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03篇文章
< 1 2 4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业科研院所科研项目经费使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植保土肥研究所为例 被引量:6
1
作者 郭堃 包仕芬 +3 位作者 张银岭 陈莉 樊军 万梦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1年第23期244-246,249,共4页
农业科技的发展关系国民经济的基础,在当前"放管服"改革及新政府会计制度的背景下,如何加强农业科研项目经费的使用及管理也变得至关重要。以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植保土肥研究所(以下简称"植保土肥所")为例,介绍了&qu... 农业科技的发展关系国民经济的基础,在当前"放管服"改革及新政府会计制度的背景下,如何加强农业科研项目经费的使用及管理也变得至关重要。以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植保土肥研究所(以下简称"植保土肥所")为例,介绍了"十三五"期间科研项目经费的基本收支情况,并就该所在财务报销、经费执行、财务软件和资金往来等方面工作中遇到的具体问题进行了思考,同时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期提升财务管理工作在农业科研事业发展中的服务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研项目经费 执行进度 财务报销 科研财务助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莲藕主产区施肥现状调查与分析
2
作者 朱丹丹 李峰 +8 位作者 孙亚林 冉双 李俊 侯俊 刘冬碧 蒋名鹏 王向平 吴庆丰 董本尧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50-158,共9页
莲是湖北省乃至我国最重要的水生蔬菜之一,合理施肥是保障莲产量的重要举措。本文在2021—2022年以问卷形式,调查了湖北省莲藕(包括藕莲、子莲和藕带莲)主要产区施肥现状,分析总结了当前莲藕施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果表明:莲藕施肥以... 莲是湖北省乃至我国最重要的水生蔬菜之一,合理施肥是保障莲产量的重要举措。本文在2021—2022年以问卷形式,调查了湖北省莲藕(包括藕莲、子莲和藕带莲)主要产区施肥现状,分析总结了当前莲藕施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果表明:莲藕施肥以化肥为主,施用复合(混)肥的比例在93%以上,商品有机肥施用比例为37.7%;藕莲的氮(N)、磷(P_(2)O_(5))、钾(K_(2)O)纯养分施用量平均为462、265、305 kg·hm^(-2),子莲施用量分别为305、160、184 kg·hm^(-2),藕带莲分别为496、376、239 kg·hm^(-2),不同种植户间差异较大,且肥料施用不足、适宜与过量并存;肥料运筹以追施为主,藕莲、子莲和藕带莲追肥次数分别为2.5、2.6次和5.7次;施肥方法以人工施肥为主,机械(无人机)施肥的比例不足40%。进一步分析施肥量与产量之间的关系发现,当肥料用量达到一定阈值后,继续增加化肥用量难以达到增产增效的目的。总体来看,湖北省莲藕施肥存在有机肥比例低、部分种植户施肥总量过高且磷肥比例偏高、专用肥缺乏、施肥方法不尽合理等问题。建议适当提高基肥中有机肥占比,基肥深施,以此培肥土壤,同时加快莲藕专用肥和缓控释专用肥的研发和应用,通过优化肥料用量和配伍、改进施肥方法达到节本增效和改良土壤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莲藕 肥料 产量 问卷调查 湖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院长游艾青赴远安督导农业科技“五五”工程
3
作者 吕亮 《中南农业科技》 2022年第1期144-144,共1页
