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肺炎相关信号通路及中医药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
作者 罗成 叶远航 +3 位作者 盛国光 李晓东 郑岚 柯佳 《世界中医药》 CAS 2023年第12期1778-1783,1788,共7页
肺炎是一种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了解肺炎相关的信号通路对进一步研究肺炎的发病机制、寻找治疗的新靶点以及新药研发都具有重要意义。现代研究表明,已知肺炎的发生发展与相关信号通路密切相关,中医药调控肺炎相... 肺炎是一种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了解肺炎相关的信号通路对进一步研究肺炎的发病机制、寻找治疗的新靶点以及新药研发都具有重要意义。现代研究表明,已知肺炎的发生发展与相关信号通路密切相关,中医药调控肺炎相关信号通路有着独特的优势,且中药、药对、中药复方及其活性成分和中成药具有通过多通路、多靶点发挥药效以及不良反应少等优点。现对肺炎相关信号通路及中医药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中医药治疗肺炎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并为后续临床药物的研发和治疗提供精准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肺炎 信号通路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前病变中医湿证特征的流行病学调查
2
作者 夏冰清 曾萍 +1 位作者 曾子浩 杨小波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11-621,共11页
目的:通过流行病学调查研究胃癌前病变(precancerous lesions of gastric cancer,PLGC)患者湿证分布规律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23年6月至2023年11月于广东省中医院就诊的PLGC患者流行病学资料,根据湿证类型进行分组,分析社会人口... 目的:通过流行病学调查研究胃癌前病变(precancerous lesions of gastric cancer,PLGC)患者湿证分布规律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23年6月至2023年11月于广东省中医院就诊的PLGC患者流行病学资料,根据湿证类型进行分组,分析社会人口学资料、生活方式、疾病情况对不同湿证类型PLGC患者的影响,并对具有统计学差异的影响因素进行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本研究共收集到197例患者,其中非湿证35人、湿热证30人、脾湿证87人、风湿证17人、存在湿证兼夹者28人。对非湿证、湿热证、风湿证、脾湿证4组进行分析发现,其在是否忧郁、饮食习惯、食量、有无吸烟史、是否熬夜方面存在统计学差异,Logistic回归提示多忧郁、有吸烟史是湿热证的独立影响因素,熬夜是脾湿证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湿证广泛存在于PLGC患者中,多忧郁、有吸烟史可独立影响PLGC湿热证,熬夜可独立影响PLGC脾湿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前病变 湿证 流行病学调查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金化痰汤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罗成 叶远航 +4 位作者 宁博 左婉曌 吕安淇 姜成 柯佳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2846-2853,共8页
经典名方清金化痰汤源于《医学统旨》,具有清热化痰、宣降肺气的功效,临床广泛用于以痰热壅肺证为主的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研究证明,临床上清金化痰汤治疗肺炎、重症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支气管扩张症、慢性支气管炎、... 经典名方清金化痰汤源于《医学统旨》,具有清热化痰、宣降肺气的功效,临床广泛用于以痰热壅肺证为主的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研究证明,临床上清金化痰汤治疗肺炎、重症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支气管扩张症、慢性支气管炎、肺癌等呼吸系统疾病疗效确切,能缓解临床症状、提高免疫力、改善肺功能及血气分析、降低炎症反应指标等。基础研究上清金化痰汤可以通过调控自噬、调控铁代谢、提高免疫功能、抗病毒、介导各种信号通路等,减轻炎症反应,减少肺部损伤,来达到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作用。为了使清金化痰汤更好地应用于现代呼吸系统疾病,现从清金化痰汤的古代文献分析、临床研究以及基础研究3方面,对其进行整理与总结,为今后经典名方清金化痰汤的治疗呼吸系统疾病以及新药研发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金化痰汤 呼吸系统疾病 文献研究 临床研究 基础研究 中医药 治疗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养老院护士安宁疗护课程的构建与培训实践 被引量:1
4
作者 覃郅原 王向荣 +3 位作者 卢俊芳 贺惠娟 郑三一 李小伟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85-89,共5页
目的构建养老院护士安宁疗护培训课程,评价培训效果。方法基于Watson人性照护理论与德尔菲法构建养老院护士安宁疗护培训课程体系,编撰成培训手册后用于35名养老院护士培训。培训前后进行理论操作考核,测评人文关怀行为。结果构建的培... 目的构建养老院护士安宁疗护培训课程,评价培训效果。方法基于Watson人性照护理论与德尔菲法构建养老院护士安宁疗护培训课程体系,编撰成培训手册后用于35名养老院护士培训。培训前后进行理论操作考核,测评人文关怀行为。结果构建的培训课程体系包括5项一级指标、27项二级指标和34项三级指标;培训手册为6个章节共20学时。培训后护士的理论操作考核成绩及人文关怀行为得分显著高于培训前(均P<0.05)。结论构建的培训课程适用性良好,用于养老院护士的安宁疗护培训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 养老院 安宁疗护 课程构建 培训体系 人文关怀 关怀行为 教学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水清合剂对IgA肾病大鼠TGF-β1、CTGF、VEGF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8
