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3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跨径简支钢-LUHPC组合梁桥主梁设计 被引量:1
1
作者 詹建辉 魏奇芬 +1 位作者 彭晓彬 杨灿 《桥梁建设》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6-122,共7页
新港高速双柳长江大桥两岸跨堤桥为大跨(跨径100 m)、重载(8车道)简支梁桥。结合桥位处的实际情况和该桥结构特点,提出钢箱梁、钢-混组合梁和钢桁梁3种主梁结构型式方案并进行比选,综合考虑结构性能、施工技术难度、耐久性与维护、景观... 新港高速双柳长江大桥两岸跨堤桥为大跨(跨径100 m)、重载(8车道)简支梁桥。结合桥位处的实际情况和该桥结构特点,提出钢箱梁、钢-混组合梁和钢桁梁3种主梁结构型式方案并进行比选,综合考虑结构性能、施工技术难度、耐久性与维护、景观效果和造价,推荐采用钢-混组合梁方案。基于优化施工工艺、提高结构耐久性和经济性等方面考虑,跨堤桥最终采用具有抗扭刚度大、稳定性好、受力均匀、养护便利等优点的“单箱双室槽形钢箱梁+混凝土桥面板”断面。槽形钢箱梁高3.755 m(不含底板厚度);从力学性能、施工和易性及经济性等方面综合考虑,跨堤桥钢-混组合梁桥面板采用钢纤维掺量为2%的LUHPC材料,桥面板厚20.0 cm;在钢箱梁上翼缘板、横梁上翼缘板均布剪力钉,形成钢-LUHPC组合梁。跨堤桥湿接缝采用T形接缝构造以对湿接缝界面进行强化处理。对钢箱梁和桥面板进行结构静力分析,结果表明:钢箱梁承载力、桥面板承载力和抗裂性能均满足要求。跨堤桥采用工厂化大节段整体预制,在桥位上仅需通过梁段间横向湿接缝成桥的专项施工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简支梁桥 钢-LUHPC组合梁 槽形梁 桥面板 剪力钉 湿接缝 方案比选 结构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背景下湖北省新就业形态高质量发展对策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杨希 李波 赵喜洋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7-64,共8页
伴随共享经济、数字经济的发展,湖北省新就业形态不断涌现,成为当前及未来就业增长的主要来源。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利用移动互联网平台提供相应服务,由于其服务特征具备灵活性和开放性而备受消费市场青睐。但随着我省新就业形态的快速发展... 伴随共享经济、数字经济的发展,湖北省新就业形态不断涌现,成为当前及未来就业增长的主要来源。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利用移动互联网平台提供相应服务,由于其服务特征具备灵活性和开放性而备受消费市场青睐。但随着我省新就业形态的快速发展,关于其劳动关系以及劳动权益保障的争议日渐增多,平台企业竞争失序及监管缺位等问题也日益凸显。鉴于湖北省新就业形态发展的一般性和特殊性,应针对其痛点和堵点,从强化劳动者主体地位、弱化平台企业话语权、强化政府数字治理能力等方面,探究促进湖北省新就业形态发展的有效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就业形态劳动者 互联网平台企业 数字治理能力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创新绩效评价研究 被引量:26
3
作者 赵喜洋 刘雅琴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2期133-140,共8页