2022年5月7日至8日,湖北省农业科学院院长游艾青赴远安湖北瓦仓谷香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督导农业科技“五五”工程活动。游艾青分别调研了湖北瓦仓谷香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育秧基地和生产车间,了解了公司大米加工和销售等情况,并详细听取了湖... 2022年5月7日至8日,湖北省农业科学院院长游艾青赴远安湖北瓦仓谷香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督导农业科技“五五”工程活动。游艾青分别调研了湖北瓦仓谷香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育秧基地和生产车间,了解了公司大米加工和销售等情况,并详细听取了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植保土肥研究所科技助力活动的开展情况,肯定了植保土肥研究所水稻病虫课题组科技助推农业企业振兴的作用。游艾青强调,农业科技要面向生产实际问题,大力开展科技创新,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应用,用实实在在的工作,服务湖北省“三农”,引领乡村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成果 乡村振兴 生态农业 大米加工 生产车间 艾青 企业振兴 水稻病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长阳县土壤肥力要素时空演变规律及肥力评价
4
作者 周维 黄学顺 +4 位作者 许伟 邬磊 赵鹏飞 刘波 杨利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51-1162,共12页
【目的】探究湖北长阳土家族自治县耕层土壤肥力要素时空演变规律,并进行土壤肥力等级评价,为该地区农业可持续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长阳县2007—2015、2018和2022年的土壤酸碱度(pH)、有机质(SOM)、全氮(TN)、有效磷(AP)和... 【目的】探究湖北长阳土家族自治县耕层土壤肥力要素时空演变规律,并进行土壤肥力等级评价,为该地区农业可持续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长阳县2007—2015、2018和2022年的土壤酸碱度(pH)、有机质(SOM)、全氮(TN)、有效磷(AP)和速效钾(AK)作为土壤综合肥力评价指标,采用相关系数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选择隶属度函数曲线,确定隶属度函数转折点,采用模糊数学(Fuzzy)综合评价法,根据各土壤肥力指标的权重值和隶属度值计算土壤综合肥力指数;利用地统计学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分析土壤肥力指标及综合肥力指数的时空演变特征。【结果】从2007到2022年的15年间,长阳县耕层土壤pH值、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均值分别增加了0.47个单位、1.24 g/kg、0.57 g/kg、38.67 mg/kg和119.44 mg/kg,均属于中等变异程度。2018—2022年长阳县pH中性土壤面积占比提升了29.41个百分点,有机质含量Ⅱ级的土壤面积占比提升了14.04个百分点,全氮含量Ⅱ级及以上土壤面积占比减少17.92个百分点,有效磷含量Ⅰ级和速效钾含量Ⅱ级的土壤面积分别提升了81.13个百分点和42.45个百分点。pH值和全氮的块金值/基台值(块基比)在25%~75%,呈现中等强度的空间自相关性,有机质、有效磷和速效钾的块基比小于25%,呈现强烈的空间自相关性。2018—2022年长阳县土壤肥力处于Ⅲ级以上的土壤面积占比达89%,处于Ⅱ级以上的土壤面积占比增加了7.87个百分点。土壤有机质和全氮是决定长阳县土壤肥力差异的主要因子。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与土壤肥力指数的空间分布格局相似,肥力处于Ⅱ级以上的土壤均集中在长阳县的西部、北部及中部地区,东部、南部地区的土壤肥力等级为中等偏下。【结论】15年间长阳县大部分地区土壤pH由酸性向中性变化,有机质、有效磷、速效钾和土壤肥力等级显著提高,全域土壤综合肥力呈现不断提高趋势,52%的耕地肥力在Ⅱ级以上,但分布不均匀。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决定着土壤的综合肥力,因此,在土壤肥力等级低的东部、南部需重视增施有机肥,以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强土壤对氮的固持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阳县 土壤肥力要素 模糊数学法 肥力评价 时空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主要农区耕地土壤质量研究Ⅱ.近30年来土壤肥力的演变 被引量:3
5
作者 杨利 夏贤格 +5 位作者 吴家琼 范先鹏 熊桂云 丁亨虎 肖习明 吴运明 《湖北农业科学》 2016年第2期299-302,共4页
