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9篇文章
< 1 2 2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热物理技术及天然抗菌剂在冷鲜畜禽肉制品保鲜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高敬瑶 吕辛梦 +8 位作者 周志 熊光权 汪兰 吴文锦 石柳 刘斌 黄云 钟雪芬 钱磊明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05-414,共10页
2023年我国畜禽肉产量达2456万吨,具有很大的消费市场,但其易腐败,保质期短,严重影响其经济价值。目前,非热物理技术及天然抗菌剂是冷鲜畜禽肉制品保鲜的研究热点。本文综述了非热物理技术(气调包装、辐照、高压电场和冰温)和天然抗菌剂... 2023年我国畜禽肉产量达2456万吨,具有很大的消费市场,但其易腐败,保质期短,严重影响其经济价值。目前,非热物理技术及天然抗菌剂是冷鲜畜禽肉制品保鲜的研究热点。本文综述了非热物理技术(气调包装、辐照、高压电场和冰温)和天然抗菌剂(植物源、动物源和微生物源)的抑菌机理,及在冷鲜畜禽肉制品中的应用情况,重点阐述了综合保鲜技术对冷鲜畜禽肉制品的保鲜应用效果,并对智能保鲜在冷鲜畜禽肉制品的应用做出展望,以期为非热物理技术及天然抗菌剂在冷鲜畜禽肉制品中的保鲜提供可行性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鲜畜禽肉制品 非热物理技术 天然抗菌剂 联合技术 保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农技术在农业研发中的作用及发展展望 被引量:7
2
作者 程薇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60-663,共4页
核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以及核技术与其他农业科学技术间的相互渗透,形成了独特的核农技术的重要地位。通过阐述核农技术在农业及相关学科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引导民众认识核农技术,以促进和发展核农技术为农业科技和农业生产做出贡献。
关键词 核农技术 现代农业 农业科学与相关学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产品异味物质形成机理、检测及去除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35
3
作者 杨玉平 熊光权 +5 位作者 程薇 乔宇 廖涛 林若泰 李小定 吴文锦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3期533-538,共6页
本文对水产品中异味的形成机理及其特征成分、异味成分分析的前处理方法和检测技术、水产品中异味的去除方法进行综述,为深入研究水产品中异味的产生机理和成分分析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指出水产品中异味去除技术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异味 形成机理 特征成分 脱除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蔬菜产业现状与加工业发展建议 被引量:6
4
作者 陈学玲 何建军 +4 位作者 关健 梅新 邱正明 聂启军 程薇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90-192,共3页
文章从区位优势、产业特色和生产水平等特点出发,阐述湖北蔬菜产业的发展现状,剖析其蔬菜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客观分析其蔬菜加工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全面实施质量标准体系、完善质量卫生安全检测体系、发展蔬菜贮藏保鲜技术和加工工... 文章从区位优势、产业特色和生产水平等特点出发,阐述湖北蔬菜产业的发展现状,剖析其蔬菜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客观分析其蔬菜加工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全面实施质量标准体系、完善质量卫生安全检测体系、发展蔬菜贮藏保鲜技术和加工工艺等,以促进湖北蔬菜加工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北 蔬菜 现状 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用菌菌糠加工利用技术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陈明利 王晨 +5 位作者 程薇 周明 高虹 史德芳 陈金国 郭鹏 《中国食用菌》 2015年第2期1-4,共4页
