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瞬变电磁法在地下溶腔探测中的应用——以湖北应城盐矿为例 被引量:5
1
作者 徐小连 刘金涛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6-60,共5页
盐矿通常采用水溶法开采,经多年开采后,容易形成地下溶腔,造成地面沉降,所以需要采用有效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查明采盐区地下溶腔的分布情况,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有价值的基础资料。利用瞬变电磁法具有对低阻异常反映灵敏的特点,采取加大... 盐矿通常采用水溶法开采,经多年开采后,容易形成地下溶腔,造成地面沉降,所以需要采用有效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查明采盐区地下溶腔的分布情况,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有价值的基础资料。利用瞬变电磁法具有对低阻异常反映灵敏的特点,采取加大发射电流、增加重复观测次数及避开地表电磁干扰等技术措施,确保了数据采集质量。通过先进的数据反演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解释,基本查清了地下溶腔的分布情况。该探测成果取得了较好的实际效果,对以后解决类似地质问题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变电磁法 地下溶腔 盐矿 应城市 湖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西咸丰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火山凝灰岩发育特征及其对页岩有机质富集的影响
2
作者 罗凡 段轲 +4 位作者 张号 许露露 王亿 陈威 杨洁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58-1071,共14页
鄂西咸丰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富有机质泥页岩中含多层火山凝灰岩,但前人对火山活动与海相页岩有机质富集的内在关联缺乏系统的研究。依托咸丰地区鄂咸页1井岩心及露头资料对五峰组—龙马溪组富有机质泥页岩及火山凝灰岩系统采样,开展... 鄂西咸丰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富有机质泥页岩中含多层火山凝灰岩,但前人对火山活动与海相页岩有机质富集的内在关联缺乏系统的研究。依托咸丰地区鄂咸页1井岩心及露头资料对五峰组—龙马溪组富有机质泥页岩及火山凝灰岩系统采样,开展岩矿鉴定、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及有机碳含量(TOC)测试,阐明了五峰组—龙马溪组火山凝灰岩分布特征、源岩成分、构造背景及成因机制,探讨了该沉积时期火山活动及其对页岩有机质富集的影响。结果表明,五峰组—龙马溪组可分为火山凝灰岩密集段、次密集段和不发育段,火山凝灰岩原始岩浆性质以中性安山岩为主,火山灰来源于扬子北缘与古秦岭洋的碰撞闭合形成岛弧的火山喷发事件。火山灰是晚奥陶世—早志留世陆源碎屑补给不足的中扬子滞留海盆重要的物质来源,一方面为海洋微生物生长提供了丰富的营养元素,提高了海洋古生产力;另一方面火山作用促使海洋形成缺氧环境,利于有机质的埋藏与保存。研究成果可为鄂西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气进一步勘探提供基础地质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西地区 五峰组— 龙马溪组 火山凝灰岩 物源 有机质富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固定沙丘土壤水分时空变化特征 被引量:32
3
作者 朱海 胡顺军 陈永宝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17-126,共10页
土壤水分是维系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荒漠植被发育最主要的制约因子。为了研究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固定沙丘土壤水分特征,于2012年12月4日至2013年11月4日,采用中子仪法对0~400cm沙层土壤含水率进行了原位观测,分析了沙丘不同部位土壤含水... 土壤水分是维系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荒漠植被发育最主要的制约因子。