采用统计学的方法,研究了湖北省主要农区近30年来耕地土壤肥力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土壤酸化明显,土壤有机质、速效钾下降,土壤速效磷、碱解氮增加,尤其土壤速效磷显著增加。同时,提出了合理利用耕地、保护土壤肥力的技术措施。
关键词 湖北省 农区 土壤肥力 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副巡视员夏贤格带队赴浠水开展农业科技“五五”工程行动
6
作者 《中南农业科技》 2022年第2期160-160,共1页
2022年7月14日,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副巡视员夏贤格研究员带领植保土肥研究所与粮食作物研究所相关科研人员赴浠水县马石庙村进行双季稻双直播调研,开展农业科技“五五”工程行动,践行党员干部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夏贤格一... 2022年7月14日,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副巡视员夏贤格研究员带领植保土肥研究所与粮食作物研究所相关科研人员赴浠水县马石庙村进行双季稻双直播调研,开展农业科技“五五”工程行动,践行党员干部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夏贤格一行在浠水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要负责人的陪同下调研了当地直播早稻的种植与机械收割情况,向种植大户详细询问了直播早稻的品种选择、产量、种植密度与控草等有关情况,了解了下一季直播早稻“翻秋”(早稻当晚稻种)的准备工作,针对直播稻田间控草问题,建议农户适当提高播种密度,寻找控草与防病虫之间的最优平衡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收割 直播早稻 播种密度 直播稻田 种植密度 翻秋 科研人员 种植大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植烟土壤养分现状及变化趋势
7
作者 赵书军 朱柳 +4 位作者 周剑雄 徐大兵 王义伟 马俊锋 唐大鹏 《湖北农业科学》 2024年第9期35-41,共7页
分析了2022年湖北省烟叶主产区4205份土壤样品的化学性状,并与2011年植烟土壤相关数据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2022年湖北省植烟土壤pH平均为6.3;有机质含量为25.8 g/kg;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的含量分别为121.3、56.70、351 mg/kg。与2... 分析了2022年湖北省烟叶主产区4205份土壤样品的化学性状,并与2011年植烟土壤相关数据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2022年湖北省植烟土壤pH平均为6.3;有机质含量为25.8 g/kg;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的含量分别为121.3、56.70、351 mg/kg。与2011年相比,2022年植烟土壤有酸化趋势,有机质含量总体较稳定,碱解氮含量总体呈下降趋势,有效磷、速效钾含量明显增加。因此,在烟叶生产中,一方面需因地制宜采取措施对土壤酸碱度进行调控,另一方面需要增加有机肥的施用,推广“绿肥压青”“深耕”等措施改善烟田土壤的理化性质,同时合理调整烟草专用复合肥的配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烟土壤 养分现状 变化趋势 湖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柑橘园土壤养分分级研究 被引量:181
8
作者 鲁剑巍 陈防 +6 位作者 王富华 刘冬碧 万运帆 余常兵 胡芳林 王明锐 王运华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90-394,共5页
对湖北省柑橘主产区143个柑橘园0~30cm的土壤样品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全省有89.5%柑橘园土壤pH值适合柑橘生长;有59.4%的柑橘园土壤有机质含量偏低,土壤速效N、P、K缺乏分别为78 3%、44 1%和77 6%;中量元素养分Ca、Mg缺乏分别为3... 对湖北省柑橘主产区143个柑橘园0~30cm的土壤样品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全省有89.5%柑橘园土壤pH值适合柑橘生长;有59.4%的柑橘园土壤有机质含量偏低,土壤速效N、P、K缺乏分别为78 3%、44 1%和77 6%;中量元素养分Ca、Mg缺乏分别为39 1%和37 1%;分别有34 3%、20 3%、16 8%、63 6%、35 5%和77 4%的柑橘园缺乏有效Fe、Mn、Cu、Zn、Mo和B。