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0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国民心理健康素养的现状与特点 被引量:148
1
作者 江光荣 李丹阳 +10 位作者 任志洪 闫玉朋 伍新春 朱旭 于丽霞 夏勉 李凤兰 韦辉 张衍 赵春晓 张琳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82-198,I0001,I0002,I0003,共20页
本研究以系统的全国抽样调查方式,了解我国国民心理健康素养现状。结果显示,我国成年公众的心理健康素养总体处于中偏低水平;其发展水平在地域、人口学分布上比较均衡;在结构上,公众心理健康素养的发展表现出心理健康维护和促进的素养... 本研究以系统的全国抽样调查方式,了解我国国民心理健康素养现状。结果显示,我国成年公众的心理健康素养总体处于中偏低水平;其发展水平在地域、人口学分布上比较均衡;在结构上,公众心理健康素养的发展表现出心理健康维护和促进的素养高于心理疾病应对的素养,自助的素养高于助人的素养两个特点。调查还发现,个体心理健康素养中,知识观念部分个体差异较大,态度和习惯部分个体差异较小;在心理健康素养的社会性影响因素方面,社会经济地位是所考察变量中效应最大的因素,且其对素养的知识观念方面影响较大,对素养的态度习惯方面影响较小。调查结果提示,要充分认识心理健康素养提升任务的艰巨性;在实践策略上,宜以提升心理疾病应对的素养作为当前的工作重点和突破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健康素养 现状调查 群体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人心理健康素养干预效果的元分析 被引量:52
2
作者 任志洪 赵春晓 +5 位作者 田凡 闫玉朋 李丹阳 赵子仪 谭梦鸰 江光荣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97-512,I0002-I0010,共25页
本研究遵循PRISMA-Protocol,运用元分析的技术,以心理健康素养的知识、污名态度和求助为结果变量,考察干预效果及影响因素,以期为更高效地提升心理健康素养提供参考。元分析共纳入38项研究。结果发现:干预对知识、污名态度和求助的即时... 本研究遵循PRISMA-Protocol,运用元分析的技术,以心理健康素养的知识、污名态度和求助为结果变量,考察干预效果及影响因素,以期为更高效地提升心理健康素养提供参考。元分析共纳入38项研究。结果发现:干预对知识、污名态度和求助的即时效果量达到显著的中到大的效果(知识:g=0.70,污名态度:g=0.52,求助:g=1.18)。亚组分析结果表明:心理健康素养的干预效果受地域、被干预者类型、干预中的互动与接触以及试验类型等多个变量的影响。后续研究应进一步探索心理健康素养的调节变量,并结合中国文化,制定针对不同干预对象的个性化干预方案,以提升干预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健康素养 干预效果 互动 接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伤后成长:概念、影响因素、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被引量:94
3
作者 涂阳军 郭永玉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14-122,共9页
创伤后成长是指在与生活中具有创伤性质的事件或情境进行抗争后体验到的心理方面的正性变化。许多因素,包括人口统计学、创伤事件的特征、人格与认知、社会支持与应对方式等都对创伤后成长有影响。创伤后成长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未有一致... 创伤后成长是指在与生活中具有创伤性质的事件或情境进行抗争后体验到的心理方面的正性变化。许多因素,包括人口统计学、创伤事件的特征、人格与认知、社会支持与应对方式等都对创伤后成长有影响。创伤后成长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未有一致的结论,两者间关系的不一致有四种可能的解释。未来研究应注意创伤后成长与相关概念的区别,探寻确证成长有效性的新证据和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长 创伤 创伤后成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度“分享”负性事件与性别、心理健康和关系质量:对共同反刍的元分析 被引量:12
4
作者 赖丽足 任志洪 陶嵘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42-55,共14页
