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江汉油田70岁以上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现况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6
1
作者 李明秋 黄海华 +2 位作者 牟鑫 江皋轩 陈庆宏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7年第11期1137-1141,共5页
目的探讨江汉油田社区自然人群中年龄≥70岁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现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普查方法,对江汉油田年龄≥70岁的10 116例老年人进行体检,同时用自设问卷调查人口学特征,用痴呆自评8项问卷(AD8)进行认知功能障碍筛查,由专科医... 目的探讨江汉油田社区自然人群中年龄≥70岁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现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普查方法,对江汉油田年龄≥70岁的10 116例老年人进行体检,同时用自设问卷调查人口学特征,用痴呆自评8项问卷(AD8)进行认知功能障碍筛查,由专科医师对筛查阳性人员进行痴呆与认知障碍的分类诊断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10 116例老年人中,AD8筛查阳性率为44.2%。认知功能障碍患病率为35.7%,其中轻度认知功能障碍、阿尔茨海默病、血管性认知障碍、其他类型痴呆分别为21.7%、7.2%、5.9%和0.9%。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是女性、听力减退、视力减退、睡眠质量差、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脑血管病、尿毒症、同型半胱氨酸异常、高全血黏度;保护因素有健身、饮茶、家务劳动、性格开朗(P<0.05,P<0.01)。结论患多种慢病,听力视力减退、睡眠质量差的老年人,尤其女性容易发生认知功能损害,应开展有针对性的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障碍 阿尔茨海默病 睡眠异常 糖尿病 高半胱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巴拉汀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远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13
2
作者 黄海华 李明秋 +2 位作者 江皋轩 牟鑫 陈庆宏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10-312,共3页
目的观察卡巴拉汀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D)的远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阿尔茨海默病患者5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8例和对照组28例。对照组服用脑复康、银杏叶片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每日加服卡巴拉汀3~9mg。以简易智能状... 目的观察卡巴拉汀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D)的远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阿尔茨海默病患者5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8例和对照组28例。对照组服用脑复康、银杏叶片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每日加服卡巴拉汀3~9mg。以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ini 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AD评估量表认知分量表(ADAS-cog)、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总体衰退量表(GDS)等评分作为主要评价指标,比较2组患者在治疗前与治疗3、6、12、18、24、30和36个月后的认知能力、精神状况、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MMSE、ADAS-cog、GDS评分6个月以后明显优于对照组,ADL评分12个月以后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卡巴拉汀在连续用药12个月内疗效递增,12个月时疗效最佳,之后开始下降,36个月时仍明显优于基线水平。MMSE、ADAS-cog、GDS评分改善程度优于ADL。结论卡巴拉汀治疗AD远期疗效满意,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认知障碍 胆碱酯酶抑制剂 海马 治疗结果 卡巴拉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酮ⅡA联合吡拉西坦治疗非痴呆性血管性认知障碍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明秋 黄海华 +2 位作者 江皋轩 牟鑫 陈庆宏 《浙江临床医学》 2016年第7期1295-1296,共2页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联合吡拉西坦治疗非痴呆性血管性认知障碍(VCIND)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VCIND患者10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4例,观察组52例。对照组在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应用吡拉西坦片、银杏叶片治疗。观察组在上述常规治疗基础...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联合吡拉西坦治疗非痴呆性血管性认知障碍(VCIND)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VCIND患者10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4例,观察组52例。对照组在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应用吡拉西坦片、银杏叶片治疗。观察组在上述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参酮ⅡA4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1次/d,14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以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语言流畅测验(VFT),韦氏积木测验(WBD),神经精神问卷(NPI)等评分作为主要评价指标,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24周后认知功能、执行能力、记忆力、视空间结构功能和精神状况的改善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患者的MoCA、VFT、WBD、NPI评分在治疗24周后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在治疗24周后MoCA、VFT、WBD、NPI评分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丹参酮ⅡA联合吡拉西坦治疗非痴呆性血管性认知障碍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痴呆性血管性认知障碍 丹参酮ⅡA 吡拉西坦 银杏叶 中西医结合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