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高陡边坡与崩落法地下开采物理模型相似材料研制 被引量:9
1
作者 张定邦 周传波 +2 位作者 贺丹 孙金山 张志华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4221-4227,共7页
根据模型试验的相似原理,结合大冶铁矿露天转地下开采实际,运用正交实验设计的方法,通过大量配比试验及物理力学性质测试,研制出一种以铁矿粉、重晶石粉和石英砂为骨料,不饱和树脂和石膏为胶结材料的超高陡边坡与崩落法地下开采模型试... 根据模型试验的相似原理,结合大冶铁矿露天转地下开采实际,运用正交实验设计的方法,通过大量配比试验及物理力学性质测试,研制出一种以铁矿粉、重晶石粉和石英砂为骨料,不饱和树脂和石膏为胶结材料的超高陡边坡与崩落法地下开采模型试验矿岩相似材料,并通过极差和方差分析研究该相似材料物理力学性质的影响因素及其敏感性。研究结果表明:相似材料中铁矿粉含量对相似材料密度、内摩擦角起主要控制作用,不饱和树脂含量对试件的抗压强度、弹性模量、黏聚力起主要控制作用;矿岩相似材料的密度为2.37~2.83 g/cm^3,弹性模量为11.423~127.935 MPa,抗压强度为0.091~0.884 MPa,黏聚力为2.30~12.01 kPa,内摩擦角为15.93°~38.59°,满足大冶铁矿超高陡边坡与崩落法地下开采模型试验对大理岩、闪长岩及铁矿体等矿岩体物理力学性质的相似比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似材料 物理力学性质 极差分析 方差分析 敏感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测量模态不确定的梁式结构随机有限元模型修正 被引量:12
2
作者 陈辉 张衡 +1 位作者 李烨君 黄斌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53-659,共7页
针对测量模态不确定导致的结构修正参数随机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个随机模型修正方法.该方法以随机有限元法为基础,将结构修正参数表示为多变量非正交多项式展开式,建立了表达随机响应和待修正参数之间精确关系的随机模型修正方程.采用... 针对测量模态不确定导致的结构修正参数随机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个随机模型修正方法.该方法以随机有限元法为基础,将结构修正参数表示为多变量非正交多项式展开式,建立了表达随机响应和待修正参数之间精确关系的随机模型修正方程.采用混合摄动-伽辽金方法对该方程进行求解,得到了修正参数的统计特征.数值算例表明,采用测量的前三阶竖向位移模态信息对结构参数进行修正,所提方法的修正结果与蒙特卡洛方法模拟结果一致,但耗时较少.采用修正参数计算得到的随机响应和测量结果吻合很好,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修正 随机结构 测量模态 高阶摄动-伽辽金 随机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铁堑坡粉质黏土原位强度特性与应力历史效应 被引量:5
3
作者 李晶晶 孔令伟 凌贤长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99-105,共7页
针对高速铁路堑坡防护工程不同施工工序中坡体强度参数选取问题,基于原位孔内剪切试验,依托哈佳高速铁路工程,通过成孔后施加不同法向应力水平的固结剪切和先施加较高法向应力(这里称为预加荷载pr)后卸载至某一应力水平再固结剪切等工... 针对高速铁路堑坡防护工程不同施工工序中坡体强度参数选取问题,基于原位孔内剪切试验,依托哈佳高速铁路工程,通过成孔后施加不同法向应力水平的固结剪切和先施加较高法向应力(这里称为预加荷载pr)后卸载至某一应力水平再固结剪切等工况下的现场试验,获取堑坡粉质黏土强度特性随荷载施加方式的演化规律.结果表明:粉质黏土原位应力-位移曲线总体上呈弱硬化变形特征;应力历史对粉质黏土的抗剪强度影响显著,主要体现在黏聚力上,预加荷载由0 kPa增加到400 kPa时,土体黏聚力显著增加,增幅在18.7~51.8kPa之间;内摩擦角降幅甚微.粉质黏土的黏聚力和施加预加荷载后的黏聚力增量均与含水率呈线性负相关,但随着含水率的增加,支护荷载存在临界值.黏聚力与预加荷载呈线性正相关,在实际工程中,可根据工程要求达到的安全系数,通过黏聚力和预加荷载的关系反推出所需预加荷载大小,从而为实际工程设计与施工提供借鉴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内剪切试验 粉质黏土 高铁堑坡 应力历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CFG桩板结构加固软土地基模拟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张定邦 朱金凤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75-78,共4页
