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园林技术专业为例
被引量:
3
1
作者
董秋燕
《绿色科技》
2017年第23期63-64,69,共3页
指出了在新形势下,高职院校教学改革迫在眉睫,现代学徒制是当前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取向之一。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园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学生实践能力不足、双师型教师资源紧缺、校企合作流于形式等问题,而以教师和师傅为...
指出了在新形势下,高职院校教学改革迫在眉睫,现代学徒制是当前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取向之一。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园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学生实践能力不足、双师型教师资源紧缺、校企合作流于形式等问题,而以教师和师傅为联合指导的现代学徒制能够有效地应对上述困难,分析了引进现代学徒制的可行性,重点提出了招生模式、课程体系、教学环节、实训环节等方面的人才培养措施,并讨论了校企共同体管理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学徒制
人才培养模式
校企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鄂西北濒危植物红椿天然种群动态分析
被引量:
18
2
作者
汪洋
闫魁星
+3 位作者
滕家喜
陈文学
汪林波
陈松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96-102,共7页
采用相邻格子法对分布于鄂西北的3个红椿(Toona ciliata Roem.)天然种群(竹山、谷城T1和谷城T2)进行统计;采用立木径级结构代替种群年龄结构的方法,分析了各种群不同龄级的个体数量动态指数(Vn)、静态生命表及存活曲线,并对3个种群进行...
采用相邻格子法对分布于鄂西北的3个红椿(Toona ciliata Roem.)天然种群(竹山、谷城T1和谷城T2)进行统计;采用立木径级结构代替种群年龄结构的方法,分析了各种群不同龄级的个体数量动态指数(Vn)、静态生命表及存活曲线,并对3个种群进行谱分析。结果表明:3个红椿种群均属于增长型种群,自然状态下竹山、谷城T1和谷城T2种群个体数量动态指数分别为46.27%、53.46%和37.71%,标准化存活曲线分别为DeeveyⅢ型、DeeveyⅡ型和DeeveyⅡ型。3个种群第2龄级〔2.5 cm≤胸径(DBH)<7.5 cm〕幼树的死亡率均较高,竹山种群第3龄级(7.5 cm≤DBH<12.5 cm)幼树的死亡率最高,谷城T1种群第7龄级(27.5 cm≤DBH<32.5 cm)大树的死亡率最高,谷城T2种群第6龄级(22.5 cm≤DBH<27.5cm)中树的死亡率最高;3个种群第1龄级(DBH<2.5 cm)和第2龄级个体的平均期望寿命均较高。竹山、谷城T1和谷城T2种群的基波振幅分别为1.061 6、1.097 1和0.788 2,明显的小周期分别出现在第4、第2和第4波序,表明分布于鄂西北的红椿天然种群更新存在着周期性,且存在小周期的多谐波叠加,种群波动与龄级的Vn值相吻合。种群动态分析结果表明:由于红椿的强阳性生理特征,其天然种群受环境筛抑制和环境干扰,造成幼树个体损失和中龄级个体不足,这是造成红椿濒危的主要因素,因此,建议加强人为正向"干扰"以制造林窗、增强种群天然更新能力、引种造林,以保护和利用红椿这一濒危植物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西北
红椿
种群动态
静态生命表
存活曲线
谱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施肥处理对覆盖雷竹林的影响
被引量:
1
3
作者
汪洋
操英南
+2 位作者
潘轶
杨裕振
佘远国
《湖北农业科学》
2015年第20期4980-4981,4984,共3页
为了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覆盖雷竹(Phyllostachys violascens cv.prevernalis)林出笋时间及竹笋产量的影响,于2011年在湖北省崇阳县的雷竹林中进行田间试验,以比较单施化肥、单施有机肥、化肥与有机肥配合施对雷竹林提早出笋及竹笋产量...