5
作者 李卉 王林群 +5 位作者 张雪荣 刘晓鹰 王元元 吴聪 裴学军 肖飞 《世界中医药》 CAS 2020年第7期1016-1020,共5页
目的:探讨复方中药金水清合剂对IgA肾病大鼠TGF-β1、CTGF、VEGF蛋白及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4周龄SPF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治疗1组、治疗2组、治疗3组,复制大鼠IgA肾病模型,观察组在模型组的基础上,分别于第5周、第7... 目的:探讨复方中药金水清合剂对IgA肾病大鼠TGF-β1、CTGF、VEGF蛋白及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4周龄SPF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治疗1组、治疗2组、治疗3组,复制大鼠IgA肾病模型,观察组在模型组的基础上,分别于第5周、第7周、第9周,给予金水清合剂灌胃治疗,1次/d,至第12周末,HE及PAS染色观察肾脏病理学改变,Western-blot检测肾组织TGF-β1、CTGF、VEGF蛋白的表达,RT-PCR检测TGF-β1、VEGF及CTGF mRNA的表达。结果:正常组大鼠肾组织结构完整清晰,模型组大鼠可见肾小球系膜区增宽,系膜基质、系膜细胞中到重度增生,观察组病变程度比模型组轻,治疗1组改善最为明显。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TGF-β1、CTGF、VEGF蛋白的表达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观察组表达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TGF-β1、CTGF、VEGF mRNA的表达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观察组表达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金水清合剂能显著改善IgA肾病大鼠肾脏损害,早期治疗改善最为明显,其作用机制可能为下调TGF-β1、CTGF、VEGF蛋白及mRNA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水清合剂 IGA肾病 大鼠模型 TGF-Β1 CTGF VEG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调控自噬相关通路抗肺癌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6
作者 罗成 叶远航 +1 位作者 凃晋文 柯佳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155-1164,共10页
肺癌作为全球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的恶性肿瘤,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健康。目前临床治疗肺癌主要以手术联合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为主,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肺癌的进展,但仍存在存活率低、生活质量差等问题。自噬是一种复杂的胞内自我降解机... 肺癌作为全球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的恶性肿瘤,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健康。目前临床治疗肺癌主要以手术联合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为主,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肺癌的进展,但仍存在存活率低、生活质量差等问题。自噬是一种复杂的胞内自我降解机制,自噬的启动与自噬相关基因蛋白及信号通路密切相关。研究表明,合理地调控信号通路可以干预细胞自噬导致肺癌细胞死亡进而抑制肿瘤的生长。近年来,中医药调控自噬相关信号通路抗肺癌已成为肿瘤研究领域的热点,对近几年关于中医药调控自噬相关信号通路抗肺癌的研究进行梳理和总结,以期为中医药防治肺癌的新药研发及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自噬 信号通路 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桦褐孔菌4种成分含量及不同部位含量比较 被引量:4
7
作者 段雨晴 朱田密 +2 位作者 陈树和 段雪云 王思萌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39-345,共7页
目的评价桦褐孔菌药材质量,建立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桦褐孔菌药材中4种成分含量,并比较不同部位4种成分含量的差异。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桦褐孔菌中栓菌酸、桦褐孔菌醇、麦角甾醇、羊毛甾醇含量,并对桦褐孔菌药材黑褐色外壳和内部... 目的评价桦褐孔菌药材质量,建立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桦褐孔菌药材中4种成分含量,并比较不同部位4种成分含量的差异。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桦褐孔菌中栓菌酸、桦褐孔菌醇、麦角甾醇、羊毛甾醇含量,并对桦褐孔菌药材黑褐色外壳和内部黄色菌肉中4种成分含量进行比较。色谱柱为Agilent 5 TC-C 18(250 mm×4.6 mm,5μm),柱温30℃;以乙腈-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03,282 nm;进样量:20μL。