土壤有效Ca、Mg、Fe、Mn、Cu、Mo含量在部分柑橘园存在过量现象,分别占柑橘园的9 8%、4 9%、7 7%、4 9%、3 5%和4 0%。柑橘园土壤pH值、有机质和各种有效养分含量呈现一定的地域性变化,如鄂南柑橘园土壤偏酸,而汉江流域(鄂北)土壤偏碱;鄂南Ca和Mg缺乏程度高,汉江流域含量相对较高,而有效Fe、Mn、Zn含量则相反。调查结果还表明,柑橘园土壤有效Cu和B含量受人为活动的影响非常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北 柑橘园 土壤养分 养分分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桑园养分状况研究 Ⅰ.土壤养分含量及丰缺分级 被引量:28
9
作者 鲁剑巍 熊建平 +5 位作者 陈防 徐有海 万运帆 刘冬碧 张竹青 余常兵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5-49,共5页
对湖北省蚕桑主产区罗田、麻城、英山、远安、南漳、蕲春及武汉等县市的 90个有代表性的桑园土壤养分进行了测试分析 ,在此基础上对桑园土壤养分含量进行丰缺分级。结果表明 ,全省桑园土壤肥力水平不高 ,有机质质量分数普遍偏低 ,平均只... 对湖北省蚕桑主产区罗田、麻城、英山、远安、南漳、蕲春及武汉等县市的 90个有代表性的桑园土壤养分进行了测试分析 ,在此基础上对桑园土壤养分含量进行丰缺分级。结果表明 ,全省桑园土壤肥力水平不高 ,有机质质量分数普遍偏低 ,平均只有 0 95 % ,速效N、P、K平均含量分别为 80 4、9 71和87 3mg·kg-1,有效Ca和Mg平均含量分别为 85 5 0和 15 8 0mg·kg-1,有效Cu和有效Zn平均含量分别为 0 80和 0 97mg·kg-1;鄂东部分桑园土壤阳离子代换量平均只有 8 81cmol·kg-1,土壤有效S、有效B、有效Mo和有效Cl含量大多处于缺乏状态 ;主产区桑园土壤有机质含量普遍偏低 ,土壤缺乏速效养分氮、磷、钾、钙、镁程度严重 ,微量元素养分铁、锰、铜均存在缺乏和过量情况 ,有一半桑园土壤缺锌。结果还表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北 桑园 养分 土壤 测试 肥力 有机质 N P K Ca Mg 微量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红黄壤地区茶园土壤状况及培肥途径的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杨利 范先鹏 +3 位作者 赵书军 陈福林 张长川 龙慈凡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2-44,共3页
湖北省红黄壤地区茶园是全省茶的主要产区。分析了该类地区茶园土壤状况 ,并在此基础上 ,探讨提出了其培肥途径 ,即深翻茶园、增施有机肥、平衡施肥、增加覆盖、间作绿肥、调节土壤酸度。
关键词 湖北 红黄壤 茶园 土壤培肥 翻耕 有机肥 平衡施肥 覆盖 间作 绿肥 土壤酸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莲藕氮肥合理用量与运筹方式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刘冬碧 范先鹏 +4 位作者 杨利 张富林 张过师 胡中立 熊桂云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66-71,共6页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莲藕氮肥合理用量与运筹方式,结果表明:在理论产量处于29 000~32 000 kg/hm2范围且基本相等的条件下,采用线性+平台模型得到的莲藕临界施氮量(350~417 kg/hm2),低于用二次型模型得到的莲藕最佳经济施氮量(469~...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莲藕氮肥合理用量与运筹方式,结果表明:在理论产量处于29 000~32 000 kg/hm2范围且基本相等的条件下,采用线性+平台模型得到的莲藕临界施氮量(350~417 kg/hm2),低于用二次型模型得到的莲藕最佳经济施氮量(469~604 kg/hm2),根据湖北莲藕生产和施肥现状,以及藕田土壤氮素肥力水平,提出湖北莲藕氮肥(N)合理用量为300~375 kg/hm2。