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近10年来湖北省审(认)定小麦品种对条锈病的抗性表现 被引量:11
1
作者 杨立军 唐道廷 +6 位作者 向礼波 汪华 曾凡松 龚双军 史文琦 张学江 喻大昭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982-985,共4页
为了解湖北省小麦抗条锈性现状,对湖北近10年来审(认)定的小麦品种进行了田间成株期抗条锈性评价,并采用系谱朔源法对各品种的条锈抗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湖北省目前审(认)定的小麦品种抗条锈性整体水平较低;抗性主要来自繁六、南大2... 为了解湖北省小麦抗条锈性现状,对湖北近10年来审(认)定的小麦品种进行了田间成株期抗条锈性评价,并采用系谱朔源法对各品种的条锈抗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湖北省目前审(认)定的小麦品种抗条锈性整体水平较低;抗性主要来自繁六、南大2419、阿夫、洛类等抗源,有效抗源较单一且抗性已基本丧失,抗锈育种亟待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湖北 条锈病 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稻田稗草对二氯喹啉酸的抗性及生物学特性观察 被引量:5
2
作者 常向前 张舒 +1 位作者 余柳青 陆永良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4期5116-5118,共3页
为研究湖北省稻田稗草(Echinochloa crusgalli)对二氯喹啉酸的抗性及生物学特性,对湖北省武汉市城郊、沙洋县城郊、远安县城郊以及蕲春县株林镇、檀林镇的稻田稗草用盆栽喷雾法进行抗性试验。结果表明,远安稗草为敏感型稗草,EC50为248.3... 为研究湖北省稻田稗草(Echinochloa crusgalli)对二氯喹啉酸的抗性及生物学特性,对湖北省武汉市城郊、沙洋县城郊、远安县城郊以及蕲春县株林镇、檀林镇的稻田稗草用盆栽喷雾法进行抗性试验。结果表明,远安稗草为敏感型稗草,EC50为248.32 mg/L,株林镇、武汉、檀林镇、沙洋稗草的EC50依次升高,各地稗草与远安稗草EC50比值(IR)分别为1.53、2.02、3.57、4.20,表明株林稗草抗性正在形成,武汉、檀林、沙洋稗草已经产生抗性。田间生物学观测发现,对二氯喹啉酸敏感的远安稗草相对于其他各地稗草株高较矮,盛穗期较晚,但后期的分蘖能力较强,其剑叶表现出宽而短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稗草(Echinochloa crusgalli) 二氯喹啉酸 盆栽喷雾法 抗性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水稻害虫卵寄生蜂调查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常向前 吕亮 +2 位作者 杨小林 袁斌 张舒 《湖北农业科学》 2018年第20期87-88,92,共3页
对湖北省稻田害虫的卵寄生蜂的发生情况进行了系统调查。结果表明,稻螟赤眼蜂(Trichogramma japonicum)及螟黄赤眼蜂(T. australicum)为优势种群,寄生率最高可达94.1%~95.0%;稻苞虫黑卵蜂(Telenomus parnarae)为次要优势种群,寄生率最... 对湖北省稻田害虫的卵寄生蜂的发生情况进行了系统调查。结果表明,稻螟赤眼蜂(Trichogramma japonicum)及螟黄赤眼蜂(T. australicum)为优势种群,寄生率最高可达94.1%~95.0%;稻苞虫黑卵蜂(Telenomus parnarae)为次要优势种群,寄生率最高可达87.5%,其他卵寄生蜂的寄生率较低,一般低于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田 鳞翅目昆虫 赤眼蜂(Trichogrammajaponicum) 生物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汉江中游黏虫成虫种群动态监测与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常向前 吕亮 +1 位作者 余小青 张舒 《湖北农业科学》 2017年第21期4065-4067,4071,共4页
2014-2016年在湖北省宜城市利用糖醋液、佳多频振式杀虫灯调查了黏虫(Mythimna separata)成虫种群的发生动态。根据调查结果推测湖北省境内汉江中游流域均可能为黏虫常年越冬地,蛹及成虫均可越冬,为1代黏虫多发区;越冬代成虫在3月中下... 2014-2016年在湖北省宜城市利用糖醋液、佳多频振式杀虫灯调查了黏虫(Mythimna separata)成虫种群的发生动态。根据调查结果推测湖北省境内汉江中游流域均可能为黏虫常年越冬地,蛹及成虫均可越冬,为1代黏虫多发区;越冬代成虫在3月中下旬出现峰值,4月为1代黏虫幼虫期,幼虫大量发生,主要为害小麦,5月中下旬至6月中上旬为1代黏虫成虫高峰期,此后在7月上中旬成虫可能会有个小峰值,但8月之后基本不再出现成虫峰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虫(Mythimna separata) 成虫 种群动态 迁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烟田杂草的发生与分布现状调查 被引量:7
