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反应铸渗法制备Fe-WC表面复合材料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刘建永 张元好 +2 位作者 曾大新 何汉君 赖俊传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28-29,32,共3页
试验研究了工艺参数对反应铸渗法制备Fe-WC表面复合材料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放热反应体系(W+C)的压坯中添加高放热反应体系(2Al+3CuO)的助燃剂可以有效地促进反应铸渗的进行;压坯致密度过大时,反应铸渗不能进行完全;浇注温度太低时,... 试验研究了工艺参数对反应铸渗法制备Fe-WC表面复合材料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放热反应体系(W+C)的压坯中添加高放热反应体系(2Al+3CuO)的助燃剂可以有效地促进反应铸渗的进行;压坯致密度过大时,反应铸渗不能进行完全;浇注温度太低时,不能引燃和维持反应铸渗的进行。较好的工艺参数组合是:(2Al+3CuO)助燃剂5% ̄10%,压坯致密度30%左右,浇注温度1450 ̄15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铸渗 表面复合材料 工艺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颗粒增强铜基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4
2
作者 张红霞 胡树兵 涂江平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57-360,364,共5页
为了研究颗粒增强相对铜基复合材料的性能的影响,对不同类型铜基复合材料的特点及其制备方法进行对比分析,探讨了颗粒相的生成机制,重点论述了颗粒增强相的类型及铜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结果表明在铜基体中引入纳米分散相进行复合,可... 为了研究颗粒增强相对铜基复合材料的性能的影响,对不同类型铜基复合材料的特点及其制备方法进行对比分析,探讨了颗粒相的生成机制,重点论述了颗粒增强相的类型及铜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结果表明在铜基体中引入纳米分散相进行复合,可以使铜合金的力学性能得到极大改善,其中机械合金化和原位复合化学反应获得的纳米陶瓷颗粒在铜基复合材料中效果最佳;反应喷射沉积成型法、液相反应原位生成法和机械合金化法在制备纳米粒子增强铜基复合材料方面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基复合材料 颗粒增强 机械合金化 原位复合纳米粒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B_2+Al_2O_3)增强铜基复合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34
3
作者 董仕节 史耀武 +1 位作者 雷永平 Y.Zhou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6-11,共6页
研究了 Cu- Al- Ti O2 - B2 O3粉末在机械合金化和随后的烧结过程中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 ,Cu- Al- Ti O2 - B2 O3粉末通过机械合金化可以形成 Cu (Ti、 B)及 Al2 O3和少量的 Ti Cu3粉末 ,Al2 O3是通过机械合金化过程中的自维持反应形... 研究了 Cu- Al- Ti O2 - B2 O3粉末在机械合金化和随后的烧结过程中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 ,Cu- Al- Ti O2 - B2 O3粉末通过机械合金化可以形成 Cu (Ti、 B)及 Al2 O3和少量的 Ti Cu3粉末 ,Al2 O3是通过机械合金化过程中的自维持反应形成的。采用 Cu,Al,Ti O2 和 B2 O3作为原料 ,通过机械合金化和随后的加压烧结 ,可以制备性能较好的 (Ti B2+Al2 O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B2 Al2O3 铜基复合材料 铜合金 机械合金化 自维持反应 硼化钛 氧化铝 粉末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石墨烯/尼龙6复合材料的等温结晶行为 被引量:6
4
作者 杨旭宇 王贤保 +2 位作者 杨佳 李静 周婷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5期2175-2178,2183,共5页
