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苦荞提取液绿色制备金纳米粒子及其抗菌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董春法 成志敏 +2 位作者 卢媛媛 付锐平 黄磊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31-1039,共9页
采用生物还原法,以氯金酸溶液为前驱体、天然物质苦荞提取液为保护剂和还原剂,绿色制备了纳米金粒子。通过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粒径分析仪和扫描电镜等手段对所制备的样品进行表征,得到制备纳米金粒子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苦荞提取液用... 采用生物还原法,以氯金酸溶液为前驱体、天然物质苦荞提取液为保护剂和还原剂,绿色制备了纳米金粒子。通过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粒径分析仪和扫描电镜等手段对所制备的样品进行表征,得到制备纳米金粒子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苦荞提取液用量和氯金酸溶液用量分别为5mL和2mL。对最佳工艺条件下制备的纳米金粒子进行了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和透射电镜等分析,并进行了抗菌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在最佳条件下所制备的纳米金粒子的结晶性能较好,形貌为球状,平均粒径约为35nm,粒径均匀分布在20~60nm之间,具有良好的抗菌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荞提取液 还原法 纳米金 抗菌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F-850B立式高速数控机床精度检测及误差补偿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杨秀芝 查吉利 +2 位作者 徐绍勇 王兴东 蒋宇辉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2期80-83,共4页
机床在加工的过程中会因为物理变形和热变形,使得加工零件的精度难以保证,因此必须对运动中的影响机床精度的误差源进行误差分析及实时补偿。利用激光干涉仪和球杆仪对数控机床定位精度进行检测,并建立了关于机床变形的检测数据的数学模... 机床在加工的过程中会因为物理变形和热变形,使得加工零件的精度难以保证,因此必须对运动中的影响机床精度的误差源进行误差分析及实时补偿。利用激光干涉仪和球杆仪对数控机床定位精度进行检测,并建立了关于机床变形的检测数据的数学模型,确定了定位误差补偿方法,同时以具体的数控机床为例进行了定位精度检测与误差补偿,最后对补偿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定位误差检测及补偿方法具有可行性与实用性,使数控机床的定位精度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控机床 定位精度 激光干涉仪 球杆仪 误差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线性回归理论的数控机床精度检测及误差补偿分析 被引量:12
3
作者 杨秀芝 蒋宇辉 +1 位作者 王兴东 王子涵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71-176,共6页
为提高数控机床定位精度,需对精度的误差源进行分析及补偿。基于线性回归理论,采用激光干涉仪为检测工具,建立了BF-850B数控机床数据检测的精度检测与补偿模型,并根据各个测量点位误差特性进行分析,确定采用一次性线性补偿和多段式线性... 为提高数控机床定位精度,需对精度的误差源进行分析及补偿。基于线性回归理论,采用激光干涉仪为检测工具,建立了BF-850B数控机床数据检测的精度检测与补偿模型,并根据各个测量点位误差特性进行分析,确定采用一次性线性补偿和多段式线性补偿方法;最后,结合具体的数控机床实例,根据得到的实验数据验证实现误差补偿,对定位精度的补偿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一次性线性补偿将X轴精度由4.8531~35.0250μm提高至-2.4721~0.7363μm;将Y轴精度由-14.4250~-4.1325μm提高至-2.4812~0.7529μm;将Z轴精度由-4.1280~17.2271μm提高至-0.5015~1.3245μm;多段式线性补偿将X轴精度提高至-1.3641~0.4840μm;将Y轴精度提高至-1.3641~0.5510μm;将Z轴精度提高至-0.4120~0.4952μm;补偿前根据数据分布的主要特点,采用呈线性或分段式对数控机床的系统误差进行相应的呈线性或分段式补偿有着很好的补偿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控机床 线性回归 一次性线性补偿 多段式线性补偿 激光干涉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贝叶斯神经网络的机床热误差建模 被引量:18
4
作者 王子涵 杨秀芝 +2 位作者 段现银 蒋宇辉 王兴东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41-145,共5页