氮肥运筹可采用"40%基肥+20%立叶肥+40%坐藕肥"和"60%出叶肥+20%立叶肥+20%坐藕肥"2种分配方式,前者适用于在4月上、中旬莲藕移栽之前施基肥的藕田,后者适用于在莲藕抽出2~3片立叶后才施第一次肥的藕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莲藕 氮肥 合理用量 合理运筹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莲藕钾肥合理用量与运筹方式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刘冬碧 张富林 +4 位作者 张过师 段小丽 余延丰 吴茂前 熊桂云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39-244,共6页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莲藕钾肥合理用量与运筹方式,结果表明:用线性+平台模型确定莲藕K2O临界用量为232~422kg/hm^2;根据湖北莲藕生产和施肥现状,以及藕田土壤钾素含量状况,提出湖北莲藕钾肥(K2O)合理用量为225~300kg/hm^...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莲藕钾肥合理用量与运筹方式,结果表明:用线性+平台模型确定莲藕K2O临界用量为232~422kg/hm^2;根据湖北莲藕生产和施肥现状,以及藕田土壤钾素含量状况,提出湖北莲藕钾肥(K2O)合理用量为225~300kg/hm^2;钾肥运筹可采用“70%基肥+30%坐藕肥”和“50%基肥+20%立叶肥+30%坐藕肥”2种分配方式,前者适用于土壤质地比较黏重的藕田,后者适用于土壤质地比较轻的藕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莲藕 钾肥 用量 运筹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小麦茎基腐病病原菌分离鉴定及致病力测定
13
作者 张意巧 刘美玲 +5 位作者 陈婷婷 邓春林 龚双军 杨立军 周华众 袁斌 《植物保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95-205,共11页
为明确湖北省小麦茎基腐病致病菌的组成及优势菌群,对2023年度从湖北省15个县市59个样点采集并分离的237个茎基腐病菌菌株进行形态学鉴定,在此基础上采用特异性引物结合EF-1α基因序列进行致病种的分子生物学鉴定,选取代表性菌株用带菌... 为明确湖北省小麦茎基腐病致病菌的组成及优势菌群,对2023年度从湖北省15个县市59个样点采集并分离的237个茎基腐病菌菌株进行形态学鉴定,在此基础上采用特异性引物结合EF-1α基因序列进行致病种的分子生物学鉴定,选取代表性菌株用带菌小米接种麦苗法进行苗期致病力测定。鉴定结果表明,湖北小麦茎基腐病的致病种种类丰富,共检测到8个致病种;其中103株菌株鉴定为亚洲镰孢Fusarium asiaticum,占分离菌株总数的43.46%,为湖北省小麦茎基腐病的优势种;68株为假禾谷镰孢F.pseudograminearum,36株为轮枝镰孢F.verticillioides,分别占分离菌株总数的28.69%和15.19%;此外还鉴定到11株禾谷镰孢F.graminearum,7株藤仓镰孢F.fujikuroi,6株层出镰孢F.proliferatum,3株变红镰孢F.incarnatum,3株锐顶镰孢F.acuminatum。致病力测定结果表明,各分离种对小麦植株均有一定的致病性,以假禾谷镰孢的致病力最强;不同种或同一种的不同菌株间致病力存在一定分化。本研究首次对湖北麦区小麦茎基腐病进行系统大规模取样鉴定,该结果对于加深理解湖北小麦茎基腐病的发生和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茎基腐病 镰孢菌 优势种 致病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桑园养分状况研究 Ⅲ.土壤与桑叶养分相关性 被引量:6
14
作者 鲁剑巍 熊建平 +5 位作者 陈防 徐有海 万运帆 刘冬碧 张竹青 余常兵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46-48,共3页
对湖北省蚕桑主产区桑园养分状况的相关性进行了统计,结果表明,桑因土壤pH值与土壤有机质、速效K、Ca、Mg含量呈正相关,与速效N、P、Fe、Mn、Cu、Zn呈负相关,表现出全省桑园土壤养分的地域性分布特点。土壤有机质与土壤和桑叶中大多数... 对湖北省蚕桑主产区桑园养分状况的相关性进行了统计,结果表明,桑因土壤pH值与土壤有机质、速效K、Ca、Mg含量呈正相关,与速效N、P、Fe、Mn、Cu、Zn呈负相关,表现出全省桑园土壤养分的地域性分布特点。土壤有机质与土壤和桑叶中大多数养分含量呈正相关说明施用有机肥和提高土壤有机质的重要作用。桑园土壤N、P、Ca、Mg、Mn含量与桑叶中相应养分呈正相关,而K、Fe、Cu、Zn与桑叶中相应养分呈负相关,反映出桑树吸收养分的复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北 桑园 土壤 桑叶 养分相关性 PH值 有机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粮食主产区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异性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刘冬碧 熊桂云 +4 位作者 陈防 余延丰 张继铭 范先鹏 杨利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904-907,共4页