5
作者 李锡宏 李儒海 +5 位作者 褚世海 许汝冰 石方斌 郭利 谭军 袁跃斌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4期6044-6047,6050,共5页
为明确湖北省主要烟叶产区烟田杂草种类及分布现状,确定危害烟叶生产的主要杂草种类,为高产优质烟叶生产提供技术支撑,于2012年8~9月在该省植烟面积比较大的15个县(市、区)的28个乡镇进行了普查.采用对角线5点取样法调查,样方为50 cm... 为明确湖北省主要烟叶产区烟田杂草种类及分布现状,确定危害烟叶生产的主要杂草种类,为高产优质烟叶生产提供技术支撑,于2012年8~9月在该省植烟面积比较大的15个县(市、区)的28个乡镇进行了普查.采用对角线5点取样法调查,样方为50 cm×50 cm,调查样方中的所有杂草种类和株(分蘖)数.结果表明,湖北省烟田杂草有95种,隶属于33个科.其中,蕨类植物1种,占1.05%;单子叶植物23种,占24.21%;双子叶植物71种,占74.74%.优势种为马唐、尼泊尔蓼、铁苋菜、牛膝菊和繁缕,亚优势种为通泉草、腺梗稀莶和藜,应作为防除重点.湖北省烟田杂草种类丰富,分布广泛,杂草种类在不同海拔和不同地区间有一定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田 杂草种类 频度 分布 湖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植保机械在湖北稻田病虫害防治中的效能评价 被引量:10
6
作者 王佐乾 吴婧莲 +5 位作者 吴涛 张舒 袁家富 张瑞洋 杨小林 夏贤格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89-95,共7页
以人工背负式电动喷雾器作为对照,比较2种植保无人机和3种自走式喷雾机的喷雾性能,评价施药后稻飞虱的防治效果,并计算各植保机械的作业成本,以评价新型植保机械防治稻田病虫害的综合效能。结果表明,植保无人机雾滴密度显著小于其他机型... 以人工背负式电动喷雾器作为对照,比较2种植保无人机和3种自走式喷雾机的喷雾性能,评价施药后稻飞虱的防治效果,并计算各植保机械的作业成本,以评价新型植保机械防治稻田病虫害的综合效能。结果表明,植保无人机雾滴密度显著小于其他机型,但稻丛雾滴穿透能力较强,久保田自走式喷雾机喷雾密度最大并且均一。各机型7 d的校正防效为96.5%~98.8%,所有机型之间没有显著差异;14 d的校正防效为92.9%~98.6%,自走式喷雾机防效显著好于植保无人机与人工背负式电动喷雾器。本研究中,人工背负式喷药方式综合成本297.45元/hm2,与之相比自走式喷雾机成本减少21.4%,大疆植保无人机减少68.4%,全丰植保无人机减少68.6%。以上结果表明,应用新型植保机械不仅保证了对稻飞虱的有效防控,同时能够提高稻田作业效率,并且节省大量作业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病虫害 新型植保机械 雾滴密度 校正防效 效能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黄连炭疽病的病原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3
7
作者 王佐乾 潘竹青 +3 位作者 张舒 游景茂 王友平 杨小林 《湖北农业科学》 2020年第24期117-121,共5页
为了鉴定湖北省黄连(Coptis chinensis Franch.)炭疽病致病菌,了解其生物学特性,研制有效的防治药剂,于湖北省恩施市板桥镇采集病斑叶片,利用组织分离法得到真菌12株。其中EsH2和EsH6接种离体叶片能够产生典型病斑。经形态学和ITS序列... 为了鉴定湖北省黄连(Coptis chinensis Franch.)炭疽病致病菌,了解其生物学特性,研制有效的防治药剂,于湖北省恩施市板桥镇采集病斑叶片,利用组织分离法得到真菌12株。其中EsH2和EsH6接种离体叶片能够产生典型病斑。经形态学和ITS序列系统发育分析鉴定,明确致病菌株均属博宁炭疽菌Colletotrichum boninense复合群。对菌株EsH2和EsH6的生物学特性分析,统计不同培养基或光照条件下生长速率,并且测定了常用的5种杀菌剂对菌丝生长的抑制率。结果表明,EsH2、EsH6分别在绿豆培养基和PDA培养基上生长较快,供试菌株缺乏光照情况下生长显著减慢,5种供试药剂中苯醚甲环唑、甲基硫菌灵和吡唑醚菌酯的抑制中浓度较小,抑菌相关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连(Coptis chinensis Franch.) 炭疽病 系统发育分析 生物学特性 杀菌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氯喹啉酸对水稻后茬作物的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李儒海 褚世海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3期5749-5752,共4页
