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大黄素在骨关节炎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袁功武
李志钢
+2 位作者
张勇
吴华珍
刘曦明
《环球中医药》
2025年第5期1078-1084,共7页
大黄素作为一种天然的蒽醌类化合物,在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的治疗中展示出显著的药理作用。本综述系统总结了大黄素在抗炎、抗氧化、抑制细胞外基质降解、保护软骨细胞、调控铁死亡以及改善细胞代谢等方面的机制。大黄素通过抑...
大黄素作为一种天然的蒽醌类化合物,在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的治疗中展示出显著的药理作用。本综述系统总结了大黄素在抗炎、抗氧化、抑制细胞外基质降解、保护软骨细胞、调控铁死亡以及改善细胞代谢等方面的机制。大黄素通过抑制核因子κB和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等炎症信号通路,减少炎症因子的产生;通过激活核因子E2相关因子2/血红素加氧酶-1等抗氧化通路,增强细胞的抗氧化能力;通过抑制基质金属蛋白酶和含Ⅰ型血小板结合蛋白基序的解聚蛋白样金属蛋白酶,保护关节软骨的结构完整性。此外,大黄素还通过调控Wnt信号通路促进软骨细胞增殖,抑制铁死亡、改善胆固醇代谢,从而延缓OA的进程。这些机制表明大黄素在OA治疗中具有多重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大黄素
软骨细胞
抗炎剂
抗氧化剂
关节软骨
基质金属蛋白酶
信号转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胫骨横向搬移治疗糖尿病足溃疡
被引量:
30
2
作者
孙勇
肖耀广
王贺
《中国骨伤》
CAS
2018年第10期949-952,共4页
目的:探讨采用Ilizarov技术行胫骨横向搬移术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2013年7月至2017年3月,采用Ilizarov胫骨横向搬移术治疗20例糖尿病足溃疡患者,男14例,女6例;年龄46~61(51.6±6.8)岁。Wagner分级:3级5例,4级15例...
目的:探讨采用Ilizarov技术行胫骨横向搬移术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2013年7月至2017年3月,采用Ilizarov胫骨横向搬移术治疗20例糖尿病足溃疡患者,男14例,女6例;年龄46~61(51.6±6.8)岁。Wagner分级:3级5例,4级15例。手术前后观察并记录截肢平面、溃疡愈合情况、创面愈合时间、VAS疼痛评分、患足皮温,CTA观察血管再通及血管网重建情况。结果:20例患者均进行了随访,时间12~58个月,平均22.4个月,所有患者足部溃疡顺利愈合,时间6~18(13.2±3.7)周,坏死及截肢平面没有上移,患足疼痛明显缓解,VAS评分由术前的5.6±0.8降低至术后1年的0.9±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55,P<0.05);患足皮温由治疗前的(27.9±1.1)℃提高至术后1年的(30.9±1.1)℃(t=-5.98,P<0.05)。CTA可见术前闭塞的血管再通,微血管数量明显增加,足部血管网重建。结论:Ilizarov胫骨横向搬移术能促进足部血管的再生、微血管网的再通或重建,从而改善糖尿病足患者的血液循环,促进溃疡的愈合,适合以微血管病变为主的糖尿病足患者。对于主干大动脉严重狭窄或闭塞的患者应当慎重或配合介入等血管再通技术联合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
糖尿病足
足溃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牛膝-补骨脂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
7
3
作者
周大标
吴冰心
+2 位作者
汪松林
吴钒
李志钢
《巴楚医学》
2022年第3期75-81,共7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牛膝-补骨脂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P)的作用机制。方法:在TCMSP、TCMID等中药数据平台筛选“牛膝-补骨脂”的活性成分和作用靶点,在GenCards、OMIM等数据库查询与PMOP相关的基因,通过Swiss Target Predictio...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牛膝-补骨脂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P)的作用机制。方法:在TCMSP、TCMID等中药数据平台筛选“牛膝-补骨脂”的活性成分和作用靶点,在GenCards、OMIM等数据库查询与PMOP相关的基因,通过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查询对应靶点基因名,Cytoscape 3.8.2构建药物-成分-靶点-疾病网络图,STRING构建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图,最后运用R软件进行GO功能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研究牛膝-补骨脂治疗PMOP的作用机制。结果:化合物-靶点网络包含52个牛膝-补骨脂的有效共同活性成分和135个相应靶点。PPI网络图显示,主要涉及AKT1、TNF、ESR1、JUN等蛋白基因。GO功能富集与KEGG通路富集分析显示,主要涉及化学致癌作用-受体激活信号通路、糖尿病的AGE-RAGE信号通路、癌症中的蛋白多糖、脂质和动脉粥样硬化等信号通路。结论:牛膝-补骨脂中的活性成分主要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发挥抗炎、抗衰老、抗氧化等作用治疗PMO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药理学
牛膝
补骨脂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黄素在骨关节炎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袁功武
李志钢
张勇
吴华珍
刘曦明
机构
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骨科
湖北
中医药大学针灸骨伤学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中部战区总
医院
骨科
出处
《环球中医药》
2025年第5期1078-1084,共7页
基金
军队卫勤保障能力创新与生成专项计划项目(20WQ34)
