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桂花母树结实观察研究——以湖北咸宁地区为例
1
作者 何礼军 孙连连 杨园园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17期7552-7553,共2页
成宁地区桂花母树约占2%,一般花期9月,开花较整齐,果实秋、冬、春季生长,种子形态成熟于4月,具有明显的大小年,种子千粒重为352 g.桂花母树种子的产量受遗传品质、体内氮素积累量、光照、机械损伤及开花整齐性等因素影响和制约.
关键词 桂花 种子 花卉 植物生理 园林 园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花种子发育与发芽研究综述 被引量:3
2
作者 何礼军 孙连连 杨园园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11期4870-4870,4948,共2页
文章指出结实桂花雌蕊的4胚珠中只1个能双受精并发育成种子;形态成熟的桂花种子还需后熟发育才能发芽,赤霉素和层积有利于桂花种子后熟;桂花种子的发芽抑制物、包埋胚的胚乳、低于脱水耐性的临界含水量是桂花种子发芽的障碍;层积催芽使... 文章指出结实桂花雌蕊的4胚珠中只1个能双受精并发育成种子;形态成熟的桂花种子还需后熟发育才能发芽,赤霉素和层积有利于桂花种子后熟;桂花种子的发芽抑制物、包埋胚的胚乳、低于脱水耐性的临界含水量是桂花种子发芽的障碍;层积催芽使桂花种子发生一系列生理生化变化,朝萌发的方向发展。最后提出桂花种子诱变育种研究和桂花种子生产研究将是桂花种子研究重要的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花 种子 繁殖 花卉 植物 植物生理 园林 园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花芽的生理特性观察研究
3
作者 何礼军 王珊崇 杨园园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20期8458-8459,共2页
桂花腋芽为叠生三芽或分化为花芽或保持叶芽。桂花顶芽始终是叶芽,但有自枯现象,生活力不是最强,活动力却最强;而叠生三芽的活动力由上至下逐渐减弱。桂花花芽分化受结实大年的影响。桂花花芽开花的整齐性受花芽活动力、品种遗传物质的... 桂花腋芽为叠生三芽或分化为花芽或保持叶芽。桂花顶芽始终是叶芽,但有自枯现象,生活力不是最强,活动力却最强;而叠生三芽的活动力由上至下逐渐减弱。桂花花芽分化受结实大年的影响。桂花花芽开花的整齐性受花芽活动力、品种遗传物质的影响。桂花腋芽萌发抽枝受季节、机械损伤及年龄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花 花卉 植物 植物生理 园林 园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海拔条件下选择实用型水稻光温敏雄性核不育系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牟同敏 袁潜华 +5 位作者 杨国才 卢兴桂 章显光 毛祖德 郭道珍 金华升 《高技术通讯》 CAS CSCD 1994年第12期8-12,共5页
以湖北省远安县苟家垭镇窑河村(北纬31°13′,东经111°2′,海拔525~540米)作为长日低温环境,进行了实用型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的选择和鉴定研究。参试材料有光敏型不育系NK58S,低温敏型核不育系培矮... 以湖北省远安县苟家垭镇窑河村(北纬31°13′,东经111°2′,海拔525~540米)作为长日低温环境,进行了实用型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的选择和鉴定研究。参试材料有光敏型不育系NK58S,低温敏型核不育系培矮645、HN5S和高温敏型不育系W6154S5、W8013S。试验方法是进行分期播种、连续观测小穗自交不育度,并同步观测气温。早稻类型的品种4月上旬播种,7月中旬可以齐穗,中、晚稻品种4月下旬播种,8月中、下旬可以齐穗。高温敏型的不育系在该点无明显的不育期,自交不育度在80%左右,低温敏型的不育系基本保持稳定的不育。光敏型的NK58S,敏感期处在24℃以上时表现不育,24℃以下时表现基本可育。当温度在24℃上下波动时,育性也随之出现波动。研究结果初步认为,该点作为长日低温选择环境是可行的。早稻类型的材料可在7月中旬和8月中、下旬选择和鉴定,中、晚稻类型的材料可在8月中、下旬选择和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光温敏核 不育系 选育 低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来源真菌Penicillium citrinum的化学成分及其活性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杨素梅 杨曦亮 +6 位作者 肖绍羽佳 周梦蝶 张亚妮 吴兆圆 刘芳 刘曼丽 方伟 《广西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760-767,共8页
