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5
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湖北省葡萄生产现状与发展方向
被引量:
10
1
作者
何华平
龚林忠
顾霞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84-86,共3页
就湖北省葡萄种植的面积、产量、产区分布、栽培品种、栽培技术现状与模式、销售情况及存在问题等方面进行了全面分析和总结概括,结合湖北省的地域、气候等特点,对湖北省今后葡萄生产的发展方向提出了行业建议。
关键词
湖北
葡萄生产
现状
发展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特早生茶树新品种选育研究报告
被引量:
4
2
作者
闵彩云
贾尚智
+2 位作者
杨小林
曹绪勇
汪祖鑫
《茶叶》
2002年第1期19-21,共3页
以劲峰、福安 2号 (坦洋菜茶 )的自然杂交后代为育种材料 ,经系统选择、无性繁殖育成的 87-1、87-4等茶树新品种。经多年的品比及区域性试种 ,一芽一叶期分别比 CK(福鼎大白茶种 )种早 1 1~ 3 d;87-1产量比 CK增产 3 0 .5 4% ;制绿茶...
以劲峰、福安 2号 (坦洋菜茶 )的自然杂交后代为育种材料 ,经系统选择、无性繁殖育成的 87-1、87-4等茶树新品种。经多年的品比及区域性试种 ,一芽一叶期分别比 CK(福鼎大白茶种 )种早 1 1~ 3 d;87-1产量比 CK增产 3 0 .5 4% ;制绿茶条索紧细显毫 ,汤色嫩绿明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早生花树
新品种
选育
研究报告
农艺性状
制茶叶质
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鄂茶5号、鄂茶6号主要经济性状研究
被引量:
1
3
作者
闵彩云
贾尚智
杨小林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7-59,共3页
分别以劲峰、福安 2号 (坦洋菜茶 )自然杂交后代为育种材料 ,经系统选种 ,无性系繁殖育成了茶树新品种鄂茶 5号、鄂茶 6号。品比试验及区域性试种结果表明 :1芽 1叶期分别比福鼎大白茶 (CK)早 11~ 3d ;鄂茶 5号比福鼎大白茶增产 3 0 5...
分别以劲峰、福安 2号 (坦洋菜茶 )自然杂交后代为育种材料 ,经系统选种 ,无性系繁殖育成了茶树新品种鄂茶 5号、鄂茶 6号。品比试验及区域性试种结果表明 :1芽 1叶期分别比福鼎大白茶 (CK)早 11~ 3d ;鄂茶 5号比福鼎大白茶增产 3 0 5 4% ;鄂茶 6号制名优绿茶色绿多毫 ,汤色嫩绿明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茶5号
鄂茶6号
新品种
茶树
农艺性状
制茶品质
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板栗新品系选育研究
被引量:
2
4
作者
徐育海
张力田
+1 位作者
苏祥国
王志静
《湖北林业科技》
2004年第3期28-29,共2页
新岳王是从一日本栗中经过实生驯化选育出的板栗新品系。该品系坚果粒大饱满整齐 ,平均粒重 2 1 9g ,品质上等 ;结果早 ,丰产稳产 ,抗逆性强 ;现已通过专家初步认定 ,正在湖北省钟祥、罗田、英山、大悟、江夏和京山等县、市试种。
关键词
板栗
选育
新岳王品种
特征特性
栽培要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优质绿茶品种“鄂茶6号”选育研究
5
作者
贾尚智
闵彩云
《茶叶通讯》
2002年第3期14-15,共2页
“鄂茶 6号”是以福安 2号自然杂交后代为育种材料 ,经系统选种 ,无性系繁殖育成的茶树省级良种。历经 6年的品比及区域试验 ,发芽期早福鼎大白茶 3d,制绿茶品质优异 。
关键词
绿茶
抗逆性
鄂茶6号品种
适应性
物候期
鲜叶产量
鲜叶生化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湖北地区葡萄引种试验
6
作者
何华平
龚林忠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2003年第3期29-30,共2页
关键词
湖北地区
葡萄
引种试验
栽培效果
品种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优质绿茶品种“鄂茶6号”选育研究
7
作者
贾尚智
闵彩云
《蚕桑茶叶通讯》
2002年第4期5-5,9,共2页
“鄂茶 6号”是以福安 2号自然杂交后代为育种材料 ,经系统选种 ,无性繁殖育成的省级茶树良种。历经六年的品比及区域试验 ,发芽期比福鼎大白茶早 3天 ;制绿茶品质优异 ;
关键词
绿茶
鄂茶6号
选育
特征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试论湖北茶业可持续发展
8
作者
龚自明
《中国茶叶加工》
2003年第3期3-5,共3页
回顾了1980年以来湖北茶叶的主要变化。随之对湖北发展茶叶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实现湖北茶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1.坚持以可持续发展为主题,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实现茶叶无公害化,全面提高行业生产力水平和产...
