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湖北省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探讨 被引量:25
1
作者 余贵先 雷昌云 +5 位作者 邢丹英 沈其文 汪澄 叶光军 刘国波 龙文莉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2年第1期44-46,55,共4页
通过对脱毒马铃薯不同播期、不同种植密度和不同施肥水平试验,结果表明:在普施45%硫酸钾型复合肥1125 t/hm2的基础上,以播期12月10日,密度7.5万株/hm2,施尿素75 kg/hm2、磷肥900 kg/hm2、钾肥450 kg/hm2、锌肥22.5 kg/hm2作底肥最为适宜... 通过对脱毒马铃薯不同播期、不同种植密度和不同施肥水平试验,结果表明:在普施45%硫酸钾型复合肥1125 t/hm2的基础上,以播期12月10日,密度7.5万株/hm2,施尿素75 kg/hm2、磷肥900 kg/hm2、钾肥450 kg/hm2、锌肥22.5 kg/hm2作底肥最为适宜,产量为25.31 t/hm2,商品薯率为6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施肥 商品薯率 播期 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两熟棉田灌溉技术的研究
2
作者 肖金如 王缨 +2 位作者 潘自达 同建攷 王米怀 《湖北农业科学》 1963年第2期4-9,共6页
我省主要棉区,年雨量虽有1,000毫米左右,但其分布不匀,常多伏旱,伏、伙旱相连的年分也不少。据省气象局66年(1889—1960年)气象资料,各棉区伏旱出现总频率28—30%,秋旱总频率20—25%,即平均每隔3—4年要出现伏、秋旱各一次。伏旱期正... 我省主要棉区,年雨量虽有1,000毫米左右,但其分布不匀,常多伏旱,伏、伙旱相连的年分也不少。据省气象局66年(1889—1960年)气象资料,各棉区伏旱出现总频率28—30%,秋旱总频率20—25%,即平均每隔3—4年要出现伏、秋旱各一次。伏旱期正是棉花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旺盛,需水、需肥最多的时期,也是增蕾保桃,达得早熟、丰产、优质的关键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田 两熟 土壤湿度 伏旱 棉株 棉区 现蕾数 灌水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护地蔬菜科学施农药的技巧
3
作者 万惠恩 《植物医生》 2005年第5期38-39,共2页
关键词 保护地蔬菜 农药 科学 人为控制 操作经验 生产实践 病虫害 菜地 露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湖北省棉花品种工作的意见
4
《湖北农业科学》 1964年第2期7-10,共4页
我省自建国以来,对棉花品种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就。1950—1952年进行第—次换种,主要棉产地区改种德字棉和珂字棉,使棉花产量得到提高,特别是织维品质有了很大的改进。1955年进行第二次换种,到1957年全省普及了岱字15号,使皮棉产量进一... 我省自建国以来,对棉花品种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就。1950—1952年进行第—次换种,主要棉产地区改种德字棉和珂字棉,使棉花产量得到提高,特别是织维品质有了很大的改进。1955年进行第二次换种,到1957年全省普及了岱字15号,使皮棉产量进一步得到提高,原棉品质也得到进一步改进。近几年来,全省科研单位和群众育种家,还育成和引进了一批新的优良品种,如洞庭1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品种 江汉平原 原种 良种繁育 汉江平原 良种 优良品种 棉区 农产品产量 棉花产量 湖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玉米杂交种区域试验简报
5
《湖北农业科学》 1964年第2期44-46,共3页
我省1962年自北京农大,山东农科院,河南农学院等单位,引进—批优良的玉米杂交种。于1962年和1963年在省内进行两年区域试验,鑑定这些杂交种在我省不同自然条件和耕作制度的地区的适应性,从而选择适于各地区栽培的良种,供生产上应用。
关键词 玉米杂交种 区域试验 田间试验 双交种 试验简报 湖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於农村研究基点工作初步总结
6
《湖北农业科学》 1964年第2期1-6,共6页
历年来,特别是1958年以来,我所曾多次组织研究人员下乡考察,深入农村、深入群众、深入生产实际,系统地总结群众生产经验,这对于熟习农业生产情况,学习农民生产经验,了解生产上对农业技术的要求,开展科学研究及培养干部等方面,都有良好... 历年来,特别是1958年以来,我所曾多次组织研究人员下乡考察,深入农村、深入群众、深入生产实际,系统地总结群众生产经验,这对于熟习农业生产情况,学习农民生产经验,了解生产上对农业技术的要求,开展科学研究及培养干部等方面,都有良好作用。农村研究基点(以下简称基点)就是这些工作的继续。这里是土肥系的基点工作经验的初步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基点 岗地 沙洋 《毛泽东选集》 群众 农业科学研究 农业科学工作者 生产队 地区性 农业生产实践 农民 劳动者 农村 襄阳 襄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苧麻品种资源研究