为研究海洋来源真菌橘青霉(Penicillium citrinum)的次生代谢产物及其活性,采用凝胶柱层析、正相硅胶柱层析以及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对菌株发酵液的乙酸乙酯提取物进行分离,通过LC-MS、NMR结构鉴定和文献数据对比等方法进行鉴定。结果表... 为研究海洋来源真菌橘青霉(Penicillium citrinum)的次生代谢产物及其活性,采用凝胶柱层析、正相硅胶柱层析以及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对菌株发酵液的乙酸乙酯提取物进行分离,通过LC-MS、NMR结构鉴定和文献数据对比等方法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分离到的7个已知化合物经鉴定分别为3,3-二吲哚烷基-1,2-丙二醇(1)、robillafuran (2)、asperfuran A (3)、gamahorin (4)、7-羟基-5-甲氧基-4,6-二甲基-异苯并呋喃酮(5)、5-甲氧基-4,6-二甲基-7-氧-α-L-鼠李糖基-异苯并呋喃酮(6)、pestynol (7)。化合物1-7均为首次从青霉属真菌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首次从真菌的次生代谢产物中发现。活性筛选结果表明,化合物7具有抗菌活性,化合物1和7对Marc-145细胞具有较强的细胞毒活性,半数致死浓度(Median Lethal Concentration, LC)值分别为57.397μg/mL和35.386μg/mL;在LPS诱导的BV-2细胞模型中,化合物2和4在浓度为12μg/mL时,BV-2细胞的存活率分别为76.77%和69.69%,具有潜在的抗神经炎症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橘青霉 真菌 次生代谢产物 神经炎症 细胞毒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菌NBERC49006的次级代谢产物及其除草活性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吴兆圆 方伟 +3 位作者 张志刚 张亚妮 万中义 王开梅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772-1776,1822,共6页
为明确除草活性真菌NBERC_49006中的活性物质基础,对其次级代谢产物进行研究。通过对菌株大量发酵,采用乙酸乙酯提取,凝胶柱色谱和制备高效液相色谱分离纯化得到7个化合物,并通过理化性质、LC-MS及NMR鉴定为trichothecin(1)、8-deoxy-tr... 为明确除草活性真菌NBERC_49006中的活性物质基础,对其次级代谢产物进行研究。通过对菌株大量发酵,采用乙酸乙酯提取,凝胶柱色谱和制备高效液相色谱分离纯化得到7个化合物,并通过理化性质、LC-MS及NMR鉴定为trichothecin(1)、8-deoxy-trichothecin(2)、engleromycenolic acid a(3)、engleromycenolic acid b(4)、rosololactone(5)、rosenonolactone(6)、2α-hydroxy-cis-communic acid(7)。其中,化合物3、4和7首次从该菌种中得到,而且化合物7是首次从微生物中得到。除草活性测试表明化合物1和2对拟南芥具有较强的除草活性,LC 50值分别为9.30和28.98μg/mL。该研究可为真菌源除草先导化合物的发现提供良好的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红单端孢菌 次级代谢产物 trichothecin 8-deoxy-trichothecin 除草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肪酸结合蛋白基因与家禽脂质沉积关联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陈芳 张昊 +3 位作者 赵娜 杨雪海 魏金涛 张巍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6期49-53,共5页
脂肪酸结合蛋白是脂质结合蛋白超家族成员,是机体脂肪代谢过程的重要调控因子。本文就该基因家族中的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脂肪型脂肪酸结合蛋白、细胞外脂肪酸结合蛋白、肝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和小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基因与家禽脂质... 脂肪酸结合蛋白是脂质结合蛋白超家族成员,是机体脂肪代谢过程的重要调控因子。本文就该基因家族中的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脂肪型脂肪酸结合蛋白、细胞外脂肪酸结合蛋白、肝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和小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基因与家禽脂质沉积关联的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禽 脂肪酸结合蛋白 多态位点 脂质沉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薄皮甜瓜春季露地轻简化栽培技术 被引量:1