2012年全国食用菌菌糠产量1.8×107 t,湖北省菌糠产量超过8×105 t,大部分被露天堆弃,既浪费资源又污染环境。经统计分析,菌糠的养分含量较之初始栽培料高,其中玉米芯为主料栽培的金针菇菌糠中有机质含量最高,达65.23%,木屑为... 2012年全国食用菌菌糠产量1.8×107 t,湖北省菌糠产量超过8×105 t,大部分被露天堆弃,既浪费资源又污染环境。经统计分析,菌糠的养分含量较之初始栽培料高,其中玉米芯为主料栽培的金针菇菌糠中有机质含量最高,达65.23%,木屑为主料栽培的香菇菌糠有机质含量最低,为40.55%。菌糠加工利用价值很高,目前国内及湖北地区菌糠利用途径主要包括加工肥料、饲料、栽培基质、燃料和生物制剂等。利用精深加工技术手段,开发菌糠高科技产品,对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菌糠 菌糠饲料 菌糠肥料 菌糠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木耳农药残留降解技术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王轶 王晨 郭鹏 《湖北农业科学》 2015年第23期5984-5986,5991,共4页
对黑木耳(Auricularia auricular)中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的降解技术进行了研究,分析对比了表面活性剂洗涤、臭氧氧化及辐照处理3种方法对联苯菊酯和溴氰菊酯的降解效果。得到黑木耳中农药残留降解的最佳工艺:0.2%洗洁精洗涤60 min,饱... 对黑木耳(Auricularia auricular)中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的降解技术进行了研究,分析对比了表面活性剂洗涤、臭氧氧化及辐照处理3种方法对联苯菊酯和溴氰菊酯的降解效果。得到黑木耳中农药残留降解的最佳工艺:0.2%洗洁精洗涤60 min,饱和臭氧水溶液氧化30 min,12 k Gy ^(60)Co-γ辐照处理,此工艺条件下黑木耳中联苯菊酯和溴氰菊酯的去除率分别达到76.5%和87.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木耳(Auricularia auricular) 农残降解 拟除虫菊酯 表面活性剂 臭氧 辐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加工方式对体外模拟胃肠消化香菇活性物质含量及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姚芬 刘红霞 +5 位作者 范秀芝 史德芳 殷朝敏 高虹 张玉 姚望 《食品科学》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3-192,共10页
为研究不同加工方式和处理时间对香菇体外模拟胃肠消化后活性物质含量及体外活性的影响,采用蒸制、煮制、空气炸和烤箱烤制4种方式处理香菇,通过模拟体外胃肠消化后测定消化液中总酚、总黄酮、粗多糖和香菇嘌呤含量及其体外抗氧化、降... 为研究不同加工方式和处理时间对香菇体外模拟胃肠消化后活性物质含量及体外活性的影响,采用蒸制、煮制、空气炸和烤箱烤制4种方式处理香菇,通过模拟体外胃肠消化后测定消化液中总酚、总黄酮、粗多糖和香菇嘌呤含量及其体外抗氧化、降血脂和降血糖活性,并对消化液的体外活性和活性物质含量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消化前,与蒸制、煮制和空气炸处理相比,烤箱烤制更利于香菇中4种活性物质的保留,其中烤制5 min时总酚、总黄酮和粗多糖的含量和烤制15 min时香菇嘌呤的含量相对较高,分别为(222.13±3.57)mg/g、(4.49±0.06)mg/g、(5.57±0.28)g/100 g和(551.31±3.76)mg/100 g。经体外胃肠消化后,烤箱烤制香菇活性物质释放量相对较高,其次为空气炸。除烤箱烤制香菇总黄酮的释放量随烤制时间延长而降低外,其余活性物质释放量与加工时长无明显相关性。蒸制处理后香菇肠消化液的体外活性相对较高,其中,蒸制20 min的香菇肠消化液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清除率和蒸制10 min的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2,2’-azino-bis(3-ethylbenzothiazoline-6-sulfonic acid),ABTS)阳离子自由基清除率最高(P<0.05),分别为(88.74±0.34)%和(50.39±0.07)%;而不同加工方式的香菇肠消化液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无显著差异(P>0.05);蒸制10 min时肠消化液的胰脂肪酶抑制活性相对较强(P>0.05),为(49.42±2.32)%。相关性分析发现,胃消化液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与其总酚(P<0.01)和香菇嘌呤(P<0.05)含量呈显著正相关,ABTS阳离子自由基抑制率与其总酚(P<0.05)和粗多糖(P<0.01)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而肠消化液的胰脂肪酶抑制活性与4种活性物质含量均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综上可以看出烤制更有利于活性物质的保留和消化释放,而蒸制更利于改善香菇肠消化液的体外活性。本研究为香菇科学合理的加工提供了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菇 加工方式 总酚 总黄酮 粗多糖 香菇嘌呤 体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产品保鲜技术研究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22
