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挥发性风味成分的湖北绿茶产地判别 被引量:1
1
作者 王雪萍 郑鹏程 +2 位作者 高士伟 叶飞 王胜鹏 《湖北农业科学》 2021年第23期143-147,152,共6页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对湖北不同茶区的40份名优绿茶进行挥发性组分分析。结果表明,40份绿茶共检出71种挥发性物质,鄂西武陵山及宜昌三峡茶区、鄂西北秦巴山茶区、鄂东大别山茶区分别鉴定出5种、3种、6种特征性挥发性物质。采用偏最小二乘...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对湖北不同茶区的40份名优绿茶进行挥发性组分分析。结果表明,40份绿茶共检出71种挥发性物质,鄂西武陵山及宜昌三峡茶区、鄂西北秦巴山茶区、鄂东大别山茶区分别鉴定出5种、3种、6种特征性挥发性物质。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可将不同茶区绿茶样品初步区分。通过逐步判别分析,可将不同茶区绿茶样品有效区分,橙花醇、顺-橙花叔醇、邻氨基苯甲酸甲酯等13种挥发性物质先后被引入判别模型,所建立的判别模型正确判别率为100.00%,交叉验证判别率为97.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性成分 产地判别 差异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诱捕平台的茶园茶尺蠖防治效果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陈勋 雷该翔 +8 位作者 毛迎新 黄丹娟 李新华 万昌玺 程繁杨 涂修亮 张敬峰 李罡 王友平 《湖北农业科学》 2018年第23期92-93,97,共3页
针对茶园主要害虫茶尺蠖,分别采用不同的诱捕平台进行试验示范,筛选最佳防控技术参数。结果表明,湿式诱捕器茶尺蠖性信息素诱杀茶尺蠖成虫是较好的绿色防控技术措施,最佳投放间距为15 m,最佳投放高度为高于茶丛20 cm,每隔15~20 d更换... 针对茶园主要害虫茶尺蠖,分别采用不同的诱捕平台进行试验示范,筛选最佳防控技术参数。结果表明,湿式诱捕器茶尺蠖性信息素诱杀茶尺蠖成虫是较好的绿色防控技术措施,最佳投放间距为15 m,最佳投放高度为高于茶丛20 cm,每隔15~20 d更换一次诱芯,能有效抑制茶尺蠖雄虫密度,达到较好的防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园 茶尺蠖 诱捕平台 防治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4个绿茶品系春梢生化成分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陈勋 贾尚智 +3 位作者 龚自明 王红娟 金孝芳 石亚亚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562-2565,2568,共5页
以湖北省茶叶种质资源圃保存的24个绿茶品系作为供试材料,取其春梢一芽二叶和一芽五叶蒸青固样,进行水浸出物、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儿茶素组分和氟元素水平等生化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供试的24个绿茶品系均具有低氟特性(【300 mg/kg... 以湖北省茶叶种质资源圃保存的24个绿茶品系作为供试材料,取其春梢一芽二叶和一芽五叶蒸青固样,进行水浸出物、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儿茶素组分和氟元素水平等生化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供试的24个绿茶品系均具有低氟特性(【300 mg/kg),07-7-45、07-7-4、07-7-31、04-3-1和07-7-25具有超低氟特性(【120 mg/kg);01-4-7和04-3-1具有高氨基酸(≥4%)特性;04-3-8具有高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特性;04-3-1和01-4-7两个品系酚氨比小于6,07-7-6和07-7-25酚氨比介于6~7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资源 春梢 生化成分 氟元素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缓释配方肥在茶树上的应用初探 被引量:5
4
作者 陈勋 王红娟 +4 位作者 毛迎新 谭荣荣 杨先进 雷该翔 龚自明 《湖北农业科学》 2015年第22期5625-5628,5640,共5页
通过进行茶树[Camellia sinensis(L.)O.Ktze.]专用缓释配方肥UFA及UF3试验,以明确茶树简化施肥、省工节本和提质增效的可行性。结果表明,与传统施肥相比,茶树施用专用配方缓释肥后前期产量相当,后期生育加快,能提高产量;能够提高茶叶中... 通过进行茶树[Camellia sinensis(L.)O.Ktze.]专用缓释配方肥UFA及UF3试验,以明确茶树简化施肥、省工节本和提质增效的可行性。结果表明,与传统施肥相比,茶树施用专用配方缓释肥后前期产量相当,后期生育加快,能提高产量;能够提高茶叶中氨基酸含量,增进茶叶品质;缓释肥UFA处理比传统施肥增收1 380元/667 m2,增幅为29.36%,缓释肥UF3增收1 450元/667 m2,增幅为30.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Camellia sinensis(L.)O.Ktze.] 缓释配方肥 应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尺蠖发生特点及其绿色防控对策 被引量:5
5
作者 雷该翔 王友平 +4 位作者 李新华 程繁杨 涂修亮 张敬峰 陈勋 《湖北农业科学》 2018年第12期51-53,共3页
通过2015-2017年连续三年在赤壁市对茶尺蠖(Ectropis obliqua)早期性诱监测,总结赤壁市茶叶茶尺蠖发生规律和发生特点,并提出采用有效的绿色防控策略,以供生产管理参考。
关键词 茶尺蠖(Ectropis obliqua) 发生特点 绿色防控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0.6%苦参碱水剂防治茶尺蠖田间防效 被引量:6
6
作者 安哲 胡义元 +3 位作者 段巧枝 黄丹娟 蔡智桂 陈勋 《湖北农业科学》 2017年第10期1866-1868,共3页
研究了0.6%苦参碱水剂防治茶尺蠖(Ectropis oblique hypulina Wehrli)的田间效果。结果表明,在茶园病虫防治时,推荐使用0.6%苦参碱水剂600倍稀释液(1 125.00 m L/hm^2),在茶尺蠖1~2龄幼虫期每公顷对水675 kg于傍晚均匀喷雾到茶树全株,... 研究了0.6%苦参碱水剂防治茶尺蠖(Ectropis oblique hypulina Wehrli)的田间效果。结果表明,在茶园病虫防治时,推荐使用0.6%苦参碱水剂600倍稀释液(1 125.00 m L/hm^2),在茶尺蠖1~2龄幼虫期每公顷对水675 kg于傍晚均匀喷雾到茶树全株,既节约成本,又达到最佳防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尺蠖(Ectropis OBLIQUE hypulina Wehrli) 苦参碱 茶园病虫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园害虫绿色防控试验报告 被引量:7
7
作者 安哲 宗庆波 +2 位作者 黄丹娟 蔡智桂 陈勋 《湖北农业科学》 2017年第24期4784-4786,共3页
为减少化学农药的施用,推广及应用绿色防控技术,开展了茶园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试验。结果表明,生物防治田间虫量最少,防治效果最好,持续时间较长,对农药减量控害成效显著。
关键词 茶园病虫害 绿色防治 物理防治 生物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