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YOLOv3算法的智能采茶机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马志艳 李辉 杨光友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99-204,236,共7页
在复杂背景下精确识别茶叶嫩芽,是实现高端茶叶智能化采摘的关键技术之一。为实现高端茶叶机械化精准采摘,设计一台基于视觉的采茶样机,根据蛛式机械手采摘茶叶的路径规划,将机械手末端的移动坐标问题转换成静平台3个电机转角问题。针对... 在复杂背景下精确识别茶叶嫩芽,是实现高端茶叶智能化采摘的关键技术之一。为实现高端茶叶机械化精准采摘,设计一台基于视觉的采茶样机,根据蛛式机械手采摘茶叶的路径规划,将机械手末端的移动坐标问题转换成静平台3个电机转角问题。针对YOLOv3算法进行改进,采用EfficientNet网络替代DarkNet-53网络进行特征提取,并利用目标函数GIOU优化损失函数。试验结果表明:改进的YOLOv3算法在茶叶嫩芽识别方面,其准确率达到86.53%,单张图像平均识别时间为53 ms,相比传统的YOLOv3算法,性能实现明显的提升,可以达到预期目标,满足机器采摘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采茶 YOLOv3算法 蛛式机械手 机器学习 图像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椒穴盘苗钵夹持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2
作者 马志艳 张淑霞 +1 位作者 申阳 周明刚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60-66,共7页
为减小辣椒穴盘苗钵体基质的损伤并提高取投苗效率,对穴盘苗钵体进行抗压力学性能试验,研究钵体抗压力-形变规律;探究不同夹片宽度和加载速度对钵体抗压强度的影响;以钵体含水率、夹持角度和基质配比为影响因子,钵体抗压强度和破碎压缩... 为减小辣椒穴盘苗钵体基质的损伤并提高取投苗效率,对穴盘苗钵体进行抗压力学性能试验,研究钵体抗压力-形变规律;探究不同夹片宽度和加载速度对钵体抗压强度的影响;以钵体含水率、夹持角度和基质配比为影响因子,钵体抗压强度和破碎压缩量为性能指标,使用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试验,建立影响因子与性能指标的回归模型,并分析各因素对性能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夹片宽度为10 mm、加载速度为80 mm/min时,钵体对应的抗压强度最大;钵体含水率为61.012%、夹持角度为10.095°、基质配比为2∶2∶1时,穴盘苗钵体的抗压强度为0.131 MPa,破碎压缩量为8.126 mm,钵体损伤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穴盘苗钵体 夹持力学性能 抗压力强度 破碎压缩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避障功能的农机自动作业全覆盖路径规划方法
3
作者 罗荣浩 干熊 杨光友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6-43,共8页
针对不同尺寸和类型障碍物条件下的农机车辆自动作业全覆盖路径规划问题,提出了静态全覆盖路径规划方法和路径优化方案。根据矩形田块信息、障碍物信息、农机最小转弯半径和机具宽度,自动选定作业方向、作业行距、地头转弯区域和转弯模... 针对不同尺寸和类型障碍物条件下的农机车辆自动作业全覆盖路径规划问题,提出了静态全覆盖路径规划方法和路径优化方案。根据矩形田块信息、障碍物信息、农机最小转弯半径和机具宽度,自动选定作业方向、作业行距、地头转弯区域和转弯模式等参数;根据障碍物形状、高覆盖率高作业路径比的需求,对算法进行优化调整,以达到更好的作业效果。软件仿真测试结果表明:对有小矩形障碍物的田块,改进后的算法覆盖率提升了0.11%,重复率降低了0.71%;对大矩形障碍物的田块,两种分区路径的覆盖率分别为89.24%和98.08%,重复率分别为3.53%和2.84%。研究结果表明:算法提高了田块的利用率,降低了作业成本,能够有效避开大小障碍物,同时满足高覆盖率和低重复率的田间作业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机车辆 路径规划算法 自动作业 避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步定位与建图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7
4
作者 马志艳 邵长松 +1 位作者 杨光友 李辉 《电光与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8-85,106,共9页
