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2篇文章
< 1 2 3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湖北省地方鸡生态放养发展情况、问题及对策
1
作者 徐小娟 周宜敏 +2 位作者 刘翠君 王晓芳 蒲跃进 《中南农业科技》 2025年第7期146-149,共4页
介绍了湖北省地方鸡生态放养的养殖规模、养殖品种、养殖模式等发展情况,以及面临的鸡苗质量仍需提升、产品销售困难、养殖设施化偏低和品牌宣传推广难等问题,针对性提出从地方鸡生态放养意义认识提升、种源提升、配套养殖技术集成、规... 介绍了湖北省地方鸡生态放养的养殖规模、养殖品种、养殖模式等发展情况,以及面临的鸡苗质量仍需提升、产品销售困难、养殖设施化偏低和品牌宣传推广难等问题,针对性提出从地方鸡生态放养意义认识提升、种源提升、配套养殖技术集成、规范化标准化生产、产品分类认证及加大品牌宣传等方面提升地方鸡生态放养产业竞争力,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鸡 生态放养 发展 情况 问题 对策 湖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恩施茶园土壤及茶叶硒元素调查研究 被引量:14
2
作者 叶飞 龚自明 +3 位作者 高士伟 张强 崔清梅 梁金波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75-278,共4页
【目的】调查研究恩施茶区土壤及茶叶中硒含量,为湖北茶产业发展提供参考。【方法】采集了湖北恩施地区93个茶园的土壤和茶叶样品,检测了土壤pH值、土壤和茶叶中的硒含量。【结果】恩施地区的土壤全硒含量总体水平较高,变幅为0.13~43.50... 【目的】调查研究恩施茶区土壤及茶叶中硒含量,为湖北茶产业发展提供参考。【方法】采集了湖北恩施地区93个茶园的土壤和茶叶样品,检测了土壤pH值、土壤和茶叶中的硒含量。【结果】恩施地区的土壤全硒含量总体水平较高,变幅为0.13~43.50mg/kg,平均含量为1.52mg/kg,高于全国土壤元素平均值(0.1 mg/kg),属富硒土壤;茶叶样品的硒含量变幅为0.040~1.03mg/kg,平均硒含量为0.16mg/kg,高于全国平均值(0.08~0.12mg/kg)。土壤中pH值范围在4.5~5.5时,土壤全硒含量与茶叶硒含量呈显著相关(r≥0.90)。【结论】恩施茶园大多为富硒茶园,茶园土壤pH值保持在4.0~5.5区间有利于茶树对土壤中硒的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恩施茶区 土壤 茶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名优绿茶品质特点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龚自明 王雪萍 +4 位作者 高士伟 郑鹏程 叶飞 王红娟 李传忠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2期4626-4628,4643,共4页
为了解湖北省名优绿茶品质特点,选取湖北省不同茶区15只具代表性茶样,分别进行感官审评、生化分析、矿质元素含量分析和氨基酸组分分析。结果表明,湖北省名优绿茶的茶多酚含量为12.70%~16.90%,游离氨基酸总量为3.00%~5.80%,咖啡碱含量... 为了解湖北省名优绿茶品质特点,选取湖北省不同茶区15只具代表性茶样,分别进行感官审评、生化分析、矿质元素含量分析和氨基酸组分分析。结果表明,湖北省名优绿茶的茶多酚含量为12.70%~16.90%,游离氨基酸总量为3.00%~5.80%,咖啡碱含量为2.70%~4.20%,水浸出物含量为43.00%~49.60%,儿茶素总量为12.04%~15.74%,儿茶素品质指数为2.81~4.93,茶氨酸含量占游离氨基酸总量的30.12%~46.52%。测定结果中与茶叶品质正相关的因子含量较高,反映出湖北省名优绿茶品质总体较好。茶样间茶汤色泽、游离氨基酸总量、钾、钙、锰、铁、铝、钼元素变异较大,表明这些因子更易受茶树品种、栽培环境和加工工艺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优绿茶 品质特点 湖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温州蜜柑果实化渣性分析与评价 被引量:3
4
作者 王策 黄锐 +7 位作者 石志鹏 蒋迎春 何利刚 王志静 张豫 宋鑫 吴黎明 宋放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577-1591,共15页