近年来,湖北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迅速,但仍然存在产品生产周期和资源流动性等方面的制约因素阻碍其健康发展。从创新投入力度、创新管理水平、自主研发能力和创新产出效益4个方面共10个指标出发,以2013-2015年湖北省高新技术企业为样本,... 近年来,湖北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迅速,但仍然存在产品生产周期和资源流动性等方面的制约因素阻碍其健康发展。从创新投入力度、创新管理水平、自主研发能力和创新产出效益4个方面共10个指标出发,以2013-2015年湖北省高新技术企业为样本,采用因子分析法,对湖北省江汉平原、鄂西北、鄂西南、鄂东南、鄂东北5个片区进行高新技术企业创新绩效综合比较分析和区域差异分析。得出如下结论:地区经济发展为高新技术企业提供了较好的技术创新条件,同时,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反过来推动地区经济发展。最后,从科教、自主创新、政府引导等方面提出了提升湖北省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创新水平的对策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新技术企业 科技创新 绩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江口水库特大桥多格室钢-混结合段设计 被引量:5
4
作者 覃作伟 廖原 +2 位作者 丁望星 阳晏 唐守峰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13,共6页
丹江口水库特大桥为主跨760 m的双塔双索面部分地锚式混合梁斜拉桥,主跨主梁采用分离式双钢箱+正交异性钢-UHPC组合桥面结构轻型组合梁,边跨主梁采用PC边主梁。组合梁与PC梁连接过渡段总长6.0 m,其中钢梁段长1.0 m,钢梁加强段长3.0 m,钢... 丹江口水库特大桥为主跨760 m的双塔双索面部分地锚式混合梁斜拉桥,主跨主梁采用分离式双钢箱+正交异性钢-UHPC组合桥面结构轻型组合梁,边跨主梁采用PC边主梁。组合梁与PC梁连接过渡段总长6.0 m,其中钢梁段长1.0 m,钢梁加强段长3.0 m,钢-混结合段长2.0 m。为解决钢-混结合段边箱部分截面刚度过渡剧烈、应力集中明显、格室内填充混凝土施工困难等问题,利用外腹板和风嘴箱室构造边箱多格室断面,形成“钢格室+后承压板”的结构,提高钢-混结合段边箱部分截面刚度过渡均匀性;格室内钢-混连接区域采用开孔板剪力键和剪力钉,提高结合段的抗剪强度及延性,增强整体连接的可靠性;格室内填充料采用活性粉末混凝土,并综合考虑结构性能需求和技术指标进行配合比优化,改善结合段的耐久性和施工可靠性。结构受力分析结果表明,各构件受力均满足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拉桥 混合梁 钢-混结合段 多格室构造 开孔板剪力键 剪力钉 活性粉末混凝土 结构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江口水库特大桥地锚式桥台设计 被引量:2
5
作者 陶辰亮 刘朝辉 +1 位作者 覃作伟 丁望星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6-21,共6页
丹江口水库特大桥为主跨760 m的双塔双索面部分地锚式混合梁斜拉桥,1号、4号桥台采用地锚式设计。基于桥台规模限制及结构耐久性考虑,地锚式桥台创新采用了空腔式箱形台身结构(由底板、墙身、盖板和锚台段主梁等组成)。桥台全长45.8 m... 丹江口水库特大桥为主跨760 m的双塔双索面部分地锚式混合梁斜拉桥,1号、4号桥台采用地锚式设计。基于桥台规模限制及结构耐久性考虑,地锚式桥台创新采用了空腔式箱形台身结构(由底板、墙身、盖板和锚台段主梁等组成)。桥台全长45.8 m、顶宽31.6 m,共设置18个空腔,采用矩形扩大基础。为实现传力平顺,地锚式桥台台梁过渡段台身采用肋墙式构造;为降低桥台整体应力水平、提升桥台的抗裂性能,在台身侧墙设置竖向预应力;为增强1号桥台的抗滑稳定性,在台身侧墙设置CFRP岩土锚杆,锚杆锚入中风化基岩。采用有限元法对地锚式桥台构造的受力性能及抗滑稳定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桥台总体应力分布均匀,台梁过渡段应力过渡平顺,桥台纵、横隔墙应力以压应力为主,并且关键部位有一定的压应力储备;1号桥台设置CFRP岩土锚杆后其抗滑稳定系数提升了2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分地锚式斜拉桥 地锚式桥台 空腔式箱形台身 肋墙式台身 竖向预应力 岩土锚杆 结构设计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不确定性的隧道工程稳定性分析与可靠性优化设计 被引量:1
6
作者 梁志强 郑民总 +1 位作者 李剑 朱尚明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3-109,共7页
