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告语篇隐喻的层级认知机制及功能系统研究
1
作者 蔡凤梅 刘兴兵 《外语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1-69,共9页
本文基于扩展概念隐喻理论,深入剖析广告语篇的隐喻层级运作机制,构建广告隐喻多层级功能系统,并以红旗H9汽车广告为例,验证该系统的适用性。研究发现,广告隐喻认知涉及意象图式、域、框架、心理空间等多个层级。在红旗H9汽车广告中,根... 本文基于扩展概念隐喻理论,深入剖析广告语篇的隐喻层级运作机制,构建广告隐喻多层级功能系统,并以红旗H9汽车广告为例,验证该系统的适用性。研究发现,广告隐喻认知涉及意象图式、域、框架、心理空间等多个层级。在红旗H9汽车广告中,根隐喻“改变是运动”通过多个派生支隐喻的聚现,突显产品特性与品牌精神,从而实现概念功能;基于根隐喻的隐喻链与隐喻聚现具有语篇组织功能;源域意象选择和意义突显,触发观众积极情感评价,从而实现人际功能。本研究构建的广告隐喻多层级功能系统有助于推动隐喻研究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融合,可为隐喻的概念、语篇、人际等多维功能分析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告语篇隐喻 隐喻运作机制 隐喻多层级功能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非遗对外译介传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杨荣广 朱战炜 黄忠廉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69-75,共7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民族的文化记忆与价值观念,是国家和区域重要的文化象征资本和文化资产。在对外讲好中国故事的时代背景下,推动湖北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外译介传播既符合国家的大政方针,也有助于湖北文化强省战略的实现。然而,当前的... 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民族的文化记忆与价值观念,是国家和区域重要的文化象征资本和文化资产。在对外讲好中国故事的时代背景下,推动湖北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外译介传播既符合国家的大政方针,也有助于湖北文化强省战略的实现。然而,当前的湖北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外传播存在传播主体单一和传播内容缺失等问题。基于湖北非遗对外传播实践的现状,建议官民结合构建非遗对外传播多元化主体,“译”“介”兼为形成非遗对外传播多形态模式,数字赋能建设非遗对外传播多模态资源,政产学研协同优化非遗对外传播整体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湖北 对外传播 翻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典籍的对外翻译出版与传播——以《宋明平话选》为例 被引量:4
3
作者 杨荣广 《出版广角》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4期114-116,共3页
作为中华民族文化智慧的结晶与我国现当代文化的源泉,典籍的对外翻译传播出版必然成为我国提升国际形象,发展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典籍的对外翻译出版传播必然涉及我国固有意识形态与传播对象之间的意识形态的冲突,并由此对... 作为中华民族文化智慧的结晶与我国现当代文化的源泉,典籍的对外翻译传播出版必然成为我国提升国际形象,发展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典籍的对外翻译出版传播必然涉及我国固有意识形态与传播对象之间的意识形态的冲突,并由此对翻译文本选择、翻译策略及文本的接受等都产生重要的影响。本文通过分析杨氏夫妇译介的《宋明平话选》,指出典籍外译中译者必将受到原语意识形态和译语意识形态的双重审查,从而阐明意识形态在典籍对外出版和传播中所产生的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典籍 对外翻译 出版 对外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涉足荒野》他者视野下的救赎与成长 被引量:2
4
作者 乔传代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51-153,共3页
对于女性主义理论体系的完善,电影与文学在不同的领域进行着同样的艺术书写与探索,尤其是电影艺术始终以影像化的方式直接展现着对于女性主义的感性理解。改编自同名自传小说的《涉足荒野》以他者化的上帝视角,展现了女主人公谢莉尔... 对于女性主义理论体系的完善,电影与文学在不同的领域进行着同样的艺术书写与探索,尤其是电影艺术始终以影像化的方式直接展现着对于女性主义的感性理解。改编自同名自传小说的《涉足荒野》以他者化的上帝视角,展现了女主人公谢莉尔·斯瑞德的精神救赎之旅,以行走的力量表现了当代独立女性追寻自我价值与确定自己地位的决心和毅力。本文从他者视野下的精神救赎与心灵成长入手,以解读谢莉尔实践女性主义的动机和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他者视野 精神救赎 心灵成长 女性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美国伦理电影的多主题变奏 被引量:1
5
作者 许娟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1-33,共3页
以社会道德规范为主题的影片都可以纳入伦理片的范畴,盘点近20年美国的伦理片,可以发现,几乎所有影片都呈现出隐性与显性主题交织的叙述模式。就其题材而言,大体有四个角度:第一,道德藩篱与真爱无价;第二,同性恋现实接受的困境与主题超... 以社会道德规范为主题的影片都可以纳入伦理片的范畴,盘点近20年美国的伦理片,可以发现,几乎所有影片都呈现出隐性与显性主题交织的叙述模式。就其题材而言,大体有四个角度:第一,道德藩篱与真爱无价;第二,同性恋现实接受的困境与主题超越;第三,和谐家庭背后的爱恨纠缠;第四,叛逆幻想与成长历程。当然,伦理片的多重主题变奏非这四点所能全部囊括,文章仅以此为视角,去挖掘伦理片想要触及的情感、社会和人性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伦理电影 美国 多主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人与海》的悲剧式英雄主义解读 被引量:1