为了研究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固定沙丘土壤水分特征,于2012年12月4日至2013年11月4日,采用中子仪法对0~400cm沙层土壤含水率进行了原位观测,分析了沙丘不同部位土壤含水率的时空变化及不同发育阶段梭梭对其根区土壤含水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0~40 cm土层为土壤水分活跃层,40~200 cm土层为土壤水分次活跃层,200 cm以下土层为土壤水分相对稳定层;(2)西坡、坡顶和东坡的土壤含水率差异不显著,丘间地土壤含水率与西坡、坡顶和东坡均存在极显著性差异,且丘间地土壤含水率相对较高;(3)3—5月是土壤水分补给期,6—10月是土壤水分耗损期,11月—翌年2月是土壤水分稳定期;(4)不同发育阶段梭梭根区土壤含水率秋季均显著低于春、夏两季,壮年阶段梭梭根区土壤含水率各季都较低,青年阶段梭梭根区土壤含水率各季相差较大,壮年阶段梭梭和青年阶段梭梭根区土壤含水率春、夏季均存在显著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沙丘 土壤水分 梭梭根区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密度电法勘探在岩溶查找中的应用 被引量:24
4
作者 刘金涛 胡晓明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00-102,共3页
介绍了武汉市汤逊湖污水处理厂厂址的地质概况和地球物理特征,以及高密度电法勘探的施工方案,分析了视电阻率异常特征,并说明了其异常验证情况。高密度电法勘探结果表明该区存在溶洞,为施工提供了决策依据,建议在有溶洞的地段采取相应措... 介绍了武汉市汤逊湖污水处理厂厂址的地质概况和地球物理特征,以及高密度电法勘探的施工方案,分析了视电阻率异常特征,并说明了其异常验证情况。高密度电法勘探结果表明该区存在溶洞,为施工提供了决策依据,建议在有溶洞的地段采取相应措施,以防止工程建设后发生地质灾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电法勘探 岩溶 视电阻率 溶洞 地质灾害 武汉市 污水处理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DLT算法的数字近景摄影测量 被引量:8
5
作者 王德咏 葛修润 +1 位作者 罗先启 李宏阶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16-20,26,共6页
直接线性变换方法(DLT)无需内、外方位元素的初始近似值,故广泛应用于非量测相机的近景摄影测量数据处理.然而直接线性变换系数l的求解主要是依据控制点,当控制点精度较低、数量较少时,会致使结果精度较低或无法应用.基于经典的DLT算法... 直接线性变换方法(DLT)无需内、外方位元素的初始近似值,故广泛应用于非量测相机的近景摄影测量数据处理.然而直接线性变换系数l的求解主要是依据控制点,当控制点精度较低、数量较少时,会致使结果精度较低或无法应用.基于经典的DLT算法,提出合理的假设及推论,建立相应的非线性规划优化模型.对经典DLT算法加以改进,并通过隧道数值试验加以验证,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测量相机 直接线性变换算法 近景摄影测量 隧道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物探在找黄铁矿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6
作者 刘金涛 顾汉明 +2 位作者 王柱 姜杰 杨威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5-59,共5页
文章利用直流电测深法和磁法测量等综合勘探的方法,通过岩石的电、磁特性来探明矿层的空间分布情况。其中直流电法通过有效的数据处理,较好地突出异常,减小体积效应,提高了解释精度,再由磁法测量对电法所解释的异常带进行矿层界定... 文章利用直流电测深法和磁法测量等综合勘探的方法,通过岩石的电、磁特性来探明矿层的空间分布情况。其中直流电法通过有效的数据处理,较好地突出异常,减小体积效应,提高了解释精度,再由磁法测量对电法所解释的异常带进行矿层界定。经过钻探验证,物探勘探成果可靠,基本查明了铁矿的分布范围和赋存规律,也说明了直流电法和磁法测量在找黄铁矿中效果明显,方法有效,可为矿体开采提供有效的地质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探黄铁矿直流电测深法磁法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萍乐坳陷中部(赣丰地1井)二叠系乐平组获“三气”发现 被引量:4
7
作者 滕龙 方朝刚 +6 位作者 郑红军 翟刚毅 李建青 黄正清 王敬东 张号 吕星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03-204,共2页
1研究目的(Objective)萍乐坳陷位于江西省中部,坳陷内广泛发育海陆过渡相二叠系乐平组,该组泥页岩厚度大、有机质丰度高,具备较好的页岩气成藏条件,是本区页岩气主要目的层系。萍乐坳陷油气调查始于20世纪50年代,前期工作主要针对乐平... 1研究目的(Objective)萍乐坳陷位于江西省中部,坳陷内广泛发育海陆过渡相二叠系乐平组,该组泥页岩厚度大、有机质丰度高,具备较好的页岩气成藏条件,是本区页岩气主要目的层系。萍乐坳陷油气调查始于20世纪50年代,前期工作主要针对乐平组老山段的煤层气,缺乏其他层段的系统评价参数,页岩气富集层段尚不明确。本次于萍乐坳陷丰城地区实施地质调查井——赣丰地1井,目的是系统获取乐平组相关参数,探索本区页岩气、煤层气、致密砂岩气资源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萍乐坳陷 乐平组 二叠系 有机质丰度 致密砂岩气 页岩气 成藏条件 地质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入渗水头条件下壤砂土的一维垂直入渗特性 被引量:7