8
作者 李金泉 戴照义 +4 位作者 王运强 聂启军 任志勇 宋志红 焦春海 《长江蔬菜》 2020年第19期29-31,共3页
导读:薄皮甜瓜具备耐热、耐湿、耐雨水的优良特性,非常适合露地栽培,且种植收益较高。但近年来薄皮甜瓜生产成本不断上升,为此经过多年试验和调查,总结出一套轻简化栽培技术,主要包括品种选择、机械化整地覆膜、简化定植浇水、减少植株... 导读:薄皮甜瓜具备耐热、耐湿、耐雨水的优良特性,非常适合露地栽培,且种植收益较高。但近年来薄皮甜瓜生产成本不断上升,为此经过多年试验和调查,总结出一套轻简化栽培技术,主要包括品种选择、机械化整地覆膜、简化定植浇水、减少植株调整、提高品质等关键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皮甜瓜 植株调整 露地栽培 轻简化栽培技术 机械化整地 提高品质 春季露地 生产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丝瓜络标准化栽培技术
9
作者 李金泉 宋志红 +5 位作者 聂启军 任志勇 董斌峰 胡志伟 姚明华 焦春海 《长江蔬菜》 2022年第24期50-53,共4页
丝瓜络又名丝瓜瓤、丝瓜网、瓜络,国外叫植物海绵,是葫芦科植物丝瓜干燥成熟果实的维管束交织而成的网状结构,呈长圆筒形或长梭形。20世纪80年代以前,丝瓜主要作为食用和药用植物栽培,栽培面积有限[1],20世纪80年代以后,人们对丝瓜络作... 丝瓜络又名丝瓜瓤、丝瓜网、瓜络,国外叫植物海绵,是葫芦科植物丝瓜干燥成熟果实的维管束交织而成的网状结构,呈长圆筒形或长梭形。20世纪80年代以前,丝瓜主要作为食用和药用植物栽培,栽培面积有限[1],20世纪80年代以后,人们对丝瓜络作为重要的工业品和中药材原料的认识和利用不断深入,不仅开发了丰富的深受市场欢迎的日用品、沐浴用品、保健用品等系列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瓜络 葫芦科植物 标准化栽培技术 药用植物栽培 成熟果实 保健用品 栽培面积 系列产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菌Neoascochyta argentina NBERC-H82的次级代谢产物研究
10
作者 王月莹 杨素梅 +4 位作者 刘芳 刘曼莉 张志刚 杨曦亮 方伟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793-797,共5页
研究真菌Neoascochyta argentina中抗菌化学成分。采用硅胶、葡聚糖凝胶LH-20柱层析以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分离技术,从Neoascochyta argentina发酵液乙酸乙酯提取物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ascomfuran A(1),phenylpyropene B(2)... 研究真菌Neoascochyta argentina中抗菌化学成分。采用硅胶、葡聚糖凝胶LH-20柱层析以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分离技术,从Neoascochyta argentina发酵液乙酸乙酯提取物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ascomfuran A(1),phenylpyropene B(2),phenylpyropeneC(3),phenylpyropeneF(4),phenylpyropene A(5),pyripyropene A(6),所有化合物均首次从Neoascochyta属分离得到。采用微量稀释法,测试分离化合物对于5种病原细菌和4种病原真菌的抑制活性,结果表明化合物1,2,4和5对于灰葡萄孢菌具有抑制活性(MIC均为50μg/m L)。研究结果表明真菌Neoascochyta argentina中主要代谢产物为pyripyropene和phenylpyropene类化合物,具有抑制灰葡萄孢菌的活性,为开发其成为微生物源农药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真菌活性 次级代谢产物 Neoascochyta argentina Pyripyropene Phenylpyropen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设适合中国国情的农业 推广体制的基本思路及组织形式
11
作者 杨靖钟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36-38,共3页