共同反刍是二元关系中的新概念,指两个人过度讨论负性事件,关注消极情绪。共同反刍是否具有性别差异,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是否具有两面性是目前研究热点。本研究对共同反刍的性别差异,与内化问题、关系质量的相关关系进行元分析,结果显示:... 共同反刍是二元关系中的新概念,指两个人过度讨论负性事件,关注消极情绪。共同反刍是否具有性别差异,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是否具有两面性是目前研究热点。本研究对共同反刍的性别差异,与内化问题、关系质量的相关关系进行元分析,结果显示:(1)共同反刍的性别差异显著,女性相对于男性更加容易发生共同反刍(g=0.57,p<0.001);青少年时期性别分化最明显(g_(青少年)=0.75,g_(成年人)=0.32,p<0.001),而且共同反刍的对象不同,性别差异大小也不同。(2)共同反刍与内化问题呈显著弱相关(r=0.15,p<0.001),控制反刍后合并相关系数为r=0.08(p<0.001),研究设计(横断/纵向)、年龄、共同反刍对象不是显著的调节变量。(3)共同反刍与关系质量具有中等强度的相关(r=0.42,p<0.001)。未来应进行更多的纵向研究和实验探索共同反刍与内化问题、关系质量的因果关系及其机制,并且开发更多形式的测量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分析 共同反刍 性别差异 内化问题 关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情感触摸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应用 被引量:3
5
作者 杨雪 朱旭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2789-2798,共10页
情感触摸指那些用来表达爱、关心、欣赏等感情或者被认为传递了这类信息的触摸行为。触摸愉悦感的产生与存在于人类多毛皮肤中名为C触觉的一组低阈值机械感受传入神经有关。早期经验和社会文化因素共同塑造了个体的触摸体验模式,积极的... 情感触摸指那些用来表达爱、关心、欣赏等感情或者被认为传递了这类信息的触摸行为。触摸愉悦感的产生与存在于人类多毛皮肤中名为C触觉的一组低阈值机械感受传入神经有关。早期经验和社会文化因素共同塑造了个体的触摸体验模式,积极的体验模式能够增强社会联系,促进亲密关系,触摸回避则与某些心理障碍有关。情感触摸具有治疗功能,但在心理治疗领域的应用涉及伦理问题,中介触摸和替代触摸可以作为解决触摸回避和伦理问题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感触摸 具身认知 心理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中心理援助热线的挑战与应对
6
作者 朱霖 李睿 任志洪 《心理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246-1256,共11页
在新冠肺炎疫情这一全球性的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中,心理援助热线作为社会心理健康服务的重要途径之一,面临诸多挑战与机遇。本文通过回顾疫情期间心理援助热线在应对咨询需求激增和来电者问题多样化等方面所面临的挑战,以及热线的优势与局... 在新冠肺炎疫情这一全球性的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中,心理援助热线作为社会心理健康服务的重要途径之一,面临诸多挑战与机遇。本文通过回顾疫情期间心理援助热线在应对咨询需求激增和来电者问题多样化等方面所面临的挑战,以及热线的优势与局限,提出了一系列应对策略。这些策略包括规范服务标准、培训督导和效果追踪以提升服务质量,建立数据收集系统,发展热线相关研究,开发合作与资源整合、数字化和自动化的新型心理援助平台,旨在提高热线的服务效能和响应能力。本文强调了在未来可能的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中,心理援助热线在维护公众心理福祉方面的潜在角色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肺炎疫情 心理援助热线 重大公共卫生事件 心理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咨询中当事人工作同盟的发展及与依恋的关系 被引量:8
7
作者 牛宏伟 江光荣 郝嘉佳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513-517,共5页
