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数字血管减影系统两种不同容积重建技术在颅内动脉瘤介入诊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
6
1
作者
罗超
胡达海
+1 位作者
方友林
秦迎春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9年第4期674-676,共3页
目的探讨数字血管减影系统两种不同容积重建技术在颅内动脉瘤介入诊疗中的应用。方法对56例动脉瘤性脑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采用两种不同容积重建技术(非减影与减影)行三维容积重建,比较两种技术对颅内动脉瘤检查情况。结果 56例行三维数...
目的探讨数字血管减影系统两种不同容积重建技术在颅内动脉瘤介入诊疗中的应用。方法对56例动脉瘤性脑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采用两种不同容积重建技术(非减影与减影)行三维容积重建,比较两种技术对颅内动脉瘤检查情况。结果 56例行三维数字血管造影的患者中,检出真阳性颅内动脉瘤61枚,假阳性2枚;经三维数字血管减影系统检出真阳性颅内动脉瘤63枚,无假阳性。结果显示,两种影像学技术对颅内动脉瘤检出率的比较,并无明显差异,但三维数字血管减影可显示更多的细小血管。两种不同容积重建技术图像质量分级的比较,并无明显差异。行动脉瘤介入栓塞术后,经三维数字血管造影检出瘤体残留9例,经三维数字血管减影系统检出瘤体残留20例,结果显示二者对瘤体残留检出率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结论两种不同容积重建技术在颅内动脉瘤诊疗中图像质量较佳,三维数字血管减影系统可显示更细微的血管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蛛网膜下腔出血
三维容积重建技术
三维数字血管造影
三维数字血管减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霉菌球型鼻窦炎的CT诊断
被引量:
1
2
作者
闵德庆
王敏
罗超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3年第7期1133-1135,共3页
目的探讨CT在霉菌球型鼻窦炎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霉菌型鼻窦炎的临床及CT资料。结果霉菌球型鼻窦炎典型CT表现为窦腔内霉菌球形成,霉菌球内多有钙化,窦壁骨质可有硬化,窦腔变形。结论霉菌球型鼻窦炎具有典型CT征象,CT对该...
目的探讨CT在霉菌球型鼻窦炎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霉菌型鼻窦炎的临床及CT资料。结果霉菌球型鼻窦炎典型CT表现为窦腔内霉菌球形成,霉菌球内多有钙化,窦壁骨质可有硬化,窦腔变形。结论霉菌球型鼻窦炎具有典型CT征象,CT对该病的诊断有很高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窦炎
霉菌球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数字血管减影系统两种不同容积重建技术在颅内动脉瘤介入诊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
6
1
作者
罗超
胡达海
方友林
秦迎春
机构
湖北省丹江口市第一医院医学影像科
出处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9年第4期674-676,共3页
文摘
目的探讨数字血管减影系统两种不同容积重建技术在颅内动脉瘤介入诊疗中的应用。方法对56例动脉瘤性脑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采用两种不同容积重建技术(非减影与减影)行三维容积重建,比较两种技术对颅内动脉瘤检查情况。结果 56例行三维数字血管造影的患者中,检出真阳性颅内动脉瘤61枚,假阳性2枚;经三维数字血管减影系统检出真阳性颅内动脉瘤63枚,无假阳性。结果显示,两种影像学技术对颅内动脉瘤检出率的比较,并无明显差异,但三维数字血管减影可显示更多的细小血管。两种不同容积重建技术图像质量分级的比较,并无明显差异。行动脉瘤介入栓塞术后,经三维数字血管造影检出瘤体残留9例,经三维数字血管减影系统检出瘤体残留20例,结果显示二者对瘤体残留检出率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结论两种不同容积重建技术在颅内动脉瘤诊疗中图像质量较佳,三维数字血管减影系统可显示更细微的血管信息。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蛛网膜下腔出血
三维容积重建技术
三维数字血管造影
三维数字血管减影
分类号
R739.4 [医药卫生—肿瘤]
R815 [医药卫生—放射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霉菌球型鼻窦炎的CT诊断
被引量:
1
2
作者
闵德庆
王敏
罗超
机构
湖北省丹江口市第一医院医学影像科
出处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3年第7期1133-1135,共3页
文摘
目的探讨CT在霉菌球型鼻窦炎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霉菌型鼻窦炎的临床及CT资料。结果霉菌球型鼻窦炎典型CT表现为窦腔内霉菌球形成,霉菌球内多有钙化,窦壁骨质可有硬化,窦腔变形。结论霉菌球型鼻窦炎具有典型CT征象,CT对该病的诊断有很高的价值。
关键词
鼻窦炎
霉菌球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分类号
R765 [医药卫生—耳鼻咽喉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数字血管减影系统两种不同容积重建技术在颅内动脉瘤介入诊疗中的应用
罗超
胡达海
方友林
秦迎春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9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霉菌球型鼻窦炎的CT诊断
闵德庆
王敏
罗超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