【目的】探究湖北省温州蜜柑果实的化渣性差异及其主要影响因素,为温州蜜柑高品质栽培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通过感官评价、质构仪检测对温州蜜柑化渣性进行综合评价,并通过相关性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初步解析温州蜜柑果实化渣性的... 【目的】探究湖北省温州蜜柑果实的化渣性差异及其主要影响因素,为温州蜜柑高品质栽培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通过感官评价、质构仪检测对温州蜜柑化渣性进行综合评价,并通过相关性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初步解析温州蜜柑果实化渣性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果实横径、纵径、单果质量与剪切力、木质素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化渣度得分与可滴定酸(TA)含量、剪切力、穿刺力呈显著负相关,而剪切力与穿刺力呈显著正相关;木质素含量与果皮厚度和剪切力呈显著正相关,与固酸比(SAR)呈显著负相关;果胶含量与横径、TA、纤维素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构建了包括可溶性固形物(TSS)含量、穿刺力、木质素含量和果胶含量4个指标且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感官综合评价的预测模型:Y(化渣度得分)=5.875+0.108×X(TSS)-0.007×X(穿刺力)-0.007×X(木质素含量)+0.044×X(果胶含量)。模型综合口感预测得分与综合口感实际得分基本一致。【结论】基于回归分析建立的综合得分预测模型可实现温州蜜柑果实感官品质的综合评价,质构特征指标和理化成分指标作为客观方法可以较好地弥补感官分析的主观性缺陷,可应用于湖北省温州蜜柑的化渣性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州蜜柑 品质分析 化渣性 相关性分析 多元线性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地方杏品种资源荧光SSR遗传多样性分析
5
作者 叶缘铭 蔡化 +6 位作者 田瑞 董志丹 张豫 蒋迎春 吴黎明 何利刚 刘模发 《湖北农业科学》 2024年第10期97-101,共5页
为探明湖北省地方杏品种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以湖北省24个地方杏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SSR分子标记结合荧光毛细管电泳技术开展研究。结果表明,来自杏、桃、扁桃和樱桃上的14对引物共扩增出162个多态性等位基因位点,平均每个位点的等位基因... 为探明湖北省地方杏品种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以湖北省24个地方杏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SSR分子标记结合荧光毛细管电泳技术开展研究。结果表明,来自杏、桃、扁桃和樱桃上的14对引物共扩增出162个多态性等位基因位点,平均每个位点的等位基因数目为11.571。有效等位基因总数为90.312,平均每个位点的有效等位基因数目为6.451。观测杂合度(Ho)、期望杂合度(He)、香农指数(I)的平均值分别为0.652、0.813、2.031,多态性信息含量(PIC)平均值为0.794,说明所选近源物种的引物具有较高的通用性,多态性丰富。在相似系数0.580处将24个品种分为3个大组,第1组由洪平杏独立成组,第2组由榔梅、杏梅等4个品种组成,第3组由米杏、五祖杏等19个品种组成。可见,湖北省地方杏品种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采用SSR特异性引物可以鉴别湖北省地方杏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杏 种质资源 荧光SSR标记 遗传多样性 湖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梨果锈木栓质合成调控机制研究进展
6
作者 聂显双 伍涛 +5 位作者 许锋 李谢雨 杨立 程寅胜 龚宏 刘政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01-206,213,共7页
梨果皮的褐色锈斑是果皮角质层和表皮细胞破损后形成木栓层的外在颜色表现,而木栓质是木栓层的重要组成成分,其沉积过程与果锈的形成密切相关。梨果锈严重降低了梨果实的外观品质及商品价值。探究梨果锈木栓质的合成机制及其调控途径,... 梨果皮的褐色锈斑是果皮角质层和表皮细胞破损后形成木栓层的外在颜色表现,而木栓质是木栓层的重要组成成分,其沉积过程与果锈的形成密切相关。梨果锈严重降低了梨果实的外观品质及商品价值。探究梨果锈木栓质的合成机制及其调控途径,对提高梨果实外观品质具有重要意义。文章综述了梨果锈木栓质合成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的酶、转录因子以及激素等因子,旨在为梨果锈木栓质调控网络的进一步研究以及果实外观品质的提升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锈:木栓质 转录因子 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个茶树品种吸收和转运硒的差异研究
7
作者 曹丹 杨明忠 +3 位作者 刘艳丽 马林龙 梁金波 金孝芳 《福建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91-297,共7页