8
作者 王红 王少华 +2 位作者 熊光权 白婵 廖涛 《湖北农业科学》 2019年第12期15-18,共4页
水产品脂肪含量低、肉质鲜嫩、风味特殊,是一种深受消费者欢迎的食物。但由于其高水分和高蛋白的特点使其宰杀后鲜度下降快,易腐败变质,因此在水产品加工过程中亟需高效安全的保鲜技术。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水产品保鲜研究的现状,主要分... 水产品脂肪含量低、肉质鲜嫩、风味特殊,是一种深受消费者欢迎的食物。但由于其高水分和高蛋白的特点使其宰杀后鲜度下降快,易腐败变质,因此在水产品加工过程中亟需高效安全的保鲜技术。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水产品保鲜研究的现状,主要分析了物理、生物和化学保鲜等技术对水产品保鲜的影响,并对未来水产品保鲜加工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品 加工 保鲜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药用菌中天然活性成分调控尿酸代谢机制研究进展
9
作者 文静 殷朝敏 +4 位作者 范秀芝 史德芳 姚芬 于巍 高虹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28-336,共9页
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是由于人体中尿酸含量过高而导致的代谢性疾病。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患病率逐渐增加,且患者呈年轻化趋势,对人体健康产生了巨大的危害。近年研究发现,食药用菌中一些天然活性成分在改善高尿... 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是由于人体中尿酸含量过高而导致的代谢性疾病。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患病率逐渐增加,且患者呈年轻化趋势,对人体健康产生了巨大的危害。近年研究发现,食药用菌中一些天然活性成分在改善高尿酸血症方面具有显著效果。因此,本文结合国内外最新研究,以尿酸代谢过程、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发病机制为基础,对食药用菌中主要活性成分调控尿酸代谢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食药用菌中活性成分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尿酸血症 痛风 尿酸代谢 食药用菌 肠道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加工方式对克氏原螯虾品质的影响
10
作者 鲍晓龙 王杰 +5 位作者 汪兰 石柳 吴文锦 柳静 于巍 汪超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6-104,共9页
【目的】提高预制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热加工品质。【方法】采用过热蒸汽、水煮和油炸等三种加热方式处理克氏原螯虾,测定虾尾肉结构、水分子分布和质构特性的影响。【结果】过热蒸汽、水煮和油炸等三种方式的加热时间分别... 【目的】提高预制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热加工品质。【方法】采用过热蒸汽、水煮和油炸等三种加热方式处理克氏原螯虾,测定虾尾肉结构、水分子分布和质构特性的影响。【结果】过热蒸汽、水煮和油炸等三种方式的加热时间分别为4 min、5 min、60 s。过热蒸汽组蒸煮损失率最低为16.03%,显著低于水煮、油炸的20.95%、26.79%(P<0.05);降温处理后持水性进一步提升,离心损失率由26.48%降低至23.26%;虾体内水分子分布均匀性均优于其他方式,蛋白质二级结构中β-折叠和β-转角占比最高,分别为31.26%、44.51%;虾尾肉肌纤维结构紧密、排列整齐;降温后虾肉结构完整性保持最佳。水煮处理的持水性显著低于过热蒸汽,微观结构出现轻微开裂;油炸处理显著降低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残留活性(11.75 U/mg),且色泽鲜艳,但对肌纤维微观结构破坏严重。【结论】过热蒸汽处理克氏原螯虾,在质地改善、烹饪损失以及持水性等方面表现更优,可应用在克氏原螯虾工业化生产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氏原螯虾 热加工 过热蒸汽 多酚氧化酶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麦麸改性技术及改性麦麸在食品中的应用进展