本文从我国国情和改革开放大背景出发,论述了农业推广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提出了以市场为导向确立农业推广的目标和职能这一基本原则,并由此设计出我国农业推广的三种主要组织形式,即“政府→农户”式、“公司→农户”式及“协会→农户... 本文从我国国情和改革开放大背景出发,论述了农业推广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提出了以市场为导向确立农业推广的目标和职能这一基本原则,并由此设计出我国农业推广的三种主要组织形式,即“政府→农户”式、“公司→农户”式及“协会→农户”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 体制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产紫杉醇内生真菌YN6的分离及鉴定 被引量:21
12
作者 张鹏 刘博 +3 位作者 周蓬蓬 王春兰 江晨 余龙江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961-967,共7页
从云南红豆杉(Taxus yunnanensis)树皮内表皮中分离得到75株内生真菌,采用基于紫杉醇合成关键酶10-去乙酰巴卡亭Ⅲ-10-O-乙酰基转移酶(10-deacetylbaccatinⅢ-10-O-acetyl transferase,DBAT)和C-13苯丙氨基侧链CoA乙酰基转移酶(C-13 phe... 从云南红豆杉(Taxus yunnanensis)树皮内表皮中分离得到75株内生真菌,采用基于紫杉醇合成关键酶10-去乙酰巴卡亭Ⅲ-10-O-乙酰基转移酶(10-deacetylbaccatinⅢ-10-O-acetyl transferase,DBAT)和C-13苯丙氨基侧链CoA乙酰基转移酶(C-13 phenylpropanoid side chain-CoAacyltransferase,BAPT)基因为标志分子的快速筛选方法获得一株可产紫杉醇的内生真菌YN6,并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和质谱法对其紫杉醇进行分析.同时,通过对内生真菌YN6的形态特征分析以及18S rDNA序列分析将其初步鉴定为拟盘多毛孢属(Pestalotiopsis sp.)真菌.拟盘多毛孢YN6的紫杉醇产量约为120~140μg/L,是目前已报道的紫杉醇产量较高的野生菌株之一.拟盘多毛孢YN6的发现为微生物发酵生产紫杉醇提供了潜在的优良种质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红豆杉 内生真菌 紫杉醇 拟盘多毛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法测定桃不同品种果实中花色苷组成和含量 被引量:12
13
作者 赵秀林 王富荣 +3 位作者 徐凌云 何华平 臧程 田义超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208-211,共4页
目的: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桃不同品种果实中花色苷组成和含量。方法:色谱柱为C1 8柱(150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4%磷酸溶液(V/V=12:88,pH2),检测波长520nm,流速0.8mL/min,进样量20μL,柱温30℃。结果:桃3个品种果实中主要含... 目的: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桃不同品种果实中花色苷组成和含量。方法:色谱柱为C1 8柱(150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4%磷酸溶液(V/V=12:88,pH2),检测波长520nm,流速0.8mL/min,进样量20μL,柱温30℃。结果:桃3个品种果实中主要含有1种花色苷:花青素-3-葡萄糖苷,花青素-3-葡萄糖苷在0.4~100μg/mL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2),低、中、高质量浓度的平均回收率为85.7%、89.4%、91.2%。红、黄、白肉桃果肉中的花青素-3-葡萄糖含量分别为103.7、30.6、21.5mg/kg。结论:本方法操作简单,结果准确可靠,重复性好,可作为桃果实中花青素-3-葡萄糖苷的定量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色苷 花青素-3-葡萄糖苷 高效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肉桃果实发育过程中色素含量及PAL活性的变化 被引量:11
14
作者 赵秀林 王富荣 +3 位作者 徐凌云 何华平 臧程 金伟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25-127,131,共4页