【目的】探明不同茶树品种对硒的响应差异。【方法】采用沙培方式研究不同品种在0、0.05 mmol·L^(-1)亚硒酸盐处理下,茶树各部位硒含量、硒转运系数、根系磷酸转运蛋白基因以及叶片主要内含成分含量变化。【结果】不加硒时,根和茎... 【目的】探明不同茶树品种对硒的响应差异。【方法】采用沙培方式研究不同品种在0、0.05 mmol·L^(-1)亚硒酸盐处理下,茶树各部位硒含量、硒转运系数、根系磷酸转运蛋白基因以及叶片主要内含成分含量变化。【结果】不加硒时,根和茎中的硒含量在品种间无显著差异,‘鄂茶11’的叶部硒含量较其他两个品种高。0.05 mmol·L^(-1)亚硒酸盐处理下,3个品种根、茎和叶中的硒含量均显著增加,同时,‘鄂茶一号’和‘鄂茶12’根部硒含量显著高于‘鄂茶11’,‘鄂茶12’茎和叶的硒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两个品种,进一步分析发现地上部对硒的转运能力是影响叶片硒含量的重要因素。基因表达分析发现在3个品种根部的CsPht1;2a表达量差异趋势与硒累积量一致。添加硒可以显著提高‘鄂茶12’的游离氨基酸(34.01%)、茶多酚(18.19%)、咖啡碱(9.82%)和黄酮类化合物(29.95%)的含量(P<0.05),显著提高‘鄂茶一号’和‘鄂茶11’的咖啡碱含量,增幅分别为24.58%、6.58%(P<0.05)。【结论】茶树品种间叶片硒含量的差异主要归因于其地上部对硒的转运能力,CsPht1;2a基因可能在茶树硒吸收和转运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外源添加硒影响茶叶品质,但存在品种间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品种 沙培 硒含量 磷酸转运蛋白 主要内含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茶园土壤养分状况评价 被引量:51
8
作者 王红娟 龚自明 +6 位作者 高士伟 王雪萍 宗庆波 李传忠 毛迎新 谭荣荣 匡胜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91-294,共4页
对湖北省123个典型茶园土壤进行取样和分析测定,结果表明:湖北省茶园土壤潜在酸化严重,土壤pH值在4以下的茶园占49.6%;土壤有机质、碱解氮和速效磷含量丰富;46.6%的茶园土壤速效钾亏缺;27.1%的茶园土壤有效镁含量偏低;微量元素中,土壤... 对湖北省123个典型茶园土壤进行取样和分析测定,结果表明:湖北省茶园土壤潜在酸化严重,土壤pH值在4以下的茶园占49.6%;土壤有机质、碱解氮和速效磷含量丰富;46.6%的茶园土壤速效钾亏缺;27.1%的茶园土壤有效镁含量偏低;微量元素中,土壤有效铁含量适中,有效铜亏缺严重,83.1%的茶园土壤有效铜含量低于1 mg/kg,1/3以上的茶园土壤有效锰和锌含量偏低。改善茶园土壤的酸化状况,加强对钾、镁、铜、锰和锌的施用是提高湖北省茶园茶叶产量和品质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园土 土壤养分状况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红外光谱技术在茶叶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9
作者 王胜鹏 高士伟 +5 位作者 滕靖 叶飞 桂安辉 郑鹏程 杨齐国 韩汉山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26-232,共7页
传统的茶叶品质感官审评方法和湿化学检测方法具有结果评价主观性强、测定费时、费力等局限性,而近红外光谱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分析技术手段,具有快速、无损、结果客观等优势,在茶行业上得到应用。本文在概述近红外光谱技术原理基础上,... 传统的茶叶品质感官审评方法和湿化学检测方法具有结果评价主观性强、测定费时、费力等局限性,而近红外光谱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分析技术手段,具有快速、无损、结果客观等优势,在茶行业上得到应用。本文在概述近红外光谱技术原理基础上,主要综述了近红外光谱技术在茶鲜叶品质分析、成分检测、茶叶等级识别、茶种类鉴别、茶地理溯源和茶叶深加工产品分析等方面的应用进展,分析了近红外光谱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应对策略,以期为近红外光谱技术在茶行业的广泛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茶叶 品质分析 等级评价 种类鉴别 茶地理溯源 茶深加工产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地方茶树种质资源中酯型儿茶素含量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金孝芳 贾尚智 +2 位作者 石亚亚 曹丹 龚自明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38-442,共5页