11
作者 张乐 范秀芝 +5 位作者 高虹 殷朝敏 史德芳 姚芬 胡国元 彭珩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8期416-425,共10页
麦麸作为小麦加工的副产物,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等营养和活性物质,但其易老化、口感较差以及含有抗营养因子等特性制约了其在食品中的应用。为改善口感、增加营养和活性物质的利用率,物理、化学、酶处理及微生物发酵等技术已应用于麦麸... 麦麸作为小麦加工的副产物,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等营养和活性物质,但其易老化、口感较差以及含有抗营养因子等特性制约了其在食品中的应用。为改善口感、增加营养和活性物质的利用率,物理、化学、酶处理及微生物发酵等技术已应用于麦麸的改性,该文系统综述了麦麸的主要改性方法以及改性后麦麸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并针对现有技术和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展望,旨在为麦麸的改性、加工和工业化利用提供依据和新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麸 膳食纤维 植酸 改性方法 生物发酵法 食品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伤口愈合的细菌纤维素基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12
作者 杨兰焰 石柳 +6 位作者 陈胜 汪兰 吴文锦 陈朗 熊光权 彭勇波 郭晓嘉 《中国造纸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5-65,共11页
细菌纤维素(bacterial cellulose,BC)是一种由微生物代谢合成的胞外多糖,因其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及可调控性,已在生物医学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然而,天然BC并不具备自愈合、抗菌、抗炎或止血功能,需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策略对其进行功能化... 细菌纤维素(bacterial cellulose,BC)是一种由微生物代谢合成的胞外多糖,因其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及可调控性,已在生物医学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然而,天然BC并不具备自愈合、抗菌、抗炎或止血功能,需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策略对其进行功能化改性。本文介绍了BC的生物合成原理、制备方法,以及其生物相容性、可生物降解性、高机械性能、高纳米孔隙率等基本功能特性,综述了具备止血、抗菌、抗炎等生物医用功能的BC基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此外,还介绍了BC基复合材料在促凝血材料和伤口敷料中的多样化应用形式,如水凝胶敷料、伤口修复贴片和海绵敷料等;最后,对BC基复合材料在伤口修复领域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纤维素 伤口敷料 功能化改性 伤口愈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电离辐射肽的制备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13
作者 傅建龙 鉏晓艳 +5 位作者 郭露 邱亮 齐宜恒 宋姿欣 李海蓝 黄永炳 《核农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2481-2491,共11页
电离辐射(IR)作为一种以电磁波形式释放的辐射,能引发原子或分子电离,可通过直接作用攻击生物体内的DNA、蛋白质、脂质等生物大分子,或通过间接作用在生物体内产生过量的自由基,造成氧化应激损伤。抗辐射肽作为一种独特的生物活性肽,具... 电离辐射(IR)作为一种以电磁波形式释放的辐射,能引发原子或分子电离,可通过直接作用攻击生物体内的DNA、蛋白质、脂质等生物大分子,或通过间接作用在生物体内产生过量的自由基,造成氧化应激损伤。抗辐射肽作为一种独特的生物活性肽,具有抗IR的能力,能通过提高抗氧化酶活性、清除自由基、修复DNA、抑制炎症反应等途径对生物体IR损伤进行防护和修复。基于此,本文结合抗辐射肽制备及其抗辐射作用机制的最新研究成果,系统阐述了抗辐射肽的主要来源、提取纯化方法、检测方法及其抗辐射机制,分析其对IR的防护修复作用,并对抗辐射肽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可为未来抗辐射肽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并为IR防护和修复领域研究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辐射肽 电离辐射 辐射损伤 防护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辐照剂量对加工用水中小龙虾虾黄感官品质的影响