8
作者 陈永宝 胡顺军 +2 位作者 罗毅 田长彦 尹传华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13-719,共7页
通过室内垂直入渗试验,分析了入渗水头对新疆喀什市塔什库尔干县壤砂土一维垂直水分入渗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累计入渗量与时间的关系符合Kostiakov-Lewis模型和Philip模型,其模型参数A值和吸渗率S随入渗水头的增大而增大,呈良好的线... 通过室内垂直入渗试验,分析了入渗水头对新疆喀什市塔什库尔干县壤砂土一维垂直水分入渗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累计入渗量与时间的关系符合Kostiakov-Lewis模型和Philip模型,其模型参数A值和吸渗率S随入渗水头的增大而增大,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入渗系数与入渗指数随入渗水头增加呈相反的变化趋势;湿润锋推进距离与时间呈幂函数关系,参数m值随着入渗水头增加而增大,参数n在数值上等于第10个单位时间末和第1个单位时间末湿润锋推进距离比值的常用对数;累计入渗量与湿润锋呈线性关系,其斜率等于湿润区平均含水率与初始含水率之差,且随入渗水头的增大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壤砂土 垂直入渗 入渗水头 湿润锋 累积入渗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面电测深法在待采工作面富水性探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7
9
作者 占文锋 王强 王柱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7-41,97,共6页
为查明河北康城煤矿1905工作面顶底板、底板H1火成岩及工作面范围内富导水性,根据现场地形地物条件,选择电测深对称四极装置沿工作面走向平行布设4条测线。经反演分析后,绘制出相应测线的视电阻率等值线图。依据9#煤层底板标高线,绘制... 为查明河北康城煤矿1905工作面顶底板、底板H1火成岩及工作面范围内富导水性,根据现场地形地物条件,选择电测深对称四极装置沿工作面走向平行布设4条测线。经反演分析后,绘制出相应测线的视电阻率等值线图。依据9#煤层底板标高线,绘制出9#煤层顶、底板及H1火成岩层视电阻率顺层切片三维图。综合分析表明,测区内富水异常分布不均一,西南部及东北部富水性相对较强,局部富水异常较明显,且在垂向上有较强的水力联系。在工作面布设前布置了钻孔进行验证。建议在工作面掘进过程中,针对圈定的低阻异常区段,开展超前探查和防治措施,以确保工作面安全掘进和回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电测深法 视电阻率 工作面富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修正GM(1,1)模型的岩体边坡预测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刘造保 石雄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5期33-36,59,共5页
岩体边坡是一个复杂的未知系统,灰色系统理论能较好地阐释其中某些规律.岩体边坡的监测和应力变形预测分析是一项意义重大的工作.针对强随机性的边坡监测时间序列,提出了考虑斜率修正的灰色GM(1,1)预测模型,提高了灰色模型的建模精度.同... 岩体边坡是一个复杂的未知系统,灰色系统理论能较好地阐释其中某些规律.岩体边坡的监测和应力变形预测分析是一项意义重大的工作.针对强随机性的边坡监测时间序列,提出了考虑斜率修正的灰色GM(1,1)预测模型,提高了灰色模型的建模精度.同时,将该模型应用于锦屏一级水电站左岸高边坡中某部位岩体的应力发展趋势预测,发现该改进GM(1,1)模型适合于短期趋势预测,并揭示了该部位岩体的应力发展模式,为后续研究工作提供参考和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色GM(1 1)模型 边坡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近景摄影测量在钢结构试验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黎 孟巧玲 李宏阶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1年第2期44-48,共5页
