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双黄连粉针剂治疗肝病致压疮效果观察
被引量:7
- 1
-
-
作者
刘中丽
胡志玲
陶丽君
-
机构
湖北省中医院肝病中心
-
出处
《护理学杂志》
2006年第7期29-30,共2页
-
文摘
目的探讨双黄连粉针剂治疗肝痛致压疮的效果。方法将48例Ⅱ~Ⅳ期压疮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创面处理后观察组敷以双黄连粉,对照组敷以庆大霉素与胰岛素浸泡的无菌纱布。结果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时照组(P〈0.01),治疗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应用双黄连粉针剂治疗肝病所致压疮,可提高临床效果。
-
关键词
肝炎
病毒性
压疮
双黄连
治疗效果
-
分类号
R472
[医药卫生—护理学]
R944.11
[医药卫生—药剂学]
-
-
题名软坚消痰活血化瘀法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概述
被引量:12
- 2
-
-
作者
杨玲
朱清静
张赤志
-
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中西医结合诊疗中心
湖北省中医院肝病治疗中心
-
出处
《中医药学刊》
CAS
2005年第11期1969-1971,共3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500658)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04ABA236)
-
文摘
目的对软坚消痰、活血化瘀法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进行了概述。方法本文从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①软坚消痰、活血化瘀法的立法及抗纤软肝颗粒的组方意义;②抗纤软肝颗粒影响肝星状细胞增殖的作用机制;③软坚消痰、活血化瘀法抗胀纤维化的作用机制。结果肝纤维化的基本病机是血瘀痰结,治疗应软坚消痰、活血化瘀为大法。该法抗肝纤维的主要机制有①保护肝细胞;②抑制肝星状细胞增殖,促进肝星状细胞凋亡;③干扰肝星状细胞激活的细胞内信号传导。结论软坚消痰。
-
关键词
肝纤维化
软坚消痰
活血化瘀
抗纤软肝颗粒
-
分类号
R259.752
[医药卫生—中西医结合]
-
-
题名血浆置换治疗重型肝炎两种血管通路的选择比较
被引量:20
- 3
-
-
作者
吴筱萍
王爱萍
刘中丽
-
机构
湖北省中医院肝病中心人工肝室
-
出处
《护理学杂志》
2006年第1期41-42,共2页
-
文摘
目的探讨血浆置换不同血管通路治疗重型肝炎的效果。方法将45例重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血管穿刺组(n=22例)和股静脉置管组(23例),各42例次。血管穿刺组采用动静脉血管通路或静静脉血管通路进行治疗;股静脉置管组采用双腔导管经皮穿刺股静脉进行治疗,监测两组治疗前后的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总胆固醇(TC)及凝血酶原活动度等生化指标变化,并判断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前后各生化指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治疗后两组各生化指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建立良好的血管通路是血浆置换治疗成功的关键,采用两种血管通路均能显著改善重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生化指标,但应根据患者病情选择不同的穿刺方法。
-
关键词
重型肝炎
血浆置换
血管通路
-
分类号
R473.5
[医药卫生—护理学]
-
-
题名健康教育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2
- 4
-
-
作者
熊振芳
许明鉴
-
机构
湖北省中医院肝病中心
-
出处
《护理学杂志》
2005年第19期57-58,共2页
-
文摘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慢性乙型肝炎(慢性乙肝)患者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自制慢性乙肝患者问卷调查表对200例慢性乙肝患者进行调查,了解其肝功能波动的诱因。将2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采用黑板报、健康手册、口头讲解等形式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结果慢性乙肝患者肝功能波动的诱因依次为用药不规范(40.0%)、过度疲劳(36.0%)、情绪波动(34.0%)、饮食不当(33.0%)等。通过健康教育,观察组ALT异常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15.69,P<0.01)。结论通过健康教育使慢性乙肝患者明确坚持系统治疗,注意合理膳食,保持良好心态,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对保证肝功能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
关键词
病毒性肝炎
乙型
肝功能
健康教育
-
分类号
R473.5
[医药卫生—护理学]
-
-
题名肝纤维化从络病辨治探讨
被引量:8
- 5
-
-
作者
刘林
严红梅
高建蓉
张赤志
-
机构
湖北中医学院
湖北省中医院国家肝病中心
-
出处
《中医药学刊》
2006年第11期2041-2043,共3页
-
基金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2000J042)
湖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课题(2000A06010)
湖北中医学院科研基金课题(中医科[2005]11号文)
-
-
关键词
肝纤维化
络病理论
辨证论治
-
分类号
R259.752
[医药卫生—中西医结合]
-
-
题名杞荷饮辅助治疗脂肪肝患者的持续性护理干预
被引量:1
- 6
-
-
作者
熊振芳
邢彩珍
周凤
-
机构
湖北省中医学院
湖北省中医院肝病中心
湖北省中医学院护理学院
湖北省中医院护理部
-
出处
《护理学杂志》
2009年第19期21-22,共2页
-
基金
湖北省卫生厅中医药科研项目(2008Z-Y12)
-
文摘
目的探讨口服杞荷饮辅助治疗脂肪肝患者的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将80例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予杞荷饮治疗,每天1剂,3个月为1个疗程;对照组按照常规进行护理,包括指导遵医嘱服药、戒酒、饮食干预、嘱出院后遵医嘱复查;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建立患者护理日志,对患者进行持续性护理干预至出院后1年。结果治疗1年后,干预组治疗效果及患者不良生活方式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对脂肪肝患者进行持续性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水平,改善其不良生活行为,提高治疗效果。
-
关键词
脂肪肝
杞荷饮
持续性护理干预
护理日志
-
分类号
R248.1
[医药卫生—中医临床基础]
R473.5
[医药卫生—护理学]
-
-
题名清热化湿法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大鼠的影响
- 7
-
-
作者
刘林
杨清芳
严红梅
张赤志
-
机构
湖北中医药大学温病教研室
武汉市第七医院肝病科
湖北省中医院肝病中心
-
出处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2年第3期564-566,I0007,共4页
-
基金
湖北省卫生厅中西结合科研资助项目(鄂卫发[2007]56号)
-
文摘
目的:通过高脂饮食建立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模型,观察清热化湿方王氏连朴饮加减方对其血清生化和肝组织病理的影响。方法:采用普通饲料加10%猪油、2%胆固醇高脂饮食复制大鼠NASH模型。实验分正常对照组、空白模型组、清热化湿方防治组、东宝肝泰(复方蛋氨酸胆碱片)对照组。测定各组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H)、低密度脂蛋白(LDL)和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评估肝组织病理脂肪变性和炎症活动程度。结果:大鼠NASH模型成功建立。与空白模型组相比,东宝肝泰对高脂饮食诱导的NASH大鼠具有降低TG、TCH、LDL作用(P<0.05),其对脂肪变性和炎症活动程度无明显改善(P>0.05);清热化湿方防治组血清TG、TCH、LDL、ALT、AST明显降低(P<0.01),作用均优于东宝肝泰对照组(P<0.05),清热化湿方防治组脂肪变性和炎症活动程度明显改善(P<0.01),其炎症活动程度较东宝肝泰对照组明显减轻(P<0.05)。结论:清热化湿方对NASH有良好的防治作用。部分作用优于东宝肝泰组(P<0.05)。
-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动物模型
组织病理
清热化湿法
-
Keywords
non - 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
animal model
histopathology
heat - clearing and dampness - resolving method
-
分类号
R285.5
[医药卫生—中药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