采用液相共混法制备氧化石墨烯(GO)/尼龙6(PA6)复合材料,利用差示扫描量热(DSC)和偏光显微镜(POM)表征该体系的等温结晶行为。结果表明,Avrami方程可较好地描述PA6和GO/PA6复合材料的等温结晶行为,氧化石墨烯对尼龙6起到成核剂作用,使... 采用液相共混法制备氧化石墨烯(GO)/尼龙6(PA6)复合材料,利用差示扫描量热(DSC)和偏光显微镜(POM)表征该体系的等温结晶行为。结果表明,Avrami方程可较好地描述PA6和GO/PA6复合材料的等温结晶行为,氧化石墨烯对尼龙6起到成核剂作用,使其结晶速率增大,结晶活化能减少。等温结晶温度升高,PA6和GO/PA6的绝对结晶度和结晶速率减少。偏光显微镜观察证实,添加氧化石墨烯后的尼龙球晶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龙6 氧化石墨烯 复合材料 等温结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F21板搅拌摩擦焊接头组织与焊接工艺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黄华 董仕节 +1 位作者 吴勇 刘静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3,共3页
利用搅拌摩擦焊方法对LF21铝合金板进行了焊接实验。分析了接头组织分区情况,探讨了搅拌头尺寸及焊接工艺参数对其接头组织的影响。经过实验得知:焊接时,搅拌头旋转速度为950~1500r/min,焊接速度为23.5~375mm/min,皆可获得接头性能尚... 利用搅拌摩擦焊方法对LF21铝合金板进行了焊接实验。分析了接头组织分区情况,探讨了搅拌头尺寸及焊接工艺参数对其接头组织的影响。经过实验得知:焊接时,搅拌头旋转速度为950~1500r/min,焊接速度为23.5~375mm/min,皆可获得接头性能尚可的焊接接头。同时发现,搅拌头旋转速度与焊接速度越小焊缝组织越细小;当两焊板间留有间隙时对焊缝孔洞的形成有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搅拌摩擦焊 LF21铝合金 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后桥从动齿轮断齿和齿面损伤失效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张红霞 杨明 位立刚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88-190,共3页
采用宏观微观形貌观察、化学成分分析、金相检验、硬度测试和有效硬化层深测量等方法对失效的齿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齿轮失效原因在于齿轮齿根部有较深的切削沟槽,导致齿根部应力加大,形成裂纹源,并产生高周疲劳引起齿根部断裂,进... 采用宏观微观形貌观察、化学成分分析、金相检验、硬度测试和有效硬化层深测量等方法对失效的齿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齿轮失效原因在于齿轮齿根部有较深的切削沟槽,导致齿根部应力加大,形成裂纹源,并产生高周疲劳引起齿根部断裂,进而波及其他齿产生断裂和剥落;用户在使用时也存在齿轮润滑油选用不当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桥从动齿轮 失效 渗碳 疲劳断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B_2含量对TiB_2/Cu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8
7
作者 董仕节 史耀武 +1 位作者 雷永平 Norman Zhou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47-49,共3页
研究了 Ti B2 含量对原位生成 Ti B2 / Cu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Ti B2 / Cu复合材料的硬度、强度随Ti B2 含量的增加有所提高 ,但强度在 Ti B2 的含量超过 2 .0 %后有所下降 ,导电率随 Ti B2 含量的增加有所下降 ,软化温度基... 研究了 Ti B2 含量对原位生成 Ti B2 / Cu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Ti B2 / Cu复合材料的硬度、强度随Ti B2 含量的增加有所提高 ,但强度在 Ti B2 的含量超过 2 .0 %后有所下降 ,导电率随 Ti B2 含量的增加有所下降 ,软化温度基本保持在 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铜合金 TIB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B_2/Cu复合材料作电极点焊镀锌钢板的失效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董仕节 史耀武 +2 位作者 雷永平 段仁民 NormanZhou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0-12,15,共4页