针对湖北省水稻(Oryza stativa)田常用除草剂二氯喹啉酸对后茬作物的安全性进行试验。结果表明,50%二氯喹啉酸WP有效成分300 g/hm2对水稻后茬作物西芹(Apium graveloens)具有轻度的抑制作用,表现为株高和产量稍低;50%二氯喹啉酸WP有效成... 针对湖北省水稻(Oryza stativa)田常用除草剂二氯喹啉酸对后茬作物的安全性进行试验。结果表明,50%二氯喹啉酸WP有效成分300 g/hm2对水稻后茬作物西芹(Apium graveloens)具有轻度的抑制作用,表现为株高和产量稍低;50%二氯喹啉酸WP有效成分225、300 g/hm2对水稻后茬作物烤烟(Nicotiana tabacum)有轻度药害,症状为心叶扭曲、黄化且叶片较小;50%二氯喹啉酸WP有效成分225、300 g/hm2对水稻后茬作物棉花(Gossypium hirsutum)、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和茄子(Solanum melongena)安全。对照药剂2.5%五氟磺草胺OD有效成分22.5、37.5 g/hm2对水稻后茬作物西芹、烤烟、棉花、番茄和茄子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氯喹啉酸 五氟磺草胺 水稻(Oryza stativa)田 后茬作物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种植物免疫诱抗剂对戊唑醇减量增效的研究
9
作者 王佐乾 吕亮 +6 位作者 杨小林 常向前 许婷 陈俊丞 曾德林 潘龙其 张舒 《湖北农业科学》 2024年第11期68-71,共4页
为明确不同植物免疫诱抗剂对戊唑醇(Teb)防治水稻纹枯病减量增效的效果,选用低聚糖素(CHI)、氨基寡糖素(CHS)、S-诱抗素(ABA)、寡糖·链蛋白(OPA)、乙酰水杨酸(ASA)和乙烯利(ETH)5种植物免疫诱抗剂,分别于水稻孕穗期(破口前5~7 d)... 为明确不同植物免疫诱抗剂对戊唑醇(Teb)防治水稻纹枯病减量增效的效果,选用低聚糖素(CHI)、氨基寡糖素(CHS)、S-诱抗素(ABA)、寡糖·链蛋白(OPA)、乙酰水杨酸(ASA)和乙烯利(ETH)5种植物免疫诱抗剂,分别于水稻孕穗期(破口前5~7 d)、始穗期,采用叶面喷施的方式开展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戊唑醇减量20%情况下,除ETH以外其他诱抗剂均能显著提高防治效果,ASA混配和ABA混配处理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分别达95.2%和93.2%,显著高于对照药剂Teb处理,分别增效41.5%和38.5%。在Teb减量50%情况下,ASA、OPA、ABA和CHS混配组合防治效果高于对照药剂Teb处理,但差异不显著。实收产量结果表明,在减量50%条件下除CHS、OPA、ASA和ETH以外均对产量无不良影响。因此,在一定范围内,ABA、CHS和OPA可以作为戊唑醇减量增效剂防控水稻纹枯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免疫诱抗剂 戊唑醇 水稻纹枯病 减量增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生田杂草发生危害状况与防除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0
作者 李儒海 褚世海 《湖北农业科学》 2015年第10期2305-2308,2313,共5页
对目前中国花生田主要杂草的种类、分布、发生规律以及防除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阐述和分析,旨在为更加安全、高效地防除花生田杂草提供参考和建议。展望了未来各花生生产区杂草的全面普查、主要杂草的发生规律、土壤杂草种子库、杂草... 对目前中国花生田主要杂草的种类、分布、发生规律以及防除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阐述和分析,旨在为更加安全、高效地防除花生田杂草提供参考和建议。展望了未来各花生生产区杂草的全面普查、主要杂草的发生规律、土壤杂草种子库、杂草可持续治理技术等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田杂草 危害状况 发生规律 杂草防除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西北小麦枯白穗病原物类型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汪华 杨立军 +1 位作者 向礼波 喻大昭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3期5348-5351,共4页