以26份湖北地方茶树种质资源为供试材料.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检测其春、夏、秋茶中CG、ECG、GCG、EGCG等4种主要酯型儿茶素组分含量。结果表明,CG、ECG、EGCG和酯型儿茶素总量在不同季节中的平均含量顺序为夏茶〉春茶〉秋茶,GCG的... 以26份湖北地方茶树种质资源为供试材料.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检测其春、夏、秋茶中CG、ECG、GCG、EGCG等4种主要酯型儿茶素组分含量。结果表明,CG、ECG、EGCG和酯型儿茶素总量在不同季节中的平均含量顺序为夏茶〉春茶〉秋茶,GCG的顺序为春茶〉夏茶〉秋茶;在春、夏、秋茶中,绝大部分茶树种质资源酯型儿茶素组分含量间表现出的变化趋势为EGCG〉GCG〉ECG〉CG。各茶树种质资源春、夏、秋茶中酯型儿茶素的变异系数在13.21%~36.99%之间.季节间的变辐较小.个体问的变幅较大。基于酯型儿茶素的年均含量聚类分析显示.第2类群中CG和ECG含量高.第4类群中GCG和酯型儿茶素总量含量高。鄂茶7号、五峰310、五峰602、宣恩65等4个资源的夏茶和五峰108的夏茶、秋茶、年平均EGCG含量均在9.0%以上,可视为高EGCG茶树种质资源.可在今后育种和生产中加以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北 茶树种质资源 酯型儿茶素 EGCG 高效液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柿子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被引量:12
11
作者 李先明 秦仲麒 +3 位作者 涂俊凡 杨夫臣 朱红艳 伍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26期47-50,共4页
湖北省柿子种质资源丰富,拥有我国唯一原产的甜柿种质——罗田甜柿,是我国甜柿生产的最适宜区域之一。经过考察调研,基本摸清了湖北省柿子产业的生产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促进湖北省柿子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 柿子 种质资源 罗田甜柿 发展对策 湖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主要茶区土壤环境状况分析 被引量:9
12
作者 王红娟 龚自明 +1 位作者 高士伟 王雪萍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3022-3024,共3页
通过对湖北省鄂西、鄂东、鄂西北、宜昌和鄂南茶区茶园的土壤酸碱度、重金属Cu、Pb、As、Hg、Cd和Cr的含量测定以及农药残留状况的分析,结合土壤环境质量评价国家标准(GB15618-1995)和有机茶产地环境条件农业标准(NY5199-2002),明确了... 通过对湖北省鄂西、鄂东、鄂西北、宜昌和鄂南茶区茶园的土壤酸碱度、重金属Cu、Pb、As、Hg、Cd和Cr的含量测定以及农药残留状况的分析,结合土壤环境质量评价国家标准(GB15618-1995)和有机茶产地环境条件农业标准(NY5199-2002),明确了湖北省主要茶区茶园土壤环境状况。结果表明,部分茶区土壤酸化严重,个别茶园受重金属轻度污染。五大茶区中,以宜昌茶区土壤重金属污染较重。湖北省主要茶区共13个茶园土壤农药有残留,占总量的21.3%,共检出六六六(BHC)、滴滴涕(DDT)、三氯杀螨醇(Dicofol)和联苯菊酯(Biphenthrin)4种农药残留,不同茶区检出种类和比例不同。整体看来,湖北省主要茶区茶园土壤环境状况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园 土壤环境 重金属 农药残留 湖北省主要茶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地方审定茶树品种中儿茶素含量分析 被引量:10
13
作者 金孝芳 贾尚智 +1 位作者 石亚亚 龚自明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7-71,共5页
以12个湖北省地方审定茶树品种为供试材料,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 HPLC )检测分析8种主要儿茶素组分含量。结果表明,儿茶素各组分变异系数在19.73%~67.17%之间,变异幅度较大;非酯型儿茶素组分含量间的变化趋势不明显,而酯型儿... 以12个湖北省地方审定茶树品种为供试材料,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 HPLC )检测分析8种主要儿茶素组分含量。结果表明,儿茶素各组分变异系数在19.73%~67.17%之间,变异幅度较大;非酯型儿茶素组分含量间的变化趋势不明显,而酯型儿茶素各组分含量大小为EGCG>GCG>ECG>CG。基于儿茶素品质指数进行聚类分析显示,鄂茶1号、鄂茶8号、鄂茶10号3个茶树品种可以作为适制名优绿茶的品种;五峰212、五峰310、鄂茶3号、鄂茶6号4个茶树品种EGCG含量高,可用于开发特殊茶饮;鄂茶2号儿茶素品质指数最低,适制红茶,但其EGC和儿茶素总量最高,应在今后的生产和育种中善加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茶素 品质指数 湖北省 特异茶树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叶香气质量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14