利用"网格"取样、土壤养分状况系统研究法和GIS技术探讨了湖北省粮食主产区3个自然村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异特性。结果表明,pH值和有机质相对稳定,在整个研究区域其变异较小,近似于正态分布,施肥元素的变异则较大,表现出明显的... 利用"网格"取样、土壤养分状况系统研究法和GIS技术探讨了湖北省粮食主产区3个自然村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异特性。结果表明,pH值和有机质相对稳定,在整个研究区域其变异较小,近似于正态分布,施肥元素的变异则较大,表现出明显的负偏峰分布特征;土壤有效P、K和Zn等重要施肥元素的空间变异主要是受土壤利用方式和施肥水平等随机因素的影响,同时其缺乏又更多地出现在水田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养分 一般变异特性 空间分布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莲藕磷肥合理用量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刘冬碧 丁亨虎 +4 位作者 胡中立 吴家琼 刘克芝 余延丰 熊桂云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1期4744-4748,共5页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莲藕磷肥合理用量,试验结果表明,在理论产量基本相等的条件下,采用线性+平台模型得到的莲藕临界施磷量(P2O568.8~106.9 kg/hm2),大大低于用二次型模型得到的莲藕最佳经济施磷量(P2O5117.6~144.0 kg/hm2),根据...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莲藕磷肥合理用量,试验结果表明,在理论产量基本相等的条件下,采用线性+平台模型得到的莲藕临界施磷量(P2O568.8~106.9 kg/hm2),大大低于用二次型模型得到的莲藕最佳经济施磷量(P2O5117.6~144.0 kg/hm2),根据湖北莲藕生产和施肥现状以及藕田土壤磷素肥力水平,提出湖北莲藕磷肥(P2O5)合理用量为75.0~120.0 kg/hm2,平均为90.0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莲藕 磷肥 合理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主要农区耕地土壤质量研究Ⅰ.耕地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异特征 被引量:3
17
作者 杨利 夏贤格 +5 位作者 范先鹏 吴家琼 肖习明 陈波 丁亨虎 熊桂云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3期5683-5687,共5页
采用地统计学的方法,研究了湖北省主要农区耕地土壤养分状况以及空间变异特征。结果表明,土壤基础养分及主要微量元素指标均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变异,其中p H、OM、全K变异较小,速效N、P、K及微量元素变异较大。湖北省主要农区土壤OM、全N... 采用地统计学的方法,研究了湖北省主要农区耕地土壤养分状况以及空间变异特征。结果表明,土壤基础养分及主要微量元素指标均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变异,其中p H、OM、全K变异较小,速效N、P、K及微量元素变异较大。湖北省主要农区土壤OM、全N、有效Mn和有效Cu较为丰富,但碱解N、速效P、有效Fe、有效B较为缺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北省 农区 土壤养分 空间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的水稻化肥减施效果评估研究--以湖北省为例 被引量:2
18
作者 杨利 马朝红 +3 位作者 胡时友 段建设 徐维明 涂涛 《湖北农业科学》 2020年第24期56-62,共7页