通过对鄂西北4个不同县(市、区)冬小麦不同生育期的病样跟踪调查,初步掌握了引起鄂西北小麦枯白穗的病原物发生现状。分离培养结果表明,鄂西北小麦枯白穗是由多种病原物复合侵染所致,主要致病病原物有根腐蠕孢菌(Biopolaris)、白绢病菌(... 通过对鄂西北4个不同县(市、区)冬小麦不同生育期的病样跟踪调查,初步掌握了引起鄂西北小麦枯白穗的病原物发生现状。分离培养结果表明,鄂西北小麦枯白穗是由多种病原物复合侵染所致,主要致病病原物有根腐蠕孢菌(Biopolaris)、白绢病菌(Sclerotium)、全蚀病菌(Gaemannomyces)、镰刀菌(Fusarium)、丝核菌(Rhizoctonia)和链格孢菌(Alternaria)6个属。其中全蚀病菌单胞分离方法及小麦白绢病菌菌核的培养方法均为国内首次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枯白穗 病原物 小麦白绢病菌(Sclerotium) 全蚀病菌(Gaemannomyc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点切叶野螟幼虫在空心莲子草上空间分布与抽样技术研究
12
作者 武怀恒 万鹏 +1 位作者 黄民松 褚世海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3期5357-5360,共4页
在黑点切叶野螟[Herpetogramma basalis(Walker)]幼虫盛期,应用扩散系数C、扩散型指数Iδ、负二项分布K值、CA指标、聚集度指标I、平均拥挤度(m*)和平均密度(X)的比值m*/X、Taylor幂法则及Iwao的m*-X回归分析法等8个聚集度指标,对黑点... 在黑点切叶野螟[Herpetogramma basalis(Walker)]幼虫盛期,应用扩散系数C、扩散型指数Iδ、负二项分布K值、CA指标、聚集度指标I、平均拥挤度(m*)和平均密度(X)的比值m*/X、Taylor幂法则及Iwao的m*-X回归分析法等8个聚集度指标,对黑点切叶野螟幼虫在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Mart.)Grisb]样田的空间格局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黑点切叶野螟幼虫在空心莲子草样田内呈聚集分布。在空间格局的基础上提出了理论最适抽样数和复合序贯抽样方案的计算模型,提高了田间调查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点切叶野螟[Herpetogramma basalis (Walker)] 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 (Mart.) Grisb] 空间分布型 抽样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曲病侵染规律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佐乾 杨小林 +3 位作者 吕亮 袁斌 常向前 张舒 《湖北农业科学》 2019年第9期5-8,12,共5页
水稻稻曲病(Rice false smut,RFS)发生情况日趋严重,已经上升为水稻主要病害之一。目前对稻曲病的研究已经取得一定的进展,但对其病菌侵染方式和侵染机理的了解还有局限性。通过激光共聚焦和透射电镜等方法已经基本明确了稻曲病菌在颖... 水稻稻曲病(Rice false smut,RFS)发生情况日趋严重,已经上升为水稻主要病害之一。目前对稻曲病的研究已经取得一定的进展,但对其病菌侵染方式和侵染机理的了解还有局限性。通过激光共聚焦和透射电镜等方法已经基本明确了稻曲病菌在颖花内的侵染过程,然而稻曲病是否具有系统侵染、种子带菌以及幼苗根部侵染对病害发生的影响程度仍有待明确。对稻曲病菌研究中存在的亟待解决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分析,同时也对稻曲病主要的防控手段和病原监测方法进行了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曲病(Rice false smut RFS) 侵染方式 侵染机制 活体寄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种农药对斜纹夜蛾幼虫的生物测定 被引量:5
14
作者 武怀恒 黄民松 +2 位作者 许冬 丛胜波 姜干明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4期5110-5112,共3页
采用点滴法和浸叶法对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 Fabricius)进行了毒力测定,并对其在田间进行了药效测定。结果表明,点滴法处理后48 h,甲维盐的LD50为8.70μg/g,毒死蜱的LD50为10.37μg/g,虫螨腈的LD50为13.16μg/g,虫酰肼的LD50为64... 采用点滴法和浸叶法对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 Fabricius)进行了毒力测定,并对其在田间进行了药效测定。结果表明,点滴法处理后48 h,甲维盐的LD50为8.70μg/g,毒死蜱的LD50为10.37μg/g,虫螨腈的LD50为13.16μg/g,虫酰肼的LD50为64.26μg/g。