目的:研究心理咨询中当事人工作同盟的发展模式,并探讨当事人依恋与工作同盟的关系。方法:从两所大学的心理咨询中心征集当事人71例,每次会谈后采用简版工作同盟量表-修订版(WAI-SR)测量工作同盟情况,并采用亲密关系体验问卷(ECR)测查... 目的:研究心理咨询中当事人工作同盟的发展模式,并探讨当事人依恋与工作同盟的关系。方法:从两所大学的心理咨询中心征集当事人71例,每次会谈后采用简版工作同盟量表-修订版(WAI-SR)测量工作同盟情况,并采用亲密关系体验问卷(ECR)测查当事人依恋。当事人的整个咨询过程分为前中后三期,第一次为前期,最后一次为后期,其余为咨询中期。采用多层线性回归,以每次会谈结束后的工作同盟追踪数据为第一层数据,以当事人的依恋为第二层数据,来探讨当事人工作同盟的发展模式。结果:多层线性模型分析结果表明,随会谈次数增加,WAI-SR得分上升(γ10=0.72,P<0.01)。ECR的依恋回避维度对工作同盟发展速率的影响接近有统计学意义(γ11=0.49,P=0.067)。方差分析的结果表明,在咨询前期,不同依恋类型当事人WAI-SR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恐惧型(29.3±5.8)、先占型(29.0±7.3)、安全型(23.0±7.8)和回避型(22.8±9.2)。安全型当事人中期和后期WAI-SR得分高于前期[(28.0±7.0),(30.0±6.1)vs.(23.0±7.8);P<0.05];而先占型、恐惧型、回避型当事人WAI-SR得分在前、中、后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工作同盟随会谈次数的增加表现出线性增长模式,且当事人工作同盟的发展模式因其依恋的不同而有所差异,提示在咨询过程中应关注当事人依恋并有针对性地促进其工作同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事人依恋 工作同盟 发展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婴儿心理理论的发展:表现和机制 被引量:8
8
作者 皮忠玲 莫书亮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408-1421,共14页
婴儿心理理论发展研究是探索人类社会认知起源、发生和发展的重要领域。从联合注意、情绪理解、意图理解、愿望理解和错误信念理解等方面分析了几个月至3岁左右的婴儿心理理论发生和发展的研究现状。为了探讨3岁以下婴儿心理理论的发展... 婴儿心理理论发展研究是探索人类社会认知起源、发生和发展的重要领域。从联合注意、情绪理解、意图理解、愿望理解和错误信念理解等方面分析了几个月至3岁左右的婴儿心理理论发生和发展的研究现状。为了探讨3岁以下婴儿心理理论的发展过程,研究者发展了一些适合婴儿语言和行为发展特征的非言语和言语测试任务,包括非言语自发―反应错误信念任务、言语自发―反应错误信念任务,同时也采用眼动技术和事件相关电位技术来考察心理理论发展水平和发展机制。婴儿心理理论的发生和发展在不同测试任务上表现出一定的年龄特征。这与认知功能(如语言、执行功能)的发展、环境因素(如家庭、同伴、文化)以及神经系统发育有关。也有一些最新研究从心理理论发生和发展的基因、激素水平进行了探讨。最后提出了该领域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心理理论 研究范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咨询中工作同盟的发展模式与咨询效果 被引量:3
9
作者 朱旭 胡岳 江光荣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279-1287,共9页
为了探索工作同盟在咨询过程中的发展模式,采用Stiles等(2004)提出的4个变化特征参数(shape-of-change parameters)对30个个案的工作同盟在咨询过程中的发展变化进行描述。聚类分析的结果显示有3类工作同盟的发展模式,分别是线性增长、... 为了探索工作同盟在咨询过程中的发展模式,采用Stiles等(2004)提出的4个变化特征参数(shape-of-change parameters)对30个个案的工作同盟在咨询过程中的发展变化进行描述。聚类分析的结果显示有3类工作同盟的发展模式,分别是线性增长、线性下降和二次增长模式。不过,3种发展模式、4个变化特征参数及同盟的破裂-修复片段对咨询效果均没有影响。比较咨询效果不同的当事人在工作同盟发展模式上的差异,发现同一个发展模式对于不同的个案可能有着不同的含义,咨询师在早期对同盟关系的处理与调控对咨询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作同盟 发展模式 效果 心理咨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干预的优先获益者——来自发展可塑性的研究证据 被引量:7
10
作者 闫玉朋 夏勉 江光荣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50-260,共11页
近些年,发展可塑性领域出现两个新模型——差别易感性模型和优势敏感性模型,两个模型均表明个体从积极环境中的获益具有差异性。而心理干预作为一种特殊的积极环境被引入到该领域的研究中。已有的研究已经发现一些证据表明,具备某些特... 近些年,发展可塑性领域出现两个新模型——差别易感性模型和优势敏感性模型,两个模型均表明个体从积极环境中的获益具有差异性。而心理干预作为一种特殊的积极环境被引入到该领域的研究中。已有的研究已经发现一些证据表明,具备某些特征的当事人从心理干预中获益更多。这些特征包括人格和气质类、遗传类和生理类。本质上,这些研究在处理"什么对谁最有效"的问题,但现有研究仅能部分回答这个问题。因此,心理干预的效果差异有多少可归于这些易感特征,是有待继续回答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干预 发展可塑性 差别易感性 优势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尊的毕生发展 被引量:46