回顾了1980年以来湖北茶叶的主要变化。随之对湖北发展茶叶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实现湖北茶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1.坚持以可持续发展为主题,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实现茶叶无公害化,全面提高行业生产力水平和产品卫生质量;2.坚持以产业化为主线,加强品牌建设和标准化体系建设,培植龙头企业,做大做强产业链;3.继续加快良种发展步伐,进一步优化产品结构;4.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WTO规则,加快公有制企业改制;5.规范行政管理行为,提高依法行政能力;6.稳定科技队伍,加大科技投入,健全服务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北
茶业
可持续发展
茶叶无公害化
产品卫生质量
品牌建设
标准化
产品结构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葡萄常用品种根系形态的数字化研究
9
作者
余武安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2004年第5期15-17,共3页
本文旨在从根系形态生理角度对葡萄根系形态的数字化研究作出努力,以揭示试验中根系的数字形态与葡萄树体关系。在武汉南郊以17个常用葡萄品种作根系测试材料,试验结果表明,有较多品种试树的根干比树主干粗,两者生长关系呈正相关。以巨...
本文旨在从根系形态生理角度对葡萄根系形态的数字化研究作出努力,以揭示试验中根系的数字形态与葡萄树体关系。在武汉南郊以17个常用葡萄品种作根系测试材料,试验结果表明,有较多品种试树的根干比树主干粗,两者生长关系呈正相关。以巨峰为主的5年生树根域宽约79cm,深约58cm,总根数约有40条根。以欧亚种为主的4年树根域宽约56cm,深约38cm,约有28条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系测试
葡萄根系形态
数字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无性系茶苗定植初期喷施叶面肥试验
被引量:
1
10
作者
龚自明
刘付璆
+1 位作者
李传忠
向常均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62-63,共2页
无性系良种茶苗定植成活、达到全苗壮苗 ,是当前发展无性系良种茶园的难点。试验结果表明 ,通过在定植初期喷施 1%尿素液 ,茶苗全糖量减少、全氮量增加 ,其C/N降低 ,缓苗期缩短。通常情况下 ,春栽更利于茶苗成活。
关键词
无性系茶苗
叶面肥
C/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板栗密植封行园暴发死树的原因探讨
被引量:
1
11
作者
张力田
徐育海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61-62,共2页
湖北密植封行栗园暴发死树的类型分萌芽前的枝干干枯型、萌芽期的芽枯型及展叶后的新叶猝枯型 3种 ,主要都是因磷硼双缺引起 ,经喷施硼磷后均好转。补救的措施重点应是疏密、深施重施磷混有机质肥及采用“有机森林农业”技术。
关键词
板栗
密植封行园
死树现象
枝干干枯型
萌芽期
芽枯型
新叶猝枯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桑树多倍体品种鄂桑1号的选育
被引量:
3
12
作者
叶楚华
胡兴明
+2 位作者
邓文
郝瑜
叶伟彬
《中国蚕业》
2003年第3期30-31,共2页
桑叶是家蚕的主要饲料,研究表明桑叶产量与品质的优劣是影响蚕业生产经济效益的主要因素之一,选育优良的桑树品种是提高蚕桑生产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
桑树
多倍体
鄂桑1号品种
选育
经济性状鉴定
特征特性
栽培要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梨树“返青返花”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被引量:
6
13
作者
田瑞
胡红菊
陈启亮
《西南园艺》
2002年第4期25-25,共1页
关键词
梨树
预防措施
返青返花现象
原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部分梨种质资源对旱涝逆境的抗性
被引量:
3
14
作者
胡红菊
唐家礼
+1 位作者
田瑞
易立生
《北方果树》
2002年第1期7-8,共2页
通过对山东棠梨、荆杜4号、荆杜3号、武昌2号、武昌4号、武昌10号、青云×二宫白、青云×金水3号、早生长十郎×金水3号9个梨种质资源进行旱涝逆境处理,研究其外部形态反应及相关生理指标变化。结果表明,山东棠梨干旱40d后...