以京沪高速铁路某段软土地基为例,运用数值模拟和模型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采用新型CFG桩板结构加固软土地基的效果。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模拟软土地基和新型CFG桩板结构复合地基在荷载作用下的位移,通过模型试验获得软土地基和复合地... 以京沪高速铁路某段软土地基为例,运用数值模拟和模型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采用新型CFG桩板结构加固软土地基的效果。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模拟软土地基和新型CFG桩板结构复合地基在荷载作用下的位移,通过模型试验获得软土地基和复合地基的P—S曲线。数值模拟结果表明:经过CFG桩板结构加固的地基竖向位移明显减小,在结构加固区域范围内板、桩与桩间土以整体形式下沉,水平位移值较小。模型试验研究表明:CFG桩板结构复合地基由弹性工作状态向塑性工作状态过渡的临界外荷载为200 kPa左右,约为处理前地基临界荷载的2倍;CFG桩板结构在控制软土地基沉降方面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FG桩 新型桩板结构 软土地基 模拟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石混合体边坡稳定性的三维颗粒离散元分析 被引量:21
5
作者 金磊 曾亚武 +1 位作者 程涛 李晶晶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1-50,共10页
为探究土石混合体边坡的稳定性和破坏机理,基于土工离心模型试验基本原理,结合已开发的不规则块石和土石混合体三维离散元建模方法建立土石混合体边坡细观结构的三维离散元模型.引入颗粒流强度折减法并提出基于能量演化的方法来判别边... 为探究土石混合体边坡的稳定性和破坏机理,基于土工离心模型试验基本原理,结合已开发的不规则块石和土石混合体三维离散元建模方法建立土石混合体边坡细观结构的三维离散元模型.引入颗粒流强度折减法并提出基于能量演化的方法来判别边坡失稳破坏.利用提出的土石混合体边坡三维离散元建模方法和稳定性分析方法,分析不同块石含量、块石形状、空间结构、空间形态等因素对土石混合体边坡稳定性和破坏模式的影响,并揭示这些因素影响的细观机理.结果表明:随含石量增加,土石混合体边坡的安全系数逐渐增大;土石混合体边坡中呈现出多滑动面现象,且滑面较为曲折,具有明显的绕石特征,坡脚部位的部分大块石使得剪出口的位置发生明显的改变;随块石形状由球体、卵石到碎石,土石混合体边坡的安全系数逐渐增大;上覆堆积体相对较厚且坡度不是很大的二元结构边坡或一元结构边坡的破坏模式主要是堆积体内部发生的弧形滑动破坏,上覆堆积体厚度不大且基岩面相对平整的二元结构边坡的破坏模式主要是沿基-覆界面的整体平移滑动破坏;随土石混合体边坡空间形态由条带型、敞口型到锁口型,其安全系数逐渐提高,其中锁口型边坡具有显著的支撑拱效应,且含石量越大这种效应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石混合体边坡 不规则块石 三维离散元 颗粒流强度折减法 边坡稳定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膨胀土卸荷蠕变特性及其非线性蠕变模型 被引量:14
6
作者 李晶晶 孔令伟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3465-3473,共9页
鉴于膨胀土滑坡往往表现为长期性、渐进性等与时间相关的特性,利用GDS应力路径三轴仪对膨胀土进行了三轴卸荷蠕变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当偏应力较小时,膨胀土的蠕变曲线仅出现瞬时变形和衰减蠕变;当偏应力达到一定值时,其蠕变曲线也呈现... 鉴于膨胀土滑坡往往表现为长期性、渐进性等与时间相关的特性,利用GDS应力路径三轴仪对膨胀土进行了三轴卸荷蠕变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当偏应力较小时,膨胀土的蠕变曲线仅出现瞬时变形和衰减蠕变;当偏应力达到一定值时,其蠕变曲线也呈现衰减蠕变、稳态蠕变和加速蠕变3个阶段,但其加速蠕变阶段的特征与一般岩土体不同,其蠕变速度近乎常数。膨胀土的应力-应变等时曲线显示,膨胀土卸荷蠕变具有非线性特征,且其非线性程度与蠕变时间和应力水平相关,蠕变时间越长、应力水平越高,其非线性程度越高。基于非线性流变力学理论,提出了一种非线性四元件蠕变模型,将标准线性体与一个非线性黏壶串联,该模型可描述等围压三轴压缩应力状态下膨胀土轴向应变随时间的演变规律。根据膨胀土卸荷蠕变试验结果,采用曲线拟合法对三维非线性模型的参数进行反演识别。拟合曲线和试验曲线对比显示,两者吻合良好,说明该模型可以很好地描述膨胀土的蠕变特性。此外,基于该蠕变模型获取了膨胀土的临界破坏应力,其与常规剪切破坏应力的比值随着固结压力的减小而减小,表明越接近坡面的土层越容易发生蠕变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胀土 卸荷 蠕变 非线性 蠕变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维柔性薄膜边界的土石混合体大型三轴试验颗粒离散元模拟 被引量:10