为了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覆盖雷竹(Phyllostachys violascens cv.prevernalis)林出笋时间及竹笋产量的影响,于2011年在湖北省崇阳县的雷竹林中进行田间试验,以比较单施化肥、单施有机肥、化肥与有机肥配合施对雷竹林提早出笋及竹笋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出笋时间按以下顺序提前:尿素、复合肥、有机肥;竹笋产量来按以下顺序递减:施厩肥+化肥、饼肥+化肥、化肥。化肥与厩肥配施可减少化肥的投入量,减轻化肥对环境的污染,促进雷竹林生态系统的良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覆盖栽培
施肥
雷竹(Phyllostachys
violascens
cv.prevernalis)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三维激光扫描点云的树冠面积快速精准计算方法
被引量:
3
4
作者
李宏星
欧阳玉华
《绿色科技》
2015年第6期72-74,共3页
指出了树冠面积是计算树木生物量的一种重要因子,也是园林设计需要用到的基础数据。三维激光扫描技术使得精确测量树冠成为可能,但是现有的树冠面积计算方法存在效率低、精度差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点云数据的树冠面积快速精准计算方...
指出了树冠面积是计算树木生物量的一种重要因子,也是园林设计需要用到的基础数据。三维激光扫描技术使得精确测量树冠成为可能,但是现有的树冠面积计算方法存在效率低、精度差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点云数据的树冠面积快速精准计算方法,只需将点云坐标转换成极坐标,再计算一系列扇形的面积总和。利用4株不同树种的样木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此方法明显优于传统的圆近似法和凸包多边形法,面积相对误差小于5%,满足林业调查的精度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激光扫描
点云
树冠面积
极坐标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目标树经营对松栎混交林天然更新的影响
被引量:
8
5
作者
郭诗宇
徐自警
+1 位作者
宋德凯
汪洋
《森林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0,共10页
揭示马尾松栓皮栎混交林目标树经营不同间伐强度和环境因子对天然更新的影响,为培育近自然多功能森林提供科学依据。该研究根据不同间伐强度(弱度(WT)(7.6%)、轻度(LT)(15.3%)、中度(MT)(24.3%)和对照),设置28块5 m×5 m样方,记录伐...
揭示马尾松栓皮栎混交林目标树经营不同间伐强度和环境因子对天然更新的影响,为培育近自然多功能森林提供科学依据。该研究根据不同间伐强度(弱度(WT)(7.6%)、轻度(LT)(15.3%)、中度(MT)(24.3%)和对照),设置28块5 m×5 m样方,记录伐后3 a的天然更新数据,分析不同间伐强度不同年份更新物种丰富度、物种多样性、更新密度、更新频度、生长差异以及环境和林分因子对天然更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3 a共调查到天然更新物种33种,隶属23科31属,以阔叶树种为主;不同间伐强度天然更新物种丰富度均高于CK;间伐后的3 a中,天然更新物种的本质多样性大小为MT>LT>WT>CK。中度间伐MT与CK的更新密度在伐后不同年份存在显著和极显著差异(P<0.05和P<0.01);3 a中不同间伐强度下更新频度均值高于CK。各间伐强度天然更新苗高均高于CK,增大间伐强度可促进苗高生长。更新组和环境组间典型相关分析表明,间伐强度越大,坡度越小,天然更新密度越大且物种丰富度越高。此研究表明增大间伐强度可促进物种丰富度,提高物种多样性、更新密度和更新频度,以MT最优,坡度和坡向的协同负效应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抵消由间伐强度增大给天然更新带来的正效应,其相应经营对策应在实践中进一步加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树经营
间伐强度
天然更新
环境因子
马尾松栓皮栎混交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园林技术专业为例
被引量:
3
1
作者
董秋燕
机构
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园林建工学院
出处
《绿色科技》
2017年第23期63-64,69,共3页
文摘