7
作者 何宝金 吴越 《湖北农业科学》 1963年第2期15-20,共6页
苧麻是原产我国的古老纤维作物,本省苧麻栽培面积和产量历居圣国首位。关于苧.麻品种资源的研究方法尚缺少经验,为开展苧麻选种工作,本所从1955年起,广泛收集苧麻原始材料进行研究,先后计收集样本106个。这些样本都经过7—8年详细的观... 苧麻是原产我国的古老纤维作物,本省苧麻栽培面积和产量历居圣国首位。关于苧.麻品种资源的研究方法尚缺少经验,为开展苧麻选种工作,本所从1955年起,广泛收集苧麻原始材料进行研究,先后计收集样本106个。这些样本都经过7—8年详细的观察研究。兹将1955—62年研究结果整理于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蘖力 托叶 叶柄 叶片 叶梗 头麻 生物指标 工艺成熟期 三麻 根重 中肋 叶片几何 叶面 芋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缘吉丁虫防治研究初报
8
作者 罗峻嵩 庹登美 许雪霞 《湖北农业科学》 1964年第2期18-22,共5页
一、前言 据国内资料记述,金缘吉丁虫(Lampra limbata Gebl.)分布于山东、辽宁、河北、山西、陕西、甘肃、河南、安徽、江苏、广西、江西、湖南、湖北诸省,均未形成大害。但近年农,在江南如湖北、湖南、江西、江苏等省猖獗为害,造成巨... 一、前言 据国内资料记述,金缘吉丁虫(Lampra limbata Gebl.)分布于山东、辽宁、河北、山西、陕西、甘肃、河南、安徽、江苏、广西、江西、湖南、湖北诸省,均未形成大害。但近年农,在江南如湖北、湖南、江西、江苏等省猖獗为害,造成巨灾。我省从1958年以来,蔓延极为迅速,全省除恩施专区以外,其他大部产梨地区均受其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龄幼虫 吉丁虫 成虫羽化 砒酸铅 羽化孔 成虫产卵 食叶量 平方毫米 百治屠 梨叶 梨树 成虫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放射性磷矿粉进行磷矿粉肥的有效性研究 Ⅰ.油菜施用磷矿粉肥的有效性
9
《湖北农业科学》 1974年第8期22-26,共5页
为了适应农业生产持续跃进的需要,确定磷矿粉肥的有效性及其经济有效的施用方法,是我省农业科学研究工作中的一项迫切任务。关于磷矿粉的肥效研究,过去多偏重在磷矿粉肥与某些作物产量的关系上面,而在不同土壤,不同作物对磷矿粉肥的吸... 为了适应农业生产持续跃进的需要,确定磷矿粉肥的有效性及其经济有效的施用方法,是我省农业科学研究工作中的一项迫切任务。关于磷矿粉的肥效研究,过去多偏重在磷矿粉肥与某些作物产量的关系上面,而在不同土壤,不同作物对磷矿粉肥的吸收利用状况及其与增产效果的关系研究尚少。本试验应用放射性磷矿粉来研究在不同土壤类型,油菜施用磷矿粉的肥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矿粉肥 吸收利用 油菜 过磷酸钙 放射性 有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怎样防治桑树白粉病 被引量:3
10
作者 万惠恩 《植物医生》 2005年第1期11-12,共2页
桑树白粉病是由子囊菌亚门核菌纲白粉菌目的白粉菌科球针壳属真菌引起的一种桑树病害.除危害桑树外,还危害梨、苹果、枫杨、粟、桐、臭椿等多种阔叶树种.各地栽桑树普遍发生.受害桑叶因营养消耗,影响品质,促使提前硬化,采摘后容易干燥.... 桑树白粉病是由子囊菌亚门核菌纲白粉菌目的白粉菌科球针壳属真菌引起的一种桑树病害.除危害桑树外,还危害梨、苹果、枫杨、粟、桐、臭椿等多种阔叶树种.各地栽桑树普遍发生.受害桑叶因营养消耗,影响品质,促使提前硬化,采摘后容易干燥.以病叶养蚕,由于叶质劣,营养价值差,且蚕食量减少,以致蚕体质弱,易诱发蚕病、蚕茧量、茧层量、茧层率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树 白粉病 症状 发生规律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果树与生姜间作技术要点 被引量:2
11
作者 万惠恩 《植物医生》 2006年第2期37-37,共1页
关键词 技术要点 间作 果树 生姜 产业结构调整 经济效益 防治病虫害 连片种植 果蔬型 套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除虫菊的栽培技术 被引量:1
12
作者 万惠恩 《植物医生》 2006年第4期41-42,共2页
关键词 除虫菊酯 栽培技术 植物性杀虫剂 菊科植物 菊酯农药 多年生 无污染 蚊香 畜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趣谈昆虫在蔬菜上的生活习性 被引量:1
13
作者 万惠恩 《植物医生》 2008年第5期49-50,共2页
昆虫的生活习性可分为植食性、肉食性、腐食性和杂食性等类型,笔者介绍昆虫在蔬菜上的生活习性。