11
作者 张永欣 热娜古丽.艾赛提 +3 位作者 魏华 张笑容 陈洁 谷传华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128-1135,共8页
自尊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文章介绍了自尊的毕生发展研究在近三十年来的进展,主要探讨了自尊的稳定性及其毕生发展的影响因素,包括年龄、性别、种族和文化、社会经济地位与家庭教养方式等方面,指出自尊毕生发展的研究将来应关注... 自尊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文章介绍了自尊的毕生发展研究在近三十年来的进展,主要探讨了自尊的稳定性及其毕生发展的影响因素,包括年龄、性别、种族和文化、社会经济地位与家庭教养方式等方面,指出自尊毕生发展的研究将来应关注自尊的纵向研究和本土化研究,并注意区分和探讨不同形式自尊的发展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尊 毕生发展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账户基本特征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22
12
作者 周静 徐富明 +2 位作者 刘腾飞 张军伟 蒋多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24-131,共8页
心理账户是指个体对经济行为进行编辑、分类、预算以及评估的过程。心理账户中的基本特征主要包括享乐主义编辑、非替代性和局部账户。这些特征又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如享乐主义编辑受事件框架和个体差异的影响,非替代性和预算控制受模... 心理账户是指个体对经济行为进行编辑、分类、预算以及评估的过程。心理账户中的基本特征主要包括享乐主义编辑、非替代性和局部账户。这些特征又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如享乐主义编辑受事件框架和个体差异的影响,非替代性和预算控制受模糊性的影响,局部账户受价值原始水平、语义联系程度和评价方法的影响。未来对心理账户的研究需要进一步探讨心理账户特征的普遍性、心理账户的机制及其文化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账户 享乐主义编辑 非替代性 预算 自我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禀赋效应的心理机制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30
13
作者 刘腾飞 徐富明 +2 位作者 张军伟 蒋多 陈雪玲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46-654,共9页
禀赋效应是指个体在拥有某物品时对该物品的估价高于没有拥有该物品时的估价的现象。这一现象在行为经济学中普遍存在。禀赋效应的研究范式包括经典研究范式与物物交换范式。禀赋效应的心理机制主要包括损失规避与查询理论。禀赋效应的... 禀赋效应是指个体在拥有某物品时对该物品的估价高于没有拥有该物品时的估价的现象。这一现象在行为经济学中普遍存在。禀赋效应的研究范式包括经典研究范式与物物交换范式。禀赋效应的心理机制主要包括损失规避与查询理论。禀赋效应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认知角度、动机、情绪、交易物品的特征、研究设计的选择等。未来的研究需要从禀赋效应的适用条件、产生根源、研究范式的改进等方面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禀赋效应 损失规避 查询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征框架效应的心理机制与影响因素 被引量:15
14
作者 文桂婵 徐富明 +2 位作者 于会会 黄宝珍 王岚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822-1833,共12页