7
作者 金磊 曾亚武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296-2304,共9页
为了有效模拟土石混合体室内大型三轴试验侧向柔性乳胶膜的力学行为,提出了一种可行的三轴试验侧向柔性薄膜边界的三维离散元模拟方法,即三维组合墙法。结合已开发的不规则块石及土石混合体三维离散元建模方法,建立了可考虑柔性薄膜边... 为了有效模拟土石混合体室内大型三轴试验侧向柔性乳胶膜的力学行为,提出了一种可行的三轴试验侧向柔性薄膜边界的三维离散元模拟方法,即三维组合墙法。结合已开发的不规则块石及土石混合体三维离散元建模方法,建立了可考虑柔性薄膜边界的土石混合体大型三轴试样三维离散元模型。引入平行黏结模型以更好地模拟胶结土石混合体中颗粒间的胶结作用,通过开展大型三轴数值试验逐一全面地标定了无胶结土石混合体和胶结土石混合体数值模型的细观力学参数。分析了无胶结土石混合体和胶结土石混合体数值试样的变形破坏过程及特征,并与室内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所提出的三维柔性薄膜边界建模方法原理简单,参数较少,易于实现,且能节省计算资源;基于三维柔性薄膜边界的土石混合体大型三轴试验颗粒离散元模拟能较好地再现土石混合体的应力–应变特征、无胶结土石混合体的鼓肚变形破坏特征、胶结土石混合体变形局部化的过程及其剪切带的细观结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石混合体 大型三轴试验 三维柔性薄膜边界 颗粒离散元 变形破坏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格子Boltzmann方法的土石混合体的渗流特性研究 被引量:12
8
作者 金磊 曾亚武 +1 位作者 程涛 李晶晶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69-677,I0005,共10页
为了探究土石混合体的渗流特性,基于颗粒离散元法和三维离散元模型虚拟切片技术建立了土石混合体的三维随机孔隙结构模型并将其体素化,引入三维格子Boltzmann方法从孔隙尺度对其渗流开展了模拟,并据此分析了块石含量、相对密实度和块石... 为了探究土石混合体的渗流特性,基于颗粒离散元法和三维离散元模型虚拟切片技术建立了土石混合体的三维随机孔隙结构模型并将其体素化,引入三维格子Boltzmann方法从孔隙尺度对其渗流开展了模拟,并据此分析了块石含量、相对密实度和块石粒径对土石混合体渗透率的影响,最后探讨了不同条件下块石含量对土石混合体渗透率存在不同影响的内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当相对密实度和块石粒径不变时,随块石含量增加,土石混合体的渗透率总体上是逐渐增大的,且增大的速率越来越大;相对密实度越高,土石混合体的渗透率越低;块石粒径对土石混合体的渗透率存在一定程度的影响,当块石含量小于临界值时,块石粒径越大则渗透率越小,而当块石含量高于临界值时,块石粒径越大则渗透率越大;当土石混合体中土体的密度保持不变时,其渗透率随块石含量增加先减小后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石混合体 格子BOLTZMANN方法 渗流特性 渗透率 孔隙尺度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尾矿在高速公路软土地基换填上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朱千凡 郭永成 +2 位作者 晏斌 肖洋 程涛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2-36,共5页
为了研究铜尾矿能否用作高速公路软土地基的换填土,开展了一系列的实验.先对铜尾矿的特性进行测定并记录相应的实验数据,经分析发现其大多数指标满足路基换填的基本要求,再依据实验得到的参数,采用FLAC^(3D)软件对原状路基与含骨料铜尾... 为了研究铜尾矿能否用作高速公路软土地基的换填土,开展了一系列的实验.先对铜尾矿的特性进行测定并记录相应的实验数据,经分析发现其大多数指标满足路基换填的基本要求,再依据实验得到的参数,采用FLAC^(3D)软件对原状路基与含骨料铜尾矿换填后的路基进行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表明经换填处理后的路基相对于原状土沉降量减少了37%~43%,验证了铜尾矿可应用于高速公路软土地基的换填.将铜尾矿用于高速公路软土地基换填既能实现铜尾矿的资源化利用,又能保护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尾矿 换填 实验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隧道突泥破坏的耦合格子Boltzmann-离散元法模拟 被引量:6
