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湖北江北农场小麦肥效试验与施肥推荐 被引量:9
1
作者 刘新伟 龚德平 +5 位作者 巩细民 王巍 娄希凤 韩玲君 杨德桦 赵竹青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38-343,共6页
为给小麦测土配方施肥体系的建立提供参考,以小麦品种郑麦9023为试验材料,通过在江北农场五个分场布置小麦"3414"肥料效应试验,研究了氮、磷、钾肥对小麦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对小麦的增产效果明显,小麦施用... 为给小麦测土配方施肥体系的建立提供参考,以小麦品种郑麦9023为试验材料,通过在江北农场五个分场布置小麦"3414"肥料效应试验,研究了氮、磷、钾肥对小麦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对小麦的增产效果明显,小麦施用氮肥的增产效果最好,磷肥次之,钾肥最小,相应增产率为17.5%~69.5%,纯增收入为917.2~2 464.1元·hm-2。通过配置三元二次和一元二次肥效模型,结合田间试验实际情况,确定小麦的最佳施肥量为纯N 140~160kg·hm-2,P2O550~60kg·hm-2,K2O 50~60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3414”肥效试验 效应方程 推荐施肥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汉平原麦田杂草调查 被引量:153
2
作者 张朝贤 胡祥恩 +5 位作者 钱益新 朱文达 魏守辉 叶贵标 黎银忠 徐正明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4-16,共3页
运用倒置“W”9点取样法对江汉平原麦棉套作农田杂草调查,结果表明该地区麦田杂草有14科23种,其中禾本科杂草占27%,阔叶杂草占69%,莎草科占4%。相对多度达10以上的麦田杂草依次有猪殃殃、婆婆纳、野燕麦、半夏、通... 运用倒置“W”9点取样法对江汉平原麦棉套作农田杂草调查,结果表明该地区麦田杂草有14科23种,其中禾本科杂草占27%,阔叶杂草占69%,莎草科占4%。相对多度达10以上的麦田杂草依次有猪殃殃、婆婆纳、野燕麦、半夏、通泉草、狗牙根、卷耳等7种,其中猪殃殃、婆婆纳两种双子叶杂草的相对多度达50和40,为当地麦田优势种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草 调查 麦田 江汉平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汉平原中稻氮磷钾配施效果及推荐施肥量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刘新伟 龚德平 +4 位作者 娄希风 韩玲君 杨德桦 程杨 赵竹青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2年第1期77-80,共4页
通过在江北农场二分场布置中稻的"3414"肥料效应试验,研究了江汉平原地区氮、磷、钾肥对中稻产量和经济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合理施肥改善了作物的经济性状,增加了单株有效分蘖数、有效穗数和结实率,提高了中稻的产量和经济... 通过在江北农场二分场布置中稻的"3414"肥料效应试验,研究了江汉平原地区氮、磷、钾肥对中稻产量和经济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合理施肥改善了作物的经济性状,增加了单株有效分蘖数、有效穗数和结实率,提高了中稻的产量和经济效益,中稻施用氮肥的效果最好,最高增产可达2395.5 kg/hm2,最高增收可达4487.1元/hm2;钾肥次之,最高增产可达912.0 kg/hm2,最高增收可达1766.4元/hm2;磷肥效果最差,最高增产可达672.0 kg/hm2,最高增收可达1259.5元/hm2。通过配置三元二次和一元二次肥效模型,结合田间试验实际情况,确定中稻最高产量的氮、磷、钾施肥量分别为211.5、67.5、51.0kg/hm2,最经济施肥量分别为175.5、52.5、48.0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汉平原 中稻 经济性状 肥料效应方程 推荐施肥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丰产优质大麦TB206的选育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郭瑞星 鲍文杰 +5 位作者 李梅芳 董新国 张建中 蔡铭 李宝珍 袁平该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7-19,共3页
TB206是湖北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选育的兼用型大麦新品种,2002年度通过湖北省大麦区域试验,表现为丰产稳产,产量结构协调,综合农艺性状优良,抗性好,适应性广。介绍了该品种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及其栽培要点,并对育种方法进... TB206是湖北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选育的兼用型大麦新品种,2002年度通过湖北省大麦区域试验,表现为丰产稳产,产量结构协调,综合农艺性状优良,抗性好,适应性广。介绍了该品种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及其栽培要点,并对育种方法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麦 TB206 选育 应用 新品种 区域试验 产量结构 农艺性状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汉平原小麦氮磷钾肥配施效果及其适宜用量 被引量:6
5
作者 刘新伟 王巧兰 +3 位作者 龚德平 尹长元 巩细民 赵竹青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077-1082,共6页