不确定性是岩石工程的一个重要特性,对岩石工程的稳定分析、设计与安全施工具有重要影响,而传统的确定性分析与优化设计方法不能考虑岩石工程的不确定性。针对隧道工程中的不确定性,将可靠性理论、实验设计、数值模拟与响应面等方法有... 不确定性是岩石工程的一个重要特性,对岩石工程的稳定分析、设计与安全施工具有重要影响,而传统的确定性分析与优化设计方法不能考虑岩石工程的不确定性。针对隧道工程中的不确定性,将可靠性理论、实验设计、数值模拟与响应面等方法有机结合,提出一种考虑不确定性的隧道工程稳定性分析与可靠性优化设计方法。该方法通过建立考虑不确定性的隧道工程稳定性分析模型,在此基础上结合可靠性优化设计,建立了考虑不确定性的隧道工程优化设计方法,并将提出的方法结合隧道工程算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对隧道工程设计、稳定性分析以及风险分析具有显著指导意义,为隧道工程的不确定性分析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不确定性 稳定性分析 可靠性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江口水库特大桥主梁跨中无轴力连接装置结构设计
7
作者 姚博 沈峰 +2 位作者 赵金霞 廖原 张雅俊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6-22,共7页
丹江口水库特大桥为主跨760 m的双塔部分地锚式混合梁斜拉桥,边跨处主梁纵向自由伸缩受到锚台约束,桥塔与主梁受力复杂,为此,在主梁跨中采用一种新型无轴力连接装置,该装置由大箱梁、小箱梁和支承系统组成。在桥梁运营阶段,大箱梁通过... 丹江口水库特大桥为主跨760 m的双塔部分地锚式混合梁斜拉桥,边跨处主梁纵向自由伸缩受到锚台约束,桥塔与主梁受力复杂,为此,在主梁跨中采用一种新型无轴力连接装置,该装置由大箱梁、小箱梁和支承系统组成。在桥梁运营阶段,大箱梁通过支承系统将力传递给小箱梁,小箱梁端部的复位装置使小箱梁一端限位、一端滑动,在确保小箱梁始终处于设计轴线位置的同时也改善了大箱梁和小箱梁的受力情况;大箱梁在跨中位置设置有阻尼抑振装置,可抑制大箱梁节段之间的快速相对运动,确保大箱梁和小箱梁的相对位移稳定性,进而提高无轴力连接装置的耐久性。经有限元分析,整个装置的应力和变形均满足规范要求,大箱梁所承受的外荷载通过支承系统传递给小箱梁,小箱梁连接部位没有明显的应力集中现象,小箱梁表现为较为理想的受弯梁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锚式斜拉桥 无轴力连接装置 大箱梁 小箱梁 支承系统 耐久性 受力计算 结构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线一单”在宜昌港总体规划环评中的运用 被引量:1
8
作者 王成林 彭聃 +4 位作者 范静 王愿珠 刘时城 宋芬 陈旭 《绿色科技》 2024年第6期198-203,209,共7页
以宜昌港总体规划为例,在现场调研的基础上,采用叠图分析、环境数学模型等方法,阐述了港口规划修编过程中“三线一单”在规划环评中的实际应用,生态保护红线内,自然保护地核心保护区原则上禁止人为活动,并提出了优化调整建议,取消了17.1... 以宜昌港总体规划为例,在现场调研的基础上,采用叠图分析、环境数学模型等方法,阐述了港口规划修编过程中“三线一单”在规划环评中的实际应用,生态保护红线内,自然保护地核心保护区原则上禁止人为活动,并提出了优化调整建议,取消了17.11km涉及各类敏感区的规划岸线。本次规划修订相比上一轮规划,规划港口岸线长度减少41.759km,减少比例为34.71%。结果表明:以“三线一单”贯穿宜昌港规划的全过程,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推动了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线一单 规划环评 宜昌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黏性泥沙絮凝对浮泥流变特性影响试验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刘洁 周杨三 +1 位作者 周鹏 肖毅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7-127,共11页
