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谈自然保护区在湖北生态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 被引量:4
1
作者 李建军 《湖北林业科技》 2003年第4期43-45,共3页
随着全国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的实施 ,自然保护区在我省生态环境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越来越重要 ,运用生物多样性管护区的理论指导我省的自然保护区建设将是正确认识自然保护区地位与作用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 生物多样性 管护 地位 作用 生态建设 湖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种松苗猝倒病的病原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观察 被引量:9
2
作者 霍宪起 陈京元 +2 位作者 雷清虎 江建国 侯明生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06-609,共4页
对来自湖北省不同地区的湿地松苗圃猝倒病病原进行了分离鉴定,并对病原菌的致病性、培养性状及相关生物学特性等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湿地松猝倒病的病原菌之一为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Fr.)Keissl.该菌的生长温度范围为5... 对来自湖北省不同地区的湿地松苗圃猝倒病病原进行了分离鉴定,并对病原菌的致病性、培养性状及相关生物学特性等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湿地松猝倒病的病原菌之一为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Fr.)Keissl.该菌的生长温度范围为5~40℃,最适温度为25~30℃;病菌生长的pH值范围是3~11,以pH6~9最适宜;以蔗糖或可溶性淀粉为碳源,硝酸钙或氯化氨为氮源有利于菌丝生长;光照对菌丝生长发育没有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松 猝倒病 链格孢菌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匙吻鲟人工繁育技术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蓝泽桥 王洪亮 +6 位作者 章龙珍 庄平 张涛 王正凯 吴遵霖 刘海洋 徐襄生 《养殖与饲料》 2004年第2期30-31,共2页
由于环境的改变以及人类的酷渔滥捕活动.鲟鱼资源己受到了严重的破坏,有些种类己濒临灭绝.运用人工养殖的鲟鱼亲本繁殖制种是保护鲟鱼物种、恢复鲟鱼资源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 匙吻鲟 人工繁殖 苗种培育 成鱼养殖 亲鱼培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入侵对我国农业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甘小泽 范修远 +2 位作者 樊丹 陈琼星 陈玉成 《农业环境与发展》 2004年第3期34-36,共3页
介绍了生物入侵的一些机制和途径,分析了生物入侵对我国农业正面和负面的影响,其中正面影响主要指利用生物入侵进行生物防治等,负面影响包括农业病虫害的大规模爆发、生物多样性的严重破坏,以及带来的巨大的经济损失等。
关键词 生物入侵 农业 生物多样性 生态环境 生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鱼大规格鱼种高产技术——一养到底法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必华 《养殖与饲料》 2003年第7期28-29,共2页
一养到底法指的是水花直接人池,中间不再分养,直接养成大规格鱼种的一种苗种培育方法.天门东湖渔场的实践证明,在生长期较长的地区,以草鱼为主养鱼,用一养到底法,夏花阶段以后投喂全价配合饲料,鱼种产量可达到350~500千克/亩,其中草鱼... 一养到底法指的是水花直接人池,中间不再分养,直接养成大规格鱼种的一种苗种培育方法.天门东湖渔场的实践证明,在生长期较长的地区,以草鱼为主养鱼,用一养到底法,夏花阶段以后投喂全价配合饲料,鱼种产量可达到350~500千克/亩,其中草鱼种200~300千克/亩,鳙鱼、白鲢、银鲫150~200千克/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 鱼种 一养到底法 池塘条件 苗种放养 饲养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茶联
6
作者 冯祖祥 陈立峰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01-305,共5页
关键词 茶联 湖北 饮茶 茶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庭院水产养殖的技术措施
7
作者 李必华 《养殖与饲料》 2003年第11期29-31,共3页
庭院水产养殖是指将庭院范围内的空地、空房、小水坑等加以改造,并进行水产养殖的一种生产方式.它是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一个重要措施,是农民增收致富奔小康的一个很重要的途径.在具备了进行庭院水产养殖的一些基本条件(如水源、种源、... 庭院水产养殖是指将庭院范围内的空地、空房、小水坑等加以改造,并进行水产养殖的一种生产方式.它是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一个重要措施,是农民增收致富奔小康的一个很重要的途径.在具备了进行庭院水产养殖的一些基本条件(如水源、种源、饵料、技术、产品销路等)之后,掌握庭院水产养殖技术措施,实行科学的生产管理,才能使庭院水产养殖成为一种增收致富的途径.技术措施主要是选择适合的养殖场所,进行合理的放养和科学的管理等几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养殖 庭院养殖 养殖池 放养种类 放养规格 养殖方式 日常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龄鲢鳙鱼种的培育技术
8
作者 张泳涛 《养殖与饲料》 2003年第9期29-30,共2页
夏花鱼种体长虽然已有3.3cm左右,但是鱼体仍然比较弱小,无论是御敌或觅食能力都很差.若直接将夏花放入大水体中养殖,因为缺少必要的呵护,成活率还是较低,同时对大水体也是一种浪费.