指出了在新形势下,高职院校教学改革迫在眉睫,现代学徒制是当前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取向之一。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园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学生实践能力不足、双师型教师资源紧缺、校企合作流于形式等问题,而以教师和师傅为联合指导的现代学徒制能够有效地应对上述困难,分析了引进现代学徒制的可行性,重点提出了招生模式、课程体系、教学环节、实训环节等方面的人才培养措施,并讨论了校企共同体管理理念。
关键词
现代学徒制
人才培养模式
校企共同体
分类号
G712 [文化科学—职业技术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鄂西北濒危植物红椿天然种群动态分析
被引量:
18
2
作者
汪洋
闫魁星
滕家喜
陈文学
汪林波
陈松
机构
湖北
生态工程
职业
技术
学院
园林
与
建工
学院
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
学院
竹山县林业局
谷城县林业局
出处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96-102,共7页
基金
湖北省科学技术厅公益性研究项目(40 2012DBA40001)
文摘
采用相邻格子法对分布于鄂西北的3个红椿(Toona ciliata Roem.)天然种群(竹山、谷城T1和谷城T2)进行统计;采用立木径级结构代替种群年龄结构的方法,分析了各种群不同龄级的个体数量动态指数(Vn)、静态生命表及存活曲线,并对3个种群进行谱分析。结果表明:3个红椿种群均属于增长型种群,自然状态下竹山、谷城T1和谷城T2种群个体数量动态指数分别为46.27%、53.46%和37.71%,标准化存活曲线分别为DeeveyⅢ型、DeeveyⅡ型和DeeveyⅡ型。3个种群第2龄级〔2.5 cm≤胸径(DBH)<7.5 cm〕幼树的死亡率均较高,竹山种群第3龄级(7.5 cm≤DBH<12.5 cm)幼树的死亡率最高,谷城T1种群第7龄级(27.5 cm≤DBH<32.5 cm)大树的死亡率最高,谷城T2种群第6龄级(22.5 cm≤DBH<27.5cm)中树的死亡率最高;3个种群第1龄级(DBH<2.5 cm)和第2龄级个体的平均期望寿命均较高。竹山、谷城T1和谷城T2种群的基波振幅分别为1.061 6、1.097 1和0.788 2,明显的小周期分别出现在第4、第2和第4波序,表明分布于鄂西北的红椿天然种群更新存在着周期性,且存在小周期的多谐波叠加,种群波动与龄级的Vn值相吻合。种群动态分析结果表明:由于红椿的强阳性生理特征,其天然种群受环境筛抑制和环境干扰,造成幼树个体损失和中龄级个体不足,这是造成红椿濒危的主要因素,因此,建议加强人为正向"干扰"以制造林窗、增强种群天然更新能力、引种造林,以保护和利用红椿这一濒危植物资源。
关键词
鄂西北
红椿
种群动态
静态生命表
存活曲线
谱分析
Keywords
northwestern Hubei
Toona ciliata Roem.
population dynamics
static life table
survival curve
spectrum analysis
分类号
Q948.15 [生物学—植物学]
S718.54 [农业科学—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施肥处理对覆盖雷竹林的影响
被引量:
1
3
作者
汪洋
操英南
潘轶
杨裕振
佘远国
机构
湖北
生态工程
职业
技术
学院
园林
与
建工
学院
出处
《湖北农业科学》
2015年第20期4980-4981,4984,共3页
基金
湖北省林业厅林业科技支撑重点项目(HLK2011-005)
文摘
为了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覆盖雷竹(Phyllostachys violascens cv.prevernalis)林出笋时间及竹笋产量的影响,于2011年在湖北省崇阳县的雷竹林中进行田间试验,以比较单施化肥、单施有机肥、化肥与有机肥配合施对雷竹林提早出笋及竹笋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出笋时间按以下顺序提前:尿素、复合肥、有机肥;竹笋产量来按以下顺序递减:施厩肥+化肥、饼肥+化肥、化肥。化肥与厩肥配施可减少化肥的投入量,减轻化肥对环境的污染,促进雷竹林生态系统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
覆盖栽培
施肥
雷竹(Phyllostachys
violascens
cv.prevernalis)
产量
Keywords
mulching culture
fertilization
Phyllostachys violascens cv.prevernalis
yield
分类号
S795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S644.2 [农业科学—蔬菜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三维激光扫描点云的树冠面积快速精准计算方法
被引量:
3
4
作者
李宏星
欧阳玉华
机构