作者 刘盼盼 龚自明 +2 位作者 高士伟 郑鹏程 郑琳 《湖北农业科学》 2016年第16期4085-4089,4092,共6页
香气是影响茶叶风味和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茶叶香气品质的评价主要依靠感官品评,而感官品评易受评审人员主观意识及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其客观性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为提高品质鉴别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采用仪器辅助鉴别是非常必要的... 香气是影响茶叶风味和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茶叶香气品质的评价主要依靠感官品评,而感官品评易受评审人员主观意识及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其客观性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为提高品质鉴别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采用仪器辅助鉴别是非常必要的。对影响茶叶品质的主要香气物质的特征及致香成分进行了比较,对感官分析及仪器分析单独与结合使用在茶叶香气研究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 香气质量 感官分析 仪器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三峡库区晚熟脐橙不同海拔果实品质变化及枯水防控技术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吴黎明 何利刚 +9 位作者 王志静 宋放 王策 蒋迎春 刘继红 彭抒昂 鲍江峰 吴述勇 廖胜才 向进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8-24,共7页
以湖北三峡库区秭归地区不同海拔伦晚脐橙(Lane Late navel orange)果实为试验材料,探讨了湖北三峡库区晚熟脐橙果实枯水防控栽培技术,进行了晚熟脐橙种植区域布局研究。结果表明,在湖北三峡库区,长江南面晚熟脐橙适宜区域化种植在海拔3... 以湖北三峡库区秭归地区不同海拔伦晚脐橙(Lane Late navel orange)果实为试验材料,探讨了湖北三峡库区晚熟脐橙果实枯水防控栽培技术,进行了晚熟脐橙种植区域布局研究。结果表明,在湖北三峡库区,长江南面晚熟脐橙适宜区域化种植在海拔360m以下,长江北面在海拔350m以下。在适宜范围外,随海拔升高,晚熟脐橙果实品质下降,可食率、果汁率降低,酸下降快,化渣性变差,果实枯水加重。在海拔520m的果园冬季进行果实套袋,可将果实枯水率控制在6%,有效减轻和防止了晚熟脐橙的果实枯水,果实外观好,品质优;树冠覆膜的果实枯水率控制在20%以下,同样保证了果实品质,具备操作简便、劳动量小且成本较低的优势,可以在大规模生产中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熟脐橙 果实枯水 品质 海拔 果实套袋 树冠覆膜 湖北三峡库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油用牡丹产业发展的主要技术问题及建议 被引量:6
16
作者 仝铸 孙中海 +8 位作者 邱文明 何秀娟 何利刚 蒋迎春 吴黎明 王志静 许淼 肖翠 黄咏明 《湖北农业科学》 2017年第24期4802-4804,共3页
针对湖北省油用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的发展现状,提出了以下四大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一是优良品种选育研究滞后;二是可用于生产推广的规模化种植模式和种苗繁育技术体系尚未形成;三是栽培管理照搬北方模式,不利于后期管理... 针对湖北省油用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的发展现状,提出了以下四大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一是优良品种选育研究滞后;二是可用于生产推广的规模化种植模式和种苗繁育技术体系尚未形成;三是栽培管理照搬北方模式,不利于后期管理和荚果采摘;四是牡丹子油的加工企业较少,产品结构单一,精深加工技术有待拓展。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积极开展油用牡丹资源收集评价和育种工作、加大油用牡丹良种繁育配套技术研究、规范和制定油用牡丹栽植技术标准、推动相关企业建立油用牡丹的精深加工技术等解决办法和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用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 产业 发展 技术问题 解决方案 湖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枇杷产业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7