浮泥在海岸、河口及水库中广泛分布,对区域生态、环境和航运等产生显著影响。不同机制形成浮泥的特性也有所区别。为了量化分析泥沙絮凝对浮泥密度和流变特性的影响,利用大型水箱进行黏性泥沙絮凝沉积试验,收集床面淤积物,并进行流变测... 浮泥在海岸、河口及水库中广泛分布,对区域生态、环境和航运等产生显著影响。不同机制形成浮泥的特性也有所区别。为了量化分析泥沙絮凝对浮泥密度和流变特性的影响,利用大型水箱进行黏性泥沙絮凝沉积试验,收集床面淤积物,并进行流变测试。结果表明,随紊动水体中絮团粒径的减小和分形维数的增大,形成的浮泥密度将增大,浮泥的屈服应力、黏滞系数呈幂律增长。絮体中孔隙导致沉积形成浮泥的结构强度减小,使浮泥流变曲线没有固-液过渡阶段,到达临界点时直接发生屈服变形进入液态阶段。考虑泥沙絮凝影响后,当浮泥密度大于1110 kg/m^(3)时,其屈服应力、黏滞系数明显减小,流动指数增大。这种宏观流变特性的差异体现在颗粒间的微观相互作用,即泥沙颗粒接触点的强度和数量上。而絮凝的发生会改变颗粒结构和颗粒间力,进而影响宏观流变特性。该研究可为浮泥运动过程数值模拟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泥 流变试验 絮团粒径 分形维数 流变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间隙接受理论的高速公路双车道入口辅助车道长度
10
作者 潘兵宏 张佳乐 王潮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91-401,共11页
为研究高速公路双车道入口辅助车道的合理长度,采用路侧激光雷达获取车辆在辅助车道区域的运行速度和车头时距数据并分析其分布特征;采用无人机航拍视频及Tracker车辆追踪软件获取入口辅助车道路段的接受间隙和拒绝间隙,通过Raff临界间... 为研究高速公路双车道入口辅助车道的合理长度,采用路侧激光雷达获取车辆在辅助车道区域的运行速度和车头时距数据并分析其分布特征;采用无人机航拍视频及Tracker车辆追踪软件获取入口辅助车道路段的接受间隙和拒绝间隙,通过Raff临界间隙估算方法确定路段的临界间隙为2.475s。根据驾驶人在入口辅助车道路段的驾驶行为,结合路段车辆运行和微观换道特性,建立了双车道入口辅助车道长度计算模型,将辅助车道划分为等待距离和左换道距离2个组成部分。基于临界间隙和运行速度与车头时距分布特征,标定了长度计算模型中的相关参数,提出了双车道入口辅助车道长度推荐值。研究结果表明:入口辅助车道长度与车辆运行速度正相关,且辅助车道长度推荐值较《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17)规定值小,说明规定值有一定的长度富余,在用地紧张路段可控制车辆运行速度,适当缩短辅助车道长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临界间隙 辅助车道 双车道入口 换道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紊动和含沙量对悬沙絮凝影响的试验研究
11
作者 刘洁 谢东芝 周鹏 《泥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15,46,共8页
根据三峡库区悬沙特性配制试验沙样,利用粒子追踪系统在大型水箱中开展絮凝试验。结果表明,絮凝作用下泥沙粒子通过搭接形成了不同形状的多孔结构,直接影响絮团的密实程度。存在最佳紊动剪切率使絮团发育达到峰值,其值介于12~18 s-1之间... 根据三峡库区悬沙特性配制试验沙样,利用粒子追踪系统在大型水箱中开展絮凝试验。结果表明,絮凝作用下泥沙粒子通过搭接形成了不同形状的多孔结构,直接影响絮团的密实程度。存在最佳紊动剪切率使絮团发育达到峰值,其值介于12~18 s-1之间,低于最佳紊动剪切率时,絮团中值粒径随剪切率的增大而增大,高于最佳紊动剪切率时,絮团中值粒径随剪切率的增大而减小;随着初始含沙量的增加,当紊动剪切率较低时,絮团中值粒径先增大后减小,平均分形维数则先减小后增大;当紊动剪切率较高时,絮团中值粒径整体上呈减小趋势,平均分形维数整体上呈增大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沙絮凝 紊动剪切率 絮团形态 絮团粒径 分形维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目标检测和图像分割的岩芯RQD自动生成算法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国华 姜晋云 +5 位作者 吕国磊 胡俊杰 熊峰 廖一凡 郑洪 李漪 《安全与环境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0-106,共7页