关键词 生活习性 昆虫 蔬菜 趣谈 植食性 肉食性 杂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瓜系列食品加工技术
14
作者 万惠恩 《农村百事通》 2002年第1期40-40,共1页
一、甘草苦瓜 1.制干坯 将苦瓜洗净,直剖成两半,去掉籽及两头不食用部分,横切成4厘米长的条,放入沸水中烫3~5分钟。
关键词 苦瓜 加工技术 系列食品 食用色素 苯甲酸钠 甘草粉 辣椒粉 食用部分 紫苏 瓜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肉脯加工技术
15
作者 万惠恩 《农家科技》 2002年第4期33-33,共1页
兔肉营养丰富,肉质细嫩,与猪牛羊等肉类相比,蛋白质含量高,胆固醇含量低,并且在人体内易消化吸收,被人们称为“美容食品”。若加工成肉脯,不仅可保存原有营养价值,消除不良气味,而且还可延长保质期,投放市场后,深受消费者欢迎。
关键词 保质期 蛋白质含量 营养价值 胆固醇 消化吸收 兔肉脯 营养丰富 肉质 消费者 加工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播玉米挂蜡好处多
16
作者 万惠恩 《农家科技》 2005年第4期14-14,共1页
玉米播种前,在种子表层上一层白蜡或石蜡,一可防止低温和病虫害在出苗前对种子的危害;二能抗旱,在缺水地块保墒出全苗;三能促进早熟,成熟期一般可提前7~10天;四能增产10%以上。具体做法:在玉米播种前。
关键词 玉米种 具体做法 病虫害 播种 种子 成熟期 石蜡 白蜡 抗旱 低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谚注解
17
作者 万惠恩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06年第4期10-10,共1页
“深耕加一寸,顶上一遍粪”:“耕地深又早,庄稼百样好”;“秋后不深耕,来年虫子生”。这几句农谚是讲深耕的意义,深耕是整套耕作措施中基本环节,深耕可以疏松土壤,改善土壤的结构、增加土壤的渗透力、通气力;增加土壤的有效养... “深耕加一寸,顶上一遍粪”:“耕地深又早,庄稼百样好”;“秋后不深耕,来年虫子生”。这几句农谚是讲深耕的意义,深耕是整套耕作措施中基本环节,深耕可以疏松土壤,改善土壤的结构、增加土壤的渗透力、通气力;增加土壤的有效养分。通过深耕,把土壤中害虫翻到地表,便于消灭,故日深耕顶上粪。耕作分秋耕与春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谚 改善土壤 注解 耕作措施 有效养分 深耕 渗透力 庄稼 气力 害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薯染上“黑麻子”病咋预防
18
作者 万惠恩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06年第1期16-16,共1页
1 症状 甘薯(另名红薯)黑疤病,在全育期或贮藏期均可发生,主要侵害薯苗、薯块.不为害绿色部位。薯苗染病,茎基白色部位产生黑色稍凹陷斑.后茎腐烂,植株枯死,病部产生霉层。薯块染病,初呈黑色小圆斑,扩大后呈不规则形轮廓明... 1 症状 甘薯(另名红薯)黑疤病,在全育期或贮藏期均可发生,主要侵害薯苗、薯块.不为害绿色部位。薯苗染病,茎基白色部位产生黑色稍凹陷斑.后茎腐烂,植株枯死,病部产生霉层。薯块染病,初呈黑色小圆斑,扩大后呈不规则形轮廓明显略凹陷的黑绿病疤,病疤上初生灰色霉状物,后生黑色毛状物,病薯呈苦味,贮藏期可继续蔓延,造成烂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薯 预防 贮藏期 黑色 部位 薯块 凹陷 甘薯 为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趣谈“除稗与种稗”
19
作者 万惠恩 《植物医生》 2011年第2期54-54,共1页
稗子是稗草的子实。稗草与水稻"血缘"相近,在植物学里同属禾本科。据说,稗草的祖先和水稻的祖先,在远古时代共生长在低温地和浅水地区。后来人们发现了野生稻,并把它驯化为栽培稻,稗草未被重视,它就专门与水稻作对。这一传说,大意是... 稗子是稗草的子实。稗草与水稻"血缘"相近,在植物学里同属禾本科。据说,稗草的祖先和水稻的祖先,在远古时代共生长在低温地和浅水地区。后来人们发现了野生稻,并把它驯化为栽培稻,稗草未被重视,它就专门与水稻作对。这一传说,大意是不会错的。2000多年前的许多古书,如《庄子》、《孟子》里,都把秭稗(秭是稗草的一种)作为五谷的对立加以非议的。后来的《本草》说得更明确:"稗乃禾之卑贱者,故字从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稗草 趣谈 远古时代 《庄子》 《孟子》 水稻 禾本科 植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桑螟的防治技术
20
作者 万惠恩 《植物医生》 2009年第2期17-17,共1页
桑树的发展,带来了养蚕业的发展,利国利民,据有关资料显示,蚕业每年为国家出口创外汇6.8亿元人民币。近几年,桑螟的发生为害呈逐年上升趋势,对养蚕业的质量影响不可低估,每年因质量减少外汇1.85亿元人民币。
关键词 防治技术 桑螟 质量减少 养蚕业 上升趋势 发生为害 人民币 桑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