同步定位与建图(SLAM)技术是自主移动机器人的主要技术支撑,成为当今的研究热点。介绍了SLAM技术的发展历程及主要传感器,梳理了基于视觉、激光雷达以及多传感器融合的SLAM技术,并对常见的SLAM算法进行归纳总结,对比分析各实现方案的优... 同步定位与建图(SLAM)技术是自主移动机器人的主要技术支撑,成为当今的研究热点。介绍了SLAM技术的发展历程及主要传感器,梳理了基于视觉、激光雷达以及多传感器融合的SLAM技术,并对常见的SLAM算法进行归纳总结,对比分析各实现方案的优缺点。最后探讨了SLAM的技术难题和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定位与建图 激光雷达 视觉相机 多传感器融合 自主移动机器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GB-D双目视觉的苗期玉米三维模型重构方法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马志艳 万海迪 +2 位作者 陈学海 申阳 周明刚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48-153,共6页
以玉米幼苗为对象,研究基于RGB-D双目视觉的苗期玉米三维模型重构方法,实现了部分重构参数的优化。首先,针对目标进行固定步距角环绕图像采集,依据RGB图像中目标区域分割结果,对深度图像进行目标区域深度数据分割,并采用改进后的均值滤... 以玉米幼苗为对象,研究基于RGB-D双目视觉的苗期玉米三维模型重构方法,实现了部分重构参数的优化。首先,针对目标进行固定步距角环绕图像采集,依据RGB图像中目标区域分割结果,对深度图像进行目标区域深度数据分割,并采用改进后的均值滤波对苗期玉米区域内深度数据孔洞进行自适应填充;其次,针对苗期玉米各角度的深度点云数据,采用先粗后精完成多角度点云配准与融合;最后,对比两种体素精简方法对点云的精简平滑效果,实现苗期玉米三维模型的重构。通过试验对比步距角对苗期玉米模型的重构效率与精度,结果表明:采用八叉树滤波精简效果较好,60°步距角建模误差最小,重构的模型与苗期玉米株高精度误差为4.4 mm,茎粗平均精度误差为0.62 mm,能满足苗期玉米的三维重构形态测量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双目视觉 苗期玉米模型 三维重构 孔洞填充 点云配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式拖拉机直线工作参数优选研究
6
作者 张超 黑晓涛 +1 位作者 瞿兆杰 张道德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42-252,共11页
为提高船式拖拉机驱动性能,以单轮叶为研究对象,结合离散元法搭建了仿真模型与土槽试验平台,分析单轮叶与土壤的直线作业机理。验证仿真模型的有效性后,从单轮叶与土壤作业过程出发,对单轮叶直线作业过程受力进行了分析,发现单轮叶推进... 为提高船式拖拉机驱动性能,以单轮叶为研究对象,结合离散元法搭建了仿真模型与土槽试验平台,分析单轮叶与土壤的直线作业机理。验证仿真模型的有效性后,从单轮叶与土壤作业过程出发,对单轮叶直线作业过程受力进行了分析,发现单轮叶推进力和支撑力均随着转过角度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变化。以单轮叶推进力和扭矩作为评价指标,探究单轮叶工作参数对驱动性能的影响规律,通过多因素法得到最佳的工作参数组合。研究结果表明:最优工作参数组合为入土角度11°、入土深度147mm、前进速度1.6m/s,此时轮叶推进力为172.51N、扭矩为69.82N·m,优化后的单轮叶推进力提高了40.82N,扭矩下降了34.77N·m。土槽试验表明:优化后的单轮叶损耗功率降低明显,驱动性能得到了有效提高,结果为船式拖拉机工作参数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式拖拉机 驱动性能 离散元法 单轮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DAMS的植保机操纵稳定性分析与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高伟周 周敬东 +2 位作者 周天 阮晓松 杨力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5-40,共6页
为改善自走式植保机的操纵稳定性,基于动力学软件ADAMS/Car模块建立植保机多体仿真模型,对植保机在不同速度行驶工况下的转向盘角阶跃输入性能及横摆角速度响应等评价指标进行了仿真。对仿真结果进行分析和实车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利用AD... 为改善自走式植保机的操纵稳定性,基于动力学软件ADAMS/Car模块建立植保机多体仿真模型,对植保机在不同速度行驶工况下的转向盘角阶跃输入性能及横摆角速度响应等评价指标进行了仿真。对仿真结果进行分析和实车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利用ADAMS/Car模块能恰当地分析和评价自走式植保机的操纵稳定性能,当车速为10m/s时,自走式植保机的操纵稳定性较好,可为动力分配控制系统优化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走式植保机 ADAMS模型 操纵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丘陵山地果园行间运输车自动跟随系统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郑拓 袁丽峰 +2 位作者 戚得众 闫行行 杨文广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78-183,189,共7页