为了对岩体质量进行分类和评估,岩石质量指标(RQD)在地矿工程中被广泛应用。以往需要手动测量岩芯片段的长度并手动计算RQD,这一过程既费时又费力。随着计算机软、硬件的进步,基于计算机视觉的图像处理使自动获取RQD逐步成为现实。针对... 为了对岩体质量进行分类和评估,岩石质量指标(RQD)在地矿工程中被广泛应用。以往需要手动测量岩芯片段的长度并手动计算RQD,这一过程既费时又费力。随着计算机软、硬件的进步,基于计算机视觉的图像处理使自动获取RQD逐步成为现实。针对现有方法的局限性,提出了一种基于目标检测和图像分割的RQD自动生成算法,首先根据颜色、纹理等特征的相似性,采用SAM模型对图像中的岩芯进行检测,然后采用YOLOv8算法训练模型,通过提取岩芯片段的缝隙特征进行不同岩芯片段的分割。为了测试该算法的性能,选取了来自宜涪铁路五峰段的10段岩芯样本开展案例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该算法获取的RQD的准确率与传统的手动方式相当,平均相对误差不超过5%;该算法的效率明显优于传统的手动方式,能够节约超过60%的时间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质量指标(RQD) 钻孔岩芯 图像处理 深度学习 目标检测 图像分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首长江公路大桥主桥总体设计 被引量:32
13
作者 陈虎成 张家元 +2 位作者 刘明虎 丁望星 沈昊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11,共6页
石首长江公路大桥主桥为(75+75+75)m+820m+(300+100)m的单侧混合梁斜拉桥,半飘浮结构体系。主梁采用钢箱梁与预应力混凝土梁组成的混合梁,分离式双箱断面,全宽38.5m。钢箱梁顶板横桥向变厚,设实腹式横隔板;预应力混凝土梁采用短线法预制... 石首长江公路大桥主桥为(75+75+75)m+820m+(300+100)m的单侧混合梁斜拉桥,半飘浮结构体系。主梁采用钢箱梁与预应力混凝土梁组成的混合梁,分离式双箱断面,全宽38.5m。钢箱梁顶板横桥向变厚,设实腹式横隔板;预应力混凝土梁采用短线法预制;钢-混结合段采用带钢格室的部分连接填充活性粉末混凝土构造。南、北桥塔高分别为234m、232m,基础均采用直径2.5m的群桩基础,由于地质条件差,桩端采用后压浆技术提高承载力。索-塔锚固采用钢锚梁方案,钢牛腿壁板与塔壁结合采用开孔板连接件。斜拉索采用标准强度1 770 MPa的平行钢丝,外置式阻尼器采用杠杆质量减振器LM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拉桥 公路桥 半飘浮结构体系 混合梁 钢箱梁 桥塔 斜拉索 桥梁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宜昌香溪长江公路大桥主桥设计 被引量:25
14
作者 詹建辉 张铭 张家元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7-12,共6页
宜昌香溪长江公路大桥主桥为钢桁架全推力中承式无铰拱桥,拱轴计算跨径为519m。拱肋采用空间变截面桁架结构,拱轴线采用悬链线形,拱轴系数为2.0。桁架拱采用2片主桁,主桁采用柏式桁架,主桁节点采用焊接整体节点。拱脚采用厚承压板格构+... 宜昌香溪长江公路大桥主桥为钢桁架全推力中承式无铰拱桥,拱轴计算跨径为519m。拱肋采用空间变截面桁架结构,拱轴线采用悬链线形,拱轴系数为2.0。桁架拱采用2片主桁,主桁采用柏式桁架,主桁节点采用焊接整体节点。拱脚采用厚承压板格构+预应力的钢-混结合段构造。拱上立柱采用钢箱排架结构。桥面梁采用格子梁体系,在钢纵、横梁顶面布置焊钉与钢筋混凝土桥面板形成结合梁结构,桥面结构采用纵向部分固结+纵向限位+横向多点拉索减震的支承方式。吊杆采用整束挤压钢绞线吊杆。拱座采用分离式钢筋混凝土结构,拱座基础采用明挖扩大基础。上部结构安装采用斜拉扣挂、缆索吊装系统,拱肋主桁采用节段整体吊装,两岸对称悬臂拼装的方式架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桁架拱桥 中承式桥 结构体系 主桁 联结系 桥面结构 桥梁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长公路隧道斜井、竖井设计技术与经验 被引量:35
