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江汉平原油菜超高产栽培中早薹问题的初步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顾正清 涂勇 +1 位作者 姚国新 黄智敏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67-69,共3页
运用秋发冬壮栽培技术,对3个油菜品种(中油杂1号、中双4号和中油821)进行超高产栽培,结果早薹率较高的品种中双4号(早薹率60.0%)和中油821(早薹率26.7%)的产量均达到了超高产水平(3750kg/hm^2)。在分析江汉平原油菜早薹后受冻概率和... 运用秋发冬壮栽培技术,对3个油菜品种(中油杂1号、中双4号和中油821)进行超高产栽培,结果早薹率较高的品种中双4号(早薹率60.0%)和中油821(早薹率26.7%)的产量均达到了超高产水平(3750kg/hm^2)。在分析江汉平原油菜早薹后受冻概率和补救措施的基础上,认为江汉平原油菜超高产栽培应大胆采用秋发冬壮栽培技术途径,不应过分担心早薹所致的减产风险,以提高超高产栽培成功的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汉平原 油菜 超高 栽培 早薹 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快油菜品种双低化 推进油菜产业发展 被引量:1
2
作者 段志红 伍昌胜 《湖北农业科学》 1998年第4期58-61,共4页
通过全面分析推进湖北省双低油菜生产产业化的优越条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湖北省油菜双低化生产向产业化发展的主要措施。
关键词 双低油菜 产业化 条件 问题 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蓝型油菜细胞核+细胞质雄性不育系986A生育特性及制种技术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潘典进 陈爱武 +4 位作者 段志红 姜华 张梅 黄继武 王军民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25-428,共4页
利用不育系 986A和 114 1A与恢复系 5 90 0进行杂交制种 ,在设置不同行比和栽培技术的比较试验中 ,调查了不育系 986A的生育特性 ,初步研究了利用该不育系制种的技术。结果表明 ,不育系 986A具有营养生长势强、抗逆性好、异交结实性高... 利用不育系 986A和 114 1A与恢复系 5 90 0进行杂交制种 ,在设置不同行比和栽培技术的比较试验中 ,调查了不育系 986A的生育特性 ,初步研究了利用该不育系制种的技术。结果表明 ,不育系 986A具有营养生长势强、抗逆性好、异交结实性高等优良特性 ;合理播期、初花期摘顶、终花后割除恢复系等措施是获得高产优质杂交种的关键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 油菜 细胞核 细胞质 雄性不育系 生育特性 制种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种植方式对油菜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被引量:21
4
作者 梅少华 查向斌 +4 位作者 段志红 程应德 夏起昕 廖继雨 宋红志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2386-2388,共3页
以双低油菜中双10号为材料,研究了不同耕作方式、栽培方式及沟宽配置对油菜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栽培方式、沟宽配置、耕作方式下栽培对油菜产量有极显著影响,不同耕作方式下的沟宽配置对产量有显著影响。免耕移栽纯利... 以双低油菜中双10号为材料,研究了不同耕作方式、栽培方式及沟宽配置对油菜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栽培方式、沟宽配置、耕作方式下栽培对油菜产量有极显著影响,不同耕作方式下的沟宽配置对产量有显著影响。免耕移栽纯利润最高,免耕直播次之,翻耕移栽最低;免耕直播利润率最高,免耕移栽次之,翻耕移栽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低油菜 种植方式 产量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早稻旱育秧生育特性及产量形成规律研究Ⅲ旱育秧的分蘖成穗特性
5
作者 杨德光 段志红 +2 位作者 韩俊友 刘承柳 吴山 《湖北农业科学》 2000年第6期13-15,共3页
以水育秧为对照 ,研究了旱育秧大苗的分蘖成穗特点。结果表明 :旱育秧秧田分蘖基本遵循叶龄同伸规律 ,单株分蘖数明显高于水育秧 ,其本田分蘖保持了数量上的优势 ,但多为高次位分蘖。旱育秧秧田和本田分蘖的成穗率均低于水育秧。旱育秧... 以水育秧为对照 ,研究了旱育秧大苗的分蘖成穗特点。结果表明 :旱育秧秧田分蘖基本遵循叶龄同伸规律 ,单株分蘖数明显高于水育秧 ,其本田分蘖保持了数量上的优势 ,但多为高次位分蘖。旱育秧秧田和本田分蘖的成穗率均低于水育秧。旱育秧低节位分蘖穗虽多 ,但高次位分蘖穗也多 ,每穗总粒虽多 ,但结实率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早稻 旱育秧 分蘖特性 成穗特性 产量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