研究了含 Ti B2 为 1.5 %的铜基复合材料 (Ti B2 /Cu)作电极在点焊镀锌钢板时的失效形式 ,结果表明 :Ti B2 /Cu电极在点焊镀锌钢板时的平均使用寿命是 Cu Cr Zr合金电极的 4倍 ,Ti B2 /Cu电极的失效形式主要是表面的合金化 ,少量的细碎... 研究了含 Ti B2 为 1.5 %的铜基复合材料 (Ti B2 /Cu)作电极在点焊镀锌钢板时的失效形式 ,结果表明 :Ti B2 /Cu电极在点焊镀锌钢板时的平均使用寿命是 Cu Cr Zr合金电极的 4倍 ,Ti B2 /Cu电极的失效形式主要是表面的合金化 ,少量的细碎翻边、粘附和坑蚀 ,不出现蘑菇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效分析 电极 点焊 TiB2/Cu复合材料 镀锌钢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X和Moldflow的汽车灯罩注射模设计与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刘峰 陶宁凯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96-99,共4页
利用Moldflow对汽车灯罩注射工艺方案分析,得出最佳成型工艺条件;同时对整个塑件成形过程模拟分析,预测成型中可能出现问题。根据分析结果,利用UG模具制造模块对汽车灯罩进行注塑模设计。
关键词 MOLDFLOW 塑件 模拟分析 UG 注射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车身轻量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0
作者 陈玉莲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4-26,29,共4页
介绍了汽车车身轻量化在材料和工艺方面采取的措施,并进一步阐述了汽车车身结构的优化设计方法,最后展望了汽车轻量化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汽车车身 轻量化 结构设计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材料的高温磨损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1
作者 揭晓华 毛志远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1996年第2期16-19,共4页
从金属材料的高温滑动磨损试验方法、高温滑动磨损机制、抗高温磨损途径三个方面对金属材料的高温磨损研究进行了评述,提出了今后研究应着重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金属材料 高温 滑动磨损 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铝合金轮毂的成形工艺 被引量:23
12
作者 赖华清 范宏训 《金属成形工艺》 2002年第6期38-40,59,共4页
介绍了汽车铝合金轮毂几种主要成形工艺的特点和应用概况 ,指出随着汽车工业对高质量铝轮毂的需求日益增加 ,传统的成形工艺正得到不断改进 。
关键词 汽车 铝合金轮毂 铸造 锻造 半固态模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挤压铸造工艺及其在汽车制造业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3
作者 赖华清 徐翔 《金属成形工艺》 2003年第5期15-16,31,共3页
 回顾了挤压铸造的应用历史背景,综述了挤压铸造工艺的特点及其适用范围,对采用这种新型工艺生产汽车零件的典型实例作了详尽的介绍和分析。指出随着挤压铸造工艺的不断完善,这种新型的金属成形工艺在汽车生产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汽车制造业 挤压铸造 汽车零件 液态模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极表面处理和电极材料对微型点焊时电极粘附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董仕节 Y.Zhou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21-23,26,共4页
研究了电极表面处理和电极材料对镀镍钢板和镍板微型点焊时电极粘附的影响。结果表明:电极表面涂敷TiC后能提高CuCrZr电极和GlidCop60电极的抗粘附性能,其原因是涂层中的TiC能阻碍电极和镀镍板之间的局部焊接;GlidCop60电极的抗粘附性... 研究了电极表面处理和电极材料对镀镍钢板和镍板微型点焊时电极粘附的影响。结果表明:电极表面涂敷TiC后能提高CuCrZr电极和GlidCop60电极的抗粘附性能,其原因是涂层中的TiC能阻碍电极和镀镍板之间的局部焊接;GlidCop60电极的抗粘附性能优于CuCrZr电极的抗粘附性能,其原因是弥散分布于GlidCop60电极中的Al2O3能阻碍电极和镀镍板之间的局部焊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极粘附 表面处理 微型点 镀镍钢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尾灯灯罩电弧喷涂注射模设计
15
作者 段锡中 刘峰 陈雪刚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B05期155-156,共2页
分析了电弧喷涂注射模的结构特点、出现破坏的原因,并介绍了汽车尾灯灯罩电弧喷涂注射模结构、浇注系统的设计。