15
作者 陈光明 韦薇 胡益华 《隧道建设》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42-349,共8页
为解决特长公路隧道斜井、竖井设计中方案比选多、工作繁琐及技术要求高的难题,结合龙潭隧道、大坪山隧道、乌池坝隧道斜井和竖井设计实践,总结和研究斜井、竖井的布置,斜井、竖井方案的比选,斜井倾角与提升方案的选择,斜井与联络风道... 为解决特长公路隧道斜井、竖井设计中方案比选多、工作繁琐及技术要求高的难题,结合龙潭隧道、大坪山隧道、乌池坝隧道斜井和竖井设计实践,总结和研究斜井、竖井的布置,斜井、竖井方案的比选,斜井倾角与提升方案的选择,斜井与联络风道相交设计及竖井施工方案等关键技术。主要得出如下结论:1)斜井、竖井的布置应利用地形、地质条件,灵活设计;2)斜井、竖井方案比选需改变"竖井通风阻力小,优于斜井"的惯性思维;3)不应仅考虑施工便利而选择缓坡斜井,增加建设成本和运营通风费用;4)斜井与联络风道相交宜采用分岔布置式,虽结构复杂,但风流顺畅;5)反井法具有降低劳动强度和施工成本,提高机械化施工水平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长公路隧道 斜井 竖井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度组合梁斜拉桥结构设计方案研究 被引量:46
16
作者 詹建辉 彭晓彬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5-91,共7页
为使大跨度组合梁斜拉桥的结构性能更优,以某(80+290+768+70+70+70+60)m双塔双索面半飘浮体系混合梁斜拉桥方案为背景,从主梁断面型式、主梁参数(梁高、断面面积、桥面板厚度)、桥塔高度、桥面铺装及主梁钢-混结合段位置等对结构性能的... 为使大跨度组合梁斜拉桥的结构性能更优,以某(80+290+768+70+70+70+60)m双塔双索面半飘浮体系混合梁斜拉桥方案为背景,从主梁断面型式、主梁参数(梁高、断面面积、桥面板厚度)、桥塔高度、桥面铺装及主梁钢-混结合段位置等对结构性能的影响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主跨800m左右的组合梁斜拉桥在理论计算分析上具备可实施性;箱形断面组合梁较为适合用于大跨、宽幅组合梁斜拉桥;提高钢主梁断面的有效面积和桥塔高度对改善组合梁斜拉桥受力状况有较大帮助;大跨度组合梁斜拉桥桥面铺装厚度应结合总体受力、大气环境、荷载类型等因素考虑;钢-混结合段位置选取应兼顾受力特性、施工工艺简便和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拉桥 组合梁 主梁型式 主梁参数 塔高 桥面铺装 结合段 结构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荆岳长江公路大桥设计 被引量:25
17
作者 丁望星 姜友生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7-61,共5页
根据荆岳长江公路大桥桥址处自然环境条件,主桥采用主跨816 m双塔双索面六跨不对称混合梁斜拉桥;桥塔为双柱H形,北塔采用双圆形分离式基础,南塔采用矩形分离式承台+群桩基础;主梁采用分离式双边箱梁结构,中跨和北边跨采用扁平钢箱梁结构... 根据荆岳长江公路大桥桥址处自然环境条件,主桥采用主跨816 m双塔双索面六跨不对称混合梁斜拉桥;桥塔为双柱H形,北塔采用双圆形分离式基础,南塔采用矩形分离式承台+群桩基础;主梁采用分离式双边箱梁结构,中跨和北边跨采用扁平钢箱梁结构,南边跨采用PC箱梁结构,钢-混凝土结合段采用带钢格室的部分连接填充混凝土方案;斜拉索采用外缠PVF氟化膜的高强平行钢丝索,除桥塔附近几对大倾角斜拉索直接锚固在混凝土塔壁齿块上外,其余均采用钢锚梁锚固型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荆岳长江公路大桥 斜拉桥 混合梁 箱形梁 桥梁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用于滑坡监测的自发电雨量传感器的研制
18
作者 王国斌 陈军 +3 位作者 代先尧 张永权 王超 吴川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6318-6323,共6页