10
作者 金磊 曾亚武 +1 位作者 程涛 李晶晶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000-1009,共10页
为了探究隧道突泥灾害的灾变机制,开发了耦合格子Boltzmann–离散元法(LBM-DEM)数值计算平台并对隧道突泥破坏的演化过程进行了模拟,分析了致灾介质颗粒黏结强度、水压力及突泥口尺寸等因素对隧道突泥破坏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基于LBM-... 为了探究隧道突泥灾害的灾变机制,开发了耦合格子Boltzmann–离散元法(LBM-DEM)数值计算平台并对隧道突泥破坏的演化过程进行了模拟,分析了致灾介质颗粒黏结强度、水压力及突泥口尺寸等因素对隧道突泥破坏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基于LBM-DEM模拟能再现隧道突泥破坏"启动、加速、缓慢和稳定"等连续4个阶段的演化过程;无黏结的致灾介质突泥破坏形态近似为直线,有一定黏结强度的致灾介质突泥破坏形态总体呈圆弧或抛物线状,突泥破坏区扩展范围和稳定后的突泥量随着颗粒间黏结强度的增大而逐渐减小;水压力越大,突泥灾害发生后突泥量增长越快,最终的突泥量也越大,且颗粒间黏结强度较大时水压力的这种影响越显著;当致灾介质颗粒间无黏结时,不同突泥口尺寸的模型在稳定后突泥量和破坏区范围基本相同,而当颗粒间形成一定强度的黏结后,突泥口尺寸越大,突泥灾害发生后突泥量增长越快,稳定后的突泥量也越多;隧道突泥破坏是致灾岩土介质、水压和开挖三者综合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突泥 格子Boltzmann方法(LBM) 离散元法(DEM) 颗粒–流体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BM-IMB-DEM分析岩土多孔介质的渗透淤堵特性 被引量:4
11
作者 金磊 曾亚武 +1 位作者 程涛 李晶晶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909-917,I0006,F0003,共11页
岩土多孔介质中发生的渗透淤堵本质上是渗流与颗粒耦合作用的结果。开发了适用于岩土渗流-颗粒耦合模拟的格子Boltzmann方法-浸入运动边界-离散元法(LBM-IMB-DEM)数值计算平台并对岩土多孔介质的渗透淤堵过程开展了孔隙尺度的模拟,分析... 岩土多孔介质中发生的渗透淤堵本质上是渗流与颗粒耦合作用的结果。开发了适用于岩土渗流-颗粒耦合模拟的格子Boltzmann方法-浸入运动边界-离散元法(LBM-IMB-DEM)数值计算平台并对岩土多孔介质的渗透淤堵过程开展了孔隙尺度的模拟,分析了多孔介质骨架颗粒分布、骨架颗粒粒径、孔隙率、骨架颗粒定向性及水压力等因素对其渗透淤堵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多孔介质中骨架颗粒的空间分布不同,其渗透淤堵特性也有所区别;多孔介质的骨架颗粒粒径或孔隙率越小,淤堵后的滞留颗粒越多,淤堵越严重;骨架颗粒定向性对淤堵特性有一定影响,当骨架颗粒为条形且其长轴与流动方向垂直时淤堵最为严重;随水压力增大,淤堵后滞留颗粒在多孔介质中的分布更趋于分散,淤堵更为严重;岩土多孔介质渗透淤堵的程度与其淤堵前的渗透性密切相关,透水性强的多孔介质相对不易发生淤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透淤堵 渗流-颗粒耦合 格子Boltzmann方法(LBM) 离散单元法(DEM) 岩土多孔介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响应面法的植物根系-矿渣混合土配比及抗剪强度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定邦 曹志国 +2 位作者 沈正 赵秀绍 耿大新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092-1096,共5页
矿渣的资源化利用是矿冶城市绿色化发展的重点课题,植物根系是改善土体抗剪强度的重要手段。本文将矿渣和植物根系防护结合起来,通过因素分析和响应面试验设计,归纳总结矿渣含量、含根率和含水率这3个因素对混合土抗剪强度的影响,得出... 矿渣的资源化利用是矿冶城市绿色化发展的重点课题,植物根系是改善土体抗剪强度的重要手段。本文将矿渣和植物根系防护结合起来,通过因素分析和响应面试验设计,归纳总结矿渣含量、含根率和含水率这3个因素对混合土抗剪强度的影响,得出最优配比。结果表明,矿渣混合土的最优配比为:植物含根率1.17%,含水率14.23%,矿渣含量11.07%。在200 kPa的竖向压力下,最优配比的矿渣混合土抗剪强度为179.166 kPa。研究结论可为矿渣的资源化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响应面法 混合土 配比 抗剪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饱和土拟二维平面应变固结问题的解析计算方法 被引量:2