14
作者 黄琪 王世哲 +3 位作者 陈戈辉 乔宇 汪超 李弥友 《肉类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6-61,共6页
为探究辐照剂量对加工用水中虾黄品质的影响,以工厂加工用水中流失的虾黄为原料,对其进行60Co-γ射线辐照(2、4、6、8 kGy)杀菌处理,分析其菌落总数、大肠菌群数、重金属含量等安全性指标的变化,并结合电子鼻、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为探究辐照剂量对加工用水中虾黄品质的影响,以工厂加工用水中流失的虾黄为原料,对其进行60Co-γ射线辐照(2、4、6、8 kGy)杀菌处理,分析其菌落总数、大肠菌群数、重金属含量等安全性指标的变化,并结合电子鼻、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不同辐照剂量处理对加工用水中虾黄品质和风味的影响。结果表明,较高剂量(≥4 kGy)辐照处理对菌落总数、大肠菌群有较好的抑制作用,且重金属含量均符合国家标准。电子鼻检测结果表明,4种不同辐照剂量处理组中虾黄的风味呈现明显差异,含氮氧化合物、含硫化合物响应值随辐照剂量的增加呈递增趋势。6 kGy辐照处理组挥发性风味物质数量最多,共19种,以醛类、醇类、杂环类等为主。感官评价结果表明,4、6 kGy辐照组可接受度较高。总体来看,6 kGy辐照组在安全性和风味方面均优于其他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龙虾副产物 虾黄 辐照 品质 风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的抑菌活性物质筛选研究进展
15
作者 侯江霞 姜金辉 +9 位作者 王琛鑫 汪兰 石柳 吴文锦 郭晓嘉 陈胜 陈朗 曹锋 孙丽 周志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366-375,共10页
细菌耐药性问题对人类、畜禽健康和公共卫生构成极大威胁,因此,寻找有效的新型抗菌化合物迫在眉睫。传统抑菌活性筛选方法存在耗时、耗力,且结果的准确性和客观性较差等问题,机器学习算法作为人工智能的一个分支,因其在处理大规模数据... 细菌耐药性问题对人类、畜禽健康和公共卫生构成极大威胁,因此,寻找有效的新型抗菌化合物迫在眉睫。传统抑菌活性筛选方法存在耗时、耗力,且结果的准确性和客观性较差等问题,机器学习算法作为人工智能的一个分支,因其在处理大规模数据、特征提取和模型优化方面的优异表现,已逐渐被引入到抑菌物质筛选中。本文综述了常用的机器学习算法模型,如随机森林、支持向量机、深度学习等在抑菌活性物质中的筛选,深入探讨了机器学习在抗生素、抗菌肽、精油、多酚筛选中的应用,旨在为抑菌活性物质筛选中的机器学习技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学习 抑菌活性物质 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加工方式对茭白脆片品质的影响
16
作者 戴芳 南占东 +3 位作者 温华建 杨淑涵 熊添 廖李 《湖北农业科学》 2025年第6期149-154,共6页
为开发茭白(Zizania latifolia)脆片产品,分别采用油炸、空气炸和热风干燥加工茭白脆片,分析其硬度、脆性、酸价等品质指标。开展加速氧化试验,分别于贮藏0、6、12、18、24、30 d测定茭白脆片的过氧化值和挥发性风味物质。结果表明,油... 为开发茭白(Zizania latifolia)脆片产品,分别采用油炸、空气炸和热风干燥加工茭白脆片,分析其硬度、脆性、酸价等品质指标。开展加速氧化试验,分别于贮藏0、6、12、18、24、30 d测定茭白脆片的过氧化值和挥发性风味物质。结果表明,油炸组茭白脆片的色差、硬度和脆性最大,酸价最高,脂肪含量最高(27.56 g/100 g);空气炸组茭白脆片的色差、硬度和酸价适中,而脆性最小,且脂肪含量低于19.00 g/100 g;热风干燥组茭白脆片的色差和硬度最小,酸价最低,且脆性适中,脂肪含量低于19.00 g/100 g。在加速氧化期间,油炸组的过氧化值均高于其他2组,贮藏18 d时达到0.25 g/100 g;空气炸组和热风干燥组的过氧化值分别于贮藏24、30 d超过0.25 g/100 g。经GC-MS分析,三种方式加工的茭白脆片共检测出71种挥发性物质,其中醇类8种、醛类18种、酮类9种、酸类3种、酯类4种、烷烃类14种、烯烃类4种、其他类11种。综合来看,空气炸和热风干燥加工的茭白脆片品质和保质期均优于油炸的,且热风干燥加工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茭白(Zizania latifolia) 脆片 品质 挥发性风味物质 加工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鲜肉辐照异味和脂肪氧化控制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李新 林若泰 +4 位作者 熊光权 程薇 乔宇 廖涛 耿胜荣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001-1005,共5页