通过对山东棠梨、荆杜4号、荆杜3号、武昌2号、武昌4号、武昌10号、青云×二宫白、青云×金水3号、早生长十郎×金水3号9个梨种质资源进行旱涝逆境处理,研究其外部形态反应及相关生理指标变化。结果表明,山东棠梨干旱40d后全部死亡,其枯叶期、枯枝期、枯死期三项指数隶属度平均值为0.937,淹水58d红叶率为14%,淹水85d死亡率为0,其抗旱性与抗涝性均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梨
评价
梨
种质资源
旱涝逆境
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CPPU在无核早红和8612葡萄品种果实上的应用试验
被引量:
8
15
作者
何华平
龚林忠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2002年第6期48-49,共2页
关键词
CPPU
无核早红
8612葡萄
果实
应用试验
葡萄品种
膨大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澳洲红等3个树莓品种引至武汉的表现
被引量:
1
16
作者
顾霞
何华平
龚林忠
《落叶果树》
2003年第2期25-26,共2页
1 999~ 2 0 0 1年引进红树莓、早红莓和澳洲红 3个品种 ,在湖北武汉试栽 ,观察各品种的生物学特性、果实经济性状及适栽性。结果表明 ,树莓在武汉地区可以开花结果 ,具有一定的适应性 ;澳洲红的果粒较大、品质较好 ,可在武汉地区乃至...
1 999~ 2 0 0 1年引进红树莓、早红莓和澳洲红 3个品种 ,在湖北武汉试栽 ,观察各品种的生物学特性、果实经济性状及适栽性。结果表明 ,树莓在武汉地区可以开花结果 ,具有一定的适应性 ;澳洲红的果粒较大、品质较好 ,可在武汉地区乃至湖北全省小面积试种 ,但其丰产性和适应性有待进一步观察。由于聚合果小 ,口感不及草莓好 ,一时还难以形成消费市场 ,目前不宜大面积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莓
引种表现
武汉地区
物候期
生长结果习性
果实经济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0.1%安达防治茶小绿叶蝉、灰茶尺蠖药效试验
被引量:
6
17
作者
刘明炎
《蚕桑茶叶通讯》
2002年第2期12-13,共2页
关键词
0.1%安达
防治
茶
小绿叶蝉
灰茶尺蠖
药效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近二十个新引葡萄品种在武汉南郊的栽培表现与评价
被引量:
7
18
作者
余武安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2002年第2期37-40,共4页
关键词
引种
武汉地区
葡萄品种
栽培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猕猴桃优良品种——金魁
被引量:
4
19
作者
陈庆红
《果树实用技术与信息》
2002年第1期13-13,共1页
'金魁'属美味猕猴桃,由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果茶蚕桑研究所猕猴桃课题组从野生猕猴桃'竹溪2号'从实生苗中选育出来的,于1988年和1992年连续两年获农业部优质农产品中心评比第一名。曾多次获国内外大奖。
关键词
优良品种
野生猕猴桃
金魁
优质农产品
蚕桑研究
新品种
实生苗
湖北省
农业科学院
农业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南方葡萄无公害栽培病虫害的防治技术
被引量:
1
20
作者
何华平
龚林忠
《湖北植保》
2003年第6期18-20,共3页
关键词
南方葡萄
无公害栽培
防治技术
农业防治技术
化学防治
病虫害
药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湖北省葡萄生产现状与发展方向
被引量:
10
1
作者
何华平
龚林忠
顾霞
机构
湖北省农科院果茶蚕桑研究所
出处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84-86,共3页
文摘
就湖北省葡萄种植的面积、产量、产区分布、栽培品种、栽培技术现状与模式、销售情况及存在问题等方面进行了全面分析和总结概括,结合湖北省的地域、气候等特点,对湖北省今后葡萄生产的发展方向提出了行业建议。
关键词
湖北
葡萄生产
现状
发展方向
分类号
S663.1 [农业科学—果树学]
