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氯化铵为添加剂制备高比表面六方氮化硼多孔材料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袁颂东 熊坤 +3 位作者 胡昆鹏 张运华 罗意 江国栋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53-56,共4页
本研究以廉价易得的硼酸和三聚氰胺为原料,氯化铵为添加剂,通过湿化学法制备前驱体C3N6H6·2H3BO3,再采用高温热解法制得高比表面氮化硼。运用XRD,FT-IR,SEM,TEM,BET对所制备的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产品主要为带状形貌、内部多... 本研究以廉价易得的硼酸和三聚氰胺为原料,氯化铵为添加剂,通过湿化学法制备前驱体C3N6H6·2H3BO3,再采用高温热解法制得高比表面氮化硼。运用XRD,FT-IR,SEM,TEM,BET对所制备的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产品主要为带状形貌、内部多孔的六方氮化硼,比表面积为456.68m2/g,平均孔径为3.8303nm,总孔容为0.4373cm3/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化硼 氯化铵 高比表面 前驱体 多孔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悬浮液等离子喷涂制备的热障涂层微观结构和性能 被引量:7
2
作者 孟晓明 叶卫平 +3 位作者 程旭东 闵捷 向泓宇 张朴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43-148,共6页
以纳米8wt.%Y2O3-ZrO2(YSZ)粉末为原料制备悬浮液,并将悬浮液喂料进行等离子喷涂制备热障涂层.采用XRD,SEM分析涂层的相组成与显微组织.结果表明:涂层中的晶粒保持在纳米尺度,涂层的相结构稳定.涂层表面覆盖着致密的扁平粒子组织,扁平... 以纳米8wt.%Y2O3-ZrO2(YSZ)粉末为原料制备悬浮液,并将悬浮液喂料进行等离子喷涂制备热障涂层.采用XRD,SEM分析涂层的相组成与显微组织.结果表明:涂层中的晶粒保持在纳米尺度,涂层的相结构稳定.涂层表面覆盖着致密的扁平粒子组织,扁平粒子的平均等效直径为1.7 um,厚度均处在纳米尺寸.涂层内部为非层状结构,分布有大量的孔隙.这些组织和结构使得涂层具有优良的抗热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浮液等离子喷涂(SPS) 热障涂层 XRD SEM 热震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级多孔γ-Al_2O_3空心微球微波水热法制备及其对刚果红的快速吸附(英文) 被引量:6
3
作者 聂龙辉 谭侨 +2 位作者 朱玮 魏琪 林志奎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815-1822,共8页
以KAl(SO4)2和尿素为前驱体,通过微波水热法于180°C反应20 min,经600°C焙烧2 h制得分级多孔γ-Al2O3空心微球.所制备的样品被用于吸附典型有机染料刚果红(CR)溶液.结果表明,制备的γ-Al2O3空心微球直径为0.8–1.0μm,厚度约为... 以KAl(SO4)2和尿素为前驱体,通过微波水热法于180°C反应20 min,经600°C焙烧2 h制得分级多孔γ-Al2O3空心微球.所制备的样品被用于吸附典型有机染料刚果红(CR)溶液.结果表明,制备的γ-Al2O3空心微球直径为0.8–1.0μm,厚度约为200 nm.此γ-Al2O3空心微球具有高的比表面积(243 m2¢g–1)和分级大孔-中孔结构,此结构非常有利于液相过程中的质量传递.微波水热法制备的γ-Al2O3空心微球比水热法制备的γ-Al2O3和商用的γ-Al2O3样品显示出更快和更强的吸附性能.此样品的吸附数据很好地符合假二级速率方程和Langmuir吸附理论模型.从Langmuir吸附理论模型计算得到微波水热法制备的γ-Al2O3空心微球的最大吸附量(qmax)25°C时高达515.4 mg g–1.由于具有分等级结构、高比表面积、大的孔容和吸附能力,微波水热法制备的γ-Al2O3空心微球样品有望¢成为一种具有很好应用潜力的环境吸附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级多孔材料 Γ-AL2O3 刚果红 吸附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湖泊底泥沉积柱中正构烷烃的分布特征与来源解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杨泽玉 鲁倩 +3 位作者 吴来燕 孙杰 杜冬云 唐和清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15-119,147,共6页
正构烷烃既可以来自于生物质的排放,也可以来自于人类的活动(如各种化石类燃料的直接排放和不完全燃烧)。由于其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对沉积物中有机物质来源和沉积物环境演化具有指示性,因此,正构烷烃在现代沉积物的研究中常作为主... 正构烷烃既可以来自于生物质的排放,也可以来自于人类的活动(如各种化石类燃料的直接排放和不完全燃烧)。由于其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对沉积物中有机物质来源和沉积物环境演化具有指示性,因此,正构烷烃在现代沉积物的研究中常作为主要的环境指示指标。该研究以武汉市南湖为城市湖泊的代表性湖泊,通过研究南湖底部沉积柱中正构烷烃的分布特征,不同沉积柱深度中总有机溶剂萃取量(TSEM)、正构烷烃总浓度、碳优势指数(CPI)值及一些诊断因子(如Pri/n—C17或Phy/n—C18)的变化趋势,对南湖底部沉积柱中有机质的主要来源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南湖底泥沉积柱(0~50cm深度)中均检出不同程度的正构烷烃,并呈现出明显的双峰型分布特征,其总浓度范围位于38.1—298g/g(干重)之间。其中正构烷烃及TSEM均随着沉积柱深度的增加而呈现出下降的趋势。CPI的分析表明,该湖泊中有机质主要来自于陆生植物蜡与人类活动的混合污染源,而且虽然南湖水体富营养化严重,但是沉积柱中的有机质已经经历了一定程度的微生物降解。该研究为控制与修复以南湖为代表的城市湖泊的水体污染提供了有力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湖泊 正构烷烃 沉积柱 分布特征 来源解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