热误差严重影响着机床的加工精度,对机床关键部件进行热特性分析是开发精密机床的重要环节。通过测量包括数控机床的特殊位置温度和定位误差在内的热特性,研究了温升与定位误差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一种基于贝叶斯神经网络的热误差建模方... 热误差严重影响着机床的加工精度,对机床关键部件进行热特性分析是开发精密机床的重要环节。通过测量包括数控机床的特殊位置温度和定位误差在内的热特性,研究了温升与定位误差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一种基于贝叶斯神经网络的热误差建模方法。通过K-means聚类和相关系数法来选择温度敏感点,可以有效地抑制温度测量点之间的多重共线性问题。结果表明:通过使用贝叶斯神经网络能提高机床88.0159%的精度,比BP神经网络高出15.7638%,与BP神经网络模型相比,贝叶斯神经网络具有更加优良预测性能。贝叶斯神经网络模型为降低机床热误差的影响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床 热误差 BP神经网络 贝叶斯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力协同补偿的无动力下肢外骨骼设计与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王永奉 赵国如 +2 位作者 孔祥战 郑凯 李光林 《工程设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64-775,共12页
无动力外骨骼具有质量小、代谢能耗低、基本不改变正常步态、无需外动力源和可持续工作时间长等优点,已逐渐成为新型外骨骼领域的研究热点。为提升常规无动力下肢外骨骼对步态能量的利用效率,设计了一种肌力协同补偿的无动力下肢外骨骼... 无动力外骨骼具有质量小、代谢能耗低、基本不改变正常步态、无需外动力源和可持续工作时间长等优点,已逐渐成为新型外骨骼领域的研究热点。为提升常规无动力下肢外骨骼对步态能量的利用效率,设计了一种肌力协同补偿的无动力下肢外骨骼。首先,通过建立人体下肢动力学模型分析了行走过程中下肢能量的变化规律,得到了步态能量的储存与释放机理;然后,结合设置代起止点的折线路径及肌力贡献度,制定了关节肌肉的肌力协同补偿路径;最后,基于踝、髋关节的刚度设计了弹性储能元件,构建了一款无动力柔性下肢外骨骼,并利用OpenSim软件分析了有无穿戴外骨骼时人体下肢相关肌肉在行走过程中的代谢能耗。结果表明,在穿戴无动力下肢外骨骼时,比目鱼肌、腓肠肌和胫骨前肌的代谢能耗分别降低了31.5%,34.7%和40.0%,股直肌、阔筋膜张肌和缝匠肌的代谢能耗分别降低了36.3%,7.0%和5.0%;单个步态周期内下肢相关肌肉的总代谢能耗降低了15.5%。研究结果可为低代谢能耗的无动力下肢外骨骼的优化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动力下肢外骨骼 步态能量 代谢能耗 肌力协同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板材的制备及其各向异性传热和弹性变形行为 被引量:3
6
作者 江金鱼 何浩宇 +2 位作者 黄磊 吴振鹏 董博闻 《现代纺织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11-118,共8页
采用模压成型技术制备了太阳能电池阵用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CF EP)复合板材,并通过光学显微镜、SEM及XRD对其宏观、微观结构进行表征。基于多物理场耦合计算软件Comsol建立了CF EP复合板的固体传热数值模型,借助曲线坐标系转换算法揭示... 采用模压成型技术制备了太阳能电池阵用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CF EP)复合板材,并通过光学显微镜、SEM及XRD对其宏观、微观结构进行表征。基于多物理场耦合计算软件Comsol建立了CF EP复合板的固体传热数值模型,借助曲线坐标系转换算法揭示了热量于复合板碳纤维中优先沿纤维轴向传导,进而解释了碳纤维对CF EP复合板导热性能提升的作用机制。并基于有限元计算软件Abaqus,建立了CF EP的轴向应力-应变模型。研究发现在CF EP的弹性变形过程中,沿平行于应力方向排列的碳纤维承担了绝大部分应力,且当应变率升至1%时,轴向碳纤维的内部应力最高可达54.1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电池阵 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CF EP) 曲线坐标 固体传热 弹性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摩擦副表面沟槽型织构润滑性能的数值仿真 被引量:3
7
作者 李少军 吴振鹏 +2 位作者 董博闻 吴小艳 宋海龙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57-163,共7页
从目前的研究来看,织构的深度和载荷对油膜的润滑性能具有显著的影响,然而,在载荷变化的情况下,润滑膜的最小膜厚和黏性阻力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因此不同载荷下,最佳织构深度的选取还需系统地进行分析。通过建立沟槽型织构流体润滑模... 从目前的研究来看,织构的深度和载荷对油膜的润滑性能具有显著的影响,然而,在载荷变化的情况下,润滑膜的最小膜厚和黏性阻力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因此不同载荷下,最佳织构深度的选取还需系统地进行分析。通过建立沟槽型织构流体润滑模型,分析了织构的深度以及承载力对摩擦副的油膜厚度、压力、剪切力、以及摩擦因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承载力一定时,油膜厚度随织构深度的增加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在89 N载荷下时,存在最佳油膜厚度6.4184μm,此时织构深度为2.97μm,摩擦因数为0.016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擦副 织构 润滑性能 数值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