阐述数字化近景摄影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技术方法,对该方法进行了误差分析.将基于非量测相机的数字化近景摄影测量技术应用于钢桁架结构工作性能试验的变形测量研究.通过与理论计算结果的对比,结果与试验过程中各种现象符合很好,与百分表... 阐述数字化近景摄影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技术方法,对该方法进行了误差分析.将基于非量测相机的数字化近景摄影测量技术应用于钢桁架结构工作性能试验的变形测量研究.通过与理论计算结果的对比,结果与试验过程中各种现象符合很好,与百分表数据结果对照表现出良好的一致性.该方法具有设备简单、自动化程度高、精度高等优点,可见数字化近景摄影测量技术在结构试验变形量测中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景摄影测量 变形测量 钢桁架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限元法分析抗滑桩-土坡相互作用系统的稳定性(英文)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仁平 蔡爱国 盛初根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7年第5期396-401,共6页
采用有限元法分析了抗滑桩加固后土坡的稳定性.土体被认为是理想弹塑性模型,服从Mohr-Coulomb屈服准则,加固土坡的排桩被简化成等效的板桩,当其达到极限容许弯矩时即认为达到弯断破坏,土坡安全系数的计算采用强度折减法.文中还讨论了抗... 采用有限元法分析了抗滑桩加固后土坡的稳定性.土体被认为是理想弹塑性模型,服从Mohr-Coulomb屈服准则,加固土坡的排桩被简化成等效的板桩,当其达到极限容许弯矩时即认为达到弯断破坏,土坡安全系数的计算采用强度折减法.文中还讨论了抗滑桩类型、抗弯刚度、极限弯矩及排桩设置位置对加固土坡整体稳定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坡 抗滑桩 有限元法 安全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糊数学在某段公路膨胀土分类判别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卫军 吴翔 邓芬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7年第5期429-431,441,共4页
对膨胀土的判别与分类方法较多,但都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对工程实践存在着不良的影响.模糊数学模型自建立以来,在自然科学的很多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在宜黄公路施工中运用模糊数学模型对膨胀土进行分类判别,成功地... 对膨胀土的判别与分类方法较多,但都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对工程实践存在着不良的影响.模糊数学模型自建立以来,在自然科学的很多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在宜黄公路施工中运用模糊数学模型对膨胀土进行分类判别,成功地解决了江宜段膨胀土处理和利用问题,使该段土工工程能正常施工和使用,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数学模型 江宜段 膨胀土 判别 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卷积完全匹配层数值色散的井间电磁三维正演 被引量:3
14
作者 方思南 潘和平 +2 位作者 杜婷 王智 邓呈祥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888-1897,共10页
本文将以卷积完全匹配层为吸收边界条件的时域有限差分法应用到井间电磁的三维正演模拟中.证明了卷积完全匹配层中的数值色散会因为有效延伸因子而产生,列举常规有效延伸因子和网格间距对电磁波相速度各向异性的影响,并通过波场快照验... 本文将以卷积完全匹配层为吸收边界条件的时域有限差分法应用到井间电磁的三维正演模拟中.证明了卷积完全匹配层中的数值色散会因为有效延伸因子而产生,列举常规有效延伸因子和网格间距对电磁波相速度各向异性的影响,并通过波场快照验证卷积完全匹配层中数值色散的存在;进而推广三维卷积完全匹配层中最大有效延伸因子、最大网格间距与激励源主频之间的约束,以此完善卷积完全匹配层的最优参数设置方案.在此基础上,通过正演结果中二次场的垂直磁场分量和走时来展示灵敏度分布,以此划定井间电磁勘探的优势区域,提出井间电磁正反演所需要的约束测井系列和最佳取井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间电磁(CWEM) 三维正演 时域有限差分(FDTD) 卷积完全匹配层(CPML) 数值色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挖孔桩淤泥问题的研究及处理 被引量:2
15
作者 朱金明 喻承业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6年第5期419-421,共3页
三峡大学茶庵村安置房13号楼22号桩为人工挖孔桩,由于淤泥上涌,采用普通的手段无法成孔,通过向孔内压素水泥浆,最终控制住上涌的淤泥,挖孔浇灌成桩.通过该桩的施工,找到了挖孔过程中处理涌动淤泥的新手段.
