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武汉市2012-2019年输入性疟疾流行病学与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余树坤 张首楠 +7 位作者 张力 王雨欣 谭雅心 魏晟 石梓薇 吴凯 陶志阳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83-589,共7页
目的武汉市自2013年以来已经消除了本地疟疾,但输入性疟疾作为本地疟疾传播的传染源仍然是一个潜在的威胁。了解输入性疟疾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在已被消除本地疟疾的地区尤为重要。分析武汉市2012-2019年输入性疟疾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 目的武汉市自2013年以来已经消除了本地疟疾,但输入性疟疾作为本地疟疾传播的传染源仍然是一个潜在的威胁。了解输入性疟疾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在已被消除本地疟疾的地区尤为重要。分析武汉市2012-2019年输入性疟疾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为进一步做好输入性疟疾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2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在武汉诊断为输入性疟疾的患者信息,并对病例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进行描述。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分析重症疟疾患者的特征;同时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s回归来识别住院时间的影响因素。结果武汉市2012-2019年累计报告输入性疟疾病例229例。221例为男性(96.5%),男女性别比为28∶1,病例年龄段主要集中在18~50岁(89.1%)。82.1%的患者是境外务工人员,212例(92.6%)自非洲国家输入,主要来源国为尼日利亚36例(15.7%)、安哥拉27例(11.8%)、刚果金17例(7.4%)。病例以恶性疟为主(185例,80.8%),其次为间日疟24例(10.5%)和卵形疟16例(7.0%)。重症病例53例,重症率为23.1%。首次患疟疾(P=0.008)、感染恶性疟原虫(P=0.009),以及在最初诊断时被误诊(P<0.001)的患者发展为重症的比例要更高(均P<0.05)。患者的中位住院时间为6 d,病例类型(恶性疟)、抗疟药物(采用氯喹伯氨喹)、退热时间(超过3 d)和血涂片镜检转阴时间(超过3 d)都与较长的住院时间有关(均P<0.05)。结论本地疟疾已被消除多年,但输入性病例仍构成威胁。应加强对出境人员特别是前往非洲东南亚等疟疾流行地区的务工人员进行疟疾知识宣教。同时提高医疗机构的疟疾诊治能力,遵循规范化的治疗过程,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疟疾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的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入性疟疾 恶性疟 重症疟疾 住院时间 影响因素 境外务工人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