13
作者 程涛 晏克勤 +5 位作者 胡仁杰 郑俊杰 张欢 陈合龙 江志杰 刘强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53-460,共8页
基于Fredlund非饱和土一维固结理论,建立了二维平面应变条件下的固结方程组,并得到了单层非饱和土平面应变条件下的解析解。基于相关理论,假设体变系数和渗透系数都为常量,同时考虑到瞬时加载条件下,沿着土体深度方向上产生均匀或者线... 基于Fredlund非饱和土一维固结理论,建立了二维平面应变条件下的固结方程组,并得到了单层非饱和土平面应变条件下的解析解。基于相关理论,假设体变系数和渗透系数都为常量,同时考虑到瞬时加载条件下,沿着土体深度方向上产生均匀或者线性分布的初始超孔隙压力,建立了二阶二元偏微分方程组。求解时,引入函数方法来降低方程的阶数,然后通过分离变量法获得方程的通解。在此基础上,结合一个针对单面排水条件下二维平面应变问题案例,通过与数值解对比,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正确性。并采用所提方法计算获得了二维平面下超孔隙水压力、气压力沿垂直和水平方向消散的等时线,通过计算对比,分析了不同线性分布情况下,初始超孔隙压力对固结消散过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初始超孔隙压力的不同分布对超孔隙气压力消散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而对超孔隙水压力消散的影响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饱和土 二维固结 平面应变 解析解 初始超孔隙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煤矸石颗粒材料对Cr(Ⅵ)的吸附特性及机制 被引量:10
14
作者 马啸 王湖坤 +2 位作者 李露 周香君 吴宏涛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8-75,共8页
文章以煤矸石为原料,采用单因素实验并结合响应面方法,优化改性煤矸石制备条件,通过负载壳聚糖制备新型复合颗粒吸附材料。采用动力学模型、等温吸附平衡曲线和热力学模型拟合原煤矸石、改性煤矸石和复合煤矸石3种材料对Cr(Ⅵ)的吸附特... 文章以煤矸石为原料,采用单因素实验并结合响应面方法,优化改性煤矸石制备条件,通过负载壳聚糖制备新型复合颗粒吸附材料。采用动力学模型、等温吸附平衡曲线和热力学模型拟合原煤矸石、改性煤矸石和复合煤矸石3种材料对Cr(Ⅵ)的吸附特性,并结合XRF、TG-DSC、XRD及SEM分析表征手段探讨了其吸附机制。结果表明,缺氧条件下,煅烧温度698℃、煅烧时间28 min、煤矸石/ZnCl_(2)质量比为20∶13时制得的改性煤矸石对Cr(Ⅵ)的去除率最大;当壳聚糖/改性煤矸石质量比为0.09时,Cr(Ⅵ)的去除率达到97.57%。3种煤矸石材料吸附Cr(Ⅵ)均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复合煤矸石吸附Cr(Ⅵ)更符合Freundlich模型,吸附量随温度增加而减小,是放热反应。3种材料对Cr(Ⅵ)的最大吸附量依次为改性煤矸石(9.56 mg/g)>复合煤矸石(7.38 mg/g)>原煤矸石(4.88 mg/g)。复合煤矸石颗粒材料克服了原煤矸石和改性煤矸石处理废水时固液分离困难的缺点,是一种新型环保重金属离子吸附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矸石 改性 壳聚糖 吸附 Cr(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石混合体细观渗流场的格子Boltzmann模拟 被引量:7
15
作者 李晶晶 金磊 程涛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9期235-241,共7页
基于土石混合体中块石的CT扫描图片、颗粒流PFC软件及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构建了土石混合体的孔隙结构模型,在此基础上引入介观的格子Boltzmann方法从孔隙尺度对土石混合体的渗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并据此分析了土石混合体的渗流特性。研究... 