以猪肉为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感官及电子鼻试验研究辐照剂量、TBHQ浓度和包装中氧气含量对冷鲜肉辐照异味和脂肪氧化作用的影响,确定最佳辐照工艺。结果表明,在处理条件为辐照剂量2.4kGy,TBHQ油溶液浓度1g/L,真空包装时,辐... 以猪肉为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感官及电子鼻试验研究辐照剂量、TBHQ浓度和包装中氧气含量对冷鲜肉辐照异味和脂肪氧化作用的影响,确定最佳辐照工艺。结果表明,在处理条件为辐照剂量2.4kGy,TBHQ油溶液浓度1g/L,真空包装时,辐照冷鲜肉产生的异味达到不可察觉程度,并能较好地抑制脂肪氧化。电子鼻试验表明,通过最优控制方法,辐照后的冷鲜肉与未处理的冷鲜肉气味相似度达到91.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照 TBHQ 异味 脂肪氧化 猪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淡水鱼微冻保鲜技术研究 被引量:18
18
作者 熊光权 程薇 +3 位作者 叶丽秀 周明 杜欣 关键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992-995,共4页
测定了草鱼、鲫鱼微冻的最适温度,研究了微冻速度对产品质量的影响以及微冻保鲜期内挥发性盐基氮和菌落总数、感官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采用温度法和电阻测定法测得淡水鱼微冻的最适温度为-3℃;快速微冻处理的淡水鱼品质明显优于... 测定了草鱼、鲫鱼微冻的最适温度,研究了微冻速度对产品质量的影响以及微冻保鲜期内挥发性盐基氮和菌落总数、感官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采用温度法和电阻测定法测得淡水鱼微冻的最适温度为-3℃;快速微冻处理的淡水鱼品质明显优于慢速微冻;微冻鱼的挥发性盐基氮含量随保鲜时间延长呈上升趋势,但温度的波动越小对淡水鱼挥发性盐基氮的控制越有利;淡水鱼微冻保鲜期内,菌落总数在贮藏前期变化不大,在贮藏后期随微冻保鲜时间的延长呈上升趋势,温度的波动越小对菌落总数的控制越有利;感官指标分析表明,在-3±0.1℃下贮藏的鱼体感官变化很慢,即使贮藏了30 d,淡水鱼仍属感官1级。通过测定草鱼、鲫鱼挥发性盐基氮、菌落总数结合感官评定,草鱼、鲫鱼微冻保鲜30 d,仍然达到GB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淡水鱼 微冻保鲜 产品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膨化山药脆片的加工工艺研究 被引量:13
19
作者 刘璐 廖李 +9 位作者 程薇 汪兰 吴文锦 陈学玲 丁安子 何建军 史德芳 高虹 梅新 乔宇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7期4126-4129,4135,共5页
以新鲜蕲春山药(Dioscorea opposita)为材料,采用微波膨化工艺,开发一种新型的山药脆片。通过分析比较,考察了山药片厚度、氯化钠溶液浓度、干燥时间、微波功率及膨化时间对山药脆片脆度和色度(b*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山药片厚度为1.5... 以新鲜蕲春山药(Dioscorea opposita)为材料,采用微波膨化工艺,开发一种新型的山药脆片。通过分析比较,考察了山药片厚度、氯化钠溶液浓度、干燥时间、微波功率及膨化时间对山药脆片脆度和色度(b*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山药片厚度为1.5 mm、氯化钠溶液的浓度为3%、70℃条件下干燥80 min、微波功率420 W、微波膨化时间60 s时,山药片的脆度值为6.917,色度(b*值)为13.62,介于最佳范围内。在此工艺条件下制得的山药脆片含水量为0.44%,总糖含量为14.11%,氨基酸含量为9.89%。所得到的山药脆片产品组织饱满、口感松脆、咸淡适中、颜色金黄、无焦化现象,具有山药的清香气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药(Dioscorea opposita) 微波 膨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葛根产业化现状分析与发展建议 被引量:9
20
作者 何建军 王少华 +5 位作者 程薇 陈学玲 关健 周明 张金木 杜欣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969-973,共5页
在分析葛根食品保健功能和对生态保护作用的基础上,针对湖北省葛根产业化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葛根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葛根 产业化 问题 建议 湖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