针对当前丘陵山地地区果园机械智能化程度低、采摘和运输过程效率低的问题,设计一种基于自研履带式运输车的自动跟随方法,采用基于AOA(入射方向角)的定位原理,利用UWB双基站定位技术,由两基站接收电子标签信号,获得其方向角。并通过扩... 针对当前丘陵山地地区果园机械智能化程度低、采摘和运输过程效率低的问题,设计一种基于自研履带式运输车的自动跟随方法,采用基于AOA(入射方向角)的定位原理,利用UWB双基站定位技术,由两基站接收电子标签信号,获得其方向角。并通过扩展卡尔曼滤波法计算出电子标签的准确位置,实现运输车对标签的精确定位跟随。在MATLAB中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扩展卡尔曼滤波-AOA定位法平均距离误差为0.21 m,平均角度误差为1.45°。在平地和丘陵果园两种工况下做试验验证,结果表明:两种工况下平均距离误差均小于30 cm,证明该方法满足自动跟随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履带式运输车 自动跟随 双基站定位技术 入射方向角 扩展卡尔曼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离散元法的长江中游地区水田壤土参数标定 被引量:1
9
作者 张超 崔履钰 +2 位作者 石涛 杨力 张道德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5-43,共9页
为研究农业机械与水田壤土间的相互作用,需获取水田壤土的物理及接触参数。结合物理堆积试验,以休止角作为响应值,采用离散元法(DEM)并选取Hertz-Mindlin with JKR(Johnson-Kendall-Roberts)接触模型对长江中游地区水田壤土展开参数标... 为研究农业机械与水田壤土间的相互作用,需获取水田壤土的物理及接触参数。结合物理堆积试验,以休止角作为响应值,采用离散元法(DEM)并选取Hertz-Mindlin with JKR(Johnson-Kendall-Roberts)接触模型对长江中游地区水田壤土展开参数标定研究。首先,通过物理堆积试验获取了壤土休止角(AoR)与含水率间的定量关系,由不同含水率土壤的堆积结果筛分出4种代表性堆积形态,由于水田壤土堆积体轮廓外形比较独特,因此仅对其左右两侧轮廓采用三次多项式进行局部拟合,计算其休止角。以长江中游地区水田壤土成因和预试验为依据来确定其离散元模型中9个参数的高低水平值,通过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进行方差分析,发现壤土剪切模量、壤土间动摩擦因数、壤土与不锈钢间静摩擦因数和JKR表面能对AoR影响明显。然后,采用基于响应面法(RSM)原理的Box-Behnken试验设计(BBD)建立了AoR与4个显著性参数间的二次多项式回归模型。依据二次多项式回归模型对目标响应进行预测,得到最优参数组合。以此为基础对壤土AoR进行离散元仿真,AoR数值计算结果(45.4°)与试验结果(44.6°)相对误差为1.79%。最后,选取含水率分别为44.4%、48.7%的壤土进行堆积角仿真模拟,计算结果与堆积试验相对误差分别为2.8%、7.14%。研究表明:回归模型可以根据壤土含水率或AoR预测长江中游地区水田壤土的相关本征参数和接触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田壤土 离散元法 参数标定 休止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热弹-黏塑性本构的POM材料齿轮副啮合特性分析
10
作者 刘明勇 韩新光 +2 位作者 欧阳周寰 胡俊 闫春爱 《工程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9-170,共12页
为揭示负载、修形和温度对聚甲醛(POM-POM)齿轮副啮合特性的影响,建立热弹-黏塑性材料本构的POM-POM齿轮副3维有限元接触模型;结合POM材料的温度-模量效应,开展温度-应力顺序耦合的稳态热分析,并与POM-POM齿轮副温度服役测试结果对比;... 为揭示负载、修形和温度对聚甲醛(POM-POM)齿轮副啮合特性的影响,建立热弹-黏塑性材料本构的POM-POM齿轮副3维有限元接触模型;结合POM材料的温度-模量效应,开展温度-应力顺序耦合的稳态热分析,并与POM-POM齿轮副温度服役测试结果对比;在稳态热分析基础上,进行完全耦合瞬态热接触分析,并将瞬态温升与Blok温度结果对比;通过齿根应变试验,验证不同负载工况下齿根应变计算的有效性。