F326.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特早生茶树新品种选育研究报告
被引量:
4
2
作者
闵彩云
贾尚智
杨小林
曹绪勇
汪祖鑫
机构
湖北省农科院果茶蚕桑研究所
湖北省
宜都市农业局
黄石市阳新县特产局
出处
《茶叶》
2002年第1期19-21,共3页
文摘
以劲峰、福安 2号 (坦洋菜茶 )的自然杂交后代为育种材料 ,经系统选择、无性繁殖育成的 87-1、87-4等茶树新品种。经多年的品比及区域性试种 ,一芽一叶期分别比 CK(福鼎大白茶种 )种早 1 1~ 3 d;87-1产量比 CK增产 3 0 .5 4% ;制绿茶条索紧细显毫 ,汤色嫩绿明亮 。
关键词
特早生花树
新品种
选育
研究报告
农艺性状
制茶叶质
抗性
Keywords
Camllia sinensis
new cultivar
agronomic character
tea quality
resistance
分类号
S571.1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鄂茶5号、鄂茶6号主要经济性状研究
被引量:
1
3
作者
闵彩云
贾尚智
杨小林
机构
湖北省农科院果茶蚕桑研究所
出处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7-59,共3页
文摘
分别以劲峰、福安 2号 (坦洋菜茶 )自然杂交后代为育种材料 ,经系统选种 ,无性系繁殖育成了茶树新品种鄂茶 5号、鄂茶 6号。品比试验及区域性试种结果表明 :1芽 1叶期分别比福鼎大白茶 (CK)早 11~ 3d ;鄂茶 5号比福鼎大白茶增产 3 0 5 4% ;鄂茶 6号制名优绿茶色绿多毫 ,汤色嫩绿明亮 。
关键词
鄂茶5号
鄂茶6号
新品种
茶树
农艺性状
制茶品质
抗性
分类号
S571.1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板栗新品系选育研究
被引量:
2
4
作者
徐育海
张力田
苏祥国
王志静
机构
湖北省农科院果茶蚕桑研究所
湖北省
钟祥市供销社果树技术推广中心
出处
《湖北林业科技》
2004年第3期28-29,共2页
文摘
新岳王是从一日本栗中经过实生驯化选育出的板栗新品系。该品系坚果粒大饱满整齐 ,平均粒重 2 1 9g ,品质上等 ;结果早 ,丰产稳产 ,抗逆性强 ;现已通过专家初步认定 ,正在湖北省钟祥、罗田、英山、大悟、江夏和京山等县、市试种。
关键词
板栗
选育
新岳王品种
特征特性
栽培要点
Keywords
Castanea mollissima
new mountain king
large-fruit
分类号
S664.2 [农业科学—果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优质绿茶品种“鄂茶6号”选育研究
5
作者
贾尚智
闵彩云
机构
湖北省农科院果茶蚕桑研究所
出处
《茶叶通讯》
2002年第3期14-15,共2页
文摘
“鄂茶 6号”是以福安 2号自然杂交后代为育种材料 ,经系统选种 ,无性系繁殖育成的茶树省级良种。历经 6年的品比及区域试验 ,发芽期早福鼎大白茶 3d,制绿茶品质优异 。
关键词
绿茶
抗逆性
鄂茶6号品种
适应性
物候期
鲜叶产量
鲜叶生化成分
分类号
S571.1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湖北地区葡萄引种试验
6
作者
何华平
龚林忠
机构
湖北省农科院果茶蚕桑研究所
出处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2003年第3期29-30,共2页
关键词
湖北地区
葡萄
引种试验
栽培效果
品种评价
分类号
S663.1 [农业科学—果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优质绿茶品种“鄂茶6号”选育研究
7
作者
贾尚智
闵彩云
机构
湖北省农科院果茶蚕桑研究所
出处
《蚕桑茶叶通讯》
2002年第4期5-5,9,共2页
文摘
“鄂茶 6号”是以福安 2号自然杂交后代为育种材料 ,经系统选种 ,无性繁殖育成的省级茶树良种。历经六年的品比及区域试验 ,发芽期比福鼎大白茶早 3天 ;制绿茶品质优异 ;
关键词
绿茶
鄂茶6号
选育
特征特性
分类号
S571.1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论湖北茶业可持续发展
8
作者
龚自明
机构
湖北省农科院果茶蚕桑研究所
出处
《中国茶叶加工》
2003年第3期3-5,共3页
文摘