关键词 鲢鳙 鱼种 培育技术 鱼池 施肥 鱼种放养 饲养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淡水白鲳的养殖技术
9
作者 王琪 《养殖与饲料》 2003年第12期26-27,共2页
淡水白鲳又名短盖巨脂鲤,原产于南美亚马逊河,为一种热带和亚热带的食用和观赏鱼类之一。1982年引入我国台湾省,1985年又引入我国内陆的广东等地。目前已有许多地方开展了人工繁殖和养殖工作,推广养殖面积已达30多万亩。
关键词 淡水白鲳 生物学特性 鱼苗培育 成鱼养殖 病害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虎纹蛙的健康养殖技术
10
作者 邹叶茂 《养殖与饲料》 2004年第6期27-29,共3页
虎纹蛙(Rana tigrina rugulosa),又称泥蛙、田鸡、田蛙等.属两栖纲、无尾目、蛙科.虎纹蛙个体大,体形、体色均好,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历来是人们喜欢的美味佳肴,也是我国传统的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很受欢迎.
关键词 虎纹蛙 健康养殖技术 苗种繁育 成蛙饲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梁子湖水生植被1955—2001年间的演替 被引量:23
11
作者 葛继稳 蔡庆华 +4 位作者 李建军 刘建康 刘胜祥 蒲云海 王希群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4-20,共7页
为建立自然保护区 ,保护湖北梁子湖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资源 ,并为梁子湖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提供科学依据 ,对梁子湖主体湖 1955— 2 0 0 1年以来 45年间水生植被的演替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①水生植被覆盖率下降到 54 2 7% ,近 5... 为建立自然保护区 ,保护湖北梁子湖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资源 ,并为梁子湖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提供科学依据 ,对梁子湖主体湖 1955— 2 0 0 1年以来 45年间水生植被的演替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①水生植被覆盖率下降到 54 2 7% ,近 5年内保持稳定 ;植被分布差异极为显著 ,东梁子湖为草型湖 ,前江大湖植被较少 ,中湖基本上无水生植被 .②水生植被单位面积生物量和总生物量继续恢复 ,分别达到 3 4 96g m2 和 7942 0 3t ,但仍未恢复到历史最高水平 ;群落单位面积生物量迅速上升 ,并超过历史最高水平 ,达到 6443g m2 .③挺水植被中的芦苇群落已消亡 ;菰群落在经历了较大的破坏后 ,近年来分布面积有所扩大 ,群落总生物量有所增加 ,但单位面积生物量变化不大 .浮叶植被分布面积变小 ,但单位面积生物量和总生物量明显提高 .④水生植被的变化经历了“恢复—旺盛顶期—急剧衰退—逐步恢复”的过程 ,目前仍以沉水植被为优势生活型 ,但优势群落发生了变化 ,以微齿眼子菜和金鱼藻为优势群落类型 .⑤如果浮叶植物继续受到破坏或环境恶化的话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生植被 湿地 演替 梁子湖 湖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灭幼脲Ⅲ号与阿维菌素混剂防治马尾松毛虫试验 被引量:12
12
作者 徐红梅 陈京元 +1 位作者 江建国 高攀 《中国森林病虫》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35-36,共2页
灭幼脲Ⅲ号与阿维菌素 2种农药混配成的 4种混剂以及 2种农药单剂对马尾松毛虫进行室内毒力测定。筛选出最佳混剂B在林间防治马尾松毛虫。试验表明 :混剂防效好于灭幼脲Ⅲ号单剂 ,而且有一定的速效作用 ;最佳混剂B的推荐使用量为 5 2 5g... 灭幼脲Ⅲ号与阿维菌素 2种农药混配成的 4种混剂以及 2种农药单剂对马尾松毛虫进行室内毒力测定。筛选出最佳混剂B在林间防治马尾松毛虫。试验表明 :混剂防效好于灭幼脲Ⅲ号单剂 ,而且有一定的速效作用 ;最佳混剂B的推荐使用量为 5 2 5g/hm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灭幼脲Ⅲ号 阿维菌素 毒力测定 马尾松毛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库区土地单元间农林复合结构对土壤水分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黄闰泉 李建军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03年第3期26-30,共5页
通过对三峡库区迎江坡面8种连续经营8年以上的代表性土地单元间农林复合结构模式的土壤水分状况监测,研究土壤水分分布规律。结果表明:由相同土地单元组成的农林复合结构模式,因土地单元的配置结构不同,土壤水分的动态变化存在着显著差... 通过对三峡库区迎江坡面8种连续经营8年以上的代表性土地单元间农林复合结构模式的土壤水分状况监测,研究土壤水分分布规律。结果表明:由相同土地单元组成的农林复合结构模式,因土地单元的配置结构不同,土壤水分的动态变化存在着显著差异,土壤涵养水源的能力相异。林地-经济林-坡耕地、坡耕地-林地-经济林土壤水分状况优于其他结构类型。对三峡库区经济林生产而言,坡耕地-林地-经济林结构模式最优,林地-经济林-坡耕地次之。林地-经济林-坡耕地模式土壤贮水容量最大,林地-坡耕地-经济林模式次之,坡耕地-经济林-林地模式最小。林地中配置坡耕地会显著降低土壤涵养水源能力,在暴雨后,48h内1m^3表层土壤贮水容量减小2.496t;坡耕地中配置林地能显著增加土壤持水能力,48h内1m^3表层土壤持水量增加2.02t;林地开垦比坡耕地上造林对土壤水分特性的影响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库区 土地单元 农林复合结构 土壤水分分布 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 坡耕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人造板行业胶粘剂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对策 被引量:6