结果表明:齿轮副的稳态温升呈现齿根高、齿顶与端面较低的分布规律,并随负载增大而上升;通过试验对比得到,有限元计算齿轮稳态温升与试验结果一致,且瞬态温升与Blok公式结果一致;POM-POM齿轮副仿真齿根应变位于试验测试应变误差带内,表明考虑温度-模量效应的热弹-黏塑性材料本构能够表征POM塑料齿轮的热学特性和力学特性。此外,POM-POM齿轮副传动过程中出现啮合线延长且偏离理论位置,且温度对啮合线影响较小。齿面修形可降低其啮合线长度,但不能改善其偏转程度;啮合角在啮入和啮出时会出现较大的变化,温度使其啮合角在双齿啮合区域上升约1℃。啮合刚度与负载相关,随着负载增加,啮合刚度下降且重合度上升。同等条件下,POM-POM齿轮副的传递误差幅值约是金属齿轮副的10倍,且温度使传递误差幅值上升约39%,齿面修形可降低24%左右的传递误差幅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塑性 POM齿轮 啮合刚度 传递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走式植保机动力分配工况系统的设计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君明 张作伟 +3 位作者 龚元峰 吴云志 高伟周 胡新宇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62-270,共9页
为了自走式植保机动力分配控制系统能够实时监测车轮工况和采集工况参数,设计了基于车轮转速的动力分配控制系统。首先,搭建了硬件系统平台,硬件系统包含信号检测、中央控制、控制执行3个模块;其次,对软件系统进行设计开发,包括对下位机... 为了自走式植保机动力分配控制系统能够实时监测车轮工况和采集工况参数,设计了基于车轮转速的动力分配控制系统。首先,搭建了硬件系统平台,硬件系统包含信号检测、中央控制、控制执行3个模块;其次,对软件系统进行设计开发,包括对下位机PLC程序开发和上位机VC++人机界面开发。研究结果表明:通过串口通讯方式对PC-PLC之间进行数据传输,从而实现车轮转速、刹车状态的工况数据监控和数据采集功能,为自走式植保机的实车试验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走式植保机 动力分配 工况监控 上位机 下位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NSS-RTK水田平地控制系统的设计与试验
12
作者 李根 干熊 +2 位作者 马志艳 陈学海 杨光友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41-146,154,共7页
针对水田平整的需求,研究设计了一套基于GNSS-RTK和RT-Thread的水田平地机控制系统。同时,分析了平地机液压缸超调的原因,研究了平地铲在不同通断时长下的升降高度,提出了一种可变通断时长液压油缸控制的滞环控制算法,实现了平地铲的精... 针对水田平整的需求,研究设计了一套基于GNSS-RTK和RT-Thread的水田平地机控制系统。同时,分析了平地机液压缸超调的原因,研究了平地铲在不同通断时长下的升降高度,提出了一种可变通断时长液压油缸控制的滞环控制算法,实现了平地铲的精准控制。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超调现象得到了明显改善,提高了平地机的作业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地机 水田 超调 滞环控制 RT-THREAD GNSS-RT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田平地机自动平地系统设计与试验
13
作者 李乐 王焱清 +3 位作者 王路玮 杨光友 廖龙祥 汪本福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8-63,73,共7页
针对水田平地机作业姿态调节的问题,研制一款基于IMU惯性测量单元和GNSS—RTK的水田自动平地系统。通过电磁溢流阀实现液压系统的保压和卸荷功能,解决作业时油温过高等问题;采用GNSS—RTK差分定位技术以及RT—Thread实时操作系统实现平... 针对水田平地机作业姿态调节的问题,研制一款基于IMU惯性测量单元和GNSS—RTK的水田自动平地系统。通过电磁溢流阀实现液压系统的保压和卸荷功能,解决作业时油温过高等问题;采用GNSS—RTK差分定位技术以及RT—Thread实时操作系统实现平地机自动控制;利用数学几何关系设计出既能高程调节也能水平调节的平地机构,且高程幅度可达1085.7 mm,水平倾角幅度可达-21.4°~19.9°。为验证该平地系统的工作性能,进行水田平整试验。结果表明,在1 m/s、1.4 m/s、1.8 m/s、2.2 m/s作业速度下,平地铲倾角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514°、0.573°、0.656°、0.710°,小于3cm的高差分布列由20.6%提高到79.3%,倾角在-1.5°~1.5°范围内占比由35.4%提高到84.6%,平整度由13.9 cm提高到2.88 cm,满足水田农艺要求,故该自动平地系统可有效改善水田平整度且机具结构设计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田平地机 姿态调节 自动平地系统 实时操作系统 平整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芒果碰撞损伤及行间运输车降损性能研究