回顾了1980年以来湖北茶叶的主要变化。随之对湖北发展茶叶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实现湖北茶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1.坚持以可持续发展为主题,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实现茶叶无公害化,全面提高行业生产力水平和产品卫生质量;2.坚持以产业化为主线,加强品牌建设和标准化体系建设,培植龙头企业,做大做强产业链;3.继续加快良种发展步伐,进一步优化产品结构;4.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WTO规则,加快公有制企业改制;5.规范行政管理行为,提高依法行政能力;6.稳定科技队伍,加大科技投入,健全服务体系。
关键词
湖北
茶业
可持续发展
茶叶无公害化
产品卫生质量
品牌建设
标准化
产品结构优化
分类号
F426.8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葡萄常用品种根系形态的数字化研究
9
作者
余武安
机构
湖北省农科院果茶蚕桑研究所
出处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2004年第5期15-17,共3页
文摘
本文旨在从根系形态生理角度对葡萄根系形态的数字化研究作出努力,以揭示试验中根系的数字形态与葡萄树体关系。在武汉南郊以17个常用葡萄品种作根系测试材料,试验结果表明,有较多品种试树的根干比树主干粗,两者生长关系呈正相关。以巨峰为主的5年生树根域宽约79cm,深约58cm,总根数约有40条根。以欧亚种为主的4年树根域宽约56cm,深约38cm,约有28条根。
关键词
根系测试
葡萄根系形态
数字表现
Keywords
Grape
Root system test
Root system morphology
Numerical expression
分类号
S663 [农业科学—果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无性系茶苗定植初期喷施叶面肥试验
被引量:
1
10
作者
龚自明
刘付璆
李传忠
向常均
机构
湖北省农科院果茶蚕桑研究所
五峰县科委
出处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62-63,共2页
基金
湖北省重点攻关项目 (编号 962P0 70 2 )研究内容之一
文摘
无性系良种茶苗定植成活、达到全苗壮苗 ,是当前发展无性系良种茶园的难点。试验结果表明 ,通过在定植初期喷施 1%尿素液 ,茶苗全糖量减少、全氮量增加 ,其C/N降低 ,缓苗期缩短。通常情况下 ,春栽更利于茶苗成活。
关键词
无性系茶苗
叶面肥
C/N
分类号
S57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板栗密植封行园暴发死树的原因探讨
被引量:
1
11
作者
张力田
徐育海
机构
湖北省农科院果茶蚕桑研究所
出处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61-62,共2页
文摘
湖北密植封行栗园暴发死树的类型分萌芽前的枝干干枯型、萌芽期的芽枯型及展叶后的新叶猝枯型 3种 ,主要都是因磷硼双缺引起 ,经喷施硼磷后均好转。补救的措施重点应是疏密、深施重施磷混有机质肥及采用“有机森林农业”技术。
关键词
板栗
密植封行园
死树现象
枝干干枯型
萌芽期
芽枯型
新叶猝枯型
分类号
S436.64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桑树多倍体品种鄂桑1号的选育
被引量:
3
12
作者
叶楚华
胡兴明
邓文
郝瑜
叶伟彬
机构
湖北省农科院果茶蚕桑研究所
出处
《中国蚕业》
2003年第3期30-31,共2页
文摘
桑叶是家蚕的主要饲料,研究表明桑叶产量与品质的优劣是影响蚕业生产经济效益的主要因素之一,选育优良的桑树品种是提高蚕桑生产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
桑树
多倍体
鄂桑1号品种
选育
经济性状鉴定
特征特性
栽培要点
分类号
S888.3 [农业科学—特种经济动物饲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梨树“返青返花”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被引量:
6
13
作者
田瑞
胡红菊
陈启亮
机构
湖北省农科院果茶蚕桑研究所
出处
《西南园艺》