通过构建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利用技术、经济、社会和环境等4个二级指标,以有机肥替代化肥量、化肥施用量减少值、政府政策支撑响应程度以及改善农田土壤环境程度等14个三级指标,评价了湖北省稻麦轮作区水稻化肥减施效果。总体效果评价为... 通过构建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利用技术、经济、社会和环境等4个二级指标,以有机肥替代化肥量、化肥施用量减少值、政府政策支撑响应程度以及改善农田土壤环境程度等14个三级指标,评价了湖北省稻麦轮作区水稻化肥减施效果。总体效果评价为较好,其中,技术、经济、社会均评价为较好,环境效果评价为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层次分析 模型 化肥减量 效果评估 湖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冶市水稻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对水稻产量、效益及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翠 王香琪 +2 位作者 章扬武 胡振华 洪俊 《中南农业科技》 2025年第1期1-5,共5页
为探索适合湖北省大冶市的有机无机肥配施技术,选取大治市金湖街道港背村的稻田进行大田小区试验,研究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对水稻(Oryza sativa L.)产量和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同时综合考虑经济效益,提出稳产增产条件下适宜的配比,以期为... 为探索适合湖北省大冶市的有机无机肥配施技术,选取大治市金湖街道港背村的稻田进行大田小区试验,研究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对水稻(Oryza sativa L.)产量和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同时综合考虑经济效益,提出稳产增产条件下适宜的配比,以期为大冶市水稻化肥减量增效以及地力提升提供科学支撑。设置了4种施肥方式,分别为常规施肥处理(T1)、优化施肥处理(T2)、有机无机肥配施替代15%N处理(T3)、有机无机肥配施替代30%N处理(T4)。结果表明,相较于优化施肥处理,有机无机肥配施处理的水稻产量增加了4.80%~6.64%,土壤有机质、全量以及活性氮、磷、钾含量也均有所提升。综合考虑施用量与经济效益,有机无机肥配施替代15%N的施肥方式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Oryza sativa L.) 化肥减量 有机肥配施 产量 经济效益 土壤理化性状 湖北省大治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烟区土壤肥力状况及其演变特征 被引量:4
20
作者 谢媛圆 佀国涵 +5 位作者 李方明 陈涛 刘圣高 李彬 代惠娟 李佳莹 《湖北农业科学》 2020年第18期39-47,共9页
分析2012年采集于湖北省主产烟区3401份土壤样品的养分指标,并与2002年相关数据进行比较,研究了湖北省烟区土壤肥力状况及其演变特征。结果表明,2012年湖北省烟区土壤pH均值为6.2,属于弱酸性水平;土壤有机质均值为24.5 g/kg,土壤碱解氮... 分析2012年采集于湖北省主产烟区3401份土壤样品的养分指标,并与2002年相关数据进行比较,研究了湖北省烟区土壤肥力状况及其演变特征。结果表明,2012年湖北省烟区土壤pH均值为6.2,属于弱酸性水平;土壤有机质均值为24.5 g/kg,土壤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均值分别为147.6、36.9、239.1 mg/kg,其中土壤有机质含量属适中水平,而土壤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则属高至丰富水平;与2002年相比,2012年湖北省烟区的土壤pH除恩施市明显降低外均无明显变化,但酸性面积呈增加趋势;土壤有机质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低,以十堰市烟区降低最为明显。2012年土壤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明显提高,其较2002年分别提高了115.3%和57.7%。2012年湖北省不同烟区土壤交换性钙、有效锌和有效铜含量均值分别为2105.3、1.6和1.1 mg/kg,均处于较高至高水平,而土壤水溶性氯和水溶性硼的含量较低,其均值分别为9.8 mg/kg和0.4 mg/kg,可见在今后烟叶生产中应根据土壤情况,科学合理地施用硼肥和氯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北省 烟区土壤 肥力状况 演变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