特征框架效应是指当分别以积极框架和消极框架来描述给定情境中某一事物或事件的关键特征时,一般情况下人们更偏好以积极框架来描述其关键特征的事物或事件的现象。特征框架效应广泛的存在于消费、医学及政治等领域。目前,它的解释机制... 特征框架效应是指当分别以积极框架和消极框架来描述给定情境中某一事物或事件的关键特征时,一般情况下人们更偏好以积极框架来描述其关键特征的事物或事件的现象。特征框架效应广泛的存在于消费、医学及政治等领域。目前,它的解释机制主要包括效价加工的认知机制、参照依赖、查询理论以及认知神经机制。它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经验、人格特质、计算能力以及认知闭合需要等。未来的研究应该从深入探索特征框架效应的产生根源和影响因素,拓展其应用研究,深入探索偏好消极框架下的特征框架效应以及探讨该现象与其它现象之间的关系等五方面展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征框架效应 效价加工 参照依赖 查询理论 认知闭合需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少年早期亲社会行为倾向、内化问题和外化问题发展级联的个体内分析 被引量:15
15
作者 段文婷 孙启武 +2 位作者 王铭 吴才智 陈真珍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813-827,共15页
认识亲社会行为倾向、内化问题和外化问题的发展级联对青少年心理健康促进具有重要价值。采用个体内分析方法分析了894名初中生3年的追踪数据,并与传统的交叉滞后面板模型进行比较。结果发现:(1)在个体内水平,亲社会行为倾向与内化问题... 认识亲社会行为倾向、内化问题和外化问题的发展级联对青少年心理健康促进具有重要价值。采用个体内分析方法分析了894名初中生3年的追踪数据,并与传统的交叉滞后面板模型进行比较。结果发现:(1)在个体内水平,亲社会行为倾向与内化问题和外化问题具有中等或较弱的协同变化关系,T1亲社会行为倾向可负向预测T2内化问题,T2亲社会行为倾向可负向预测T3外化问题,具有较弱的预测作用;(2)在女生群体中,T2内化问题可正向预测T3外化问题,而在男生群体中,内化问题和外化问题没有相互预测作用;(3)亲社会行为倾向的4个因子(公开的、依从的、情绪的和利他的)可负向预测内化问题,它们仅在T2可负向预测外化问题,具有较弱的预测作用;(4)个体内分析方法得到的研究结果与传统交叉滞后分析方法不同,不同的个体内分析模型得到的研究结果也不同。结论:青少年早期亲社会行为倾向的发展可降低内化问题和外化问题,这种作用具有性别差异;个体内分析方法在青少年心理病理发展研究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社会行为倾向 内化问题和外化问题 随机截距交叉滞后面板模型 广义交叉滞后面板模型 发展级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释水平理论的应用及发展 被引量:55
16
作者 黄俊 李晔 张宏伟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10-119,共10页
解释水平是指人们对于事物表征的不同抽象水平,这一抽象水平有高有低。早期的研究侧重于探讨解释水平变化的底层心理机制,即心理距离对于解释水平的影响。而近年来,研究者侧重于解释水平理论的应用研究,即探讨它在说服、谈判、消费者行... 解释水平是指人们对于事物表征的不同抽象水平,这一抽象水平有高有低。早期的研究侧重于探讨解释水平变化的底层心理机制,即心理距离对于解释水平的影响。而近年来,研究者侧重于解释水平理论的应用研究,即探讨它在说服、谈判、消费者行为等领域的应用。这一应用体现在营销及消费者行为研究、社会认知研究、决策及协商研究、社会化研究中。另外,解释水平理论的应用研究,还推动了其底层心理机制研究的发展,进一步完善了其理论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释水平 消费者行为 社会认知 决策 社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于现状偏差的心理机制、影响因素及应用启示 被引量:13
17
作者 刘腾飞 徐富明 +2 位作者 张军伟 蒋多 陈雪玲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636-1643,共8页
安于现状偏差是指个体在决策时,倾向于不作为、维持当前或者以前的决策的一种现象。安于现状偏差包括内源的安于现状偏差与外源的安于现状偏差。目前研究者对这一现象的解释主要有两种:损失规避与后悔理论。安于现状偏差的影响因素主要... 安于现状偏差是指个体在决策时,倾向于不作为、维持当前或者以前的决策的一种现象。安于现状偏差包括内源的安于现状偏差与外源的安于现状偏差。目前研究者对这一现象的解释主要有两种:损失规避与后悔理论。安于现状偏差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备择项的数目、决策者的情绪以及认知与动机特征等。安于现状偏差有利于认识日常决策行为,而且在销售、管理与公共政策等实践领域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未来的研究则需要从安于现状偏差与其他决策现象之间的关系,安于现状偏差的产生根源及其应用研究的拓展等方面来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于现状偏差 损失规避 后悔 决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冠肺炎流行期大众心理症状调查 被引量:35