2002年第4期25-25,共1页
关键词
梨树
预防措施
返青返花现象
原因分析
分类号
S661.2 [农业科学—果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部分梨种质资源对旱涝逆境的抗性
被引量:
3
14
作者
胡红菊
唐家礼
田瑞
易立生
机构
湖北省农科院果茶蚕桑研究所
出处
《北方果树》
2002年第1期7-8,共2页
文摘
通过对山东棠梨、荆杜4号、荆杜3号、武昌2号、武昌4号、武昌10号、青云×二宫白、青云×金水3号、早生长十郎×金水3号9个梨种质资源进行旱涝逆境处理,研究其外部形态反应及相关生理指标变化。结果表明,山东棠梨干旱40d后全部死亡,其枯叶期、枯枝期、枯死期三项指数隶属度平均值为0.937,淹水58d红叶率为14%,淹水85d死亡率为0,其抗旱性与抗涝性均最强。
关键词
梨
评价
梨
种质资源
旱涝逆境
抗性
Keywords
Pear
Resistance to Drought and Water Logging
Evaluation
分类号
S661.2 [农业科学—果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CPPU在无核早红和8612葡萄品种果实上的应用试验
被引量:
8
15
作者
何华平
龚林忠
机构
湖北省农科院果茶蚕桑研究所
出处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2002年第6期48-49,共2页
关键词
CPPU
无核早红
8612葡萄
果实
应用试验
葡萄品种
膨大剂
分类号
S663.1 [农业科学—果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澳洲红等3个树莓品种引至武汉的表现
被引量:
1
16
作者
顾霞
何华平
龚林忠
机构
湖北省农科院果茶蚕桑研究所
出处
《落叶果树》
2003年第2期25-26,共2页
文摘
1 999~ 2 0 0 1年引进红树莓、早红莓和澳洲红 3个品种 ,在湖北武汉试栽 ,观察各品种的生物学特性、果实经济性状及适栽性。结果表明 ,树莓在武汉地区可以开花结果 ,具有一定的适应性 ;澳洲红的果粒较大、品质较好 ,可在武汉地区乃至湖北全省小面积试种 ,但其丰产性和适应性有待进一步观察。由于聚合果小 ,口感不及草莓好 ,一时还难以形成消费市场 ,目前不宜大面积发展。
关键词
树莓
引种表现
武汉地区
物候期
生长结果习性
果实经济性状
分类号
S663.2 [农业科学—果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0.1%安达防治茶小绿叶蝉、灰茶尺蠖药效试验
被引量:
6
17
作者
刘明炎
机构
湖北省农科院果茶蚕桑研究所
出处
《蚕桑茶叶通讯》
2002年第2期12-13,共2页
关键词
0.1%安达
防治
茶
小绿叶蝉
灰茶尺蠖
药效试验
分类号
S435.711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近二十个新引葡萄品种在武汉南郊的栽培表现与评价
被引量:
7
18
作者
余武安
机构
湖北省农科院果茶蚕桑研究所
出处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2002年第2期37-40,共4页
关键词
引种
武汉地区
葡萄品种
栽培
评价
分类号
S663.1 [农业科学—果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猕猴桃优良品种——金魁
被引量:
4
19
作者
陈庆红
机构
湖北省农科院果茶蚕桑研究所
出处
《果树实用技术与信息》
2002年第1期13-13,共1页
文摘
'金魁'属美味猕猴桃,由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果茶蚕桑研究所猕猴桃课题组从野生猕猴桃'竹溪2号'从实生苗中选育出来的,于1988年和1992年连续两年获农业部优质农产品中心评比第一名。曾多次获国内外大奖。
关键词
优良品种
野生猕猴桃
金魁
优质农产品
蚕桑研究
新品种
实生苗
湖北省
农业科学院
农业部
分类号
S663.4 [农业科学—果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南方葡萄无公害栽培病虫害的防治技术
被引量:
1
20
作者
何华平
龚林忠
机构
湖北省农科院果茶蚕桑研究所
出处
《湖北植保》
2003年第6期18-20,共3页
关键词
南方葡萄
无公害栽培
防治技术
农业防治技术
化学防治
病虫害
药剂
分类号
