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0
20
作者 田宏 李凤霞 +1 位作者 张德罡 姚拓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05年第10期92-96,共5页
研究采用Pikovaskaia's(PKO)无机磷培养基和蒙金娜有机培养基,对西安和兰州两地多年生草坪根际溶磷菌进行分离筛选,共获得302种分离物,利用溶磷圈法,选出溶磷能力较强的菌株10株.分离物溶解无机磷D/d值为3.174~1.324.在1%显著水平... 研究采用Pikovaskaia's(PKO)无机磷培养基和蒙金娜有机培养基,对西安和兰州两地多年生草坪根际溶磷菌进行分离筛选,共获得302种分离物,利用溶磷圈法,选出溶磷能力较强的菌株10株.分离物溶解无机磷D/d值为3.174~1.324.在1%显著水平下,L17、X11和X20三者之间的溶磷能力差异不显著,但它们和其它菌株的溶磷能力差异极显著.溶解有机磷的各菌株能力也相差较大,D/d值最大是L14为3.059,最小是L19不利用有机磷;L14和L18两菌株间的溶磷能力差异不显著,但它们和其它菌株的溶磷能力均有极显著差异.结果表明,L17、X11和X20在研制微生物肥料时有较大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磷菌 多年生草坪草 溶磷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