浸叶法处理后48 h,甲维盐的LC50为0.70μg/mL,虫螨腈的LC50为1.52μg/mL,虫酰肼的LC50为6.77μg/mL,毒死蜱的LC50为36.41μg/mL。室外测定的结果表明,甲维盐与虫螨腈的防效较高,药效持续时间较长。由此可见,甲维盐和虫螨腈对斜纹夜蛾的毒力相对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纹夜蛾 农药 毒力 田间防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襄阳市烟田杂草种类与分布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儒海 褚世海 +5 位作者 郭利 李锡宏 许汝冰 黎妍妍 曹祥练 胡功军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9期4262-4265,共4页
为了明确襄阳市主要烟叶产区烟田杂草种类及分布,确定危害烟叶生产的主要杂草种类,为高产优质烟叶生产提供技术支撑,于2011年9月在植烟面积比较大的保康县、南漳县和襄州区的6个乡镇进行了普查。结果表明,襄阳市烟田杂草有50种,隶属于2... 为了明确襄阳市主要烟叶产区烟田杂草种类及分布,确定危害烟叶生产的主要杂草种类,为高产优质烟叶生产提供技术支撑,于2011年9月在植烟面积比较大的保康县、南漳县和襄州区的6个乡镇进行了普查。结果表明,襄阳市烟田杂草有50种,隶属于23个科。优势种为马唐(Digitaria sanguinalis)、铁苋菜(Acalypha australis)、尼泊尔蓼(Polygonum nepalense)、牛膝菊(Galinsoga parvifl)和繁缕(Stellariamedia)。发生频度较高的几种杂草依次为铁苋菜、尼泊尔蓼、牛膝菊、马唐和繁缕。根据杂草密度和频度,襄阳市烟田危害最严重的杂草种类为马唐、铁苋菜、尼泊尔蓼、牛膝菊和繁缕,应作为防除重点。海拔高度对杂草的种类及分布有一定的影响,在较低海拔的烟田中杂草种类更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田 杂草种类 频度 分布 襄阳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光照及温度对冬季黑水虻生殖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8
16
作者 常向前 吕亮 张舒 《湖北农业科学》 2017年第22期4304-4306,共3页
为解决冬季黑水虻(Hermetia illucens)种群不易饲养的问题,研究了人工光照及温度对冬季黑水虻交配和产卵的影响。结果表明,碘钨灯光照作用可以较好地解决冬季黑水虻生殖需要的光照及温度要求。冬季在8 m2的温室中,通过1 000 W碘钨灯3 h... 为解决冬季黑水虻(Hermetia illucens)种群不易饲养的问题,研究了人工光照及温度对冬季黑水虻交配和产卵的影响。结果表明,碘钨灯光照作用可以较好地解决冬季黑水虻生殖需要的光照及温度要求。冬季在8 m2的温室中,通过1 000 W碘钨灯3 h的照射,200头黑水虻单日累积交配雌虫数可达17~25只,日均可诱集卵3 333.3粒。苹果果核可以作为产卵诱集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水虻(Hermetia illucens L.) 光照 温度 交配 产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浪式连续高温胁迫对小菜蛾幼虫和蛹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常向前 吕亮 张舒 《湖北农业科学》 2016年第22期5835-5838,共4页
模拟高温热浪的温度模式,研究了热浪式连续高温胁迫对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幼虫和蛹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胁迫时的初始虫态、胁迫温度、胁迫模式及各因子之间的交互作用都可能对小菜蛾3龄幼虫和蛹的羽化率及生殖力有显著影响。... 模拟高温热浪的温度模式,研究了热浪式连续高温胁迫对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幼虫和蛹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胁迫时的初始虫态、胁迫温度、胁迫模式及各因子之间的交互作用都可能对小菜蛾3龄幼虫和蛹的羽化率及生殖力有显著影响。小菜蛾3龄幼虫比蛹耐热,蛹更易受到高温危害。虽然小菜蛾较耐高温,但40℃,持续3 d每天8 h(3 d×8 h/d)的高温胁迫下,相比30℃1 d 8 h(1 d×8 h/d),小菜蛾羽化率降低了55.48%。从生殖角度看,蛹经高温胁迫后生殖力显著低于3龄幼虫,3 d持续高温胁迫与1 d高温相比,生殖力降低了48.84%,40℃胁迫相比30℃,生殖力降低了64.32%。持续长时间的高温热浪天气可能会导致小菜蛾种群数量的大幅度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热浪 高温胁迫 羽化率 生殖力 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