研究红肉桃"天仙红"在发育过程中果皮和果肉中各种色素含量变化及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变化,并对其变化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果实生长,红肉桃果肉及果皮中叶绿素及类胡萝卜素含量均呈逐渐下降趋势。果皮及果肉中... 研究红肉桃"天仙红"在发育过程中果皮和果肉中各种色素含量变化及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变化,并对其变化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果实生长,红肉桃果肉及果皮中叶绿素及类胡萝卜素含量均呈逐渐下降趋势。果皮及果肉中花青素在果实成熟期出现,其含量呈现逐渐上升趋势,红肉桃果肉及果皮的花青素含量最大值分别为27.8、48.7mg/100g·FW。在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PAL活性不断波动,有逐渐减小的趋势。通过相关性分析得出红肉桃中花青素含量与叶绿素含量变化呈负相关,红肉桃在成熟期时果肉中PAL活性与花青素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由此可见,红肉桃中叶绿素含量下降引起花青素的合成,PAL是红肉桃成熟期果肉中促使花青素合成的关键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肉桃 花青素 叶绿素 类胡萝卜素 PA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入侵植物喜旱莲子草对光、氮及其互作的表型可塑性反应 被引量:12
15
作者 杨永清 龙富波 +1 位作者 张伟 张学江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8-41,共4页
为给入侵植物喜旱莲子草的管理与防控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对其在光照和氮沉降及光氮互作的表型可塑性反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喜旱莲子草通过增加株高、节长,降低根重比,提高叶重比、叶片叶绿素含量来适应较低的光照环境,其株高、节... 为给入侵植物喜旱莲子草的管理与防控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对其在光照和氮沉降及光氮互作的表型可塑性反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喜旱莲子草通过增加株高、节长,降低根重比,提高叶重比、叶片叶绿素含量来适应较低的光照环境,其株高、节长、总生物量对光照的表型可塑性指数较大;随着土壤氮素的增加,喜旱莲子草植株的株高、节长、茎粗、叶长、叶宽、总生物量和叶绿素都显著增加,其对氮沉降的可塑性指数在株高、生物量和叶绿素上较大;氮沉降有利于喜旱莲子草对光照反应可塑性的增加,从而补偿低光环境导致的生长不利。因此,若在持续高氮沉降的情况下,喜旱莲子草种群有向贫瘠土壤和弱光环境拓展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喜旱莲子草 入侵植物 光照梯度 氮沉降 表型可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紫杉醇内生真菌Z58的分离和鉴定 被引量:7
16
作者 苗莉云 张鹏 +3 位作者 刘博 徐曼 周蓬蓬 余龙江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141-1146,共6页
本研究从曼地亚红豆杉(Taxus x media)树皮内表皮分离得到一株产紫杉醇的内生真菌Z58,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质谱法和核磁共振波谱法对其紫杉醇提取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内生真菌Z58的紫杉醇提取物具有和紫杉醇标准品相近的色谱特征峰... 本研究从曼地亚红豆杉(Taxus x media)树皮内表皮分离得到一株产紫杉醇的内生真菌Z58,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质谱法和核磁共振波谱法对其紫杉醇提取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内生真菌Z58的紫杉醇提取物具有和紫杉醇标准品相近的色谱特征峰,其保留时间为10.2 min;也与紫杉醇标准品具有相同的质谱特征峰((M+Na)+=876)和1H-NMR谱带.并通过形态学特征分析和18S rDNA序列分析,将内生真菌Z58初步鉴定为肉座菌属(Hypocrea sp.)真菌.肉座菌Z58的紫杉醇产量约为2.5~3.0μg/g(紫杉醇/菌丝干重),是一株具有潜在应用价值的产紫杉醇内生真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豆杉 紫杉醇 内生真菌 肉座菌属 18S R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供氮水平对西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46
17