基于土石混合体中块石的CT扫描图片、颗粒流PFC软件及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构建了土石混合体的孔隙结构模型,在此基础上引入介观的格子Boltzmann方法从孔隙尺度对土石混合体的渗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并据此分析了土石混合体的渗流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土石混合体的孔隙结构模型和介观的格子Boltzmann方法,通过设置相应的边界条件可以快速有效地模拟土石混合体的细观渗流机制;与均质土体模型相比,土石混合体模型由于较大块石的存在使得其渗流通道明显减少,且通道变窄,弯折度增加,流速减小,渗透率大幅降低;土石混合体模型中水压力分布很不均匀,在块石的上下游会发生显著的压力降;块石含量、块石粒径及块石空间分布等细观结构因素对土石混合体的渗流场与渗透性能有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石混合体 格子BOLTZMANN方法 细观结构 渗流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矸石对水泥抗压强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吴振华 何静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81-83,共3页
为分析煤矸石对水泥的影响,将煤矸石作为掺合料掺入水泥之中,不同掺量的煤矸石对水泥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当活化煤矸石掺量为10%~40%时,水泥的3、28、90 d抗压强度降低明显,但是强度降低值(8%~30%)低于煤矸石掺量;硅酸盐水泥中加入了活... 为分析煤矸石对水泥的影响,将煤矸石作为掺合料掺入水泥之中,不同掺量的煤矸石对水泥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当活化煤矸石掺量为10%~40%时,水泥的3、28、90 d抗压强度降低明显,但是强度降低值(8%~30%)低于煤矸石掺量;硅酸盐水泥中加入了活化煤矸石粉后,水化产物中未水化的C3S峰值有减少的趋势;随着"二次水化反应"的进行大量的Ca2+被消耗,导致钙矾石大量的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 煤矸石 强度 掺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合煤岩体动态力学性能及瞬变磁场特征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缑勇 王科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86-91,共6页
煤与瓦斯突出是顶板-煤体-底板综合力学作用的结果,单纯研究煤体或岩体力学特性难以充分揭示煤与瓦斯突出机理。为了揭示组合煤岩体的动态力学特性及瞬变磁场信号特征,采用霍普金森压杆实验系统研究了组合煤岩体的动态力学性能,分析了... 煤与瓦斯突出是顶板-煤体-底板综合力学作用的结果,单纯研究煤体或岩体力学特性难以充分揭示煤与瓦斯突出机理。为了揭示组合煤岩体的动态力学特性及瞬变磁场信号特征,采用霍普金森压杆实验系统研究了组合煤岩体的动态力学性能,分析了组合煤岩体动态破坏过程中的瞬变磁场信号特征。实验结果表明,组合煤岩体受到冲击破坏后,岩石破碎块度大,煤体破碎块度较小,强度低的煤体对组合试样具有很好的应力衰减和削波作用,应力波通过组合试样后,应力衰减为原来的1/5;组合煤岩体对应力波的衰减弱化效应主要取决于煤体的微观结构,煤体的微观结构使煤体受到冲击载荷后其塑性变形增强,弹性模量逐渐减小,与组合试样相比,单一试样表现出明显的脆性破坏特征;组合试样的平均应变率、最大应变率、断裂应力极限值和破坏应变与瞬变磁场信号幅值具有一定的相关性,随着组合试样冲击速度、平均应变率、最大应变率和断裂应力极限值的增大,组合试样所产生的磁场信号幅值也逐步增大,破坏应变与瞬变磁场信号幅值呈现出负相关关系,但两者相关性不强,离散性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炭开采 冲击地压 组合煤岩体 瞬变磁场 应变率 动态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敏感点分布的边坡可靠度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杜建刚 徐佳成 +1 位作者 罗显枫 李昕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46-148,73,共4页
针对粘性土边坡失效概率计算问题,提出了基于敏感点分布和条件随机场的分析方法,首先采用强度折减法对边坡稳定进行确定性有限元分析,从而找到边坡安全系数的敏感点区域,然后利用条件随机场理论计算敏感点分布下的边坡失效概率,并与传... 针对粘性土边坡失效概率计算问题,提出了基于敏感点分布和条件随机场的分析方法,首先采用强度折减法对边坡稳定进行确定性有限元分析,从而找到边坡安全系数的敏感点区域,然后利用条件随机场理论计算敏感点分布下的边坡失效概率,并与传统无条件随机场理论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说明如果敏感点区域实测数据中只存在弱土时,按条件随机场计算的失效概率远大于按无条件随机场计算的失效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敏感点分布 条件随机场 边坡可靠度 粘聚力 安全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