采用SPSS23.0版统计软件对不同产地桦褐孔菌药材进行聚类分析,对内外两部位含量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4种成分在各自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7);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1.79%,102.96%,101.12%和101.37%,RSD分别为2.35%,2.25%,2.27%和2.13%(n=6);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24 h)实验RSD均<3.0%(n=6);23批桦褐孔菌药材中栓菌酸、桦褐孔菌醇、麦角甾醇、羊毛甾醇含量范围分别为0.3830~3.5234,0.7412~6.4903,0.1288~0.6997,0.6289~4.0533 mg·g^(-1);聚类分析可将23批样品分为3类。桦褐孔菌药材内部菌肉中麦角甾醇、羊毛甾醇含量高于黑褐色外壳,而栓菌酸、桦褐孔菌醇含量在桦褐孔菌内外两部位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所建立的含量测定方法重复性、稳定性、可操作性良好,可为桦褐孔菌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桦褐孔菌 栓菌酸 桦褐孔菌醇 麦角甾醇 羊毛甾醇 含量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炙甘草汤对大鼠心房肌细胞L型钙电流及其动力学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郭晟 周承志 +2 位作者 杨波 王腾 陈玉婷 《世界中医药》 CAS 2022年第10期1385-1389,共5页
目的:研究炙甘草汤对大鼠心房肌细胞L型钙电流(I_(Ca-L))及其动力学特征的影响。方法:选取24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和炙甘草汤低剂量组(1.125 g/mL)、中剂量组(2.25 g/mL)、高剂量组(4.5 g/mL),每组6只。3组药物组大鼠分别按各自浓... 目的:研究炙甘草汤对大鼠心房肌细胞L型钙电流(I_(Ca-L))及其动力学特征的影响。方法:选取24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和炙甘草汤低剂量组(1.125 g/mL)、中剂量组(2.25 g/mL)、高剂量组(4.5 g/mL),每组6只。3组药物组大鼠分别按各自浓度给予相同体积的炙甘草汤药液灌胃,对照组大鼠予以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给药1周后利用酶解法对4组大鼠心房肌细胞进行急性分离,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4组心房肌细胞I_(Ca-L)并比较I-V曲线,选取中剂量组与对照组的心房肌细胞比较I_(Ca-L)通道的动力学特征。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炙甘草汤低、中、高剂量组的大鼠心房肌细胞I_(Ca-L)均发生不同程度的抑制效果,I-V曲线均上移。观察比较中剂量药物组与对照组的I_(Ca-L)通道动力学特征,发现2组细胞的激活曲线和半数激活电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中剂量药物组细胞的稳态失活曲线发生向右偏移,半数失活电压V_(1/2)升高(P<0.05),失活后恢复曲线向下偏移,时间常数(τ)延长(P<0.01)。结论:炙甘草汤能够抑制大鼠心房肌细胞L型钙电流,减慢心房细胞钙通道失活速度,延长失活后恢复的时间,从而起到减慢心率的作用,这可能是炙甘草汤临床上治疗房性心律失常的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炙甘草汤 心房肌细胞 L型钙电流 动力学特征 膜片钳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代谢组学的幼龄大鼠血尿湿热证随时间变化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王元元 刘晓鹰 +6 位作者 李卉 罗接红 陈畅 王林群 张雪荣 霍文丽 陈雪莲 《世界中医药》 CAS 2022年第16期2299-2306,共8页
目的:基于代谢组学NMR技术,寻找IgA肾病幼龄大鼠湿热证模型的标志性代谢物及相关代谢通路,为进一步药物干预寻找最佳时机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72只3周龄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每组36只。构建大鼠IgA肾病模型... 目的:基于代谢组学NMR技术,寻找IgA肾病幼龄大鼠湿热证模型的标志性代谢物及相关代谢通路,为进一步药物干预寻找最佳时机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72只3周龄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每组36只。构建大鼠IgA肾病模型。观察12周,每周大鼠称重并收集尿液,进行尿常规、代谢组学检测;第4、6、8、10、12各周采血进行生化指标、细胞因子、肾组织病理检测;代谢组学采用模式识别及多元变量统计学分析,筛选出可能的大鼠血尿湿热证标志物并建立相关代谢通路,比较一般情况、生化指标、细胞因子、肾组织病理等,探寻其时间变化规律。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第5周起体质量增长速度放缓且出现湿热证候;尿检示第6周出现血尿,第8周出现蛋白尿;生化指标示TG、Chol、Scr均增高;肾组织病理示肾小球系膜区增殖性改变,实验第8、10、12周逐渐加重;免疫荧光可见IgA沉积;胞因子示核因子κB与转化生长因子-β的表达分别自第6周、第10周起显著增高,与肾组织病理改变相对应;代谢组学判别出潜在的标志物14个,主要代谢路径6条,且随时间呈现一定的改变规律。结论:本实验初步探索出与中医血尿“湿热证”相关联的尿代谢组学的标志物及相应代谢通路,并提示尿代谢组学的改变早于生化、细胞因子、肾病理组织等其他微观层面,为进一步准确把握本病的干预时间点奠定了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性血尿 湿热证 IGA肾病 代谢组学 时间点 血尿大鼠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