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创新型城市创新驱动要素的差异化比较研究 被引量:24
1
作者 吴宇军 胡树华 代晓晶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3-27,共5页
基于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整体目标,参照知识竞争力指数及STI指标体系,构建了创新型城市四维评价模型。对全国4个直辖市和15个副省级城市进行对比分析,揭示出创新型城市构建进程中,创新驱动要素的差异性,结论认为,主要有科技创新驱动、产业... 基于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整体目标,参照知识竞争力指数及STI指标体系,构建了创新型城市四维评价模型。对全国4个直辖市和15个副省级城市进行对比分析,揭示出创新型城市构建进程中,创新驱动要素的差异性,结论认为,主要有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创新驱动、开放创新驱动、"两型"示范驱动、体制机制创新驱动以及综合创新驱动等六类典型驱动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驱动要素 差异化 知识竞争力 创新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密集区创新创业环境评估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胡树华 喻信东 +1 位作者 解佳龙 牟仁艳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0-12,38,共4页
对国内大型的创新创业密集区的创新创业环境借助于GEM模型进行比较研究,将其创业环境划分为基础设施环境、科研实力环境、创业文化的提倡与激励、市场需求、中介机构参与及服务、资金支持、产学研的互动、法制保障八大影响模块。通过专... 对国内大型的创新创业密集区的创新创业环境借助于GEM模型进行比较研究,将其创业环境划分为基础设施环境、科研实力环境、创业文化的提倡与激励、市场需求、中介机构参与及服务、资金支持、产学研的互动、法制保障八大影响模块。通过专家调查问卷的形式回收数据,研究结果表明所用评价指标体系科学合理规范,能够用来评估创新创业环境,最后对创业环境的优化给出建设性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创业环境 创新密集区 评价指标 评价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高新区创新网络“双四”结构与要素关联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解佳龙 胡树华 《管理现代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5-47,共3页
在科学界定国家高新区创新网络概念的基础上,将其典型特征归纳为科技要素聚集、战略先导示范、双重循环渐进、主体功能转换四个方面,并提炼出国家高新区创新网络的"双四"结构及其四大子网络。同时,详细阐述了"双四"... 在科学界定国家高新区创新网络概念的基础上,将其典型特征归纳为科技要素聚集、战略先导示范、双重循环渐进、主体功能转换四个方面,并提炼出国家高新区创新网络的"双四"结构及其四大子网络。同时,详细阐述了"双四"结构模块及要素构成,并参照结构的时序进程逐一分析了"十六要素"间的关联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高新区 创新网络 “双四”结构 要素关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产品创新的产业创新路径依赖重塑 被引量:1
4
作者 肖德云 汪思齐 王恕立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30-35,42,共7页
基于武汉市产业创新的路径依赖特征,从产品创新视角将产业创新路径依赖类型分为吸收创新路径依赖、联盟创新路径依赖、内生创新路径依赖和创新体系引导的创新路径依赖,并进一步分析了产业演进中的网络、分形和企业文化三个方面的路径依... 基于武汉市产业创新的路径依赖特征,从产品创新视角将产业创新路径依赖类型分为吸收创新路径依赖、联盟创新路径依赖、内生创新路径依赖和创新体系引导的创新路径依赖,并进一步分析了产业演进中的网络、分形和企业文化三个方面的路径依赖及重塑,运用问卷调查和结构方程实证分析得出产业创新中外部网络和分形具有非良性路径依赖特征,并且企业文化路径依赖基本正常,最后提出产品创新视角下产业演进中的社会资本和组织学习双因素嵌入的路径重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品创新 产业创新 路径依赖 重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习视角的国家创新体系研究综述 被引量:1
5
作者 肖德云 严艳芬 李伟保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7-52,共6页
近年来,协同学习已经成为国内外国家创新体系研究的热点。本文在梳理国内外研究文献的基础上,首先对创新体系的三个不同研究视角进行了相关分析,阐述了国家创新体系的社会环境支撑,之后重点分析了国家创新体系协同学习机制的主体、知识... 近年来,协同学习已经成为国内外国家创新体系研究的热点。本文在梳理国内外研究文献的基础上,首先对创新体系的三个不同研究视角进行了相关分析,阐述了国家创新体系的社会环境支撑,之后重点分析了国家创新体系协同学习机制的主体、知识类别以及国家创新体系协同学习运行机制;并进一步探讨了中国国家创新体系的研究;最后对未来的研究进行了一定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创新体系 协同学习 社会资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力”突变级数的中心城市发展质量差异化比较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解佳龙 雷殷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5-92,共8页