17
作者 王会良 何华平 +4 位作者 龚林忠 王富荣 刘勇 艾小艳 刘模发 《湖北农业科学》 2017年第6期1078-1079,1084,共3页
综述了湖北省枇杷(Eriobotrya japonica Lindl.)产业发展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湖北省发展枇杷产业的优势,并提出了相应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枇杷(Eriobotrya JAPONICA Lindl.) 产业 对策 湖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果树中基因枪法遗传转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8
作者 佟兆国 蔡斌华 +4 位作者 章镇 王富荣 张开春 闫国华 周宇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89-395,共7页
目前,应用于果树遗传转化的方法主要有农杆菌介导法和DNA直接导入法。介绍了DNA直接导入法中基因枪转化技术的原理、类型和基因枪的轰击参数、受体材料、基因型、轰击前后的培养条件等对其遗传转化频率的影响,并系统地概述了基因枪法在... 目前,应用于果树遗传转化的方法主要有农杆菌介导法和DNA直接导入法。介绍了DNA直接导入法中基因枪转化技术的原理、类型和基因枪的轰击参数、受体材料、基因型、轰击前后的培养条件等对其遗传转化频率的影响,并系统地概述了基因枪法在选择标记基因、报告基因、改良果树性状相关基因、启动子及多基因遗传转化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同时对果树基因枪转化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应用前景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树 基因枪 遗传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梨地方资源遗传变异和亲缘关系的SSR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田瑞 胡红菊 +3 位作者 张靖国 陈启亮 杨晓平 范净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2期5496-5501,5505,共7页
采用9对SSR特异性引物对湖北省92个梨品种(类型)的遗传变异和亲缘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9对引物共扩增出71个等位基因,不同引物扩增的等位基因差异较大,从5个到12个不等,平均每个位点7.9个等位基因。位点杂合度在0.616~0.868之间... 采用9对SSR特异性引物对湖北省92个梨品种(类型)的遗传变异和亲缘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9对引物共扩增出71个等位基因,不同引物扩增的等位基因差异较大,从5个到12个不等,平均每个位点7.9个等位基因。位点杂合度在0.616~0.868之间,平均值为0.788;Shannon-Weaver指数在1.690 2~2.964 4之间。采用UPGMA聚类分析法构建的系统树将92个梨品种划分为5组:白梨组、砂梨组、杂交类、豆梨组和半野生组。SSR分析结果说明湖北省梨地方资源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和复杂的亲缘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质资源 遗传变异 亲缘关系 SSR 湖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名优绿茶矿质元素含量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龚自明 王雪萍 +3 位作者 高士伟 郑鹏程 叶飞 王红娟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903-2905,共3页
对来自湖北不同茶区15只具代表性的名优绿茶中K、Ca、Mg、Mn、Fe、Al、Zn等10种矿质元素进行了测定,并结合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进行茶叶产地分类。结果表明,湖北名优绿茶矿质元素含量较高,尤其是与茶叶品质有关的元素,如Mg和Zn;聚类分... 对来自湖北不同茶区15只具代表性的名优绿茶中K、Ca、Mg、Mn、Fe、Al、Zn等10种矿质元素进行了测定,并结合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进行茶叶产地分类。结果表明,湖北名优绿茶矿质元素含量较高,尤其是与茶叶品质有关的元素,如Mg和Zn;聚类分析效果明显,可有效区分湖北4大茶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优绿茶 矿质元素 湖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