关键词 人工挖孔桩 淤泥 压素水泥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台山海岸带构造特征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吴富强 徐小连 周硕 《西北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3-59,共7页
为了有效地开展海岸带覆盖区1∶5万试点填图,特此进行广东台山沿海构造特征研究。在野外地质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对测区沉积建造、变质变形、深部构造特征等方面研究,初步得出早古生代大地构造背景更倾向于裂陷槽;依据岩石建造与改造、变... 为了有效地开展海岸带覆盖区1∶5万试点填图,特此进行广东台山沿海构造特征研究。在野外地质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对测区沉积建造、变质变形、深部构造特征等方面研究,初步得出早古生代大地构造背景更倾向于裂陷槽;依据岩石建造与改造、变质变形特征、岩浆发育特点以及角度不整合接触关系,将测区构造层自下而上、自老而新依次划分为:加里东运动构造层、华力西-印支运动构造层、燕山-喜山运动构造层,并对各构造层进行了分析研究;初步分析了沉积作用、岩浆作用、变质作用对构造事件的响应;调查研究成果对下步海岸带覆盖区填图工作将起着积极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特征 裂陷槽 构造层 沉积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励:引爆下属潜能
17
作者 张倩 《学习与实践》 2008年第12期160-162,共3页
成功企业和失败企业之间的真正区别,在于两者在多大程度上发挥员工的最大天赋和能力。成功者把人的天赋尽量发挥出来,而失败者则是有意无意地挫伤人的积极性。本文阐述了激励机制的三个原则及其形式以及激励实施的保障。
关键词 激励 及时性 适度性 激励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东南平秋金矿成因研究:来自氢、氧、硫同位素的制约
18
作者 陈祎 陈葛成 +1 位作者 王中群 肖旭东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48-457,共10页
黔东南地处江南造山带西南段雪峰隆起西南端,区内金矿床(点)广布,是湘黔金矿集中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平秋金矿是该区金矿床的典型代表,其矿体产于下江群番召组浅变质火山-沉积岩,严格受北东向断裂褶皱控制。为理清其成因,对平秋金矿床含... 黔东南地处江南造山带西南段雪峰隆起西南端,区内金矿床(点)广布,是湘黔金矿集中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平秋金矿是该区金矿床的典型代表,其矿体产于下江群番召组浅变质火山-沉积岩,严格受北东向断裂褶皱控制。为理清其成因,对平秋金矿床含矿石英脉中的石英包裹体进行了氢、氧同位素测试。结果显示,其δD为-51.3‰~-59‰,δ18OH2O-SMOW为4.46‰~8.16‰,表明平秋金矿成矿期流体以变质水为主。对成矿期黄铁矿的硫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其δ34S值为-1.86‰~4.55‰,而围岩下江群浅变质岩中黄铁矿的δ34S值为9.63‰~13.56‰,二者相差巨大,表明矿床中硫不是直接来自于赋矿围岩。根据上述氢、氧、硫同位素测定结果并结合区域地质背景,本文认为平秋金矿的成矿流体和成矿物质源自下伏地层的变质脱水作用,成矿作用与加里东运动造成的变质变形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氧、硫同位素 变质脱水作用 黔东南 平秋金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