以产业评价"三力模型"为依据,从自主创新力、效益贡献力、国际竞争力三个维度设定了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突变级数法构建了中心城市发展质量评价模型,并对全国4个直辖市和15个副省级城市的发展质量进行综合测算与三维空间散点聚... 以产业评价"三力模型"为依据,从自主创新力、效益贡献力、国际竞争力三个维度设定了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突变级数法构建了中心城市发展质量评价模型,并对全国4个直辖市和15个副省级城市的发展质量进行综合测算与三维空间散点聚类分析,结论认为:我国中心城市发展质量"三力"同步均衡异化趋势与板块级别梯度递减特征叠加,且呈现高水平均衡、跨越逼近、平稳推进、创新短板、低水平均衡五种发展阶段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城市 三力模型 发展质量 同步均衡异化 突变级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群型自创区创新共同体的建构基础与策略 被引量:4
7
作者 解佳龙 王梦兰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6-98,共13页
创新共同体作为促进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有效途径,已成为城市群型自创区引领区域均衡发展和跨界协同创新的重要模式,其建构基础决定着自创区的创新路径选择与突破重点。结合城市群型自创区创新共同体的基本内涵与运行结构,设计涵盖自... 创新共同体作为促进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有效途径,已成为城市群型自创区引领区域均衡发展和跨界协同创新的重要模式,其建构基础决定着自创区的创新路径选择与突破重点。结合城市群型自创区创新共同体的基本内涵与运行结构,设计涵盖自主创新力、协同配置力、效益贡献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四力”评价体系,运用全局熵值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测度我国8个城市群型自创区41个核心园区的“四力”耦合协调水平。结果表明:核心园区“四力”耦合协调水平整体呈结构稳定的偏态分布,板块间差异显著且趋势向好;自创区“四力”两极分化且优势各异。随后基于Dagum基尼系数揭示创新共同体建构基础的组内和组间差异,并对差异性溯源分析。组内差异显示:覆盖核心园区越多,协同创新难度越大;核心园区非均衡异化,差异性变动反差明显。组间差异显示:创新共同体建构基础表现出奋力争先、震荡纠缠、低速稳健、成长禁锢4种类型。基于此,从创新动力、协同配置、效益输出、国际竞争等方面提出创新共同体建构策略,以期为打造高质量紧密型创新生态圈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群型自创区 创新共同体 建构基础 耦合协调 Dagum基尼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能力—效率评价的中小企业创新路径选择 被引量:6
8
作者 解佳龙 牟仁艳 +2 位作者 杨晓璇 丁卓 张冀新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4-81,共8页
在阐释创新能力、创新效率与中小企业创新路径对偶关联的基础上,构建了创新能力"钻石模型",运用TRIZ原理设计了五维四层的指标体系,综合利用灰色关联和复合物元测算了19家典型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力;结合创新价值链的"双链... 在阐释创新能力、创新效率与中小企业创新路径对偶关联的基础上,构建了创新能力"钻石模型",运用TRIZ原理设计了五维四层的指标体系,综合利用灰色关联和复合物元测算了19家典型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力;结合创新价值链的"双链接"特征,设计了中小企业创新效率两阶段指标体系,并运用链式关联DEA模型依次计算了知识创新效率、成果转化效率和综合创新效率。最后,基于能力和效率构成的能效组合矩阵,以6种聚类分布的固强补弱为出发点依次设计了对应的创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企业 创新能力 创新效率 能效组合矩阵 创新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四三结构”的城市群创新体系运行分析与同步非均衡评价 被引量:7
9
作者 程杰 程言美 +1 位作者 胡树华 王松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72-78,共7页
本文结合区域创新体系的顶层框架,构建了我国城市群创新体系运行评价的"四三结构",设计了城市群区域创新体系评价的指标体系。通过相对模糊偏差矩阵的计算,从创新主体、创新投入、创新内容和创新产出4个维度对城市群的区域创... 本文结合区域创新体系的顶层框架,构建了我国城市群创新体系运行评价的"四三结构",设计了城市群区域创新体系评价的指标体系。通过相对模糊偏差矩阵的计算,从创新主体、创新投入、创新内容和创新产出4个维度对城市群的区域创新体系现状和差异进行了分析,总体上对城市群的区域创新体系进行了综合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群 四三结构 相对模糊偏差矩阵 非均衡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高新区竞争力空间动态差异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胡树华 解佳龙 +1 位作者 牟仁艳 雷殷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9-33,共5页
