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稻油轮作还田秸秆配施氮肥腐解及碳氮释放特征
1
作者 刘雅璐 舒俊华 +5 位作者 胡诚 刘东海 乔艳 肖卓熙 张智 伍玉鹏 《中国土壤与肥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95-203,共9页
南方稻油轮作区还田秸秆量大,在土壤中存在与作物争氮的问题,通过配施氮肥调节还田秸秆碳氮比,是优化秸秆还田条件下养分综合管理的重要支撑。采用田间尼龙网袋法,将秸秆与尿素混合调节目标碳氮比至35、25和15,研究配施氮肥对还田秸秆... 南方稻油轮作区还田秸秆量大,在土壤中存在与作物争氮的问题,通过配施氮肥调节还田秸秆碳氮比,是优化秸秆还田条件下养分综合管理的重要支撑。采用田间尼龙网袋法,将秸秆与尿素混合调节目标碳氮比至35、25和15,研究配施氮肥对还田秸秆腐解及碳、氮释放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近1年的腐解周期中,油菜和水稻秸秆均表现为先快速腐解,随后分别在第30 d和第45 d进入慢速腐解期,不同处理间秸秆腐解规律一致。油菜秸秆累积腐解率以3个配施氮肥处理(52.81%~56.13%)显著高于对照处理(47.84%),水稻秸秆则以配施氮肥25 kg/hm^(2)时累积腐解率(82.91%)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秸秆碳、氮释放结果显示,油菜和水稻秸秆碳以及水稻秸秆氮均表现为逐渐释放的特征,而油菜秸秆氮则整体表现为释放-吸附的动态特征;油菜秸秆碳和氮均是以配施氮肥40 kg/hm^(2)时累积释放率最高,分别为72.29%和18.26%,而水稻秸秆碳和氮则均是以配施氮肥25 kg/hm^(2)时累积释放率最高,分别为86.35%和71.05%。综上所述,油菜和水稻秸秆配施氮肥最佳用量分别为40和25 kg/hm^(2),即油菜和水稻还田秸秆目标碳氮比分别调至25和35时,有利于秸秆腐解和碳、氮释放,以避免与作物竞争养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还田 碳氮比 腐解速率 配施氮肥 养分释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