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习近平文化建设重要论述对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三个坚持 被引量:8
1
作者 高尚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76-78,共3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以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为指导,就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和战略判断。习近平文化建设重要论述始终坚持将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以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为指导,就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和战略判断。习近平文化建设重要论述始终坚持将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全过程,在推动文化传承创新中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始终坚持尊重人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把服务人民利益、以人民为中心、满足人民需要作为文化永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民族性,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开辟了中华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新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中华民族优秀文化 文化强国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坚定的文化自信推进新时代政德建设
2
作者 梅萍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12,共5页
文化以广泛、持久而深刻的力量影响着人们的精神世界,影响着一个政党的执政理念和先进程度。文化自信既是中国共产党的独特优势和鲜明特征,也是政德建设的重要推力,对提高党员、干部的政德修养具有引领、感化和激励的作用。新征程,必须... 文化以广泛、持久而深刻的力量影响着人们的精神世界,影响着一个政党的执政理念和先进程度。文化自信既是中国共产党的独特优势和鲜明特征,也是政德建设的重要推力,对提高党员、干部的政德修养具有引领、感化和激励的作用。新征程,必须深刻把握中国传统治国理政的思想智慧,筑牢红色文化的精神记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先进特质,通过以文化人、以文铸魂、以文提气、以文省身的方式,推进新时代政德建设,即推进党的理想信念建设、价值观建设、精神世界建设和自我革命建设,破解大党独有难题,巩固党的长期执政地位,维护国家长治久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自信 政德建设 党的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晋绥抗日根据地西农币的信用构建
3
作者 何家伟 常琛 《中州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46-157,共12页
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在晋绥根据地成立银行,发行西农币并不断尝试构建其信用。前期,根据地将西农币作为法币的辅币逐步推行,但因受到内外因素的影响而面临信用危机。此后,根据地不断进行尝试,首先实行单一币制,而后转向复币制,但... 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在晋绥根据地成立银行,发行西农币并不断尝试构建其信用。前期,根据地将西农币作为法币的辅币逐步推行,但因受到内外因素的影响而面临信用危机。此后,根据地不断进行尝试,首先实行单一币制,而后转向复币制,但均遭失败,并因政策的摇摆不定引发通胀,使西农币信用不断滑落。总结经验后,根据地开始重构西农币信用,思想先行并加强基层治理,坚定西农币领导权,而后将清理非本位币与扩大西农币阵地相结合,建立西农币货币市场,并将调控物资与发展商业作为巩固西农币信用的重要手段,最终稳定西农币信用。西农币信用建设的成功作为新民主主义经济发展的重要一环,代表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从局部到整体的转变,亦体现其对经济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晋绥根据地 西农币 货币信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人民观的百年历史演进及基本经验 被引量:1
4
作者 常泓 柴鑫鑫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8-52,共5页
人民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基和力量之源。回溯百年党史,党的人民观以不同的时代背景为主线,于革命救国的淬火冶炼中孕育形成,在建设的筚路蓝缕中探索发展,经改革的栉风沐雨赓续完善,在新时代的征程中守正创新。这一演进见证了人民观与... 人民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基和力量之源。回溯百年党史,党的人民观以不同的时代背景为主线,于革命救国的淬火冶炼中孕育形成,在建设的筚路蓝缕中探索发展,经改革的栉风沐雨赓续完善,在新时代的征程中守正创新。这一演进见证了人民观与各个时期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既一以贯之又层层升华的过程,为党在新时代坚守初心使命、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人民观 人民群众 群众路线 演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高校文化建设的基本要求 被引量:31
5
作者 谢守成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4-9,共6页
高校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进入新时代,这是高校文化建设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文章从三个方面阐述新时代下高校文化建设:一是把握高校文化建设的根本方向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即坚... 高校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进入新时代,这是高校文化建设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文章从三个方面阐述新时代下高校文化建设:一是把握高校文化建设的根本方向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即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根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贯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主线。二是明确高校文化建设的基本使命是坚持传承创新与传播,即传承文化是首要命题;创新文化是重要任务;传播文化是时代使命。三是确立高校文化建设的价值依归是坚持立德树人,即促进师生成长发展是基本目标;提升校园文化品位是基本要求;弘扬大学精神是根本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高校文化建设 发展方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对党忠诚的伦理意蕴、精神特质与养成路径 被引量:3
6
作者 梅萍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85-90,共6页
对党忠诚,是共产党人首要的政治品质,是中国共产党由弱到强的精神密码。它蕴含了共产党人共同的道德信仰、强烈的道德服从、纯洁的道德品格与知行合一的实践精神,具有崇高性、人民性、担当性、坚定性和绝对性的精神特质。共产党人忠诚... 对党忠诚,是共产党人首要的政治品质,是中国共产党由弱到强的精神密码。它蕴含了共产党人共同的道德信仰、强烈的道德服从、纯洁的道德品格与知行合一的实践精神,具有崇高性、人民性、担当性、坚定性和绝对性的精神特质。共产党人忠诚品质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注重政治能力的历练,重视担当精神的培养,强化纪律与制度的约束,在严格的党内政治生活、攻坚克难的实际行动中打造出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党员干部队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人 对党忠诚 政治品质 精神特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敬畏之心推进党的自我革命的逻辑理路 被引量:2
7
作者 梅萍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12,共8页
敬畏是出于对党的崇高事业发自内心的自觉认同和虔诚信仰,是在法律之外的自我警醒和精神自律。它体现了共产党人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立场、人生追求和道德情感,是推进党的自我革命的内在机制与德性力量。敬畏也是中国传统廉政文化的精髓... 敬畏是出于对党的崇高事业发自内心的自觉认同和虔诚信仰,是在法律之外的自我警醒和精神自律。它体现了共产党人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立场、人生追求和道德情感,是推进党的自我革命的内在机制与德性力量。敬畏也是中国传统廉政文化的精髓,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本质规定和中国共产党加强自身建设的光荣传统。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是党的自我革命所着力解决的重点问题,以此为主线,敬畏人民、敬畏组织、敬畏法纪就构成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廉政敬畏体系的丰富内涵。深入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必须从内生机制入手,让党员、干部知敬畏、明羞耻,存戒惧、守底线,增强定力,永葆共产党人拒腐蚀、永不沾的政治本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敬畏 自我革命 全面从严治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安时期的红色音乐及其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探析 被引量:7
8
作者 张雅坤 秦在东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63-65,共3页
延安时期,大量优秀的红色音乐作品集中涌现。延安时期的红色音乐鲜明地体现了人民大众性、革命斗争性、阶级批判性等特征,不仅在历史上唤醒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民族认同感和阶级意识,在时代的变迁中展现了强大的艺术生命力,还在当下彰显出... 延安时期,大量优秀的红色音乐作品集中涌现。延安时期的红色音乐鲜明地体现了人民大众性、革命斗争性、阶级批判性等特征,不仅在历史上唤醒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民族认同感和阶级意识,在时代的变迁中展现了强大的艺术生命力,还在当下彰显出特别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安时期 红色音乐 思想政治教育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