作者 陈钢 宋桥生 +4 位作者 吴礼树 戴照义 杜念华 张利红 陈祖平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72-475,共4页
以京欣1号为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以尿素为肥源,设计5个不同氮水平,探讨不同供氮水平对西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氮适量的土壤上增施氮肥,能增加单株西瓜个数和单瓜质量,提高产量,对提高单个西瓜质量更为突出。在一定的范围内... 以京欣1号为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以尿素为肥源,设计5个不同氮水平,探讨不同供氮水平对西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氮适量的土壤上增施氮肥,能增加单株西瓜个数和单瓜质量,提高产量,对提高单个西瓜质量更为突出。在一定的范围内,西瓜产量随着氮肥用量的上升而增加,但当每公顷纯氮用量达到360 kg以后,西瓜产量开始呈下降趋势,继续增加用量,产量急剧下降;在纯氮用量0~240 kg/hm2时,对可溶性糖含量影响很小,而继续增加氮用量,即当纯氮用量为360~480 kg/hm2时,可溶性糖含量明显上升;施用氮肥不同程度提高了西瓜维生素C含量;在纯氮用量0~240 kg/hm2时,硝酸盐的含量逐渐增加,之后却有下降趋势。综合产量和品质,在本试验条件下,N4处理即纯氮用量360 kg/hm2为较合适的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瓜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表达Bapt基因提高中国红豆杉细胞的紫杉醇产量 被引量:6
18
作者 苗莉云 张鹏 +2 位作者 刘博 周蓬蓬 余龙江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49-554,共6页
过表达紫杉醇合成关键酶基因是提高红豆杉细胞紫杉醇产量的有效方法.本文通过构建C-l3苯丙素侧链CoA-乙酰转移酶(C-13 phenylpropanoid side chain-CoA acetyltransferase,BAPT)基因Bapt的表达载体p1303-SbaptN,采用根癌农杆菌介导法转... 过表达紫杉醇合成关键酶基因是提高红豆杉细胞紫杉醇产量的有效方法.本文通过构建C-l3苯丙素侧链CoA-乙酰转移酶(C-13 phenylpropanoid side chain-CoA acetyltransferase,BAPT)基因Bapt的表达载体p1303-SbaptN,采用根癌农杆菌介导法转化中国红豆杉细胞,经潮霉素抗性筛选获得转基因细胞系.转基因细胞的PCR和Southern印迹分析结果表明,T-DNA及其包含的基因与宿主细胞染色体成功整合;Western印迹结果表明,转基因细胞中报告基因GusA-mgfp5正常表达;QRT-PCR结果显示,转基因细胞的Bapt mRNA表达量是未转化细胞的1.26倍;HPLC检测结果显示,转基因细胞的紫杉醇产量为37.4μg/g,是未转化细胞的1.87倍.本研究结果表明,过表达Bapt基因提高了中国红豆杉细胞的紫杉醇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红豆杉 C-l3苯丙素侧链CoA-乙酰转移酶 过表达 紫杉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96苯磺隆·氯氟吡氧乙酸混剂对麦田阔叶杂草的有效性测定 被引量:4
19
作者 崔海兰 林荣华 +4 位作者 陈立萍 张宏军 白孟卿 李林 朱文达 《农药科学与管理》 CAS 2018年第8期50-53,共4页
于2014~2015年测定了19%苯磺隆·氯氟吡氧乙酸混剂在小麦田的效果和安全性,试验结果表明,该混剂对麦田阔叶杂草有较好的防除效果,症状反应速度快,显著抑制杂草对养分和水的吸收;对禾本科杂草基本无效;对小麦具有较好的安全性,施药... 于2014~2015年测定了19%苯磺隆·氯氟吡氧乙酸混剂在小麦田的效果和安全性,试验结果表明,该混剂对麦田阔叶杂草有较好的防除效果,症状反应速度快,显著抑制杂草对养分和水的吸收;对禾本科杂草基本无效;对小麦具有较好的安全性,施药后未出现药害症状,对小麦生长和产量无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磺隆 氯氟吡氧乙酸 效果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稳定劳动关系的建立——以户籍制度与农民工平等就业权为视角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德强 冯国林 杨园园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656-1658,共3页
介绍了我国户籍制度及其演变,并且介绍了我国户籍制度的作用,从法律视角下分析了公民平等就业权,最后指出了和谐稳定劳动关系构建措施。
关键词 户籍制度 农民工 法律视角 平等就业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