湖北
生态工程
职业
技术
学院
园林
与
建工
学院
武昌理工
学院
城市建设
学院
出处
《绿色科技》
2015年第6期72-74,共3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41174021)资助
文摘
指出了树冠面积是计算树木生物量的一种重要因子,也是园林设计需要用到的基础数据。三维激光扫描技术使得精确测量树冠成为可能,但是现有的树冠面积计算方法存在效率低、精度差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点云数据的树冠面积快速精准计算方法,只需将点云坐标转换成极坐标,再计算一系列扇形的面积总和。利用4株不同树种的样木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此方法明显优于传统的圆近似法和凸包多边形法,面积相对误差小于5%,满足林业调查的精度需求。
关键词
三维激光扫描
点云
树冠面积
极坐标法
分类号
TN249 [电子电信—物理电子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目标树经营对松栎混交林天然更新的影响
被引量:
8
5
作者
郭诗宇
徐自警
宋德凯
汪洋
机构
湖北
生态工程
职业
技术
学院
旅游管理
学院
湖北
生态工程
职业
技术
学院
信息机电
学院
钟祥市花山寨林场
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园林建工学院
出处
《森林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0,共10页
基金
中德财政合作林业重大研究项目(zdczhz2021ky09)
中德财政合作林业重大研究项目(zdczhz2021ky08)
+1 种基金
中德财政合作林业重点研究项目(zdczhz2019ky01)
中德财政合作中国南方(湖北省)森林可持续经营项目(BMZ ID2006 65 778)。
文摘
揭示马尾松栓皮栎混交林目标树经营不同间伐强度和环境因子对天然更新的影响,为培育近自然多功能森林提供科学依据。该研究根据不同间伐强度(弱度(WT)(7.6%)、轻度(LT)(15.3%)、中度(MT)(24.3%)和对照),设置28块5 m×5 m样方,记录伐后3 a的天然更新数据,分析不同间伐强度不同年份更新物种丰富度、物种多样性、更新密度、更新频度、生长差异以及环境和林分因子对天然更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3 a共调查到天然更新物种33种,隶属23科31属,以阔叶树种为主;不同间伐强度天然更新物种丰富度均高于CK;间伐后的3 a中,天然更新物种的本质多样性大小为MT>LT>WT>CK。中度间伐MT与CK的更新密度在伐后不同年份存在显著和极显著差异(P<0.05和P<0.01);3 a中不同间伐强度下更新频度均值高于CK。各间伐强度天然更新苗高均高于CK,增大间伐强度可促进苗高生长。更新组和环境组间典型相关分析表明,间伐强度越大,坡度越小,天然更新密度越大且物种丰富度越高。此研究表明增大间伐强度可促进物种丰富度,提高物种多样性、更新密度和更新频度,以MT最优,坡度和坡向的协同负效应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抵消由间伐强度增大给天然更新带来的正效应,其相应经营对策应在实践中进一步加以研究。
关键词
目标树经营
间伐强度
天然更新
环境因子
马尾松栓皮栎混交林
Keywords
Crop tree management
thinning intensity
natural regeneration
environmental factor
mixed stand of Pinus massoniana and Quercus variabilis
分类号
S753.71 [农业科学—森林经理学]
S791.248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园林技术专业为例
董秋燕
《绿色科技》
2017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鄂西北濒危植物红椿天然种群动态分析
汪洋
闫魁星
滕家喜
陈文学
汪林波
陈松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1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不同施肥处理对覆盖雷竹林的影响
汪洋
操英南
潘轶
杨裕振
佘远国
《湖北农业科学》
201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基于三维激光扫描点云的树冠面积快速精准计算方法
李宏星
欧阳玉华
《绿色科技》
2015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目标树经营对松栎混交林天然更新的影响
郭诗宇
徐自警
宋德凯
汪洋
《森林工程》
北大核心
2023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