14
作者 徐有明 杨志斌 +3 位作者 张友华 徐江锋 吴金柱 张俊 《湖北林业科技》 2004年第1期41-46,共6页
本文分析研究了我国人造板行业胶粘剂生产的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 ,提出了从降低U/F的摩尔比、添加甲醛捕捉剂、控制热处理温度。
关键词 中国 人造板工业 胶粘剂 U/F摩尔比 甲醛捕捉剂 热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腿蘑深层发酵条件的优化
15
作者 胡梅 梁运祥 雷振瑜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57-159,共3页
以生物量和胞外多糖含量为测定指标,通过摇瓶培养的方式对鸡腿蘑发酵条件的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鸡腿蘑摇瓶发酵条件为起始pH6.0,转速170 r/m in,装量系数为0.4,接种量10%,发酵时间为6d,此时生物量可达17.70g/L,胞外多糖含量达1.46... 以生物量和胞外多糖含量为测定指标,通过摇瓶培养的方式对鸡腿蘑发酵条件的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鸡腿蘑摇瓶发酵条件为起始pH6.0,转速170 r/m in,装量系数为0.4,接种量10%,发酵时间为6d,此时生物量可达17.70g/L,胞外多糖含量达1.46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腿蘑 深层发酵条件 生物量 胞外多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垦造林对矿区保护的重要性及效益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孙华 潘新忠 《湖北林业科技》 2003年第2期27-29,共3页
通过对黄石大冶铁矿矿区复垦造林研究 ,筛选出适宜矿区复垦造林树种为刺槐、旱柳、侧柏与火棘。外加抽槽挖坑加填充物等辅助措施 ,它对增加绿地面积、减少环境污染、调节气候、减少灰尘、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保护耕地等方面具有重要作... 通过对黄石大冶铁矿矿区复垦造林研究 ,筛选出适宜矿区复垦造林树种为刺槐、旱柳、侧柏与火棘。外加抽槽挖坑加填充物等辅助措施 ,它对增加绿地面积、减少环境污染、调节气候、减少灰尘、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保护耕地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与意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垦造林 矿区保护 重要性 效益 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见鱼病及其防治
17
作者 宋阳 南佑平 《养殖与饲料》 2004年第1期35-37,共3页
了解常见鱼病的流行季节、掌握可见主要症状、防治鱼类疾病是养殖业应当重视的问题,是减少渔民损失、提高养殖效益的措施之一.
关键词 鱼类 细菌性烂鳃病 细菌性肠炎 出血病 白头白嘴病 白皮病 赤皮病 打印病 水霉病 竖鳞病 小瓜虫病 流行特点 症状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TO与支持我国农业持续发展的政策措施
18
作者 郑进 张霁明 《湖北林业科技》 2002年第4期42-43,共2页
关键词 WTO 农业 持续发展 政策措施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水库群——我国新兴的鲟鱼主产区
19
作者 徐襄生 雷晓中 《养殖与饲料》 2004年第1期27-28,共2页
我国自上世纪90年代开展鲟鱼养殖以来,形成了一些较为集中的主要产区,这些产区是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江汉平原以及黑龙江流域.随着三峡水库的全面蓄水,以三峡水库为核心,包括湖北西部清江、漳河、丹江等巨型水库及周边其它水库在... 我国自上世纪90年代开展鲟鱼养殖以来,形成了一些较为集中的主要产区,这些产区是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江汉平原以及黑龙江流域.随着三峡水库的全面蓄水,以三峡水库为核心,包括湖北西部清江、漳河、丹江等巨型水库及周边其它水库在内的三峡水库群正式形成.从其优越的条件和近几年养殖鲟鱼的实践来看,这一水库群必将成为我国新兴的鲟鱼主产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三峡水库群 鲟鱼主产区 自然资源 政策 养殖技术 市场条件 产业化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季奶牛的饲养管理
20
作者 南佑平 徐襄生 《养殖与饲料》 2004年第7期24-25,共2页
温度是影响奶牛生产性能的一个重要因素.夏季因环境温度高,若饲养管理不当,往往造成奶牛流产增多,死亡率增高,肢蹄疾病发生多,特别是产奶量大幅下降(约为25%~60%).因此在夏季如何加强对奶牛的饲养管理,是奶牛养殖场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 温度是影响奶牛生产性能的一个重要因素.夏季因环境温度高,若饲养管理不当,往往造成奶牛流产增多,死亡率增高,肢蹄疾病发生多,特别是产奶量大幅下降(约为25%~60%).因此在夏季如何加强对奶牛的饲养管理,是奶牛养殖场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季 奶牛 饲养管理 生产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