滑坡是一种非常严重的地质灾害,大多数滑坡与降雨直接相关,因此降雨量监测对于滑坡预报预测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摩擦纳米发电机技术,研制了一种用于滑坡监测的自发电雨量传感器。传感器包括传动单元和传感单元,通过降雨诱导纳米材料接触... 滑坡是一种非常严重的地质灾害,大多数滑坡与降雨直接相关,因此降雨量监测对于滑坡预报预测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摩擦纳米发电机技术,研制了一种用于滑坡监测的自发电雨量传感器。传感器包括传动单元和传感单元,通过降雨诱导纳米材料接触摩擦实现降雨测量和自发电的功能。实验结果表明:传感器在0~300 mL/24 h的量程范围内的测量误差为5%,线性度为3.4%,可在温度小于100℃及相对湿度小于90%的环境下正常工作,且当传感器外接负载阻值为7.8×10^(7)Ω时可输出最大功率203.5 nW。传感器能够满足野外滑坡雨量监测的实际需要,可为相关雨量监测传感器的研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量传感器 自供电 摩擦纳米发电机 滑坡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东长江公路大桥桥塔设计 被引量:19
19
作者 彭晓彬 陈杏枝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0-43,48,共5页
鄂东长江公路大桥主桥为主跨926 m的半漂浮体系双塔混合梁斜拉桥,桥塔采用"凤翎"式钢筋混凝土结构,由下塔柱、下横梁、中塔柱、中上塔柱连接部及上塔柱组成,采用C50混凝土。采用MIDAS 2006桥梁综合程序和桥梁博士3.0程序,按... 鄂东长江公路大桥主桥为主跨926 m的半漂浮体系双塔混合梁斜拉桥,桥塔采用"凤翎"式钢筋混凝土结构,由下塔柱、下横梁、中塔柱、中上塔柱连接部及上塔柱组成,采用C50混凝土。采用MIDAS 2006桥梁综合程序和桥梁博士3.0程序,按三维空间框架结构分裸塔阶段、最大单悬臂阶段和使用阶段对桥塔进行结构计算,并对下塔柱(含下横梁)和中上塔柱连接段进行局部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桥塔的应力、强度和刚度均满足规范要求。桥塔施工分为下塔柱、下横梁、中塔柱、上塔柱和塔顶结构等施工阶段,介绍桥塔施工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拉桥 桥塔 结构设计 结构计算 桥梁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东长江公路大桥结构设计方案研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常英 詹建辉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65-68,共4页
为研究千米级混合梁斜拉桥结构设计,以鄂东长江公路大桥为依托,通过结构计算与试验模拟,从钢-混凝土结合段位置的选择、索距、桥塔、主梁、主梁钢-混凝土结合段等方面对该桥结构设计方案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钢-混凝土结合段设置在中跨... 为研究千米级混合梁斜拉桥结构设计,以鄂东长江公路大桥为依托,通过结构计算与试验模拟,从钢-混凝土结合段位置的选择、索距、桥塔、主梁、主梁钢-混凝土结合段等方面对该桥结构设计方案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钢-混凝土结合段设置在中跨侧距桥塔中心12.5 m处,结合段位置主梁的变形和内力均较小;中跨标准梁段宜采用15 m索距,边跨宜采用7.5 m索距;该桥桥面以上塔高为180.5 m;索塔锚固形式采用钢锚箱方案,并设置弧形预应力筋减少和控制主桥索塔锚固区外壁裂缝;主梁采用PK断面,可充分发挥全截面的性能;采用优化的"混凝土后设承压板"的钢-混凝土结合段型式,应力和刚度过渡较为平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东长江公路大桥 斜拉桥 混合梁 钢-混凝土结合段 索距 桥塔 主梁 桥梁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