6
作者 闵祖传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Z期26-27,共2页
《老人与海》中主人公圣地亚哥在人们中的主要印象是"硬汉式"的英雄,但事实上作者对其悲剧式的描写无处不在,构成了《老人与海》中的悲剧式英雄主义。这种悲剧式英雄主义的描述具体表现在作者对主人公圣地亚哥的身世、遭遇、... 《老人与海》中主人公圣地亚哥在人们中的主要印象是"硬汉式"的英雄,但事实上作者对其悲剧式的描写无处不在,构成了《老人与海》中的悲剧式英雄主义。这种悲剧式英雄主义的描述具体表现在作者对主人公圣地亚哥的身世、遭遇、捕获大马林鱼的过程以及结果,乃至其永不服输精神下无奈老去等情节中。这种悲剧式英雄主义的来源是同海明威坎坷的生平、其所处的时代以及基督教与古希腊文化的悲剧传统分不开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人与海》 海明威 悲剧式英雄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英国书信体文学的叙事模式
7
作者 朱战炜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Z期28-29,共2页
18世纪上半期,迪福和斯威夫特的回忆体小说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英国小说也在其努力下取得了长足发展。18世纪中期,塞缪尔·理查逊推出了书信体小说,书信体小说并不是理查逊最早创作的,早在15世纪西班牙已经有书信体小说。理查... 18世纪上半期,迪福和斯威夫特的回忆体小说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英国小说也在其努力下取得了长足发展。18世纪中期,塞缪尔·理查逊推出了书信体小说,书信体小说并不是理查逊最早创作的,早在15世纪西班牙已经有书信体小说。理查逊连续推出的三部书信体小说《帕梅拉》《克拉丽莎》和《格兰狄森》在英国引起了极大反响。书信体小说作为一种文学体裁,其私密性、即时性和对话性等基本特征,与英国当时的社会、历史、政治、文化和经济状况息息相关,并对当时的社会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书信体小说在经历了18世纪的繁荣之后日渐沉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信体小说 塞缪尔·理查逊 帕梅拉 私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英语教学中语用学理论实践应用的缺失 被引量:3
8
作者 张驰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70-172,共3页
从语用学的视角探讨我国英语教学中的失误。简述了语用学理论的起源以及在中国的发展,通过对一些交际失误的实例分析,阐述了我国英语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我国英语教学的当务之急是加强语用学理论的实践应用研究,并给出了一些... 从语用学的视角探讨我国英语教学中的失误。简述了语用学理论的起源以及在中国的发展,通过对一些交际失误的实例分析,阐述了我国英语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我国英语教学的当务之急是加强语用学理论的实践应用研究,并给出了一些具体建议:从社会需求的分析入手,确定人才培养规格;加强英语语料库辅助英语教学的应用研究;加强基于英语语料库的教材建设,充分体现语用学理论的实践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教学 语用学 实践应用 语用失误 语料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水》中超越象征的文化记忆
9
作者 李静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50-152,共3页
能够抽象地表达象征文化类的电影,《香水》(也译为《香水:一个谋杀犯的故事》)无疑是其中的翘楚。它改编自德国后现代主义作家聚斯金德的同名小说,以其奇幻又惊悚的剧情、充满想象力和色彩张力的场景获得了极高的赞誉。本文从影片中的... 能够抽象地表达象征文化类的电影,《香水》(也译为《香水:一个谋杀犯的故事》)无疑是其中的翘楚。它改编自德国后现代主义作家聚斯金德的同名小说,以其奇幻又惊悚的剧情、充满想象力和色彩张力的场景获得了极高的赞誉。本文从影片中的象征符号入手,解读其文化表意功能;将其中看似诡谲、实则和谐,并能将已有记忆连接起来的文化符号赋予那些表面上看似无意义的,常常带着创伤与悲凉的时代经历以形式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象征符号 文化记忆 象征 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电影《敦刻尔克》探寻历史时空的客观性 被引量:1
10
作者 赵利燕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4期46-48,共3页
影片《敦刻尔克》改编自二战初期盟军最大规模的一次溃败与撤退行动.1940年5月26日,40万消极防守的盟军官兵,被积极进攻的德军坦克军团与机械化军团重重围困于敦刻尔克方圆仅数十公里的海边沙滩上.在陆上突出重围的一个师的顽强抵抗下,... 影片《敦刻尔克》改编自二战初期盟军最大规模的一次溃败与撤退行动.1940年5月26日,40万消极防守的盟军官兵,被积极进攻的德军坦克军团与机械化军团重重围困于敦刻尔克方圆仅数十公里的海边沙滩上.在陆上突出重围的一个师的顽强抵抗下,在炮火抵挡下、在海军舰艇火炮的护卫下、在空中盟军神勇守护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时空 客观性 电影 1940年 最大规模 二战初期 海军舰艇 盟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