14
作者 戚得众 阮晓松 +2 位作者 孙强 杨文广 高伟周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12-116,145,共6页
芒果从采摘到装箱运输环节容易因碰撞而出现损伤,目前对芒果受力与损伤面积的内在联系知之甚少。采用离散元法(DEM),建立芒果颗粒模型并通过ADAMS和EDEM联合仿真计算行间运输车运输过程中芒果综合受力情况,得到优化后的行间运输车降损... 芒果从采摘到装箱运输环节容易因碰撞而出现损伤,目前对芒果受力与损伤面积的内在联系知之甚少。采用离散元法(DEM),建立芒果颗粒模型并通过ADAMS和EDEM联合仿真计算行间运输车运输过程中芒果综合受力情况,得到优化后的行间运输车降损性能为13.6%;通过质构仪压力试验模拟芒果碰撞过程,将芒果损伤面积小于70.6 mm^(2)定义为1级果品,大于488 mm^(2)定义为5级果品;最后用课题组研发的行间运输车进行实际运输测试,仿真结果与试验误差最大值为13.5%,其结果具有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芒果 行间运输车 离散元 降损性能 损伤等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采摘机器人柔性机械手研究 被引量:37
15
作者 刘凡 杨光友 杨康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73-178,共6页
现有的刚性机械手存在自适应性差、质量大、不适宜在农业采摘中应用。本文介绍一种适宜农业采摘的柔性机械手,设计该手爪的内部结构,研究机械手的气动控制系统。在不同气压条件下对柔性机械手进行分析,得到夹持力随气压变化的规律,并以... 现有的刚性机械手存在自适应性差、质量大、不适宜在农业采摘中应用。本文介绍一种适宜农业采摘的柔性机械手,设计该手爪的内部结构,研究机械手的气动控制系统。在不同气压条件下对柔性机械手进行分析,得到夹持力随气压变化的规律,并以不同目标物为研究对象对柔性机械手进行实验分析,实验结果验证柔性机械手抓取果实的可行性,在农业采摘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采摘 柔性机械手爪 气压驱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视觉的油茶果果壳与茶籽分选方法研究 被引量:11
16
作者 段宇飞 皇甫思思 +2 位作者 王焱清 汤旸 霍俊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71-178,共8页
在油茶果脱壳后,采用机械方法分选的茶籽中混杂着一些果壳,由于两者大小和比重相似,其外观差异成为分选的重要依据。本文提出一种综合考虑油茶果颜色、纹理、几何形状多种图像特征的分选方法,结合机器视觉技术实现油茶果果壳与茶籽的准... 在油茶果脱壳后,采用机械方法分选的茶籽中混杂着一些果壳,由于两者大小和比重相似,其外观差异成为分选的重要依据。本文提出一种综合考虑油茶果颜色、纹理、几何形状多种图像特征的分选方法,结合机器视觉技术实现油茶果果壳与茶籽的准确分选。通过有效的图像预处理手段提取物料样本轮廓,并计算轮廓内的颜色、纹理以及形状特征信息,分别比较了通过网格搜索法(Grid Search,GS)、粒子群算法(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和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GA)寻优而建立的三种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分类模型,最终确定GS-SVM模型最佳,其模型训练集识别率为94.44%,测试集识别率为93.33%,结果表明将此方法应用于油茶果果壳与茶籽分选是可行的,为油茶果果壳与茶籽分选加工技术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视觉 油茶果 分选 支持向量机 图像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式拖拉机驾驶室低频噪声研究
17
作者 廖青 黑晓涛 +1 位作者 侯炳坤 张超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17-122,共6页
