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香砂六君丸药理学研究 被引量:18
1
作者 吴巍 万军梅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213-1215,共3页
关键词 香砂六君丸 小肠推进运行 胃排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宁治疗中风的作用机制实验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张进 黎祥胜 +1 位作者 张汉华 甘明 《中医药学刊》 2003年第11期1899-1899,共1页
脑血肿模型比较接近临床脑出血的病理特征 ,以干湿重法检测脑组织水份 ,能直接反映脑水肿存在与否和程度 ,并可同时检测脑组织中Na+ 、K+ 、Ca+ + 、Mg+ + 含量。脑水肿时伴有电解质紊乱。脑血肿时 ,BBB通透性增高 ,有EB透过BBB入脑。... 脑血肿模型比较接近临床脑出血的病理特征 ,以干湿重法检测脑组织水份 ,能直接反映脑水肿存在与否和程度 ,并可同时检测脑组织中Na+ 、K+ 、Ca+ + 、Mg+ + 含量。脑水肿时伴有电解质紊乱。脑血肿时 ,BBB通透性增高 ,有EB透过BBB入脑。脑宁的应用较好地促进了血肿的吸收 ,增强了胶质细胞的吞噬消化作用 ,降低脑水肿及BBB通透发性 ,对脑水肿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宁 中风 作用机制 实验研究 脑血肿 胶质细胞 血管通透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多酚片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3
作者 王岳飞 施小云 +3 位作者 徐平 王关乔 吴正启 杨贤强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2-26,共5页
按照多中心临床试验的原则评价了茶多酚片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肺肾气虚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采用多中心、分层区组随机、双盲双模拟、阳性药物(肾炎四味片)平行对照,观察病例240例,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20例,观察周期为8周。治疗8周后,茶... 按照多中心临床试验的原则评价了茶多酚片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肺肾气虚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采用多中心、分层区组随机、双盲双模拟、阳性药物(肾炎四味片)平行对照,观察病例240例,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20例,观察周期为8周。治疗8周后,茶多酚片组的疾病疗效、证候疗效、尿蛋白疗效和尿红蛋白疗效的愈显率分别为:35.0%、38.5%、49.6%和59.7%;同时有效率分别为:71.8%、86.1%、80.0%和72.6%,与对照组(肾炎四味片)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实验过程中均未见不良反应及严重不良事件发生,茶多酚片组与肾炎四味片组受试者均评价为安全性1级。结果表明,茶多酚片是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肺肾气虚症)安全有效的药物,其疗效不低于肾炎四味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多酚 肾小球肾炎 慢性 临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自旋捕集和电子自旋共振技术观察雷公藤对氧自由基的影响 被引量:9
4
作者 任继刚 刘沛霖 +3 位作者 赵保路 侯京武 忻文娟 程自珍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7年第2期112-115,共4页
用自旋捕集和电子自旋共振技术及化学发光法观察了雷公藤二萜类成分内酯醇(T(10))和雷酚内酯(D7)对水溶系统与细胞体系氧自由基的影响。结果提示在黄嘌呤-黄嘌呤氧化酶系统中,T(10)和D7对O2信号表现明显抑制而不抑制黄瞟呤氧化酶... 用自旋捕集和电子自旋共振技术及化学发光法观察了雷公藤二萜类成分内酯醇(T(10))和雷酚内酯(D7)对水溶系统与细胞体系氧自由基的影响。结果提示在黄嘌呤-黄嘌呤氧化酶系统中,T(10)和D7对O2信号表现明显抑制而不抑制黄瞟呤氧化酶活性。在Fenton反应系统,T(10)对OH无清除作用D7则能部分清除OH。T(10)μg/ml、D7,2μg/ml和3μg/ml时能抑制人多核白细胞的化学发光。且不影响其氧耗,但T(10)在3μg/ml则使多核白细胞的化学发光增强。结果证实,二种成分均有一定清除氧自由基活性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 电子自旋共振 自由基 中性粒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扰素-α对U937細胞的促凋亡和抗增殖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2
5
作者 范可 陈培红 袁春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1期52-55,共4页
为了研究干扰素α对白血病细胞U937細胞的抗增殖作用及其机制,用不同浓度的干扰素α(500U/L、1000U/L、2000U/L、3000U/L、4000U/L)对U937細胞作用不同时间(0、12、24、36和48小时),用MTT法检测细胞生长抑制率,应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 为了研究干扰素α对白血病细胞U937細胞的抗增殖作用及其机制,用不同浓度的干扰素α(500U/L、1000U/L、2000U/L、3000U/L、4000U/L)对U937細胞作用不同时间(0、12、24、36和48小时),用MTT法检测细胞生长抑制率,应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细胞凋亡率,RT-PCR方法分析cyclinEmRNA的表达。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干扰素α处理细胞后,U937细胞生长明显受抑,2000U/L干扰素α能引起细胞凋亡,凋亡率为25.28%-70.54%(P<0.01),细胞周期相关基因cyclinEmRNA表达降低;干扰素α对U937细胞的抑制率,呈浓度-时间依赖性。结论:干扰素α对U937细胞有明显抗增殖和促凋亡作用,此结果将为干扰素-α在白血病临床治疗方面的应用提供有力的实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素Α U937细胞 白血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状神经节阻滞对上肢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病人康复效果观察 被引量:7
6
作者 路华杰 赵焰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956-958,960,共4页
带状疱疹皮损已经愈合1月以上,但仍有持续、顽固、剧烈的难治性疼痛称为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 herpetic neuralgia,PHN)[1],存在着发病率高、患病周期长等特点。文献报道带状疱疹的发病率为20%~30%,其中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发病率为10%~... 带状疱疹皮损已经愈合1月以上,但仍有持续、顽固、剧烈的难治性疼痛称为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 herpetic neuralgia,PHN)[1],存在着发病率高、患病周期长等特点。文献报道带状疱疹的发病率为20%~30%,其中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发病率为10%~70%[2],大约有20%的带状疱疹病人在发病后3个月报告有疼痛发生,15%的病人在发病两年后报告有疼痛发生[3]。以50岁以上成年人多见,严重影响病人的身心健康和工作生活质量[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星状神经节阻滞 带状疱疹病 工作生活质量 文献报道 病人康复 发病率高 PH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