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抑郁障碍病人药物治疗的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57
1
作者 司天梅 舒良 +11 位作者 于欣 马崔 王高华 白培深 刘协和 纪丽萍 师建国 陈宪生 梅其一 栗克清 张鸿燕 马弘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81-84,共4页
目的 了解中国目前抑郁障碍病人药物治疗的处方方式及影响因素。方法 按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中国 2 0 0 0年人均生产总值 (人均GDP)划分的 5个经济发展等级 ,根据一定的抽样比例选择北京等 10个省市的医院 ,自制调查问卷 ,经预调查和讨... 目的 了解中国目前抑郁障碍病人药物治疗的处方方式及影响因素。方法 按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中国 2 0 0 0年人均生产总值 (人均GDP)划分的 5个经济发展等级 ,根据一定的抽样比例选择北京等 10个省市的医院 ,自制调查问卷 ,经预调查和讨论修订 ,于 2 0 0 2年 5月 2 0~ 2 4日进行抑郁障碍药物治疗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共收集调查住院和门诊抑郁障碍病人 735例。 72 9%的就诊者属于自费病人 ,女性占 6 1 6 %。按使用频率前 10位药物依次为氟西汀 (含进口和国产制剂 )、阿米替林、文拉法新 (包括国产制剂和进口缓释剂 )、多虑平、帕罗西汀、氯丙咪嗪、麦普替林、曲唑酮、丙咪嗪和米氮平。三环类药物 (TCAs)使用频率为 4 1 9% ,五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 (SSRIs)治疗者占全部病人的 4 4 5 % ,其他新型抗抑郁药占 2 1 6 %。抗抑郁药治疗患者中 ,90 3%的病人接受单一药物治疗 ,合并治疗药物主要是苯二氮 艹卓 类药 (5 3 3% )、抗精神病药 (17 1% )、β 受体阻断剂 (7 1% )和心境稳定剂(4 9% )。影响药物选择的因素主要是患者的症状和经济状况。结论 国内抑郁障碍药物处方方式逐渐以新型抗抑郁药物占主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障碍 药物治疗 流行病学 调查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期与中青年抑郁症生活事件比较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陈耀银 高之旭 肖世富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163-164,172,共3页
本文分析生活事件在老年期抑郁症发病中的作用,并与中青年组对照研究。结果发现,老年组在病前生活事件的发生率与中青年组相似。用DSM-Ⅲ-R轴Ⅳ和生活事件量表评定,老年组病前生活事件比中青年组严重。在生活事件类型中,老年... 本文分析生活事件在老年期抑郁症发病中的作用,并与中青年组对照研究。结果发现,老年组在病前生活事件的发生率与中青年组相似。用DSM-Ⅲ-R轴Ⅳ和生活事件量表评定,老年组病前生活事件比中青年组严重。在生活事件类型中,老年组在家庭方面和躯体疾病两项显著高于中青年组,中青年组在工作学习和个人方面两项比老年组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期 抑郁症 生活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米氮平治疗抑郁障碍的临床使用 被引量:45
3
作者 司天梅 方贻儒 +19 位作者 李涛 许秀峰 郝伟 徐一峰 贾福军 李惠春 杨甫德 刘铁榜 梅其一 宁玉萍 施慎逊 王高华 王向群 许毅 陆峥 张宁 于欣 赵靖平 李凌江 江开达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634-640,共7页
米氮平是一种去甲肾上腺素能和特异性5-羟色胺能抗抑郁药。一系列上市前及上市后的临床研究结果显示米氮平能有效治疗各种严重程度的抑郁障碍,耐受性良好,对伴有焦虑、激越以及失眠的抑郁障碍患者可能更有优势;长期维持治疗可降低抑郁... 米氮平是一种去甲肾上腺素能和特异性5-羟色胺能抗抑郁药。一系列上市前及上市后的临床研究结果显示米氮平能有效治疗各种严重程度的抑郁障碍,耐受性良好,对伴有焦虑、激越以及失眠的抑郁障碍患者可能更有优势;长期维持治疗可降低抑郁障碍的复发风险;作为增效药物联合治疗可有效治疗对其他抗抑郁药单药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与其他抗抑郁药相比,失眠、焦虑和性功能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相对较低。最近新上市了口崩片剂型,为适合该药治疗的患者,提供了另一种服药途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氮平 作用机制 抑郁症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