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笑气滥用致周围神经损害二例
1
作者 董美学 胡玲 李涛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65-369,共5页
例1男性,26岁,主因渐进性四肢乏力10天,于2022年5月5日入院。患者入院前10天无明显诱因出现四肢乏力,以下肢为著,伴行走不稳、双下肢麻木,上肢无法长时间持物,便秘、小便正常,当地医院考虑周围神经损害,予甲钴胺0.50 mg/d静脉滴注对症治... 例1男性,26岁,主因渐进性四肢乏力10天,于2022年5月5日入院。患者入院前10天无明显诱因出现四肢乏力,以下肢为著,伴行走不稳、双下肢麻木,上肢无法长时间持物,便秘、小便正常,当地医院考虑周围神经损害,予甲钴胺0.50 mg/d静脉滴注对症治疗3天,症状无缓解,遂至我院就诊,门诊以“周围神经病”收入院。患者自发病以来,精神、睡眠、饮食尚可。患者3个月前开始吸食笑气,每日约10罐(7.50 g/罐);吸烟10年,约20支/d;双下肢阵发性抽搐5年,未予重视;个人史及家族史无特殊。入院后体格检查:体温36.3℃,心率79次/min,呼吸18次/min,血压116/72 mm Hg(1 mm Hg=0.133 kPa),心、肺、腹部检查无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亚氮 周围神经系统疾病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与血压正常人群动脉硬化进展的关系 被引量:11
2
作者 姚涛 田柏淋 +2 位作者 胡丹 李刚 刘璋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4期4072-4075,共4页
目的探讨血浆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TG/HDL-C)预测血压正常人群动脉硬化进展的价值。方法对816名研究对象进行5年的随访,记录入组时性别、年龄、身高、体质量及血脂参数等基线资料,使用颈-股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cfPWV)检查... 目的探讨血浆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TG/HDL-C)预测血压正常人群动脉硬化进展的价值。方法对816名研究对象进行5年的随访,记录入组时性别、年龄、身高、体质量及血脂参数等基线资料,使用颈-股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cfPWV)检查评估入组时和5年后随访时动脉硬化程度。结果高血浆TG/HDL-C比值组人群随访时cfPWV、cfPWV变化值(△cfPWV)、年平均cfPWV变化值和异常cfPWV显著增加(P <0.001)。调整变量后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浆TG/HDL-C比值可以独立预测动脉硬化进展(P <0.001)。调整性别、年龄、吸烟、体育锻炼、体质指数、收缩压、平均动脉压、心率、基线cfPWV、肌酐以及空腹血糖影响后,Cox回归模型分析结果表明血浆TG/HDL-C比值能够独立预测5年之后cfPWV异常(HR=1.121,95%CI:1.008~1.248,P=0.036)。结论血压正常人群中血浆TG/HDL-C比值能独立预测动脉硬化的进展。高TG/HDL-C比值者具有更高的动脉硬化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硬化 血脂 三酰甘油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颈-股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大脑中动脉M2段闭塞性缺血性脑卒中血管内治疗的多中心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杨峻 资文杰 +30 位作者 邱忠明 李凤利 岳成松 刘瀚圣 刘文华 黄文国 王力 邱涛 石强 时忠华 杨世泉 濮捷 万跃 吴志林 杨树 周志明 张新江 刘勇 温昌明 黄华锰 林敏 赵文龙 胡伟 吴德平 陈路明 余鹏霄 罗伟东 刘帅 帅杰 杨清武 龚自力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9年第7期138-144,共7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治疗对发病至治疗时间≤6 h的急性大脑中动脉M2段闭塞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至2018年7月19家卒中中心收治的103例急性大脑中动脉M2段闭塞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病历资料.依据治疗方... 目的探讨血管内治疗对发病至治疗时间≤6 h的急性大脑中动脉M2段闭塞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至2018年7月19家卒中中心收治的103例急性大脑中动脉M2段闭塞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病历资料.依据治疗方法将入选患者分为血管内治疗组(65例)和非血管内治疗组(38例).观察血管内治疗患者治疗后血管再通率、48 h急性再闭塞率及血管穿孔率,同时对比两组患者90 d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分、死亡率、颅内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及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结果血管内治疗组中57例患者血管再通良好,血管再通率为87.7%,48 h内血管急性再闭塞率为7.7%,血管穿孔发生率为1.5%.两组90 d mRS评分≤2分的患者占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704,P=0.088).两组患者90 d全因死亡率、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蛛网膜下腔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急性大脑中动脉M2段闭塞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行血管内治疗与非血管内治疗的有效性与安全性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大脑中动脉M2段闭塞 血管内治疗 非血管内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