湖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转化医学项目(WJ2021ZH0010)
武汉市2023年度知识创新专项(2023020201010179)。
文摘
大黄素作为一种天然的蒽醌类化合物,在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的治疗中展示出显著的药理作用。本综述系统总结了大黄素在抗炎、抗氧化、抑制细胞外基质降解、保护软骨细胞、调控铁死亡以及改善细胞代谢等方面的机制。大黄素通过抑制核因子κB和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等炎症信号通路,减少炎症因子的产生;通过激活核因子E2相关因子2/血红素加氧酶-1等抗氧化通路,增强细胞的抗氧化能力;通过抑制基质金属蛋白酶和含Ⅰ型血小板结合蛋白基序的解聚蛋白样金属蛋白酶,保护关节软骨的结构完整性。此外,大黄素还通过调控Wnt信号通路促进软骨细胞增殖,抑制铁死亡、改善胆固醇代谢,从而延缓OA的进程。这些机制表明大黄素在OA治疗中具有多重潜力。
关键词
骨关节炎
大黄素
软骨细胞
抗炎剂
抗氧化剂
关节软骨
基质金属蛋白酶
信号转导
Keywords
osteoarthritis
emodin
chondrocytes
anti-inflammatory agents
antioxidants
cartilage articular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
signal transduction
分类号
R285 [医药卫生—中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胫骨横向搬移治疗糖尿病足溃疡
被引量:
30
2
作者
孙勇
肖耀广
王贺
机构
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骨科
出处
《中国骨伤》
CAS
2018年第10期949-952,共4页
文摘
目的:探讨采用Ilizarov技术行胫骨横向搬移术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2013年7月至2017年3月,采用Ilizarov胫骨横向搬移术治疗20例糖尿病足溃疡患者,男14例,女6例;年龄46~61(51.6±6.8)岁。Wagner分级:3级5例,4级15例。手术前后观察并记录截肢平面、溃疡愈合情况、创面愈合时间、VAS疼痛评分、患足皮温,CTA观察血管再通及血管网重建情况。结果:20例患者均进行了随访,时间12~58个月,平均22.4个月,所有患者足部溃疡顺利愈合,时间6~18(13.2±3.7)周,坏死及截肢平面没有上移,患足疼痛明显缓解,VAS评分由术前的5.6±0.8降低至术后1年的0.9±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55,P<0.05);患足皮温由治疗前的(27.9±1.1)℃提高至术后1年的(30.9±1.1)℃(t=-5.98,P<0.05)。CTA可见术前闭塞的血管再通,微血管数量明显增加,足部血管网重建。结论:Ilizarov胫骨横向搬移术能促进足部血管的再生、微血管网的再通或重建,从而改善糖尿病足患者的血液循环,促进溃疡的愈合,适合以微血管病变为主的糖尿病足患者。对于主干大动脉严重狭窄或闭塞的患者应当慎重或配合介入等血管再通技术联合应用。
关键词
胫骨
糖尿病足
足溃疡
Keywords
Tibia
Diabetic foot
foot ulcer
分类号
R687.3 [医药卫生—骨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牛膝-补骨脂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
7
3
作者
周大标
吴冰心
汪松林
吴钒
李志钢
机构
湖北
中医药大学
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骨科
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苏州市中
医院
骨科
出处
《巴楚医学》
2022年第3期75-81,共7页
基金
湖北省卫生健康委中医类面上项目(No:ZY2021M034)。
文摘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牛膝-补骨脂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P)的作用机制。方法:在TCMSP、TCMID等中药数据平台筛选“牛膝-补骨脂”的活性成分和作用靶点,在GenCards、OMIM等数据库查询与PMOP相关的基因,通过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查询对应靶点基因名,Cytoscape 3.8.2构建药物-成分-靶点-疾病网络图,STRING构建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图,最后运用R软件进行GO功能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研究牛膝-补骨脂治疗PMOP的作用机制。结果:化合物-靶点网络包含52个牛膝-补骨脂的有效共同活性成分和135个相应靶点。PPI网络图显示,主要涉及AKT1、TNF、ESR1、JUN等蛋白基因。GO功能富集与KEGG通路富集分析显示,主要涉及化学致癌作用-受体激活信号通路、糖尿病的AGE-RAGE信号通路、癌症中的蛋白多糖、脂质和动脉粥样硬化等信号通路。结论:牛膝-补骨脂中的活性成分主要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发挥抗炎、抗衰老、抗氧化等作用治疗PMOP。
关键词
网络药理学
牛膝
补骨脂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Keywords
network pharmacology
Achyranthes Bidentata
Psoralea Corylifolia
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
分类号
R259 [医药卫生—中西医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大黄素在骨关节炎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
袁功武
李志钢
张勇
吴华珍
刘曦明
《环球中医药》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胫骨横向搬移治疗糖尿病足溃疡
孙勇
肖耀广
王贺
《中国骨伤》
CAS
2018
3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牛膝-补骨脂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机制
周大标
吴冰心
汪松林
吴钒
李志钢
《巴楚医学》
2022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