18
作者 朱旭 胡英哲 +7 位作者 王婷婷 钟杰 闫玉朋 郭旭东 张莹 夏萌 林秀彬 江光荣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703-709,共7页
目的:调查新冠肺炎流行期间大众的心理症状水平以及变化趋势。方法:采用自编大众抗疫心态自检自助表对流行期间大众的心理症状进行调查,通过网络收集到118771份问卷。结果:男性的心理症状总分低于女性(P<0.001)。心理症状总分从低到... 目的:调查新冠肺炎流行期间大众的心理症状水平以及变化趋势。方法:采用自编大众抗疫心态自检自助表对流行期间大众的心理症状进行调查,通过网络收集到118771份问卷。结果:男性的心理症状总分低于女性(P<0.001)。心理症状总分从低到高为湖北以外地区、湖北除武汉地区、武汉(P<0.001);健康、确诊、疑似和其他身体不适人群(P<0.001);青年组、老年组、中年组(P<0.001);普通大众、一线抗疫人员及家属、新冠肺炎患者家属(P<0.001)。地区和身体健康状况对心理症状总分的交互作用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武汉确诊患者的心理症状总分高于其他地区。流行期间大众的心理症状水平呈阶段性变化。全国新增确诊病例数与当日大众心理症状总分的互相关有统计学意义(lag=0,r_R=0.68,P<0.05)。结论:女性、居住地武汉、疑似或有其他身体不适、中年人以及新冠肺炎患者亲属的心理状况较差,心理症状水平和疾病流行发展的严重程度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肺炎 心理症状 变化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本市场中投资者羊群行为的心理机制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5
19
作者 蒋多 徐富明 +2 位作者 陈雪玲 刘腾飞 张军伟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10-818,共9页
资本市场中投资者的羊群行为是资本市场上的一种典型现象,它是指在不确定情境中,投资者在相同时间段内模仿他人进行投资决策的行为。通过比较羊群行为与从众行为发现,两者存在本质区别。目前,大量研究从社会影响、认知机制以及进化机制... 资本市场中投资者的羊群行为是资本市场上的一种典型现象,它是指在不确定情境中,投资者在相同时间段内模仿他人进行投资决策的行为。通过比较羊群行为与从众行为发现,两者存在本质区别。目前,大量研究从社会影响、认知机制以及进化机制三个方面深入分析羊群行为的形成原因。此外,研究还发现,情境的不确定性、市场环境、群体内部一致性程度、个体的情绪与动机对投资者的羊群行为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在总结相关研究后发现,羊群行为具有其自身独特的信息加工模式。未来关于羊群行为的研究应该从探索专家羊群行为的信息加工方式,提高研究的外部效度,探索认知神经机制,进行跨文化研究和探讨羊群行为与人格之间的关系等五个方面展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市场 羊群行为 心理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为决策中的忽略偏差:心理机制与影响因素 被引量:8
20
作者 马向阳 徐富明 +2 位作者 吴修良 黄宝珍 黄雅凌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834-1841,共8页
忽略偏差是指在由忽略所导致的损失与由行为所导致的同等的或者更少的损失之间,个体更容易接受忽略所导致的损失。个体在日常行为决策的各种领域,特别是在公共政策制定中均会出现忽略偏差。目前忽略偏差的心理机制主要有损失规避和标准... 忽略偏差是指在由忽略所导致的损失与由行为所导致的同等的或者更少的损失之间,个体更容易接受忽略所导致的损失。个体在日常行为决策的各种领域,特别是在公共政策制定中均会出现忽略偏差。目前忽略偏差的心理机制主要有损失规避和标准理论两种。忽略偏差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保护性价值观、选择结果的信息知悉度、负性情绪、社会角色和文化价值观念等。未来的研究则需要从忽略偏差的产生根源,与决策规避中其他偏差的关系,群体决策中忽略偏差的影响以及忽略偏差的应用研究领域,特别是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领域等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忽略偏差 损失规避 决策规避 保护性价值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