为降低船式拖拉机驾驶室的低频噪声,对驾驶室壁板结构进行优化设计。首先建立驾驶室的声振耦合模型,采用基于模态的声振耦合法对驾驶室内部声学环境进行计算分析,得到声压峰值较高处对应的振动频率,并通过与试验结果对比验证模型的可靠... 为降低船式拖拉机驾驶室的低频噪声,对驾驶室壁板结构进行优化设计。首先建立驾驶室的声振耦合模型,采用基于模态的声振耦合法对驾驶室内部声学环境进行计算分析,得到声压峰值较高处对应的振动频率,并通过与试验结果对比验证模型的可靠性。然后对驾驶室进行板块贡献量分析,得到在较高声压峰值处噪声贡献量较大的板块。最后分析周期性穿孔空气压膜阻尼结构的降噪机理,并将其应用在噪声贡献量较大的板块,结果表明,通过敷设周期性穿孔空气压膜阻尼,驾驶室噪声在声压峰值处分别降低6 dB,11 dB和10 dB,显著降低驾驶室的低频噪声,研究可为船式拖拉机驾驶室降噪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式拖拉机 声振耦合 驾驶室 空气压膜阻尼 噪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鳝鱼自动剖切机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明勇 欧阳周寰 +2 位作者 韩新光 向雪 朱林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7-103,226,共8页
目的:设计一款专门用于剖杀细长且表面光滑的鱼类剖切机构。方法:以表体黏滑的鳝鱼为研究对象,开展夹持与剖切作业机理分析。以剖切质量和剖切时间为试验指标,探究夹轮转速、剖刀转速、夹轮表面几何形状等主要参数对剖切质量和剖切时间... 目的:设计一款专门用于剖杀细长且表面光滑的鱼类剖切机构。方法:以表体黏滑的鳝鱼为研究对象,开展夹持与剖切作业机理分析。以剖切质量和剖切时间为试验指标,探究夹轮转速、剖刀转速、夹轮表面几何形状等主要参数对剖切质量和剖切时间的影响规律。结果:影响剖切质量的主要因素为刀片转速和夹持轮限位高度,影响剖切时间的最主要因素为夹轮转速。当夹轮限位高度为5 mm、刀片转速为1 350 r/min、夹轮转速为167 r/min时,可获得较高的剖切质量评分与剖切时间。结论:使用夹持轮可以有效输送鳝鱼,通过调配夹持轮转速、刀片转速和限位高度可以实现高效高速剖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鳝鱼 剖切加工 剖切质量 剖切时间 刀片转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视觉的草莓品质特征提取与评价模型 被引量:1
19
作者 马志艳 王玉斌 陈学海 《包装与食品机械》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9-45,共7页
为提高草莓分选效率、增加草莓品质评价方法的数据区分度,提出一种基于视觉的草莓品质评价模型。以行业标准的草莓品质传统评价方法为基础,通过图像处理方法提取草莓颜色、尺寸和形状,从而对草莓的成熟度、缺陷、质量和形状特征进行量化... 为提高草莓分选效率、增加草莓品质评价方法的数据区分度,提出一种基于视觉的草莓品质评价模型。以行业标准的草莓品质传统评价方法为基础,通过图像处理方法提取草莓颜色、尺寸和形状,从而对草莓的成熟度、缺陷、质量和形状特征进行量化,实现对草莓的等级评价和规格评价。进一步采用熵权法,引入权重因子,建立草莓品质综合评价模型,实现对草莓品质的自动分级。设计草莓品质分选装置,验证该模型的有效性。测试结果表明,草莓等级和规格自动分级准确率分别达96.7%和98.4%,品质综合分级准确率达到96.3%,草莓分选成功率达到95.3%,每幅草莓图像品质分级平均耗时37 ms,每颗草莓分选平均耗时0.87 s。研究为基于机械手的草莓自动分选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莓 特征提取 等级评价 规格评价 品质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S-DYNA的铧式犁结构优化设计及性能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明勇 向雪 +3 位作者 闫春爱 胡成龙 韩新光 欧阳周寰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53-160,共8页
基于LS-DYNA法建立犁体与土壤的耦合接触有限元模型,讨论不同犁体导曲线、铧刃角、安装角、端点角、耕作速度对耕作过程翻垡效果和犁体应力影响,并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椭圆曲面比抛物线曲面耕作时阻力更小、土壤翻垡效果更好,阻力降... 基于LS-DYNA法建立犁体与土壤的耦合接触有限元模型,讨论不同犁体导曲线、铧刃角、安装角、端点角、耕作速度对耕作过程翻垡效果和犁体应力影响,并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椭圆曲面比抛物线曲面耕作时阻力更小、土壤翻垡效果更好,阻力降低5.6%,翻垡距离提升14.8%;对犁体前进速度、铧刃角、安装角、端点角进行单因素分析,发现翻垡距离随着速度增加而增加,而随着铧刃角、安装角、端点角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因此,通过选取合适的速度与结构参数可以提升铧式犁的翻垡性能,减低犁体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铧式犁 有限元法 导曲线 翻垡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