综合利用熵值法和复合物元模型对我国2000-2009年国家高新区竞争力进行测算,基于四大经济板块深入揭示了国家高新区竞争力发展存在的空间动态差异。研究结果表明:近10年国家高新区竞争力在区域分异层面板块马太效应突出,东部地区高新区... 综合利用熵值法和复合物元模型对我国2000-2009年国家高新区竞争力进行测算,基于四大经济板块深入揭示了国家高新区竞争力发展存在的空间动态差异。研究结果表明:近10年国家高新区竞争力在区域分异层面板块马太效应突出,东部地区高新区竞争力增速远高于其它地区;在空间集聚层面形成了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品字形格局的高新集群带。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弱化马太效应和建设特色高新产业集群的发展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高新区 竞争力 空间动态差异 熵值法 复合物元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综合评价 被引量:5
11
作者 肖德云 胡树华 戴勇 《管理学报》 CSSCI 2010年第7期1008-1014,共7页
在对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理论回顾和总结的基础上,探讨了我国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的维度和指标体系。通过对我国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数据的维度特征评价、维度结构评价和综合决策评价,发现我国制造业整体上自主创新能力弱、产业创新转化的产... 在对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理论回顾和总结的基础上,探讨了我国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的维度和指标体系。通过对我国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数据的维度特征评价、维度结构评价和综合决策评价,发现我国制造业整体上自主创新能力弱、产业创新转化的产出贡献度低、制造业各行业间创新能力不均、外资企业研发和产学研合作没有培育产业的创新转化能力4个方面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业 自主创新能力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高新区创新脆弱性评价及障碍诊断 被引量:4
12
作者 解佳龙 周文婷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78-87,共10页
为厘清引致国家高新区创新脆弱性的障碍,基于PSR框架设计出“压力-状态-响应”创新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实证分析我国147个国家高新区的创新脆弱性及空间分布特征,从系统协调性和障碍改善度两个方面揭示创新脆弱性表现维度与影响因素。... 为厘清引致国家高新区创新脆弱性的障碍,基于PSR框架设计出“压力-状态-响应”创新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实证分析我国147个国家高新区的创新脆弱性及空间分布特征,从系统协调性和障碍改善度两个方面揭示创新脆弱性表现维度与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我国高新区创新脆弱性等级整体呈现“橄榄型”分布,且由沿海向内陆逐级增强,不同类型园区脆弱性存在显著差异;多数园区内部协调性较高,细分维度的协调性与园区发展阶段紧密相关;响应系统障碍偏高,绿色发展是高新区普遍面临的压力。最后,从等级分布、系统协调性、响应障碍等方面提出改善创新脆弱性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高新区 创新脆弱性 PSR模型 障碍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高新区创新资源集聚分异与空间极化格局 被引量:4
13
作者 解佳龙 熊晓雪 《管理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4-21,共8页
创新资源的集聚差异势必造成空间过程的趋同或趋异,两种力量的博弈对高新区创新极化格局进行着重塑。设计了涵盖资源投入、环境支撑和成果产出三大模块的创新资源集聚程度评价指标体系,实证分析了我国高新区创新资源集聚程度的分异特征... 创新资源的集聚差异势必造成空间过程的趋同或趋异,两种力量的博弈对高新区创新极化格局进行着重塑。设计了涵盖资源投入、环境支撑和成果产出三大模块的创新资源集聚程度评价指标体系,实证分析了我国高新区创新资源集聚程度的分异特征与空间极化进程。结果表明:创新资源集聚程度总体波动式上升且不同排序段位与类型的主体趋异明显,各细分维度持续向好但资源转化不及资源聚合,日益显现的马太效应致使资源配置格局和跃迁路径渐趋稳定,东部>中部>西部>东北的集聚水平非均衡向前推进,多中心扁平式极化态势加速着园区密集区良性空间外溢下的跨界协作。最后,提出了资源调配与空间优化的政策建议,以期对创新资源差别化配置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高新区 创新资源 集聚程度 空间极化 突变级数法-改进熵值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