关键词 电弧喷涂 注射模 灯罩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石墨烯的可控还原及结构表征 被引量:52
16
作者 杨旭宇 王贤保 +3 位作者 李静 杨佳 万丽 王敬超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902-1907,共6页
采用氧化还原法,通过控制还原时间制备了不同还原程度的石墨烯;用红外光谱、紫外光谱、拉曼光谱、X射线衍射、热重分析、电导率测量等多种手段系统研究了不同还原程度石墨烯的结构与性能;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原子力显... 采用氧化还原法,通过控制还原时间制备了不同还原程度的石墨烯;用红外光谱、紫外光谱、拉曼光谱、X射线衍射、热重分析、电导率测量等多种手段系统研究了不同还原程度石墨烯的结构与性能;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原子力显微镜比较了氧化石墨烯和石墨烯的形貌.结果表明,随着还原程度的增加,石墨烯中含氧基团减少,紫外吸收峰逐渐红移,D带与G带的强度比增加,热稳定性和导电性提高.微观结构表征说明石墨烯比氧化石墨烯片的厚度增加,褶皱增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氧化石墨烯 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火花沉积表面处理技术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22
17
作者 罗成 董仕节 +1 位作者 熊翔 罗平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3-56,共4页
电火花沉积是一种具有独特技术优势,节能、省材、环保的新兴材料表面处理技术,不仅广泛应用于工具、模具、刃具、矿山、冶金、汽车、医用器材等一般工业领域,还可以应用到核反应堆、直升机和战机引擎等军工零部件的表面处理。介绍了电... 电火花沉积是一种具有独特技术优势,节能、省材、环保的新兴材料表面处理技术,不仅广泛应用于工具、模具、刃具、矿山、冶金、汽车、医用器材等一般工业领域,还可以应用到核反应堆、直升机和战机引擎等军工零部件的表面处理。介绍了电火花沉积技术的特点,通过典型事例介绍了该技术在耐磨损、耐腐蚀、抗氧化、表面修复与改性方面的应用,分析了电火花沉积技术的应用现状,指出了国内在电火花应用和研究方面与国外的差距,并提出了促进我国表面技术研究者积极研究并大力推广应用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火花沉积 耐磨性 抗氧化 表面修复 涂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镀TiN涂层的高温氧化特性 被引量:23
18
作者 胡树兵 梅志 +1 位作者 李志章 曾跃武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A01期204-208,共5页
研究了离子镀TiN 涂层在500 ~700 ℃间的高温氧化特性, 并利用SEM 观察和XRD 相分析研究了氧化产物的类型及膜失效机制。结果表明, TiN 膜的氧化遵循抛物线扩散规律, 其氧化产物为金红石型TiO2 。与M2 和... 研究了离子镀TiN 涂层在500 ~700 ℃间的高温氧化特性, 并利用SEM 观察和XRD 相分析研究了氧化产物的类型及膜失效机制。结果表明, TiN 膜的氧化遵循抛物线扩散规律, 其氧化产物为金红石型TiO2 。与M2 和3Cr2 W8V 相比, TiN 膜具有优良的抗氧化性能。以M2 为基体的TiN 涂层抗氧化性能略高于以3Cr2 W8V 为基体的T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 离子镀 氮化钛涂层 高温氧化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在铸造铝合金中的作用 被引量:25
19
作者 赖华清 徐翔 范宏训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7-39,共3页
综述了稀土在铸造铝合金中的作用和应用概况。指出 :稀土添加在铸造铝合金中可以起到细化组织、净化熔体、减少气体和夹杂物含量、降低合金线膨胀系数。
关键词 稀土 铸造铝合金 组织细化 熔体净化 线膨胀系数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oldflow与正交试验的平板薄壁塑件注射工艺参数优化设计 被引量:11
20
作者 覃巳芝 冯义胜 +4 位作者 李兴浩 梁莉 吴优苹 刘峰 李兵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8-60,共3页
以手机后盖作为研究对象,综合评价多个工艺参数对注射翘曲变形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法,并基于Moldflow注射模流动分析软件,分析各工艺参数对翘曲变形的影响,从而获得最优工艺参数组合。
关键词 注射成型 翘曲变形 参数优化 正交试验 MOLDFLOW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