S436.631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湖北省葡萄生产现状与发展方向
何华平
龚林忠
顾霞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2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特早生茶树新品种选育研究报告
闵彩云
贾尚智
杨小林
曹绪勇
汪祖鑫
《茶叶》
2002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鄂茶5号、鄂茶6号主要经济性状研究
闵彩云
贾尚智
杨小林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板栗新品系选育研究
徐育海
张力田
苏祥国
王志静
《湖北林业科技》
200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优质绿茶品种“鄂茶6号”选育研究
贾尚智
闵彩云
《茶叶通讯》
200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湖北地区葡萄引种试验
何华平
龚林忠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200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优质绿茶品种“鄂茶6号”选育研究
贾尚智
闵彩云
《蚕桑茶叶通讯》
200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试论湖北茶业可持续发展
龚自明
《中国茶叶加工》
200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葡萄常用品种根系形态的数字化研究
余武安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200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无性系茶苗定植初期喷施叶面肥试验
龚自明
刘付璆
李传忠
向常均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板栗密植封行园暴发死树的原因探讨
张力田
徐育海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桑树多倍体品种鄂桑1号的选育
叶楚华
胡兴明
邓文
郝瑜
叶伟彬
《中国蚕业》
2003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梨树“返青返花”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田瑞
胡红菊
陈启亮
《西南园艺》
2002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部分梨种质资源对旱涝逆境的抗性
胡红菊
唐家礼
田瑞
易立生
《北方果树》
2002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CPPU在无核早红和8612葡萄品种果实上的应用试验
何华平
龚林忠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2002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澳洲红等3个树莓品种引至武汉的表现
顾霞
何华平
龚林忠
《落叶果树》
200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0.1%安达防治茶小绿叶蝉、灰茶尺蠖药效试验
刘明炎
《蚕桑茶叶通讯》
2002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近二十个新引葡萄品种在武汉南郊的栽培表现与评价
余武安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2002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猕猴桃优良品种——金魁
陈庆红
《果树实用技术与信息》
2002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南方葡萄无公害栽培病虫害的防治技术
何华平
龚林忠
《湖北植保》
200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