在江北农场二分场布置小麦"3414"肥料效应试验,研究了江汉平原地区氮、磷、钾肥对小麦产量和经济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合理施肥能改善作物的经济性状,增加每穗粒数、有效穗数、千粒重,降低基本苗数,提高小麦的产量和经济效... 在江北农场二分场布置小麦"3414"肥料效应试验,研究了江汉平原地区氮、磷、钾肥对小麦产量和经济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合理施肥能改善作物的经济性状,增加每穗粒数、有效穗数、千粒重,降低基本苗数,提高小麦的产量和经济效益。小麦施用氮肥的效果最好,最高增产可达2326.5 kg/hm2,最高增收可达3767.9元/hm2;磷肥次之,最高增产可达976.5 kg/hm2,最高增收可达1667.7元/hm2;钾肥最小,最高增产可达955.5 kg/hm2,最高增收可达1575.5元/hm2。通过配置三元二次肥效模型,结合田间试验实际情况,确定小麦最高产量为4773.0 kg/hm2时的施肥量分别为189.0、67.5、64.5 kg/hm2,最佳经济产量为4725.0 kg/hm2时的施肥量分别为163.5、57.0、55.5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汉平原 小麦 经济性状 肥料效应方程 推荐施肥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汉平原腹地中稻氮磷钾肥效及其适宜用量 被引量:1
6
作者 刘新伟 龚德平 +3 位作者 娄希凤 韩玲君 杨德桦 赵竹青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12年第1期18-23,共6页
通过在江汉平原腹地江北农场5个分场布置中稻的"3414"肥料效应试验,研究了氮、磷、钾肥对中稻产量和经济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对中稻的增产效果明显,中稻施用氮肥的效果最好,磷肥次之,钾肥最小。稻谷最高增产695.1~2 41... 通过在江汉平原腹地江北农场5个分场布置中稻的"3414"肥料效应试验,研究了氮、磷、钾肥对中稻产量和经济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对中稻的增产效果明显,中稻施用氮肥的效果最好,磷肥次之,钾肥最小。稻谷最高增产695.1~2 414.7kg.hm-2,相应增产率为8.6%~37.8%,纯增收1 011.2~3 563.5元.hm-2。通过配置三元二次和一元二次肥效模型,结合田间试验实际情况,确定中稻的最佳施肥量为纯N180~200kg.hm-2,P2O555~60kg.hm-2,K2O 50~60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汉平原 江北农场 中稻 “3414”肥料效应方程 推荐施肥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黄螨的防治技术 被引量:4
7
作者 桂连友 鲁红学 +1 位作者 朱进 熊三浩 《长江蔬菜》 2002年第4期26-26,共1页
茶黄螨又名侧多食跗线螨,是全国性重要蔬菜害螨.严重为害茄子、辣椒、蕃茄等30余科70余属的植物.随着保护地面积扩大,为害越来越猖獗.单纯化学防效越来越差,多年研究和示范结果表明,结合良好土壤、空气和水条件下,采用农业防治、生物防... 茶黄螨又名侧多食跗线螨,是全国性重要蔬菜害螨.严重为害茄子、辣椒、蕃茄等30余科70余属的植物.随着保护地面积扩大,为害越来越猖獗.单纯化学防效越来越差,多年研究和示范结果表明,结合良好土壤、空气和水条件下,采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的综合无公害防治茶黄螨技术能够取得良好防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虫害 茶黄螨 防治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瓜绢野螟天敌种类及其发生情况 被引量:1
8
作者 汪钟信 郑三平 《长江蔬菜》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34-35,共2页
关键词 瓜绢野螟 天敌 种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强筋专用小麦鄂优13397选育及应用研究
9
作者 郭瑞星 鲍文杰 +6 位作者 李梅芳 吴和明 董新国 张建忠 蔡铭 袁平该 李宝珍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0-42,共3页
鄂优13397系湖北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用2078/8539//百农64复合杂交经辐射后系统选育而成,品质优,各项指标均达到或超过国家优质面包小麦标准,全面超过国家优质面条标准,丰产稳产,综合抗性较好,适应性广。2001年9月通过湖北... 鄂优13397系湖北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用2078/8539//百农64复合杂交经辐射后系统选育而成,品质优,各项指标均达到或超过国家优质面包小麦标准,全面超过国家优质面条标准,丰产稳产,综合抗性较好,适应性广。2001年9月通过湖北省科学技术厅的成果鉴定,被认为是湖北省小麦品质育种的重大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小麦 鄂优13397 选育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维菌素与哒螨灵对柑桔红蜘蛛的联合毒力作用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叶明强 王有林 +1 位作者 周元喜 王沫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59-60,共2页
采用玻片胶带贴虫浸渍法 ,进行阿维菌素与哒螨灵对柑桔红蜘蛛的联合毒力测定。结果表明 :阿维菌素与哒螨灵之比为 1∶15的共毒系数 (CTC)最大 (42 4 4 )。依此配比配制成 8%阿维·哒乳油进行田间药效试验 ,其对柑桔红蜘蛛具有良好... 采用玻片胶带贴虫浸渍法 ,进行阿维菌素与哒螨灵对柑桔红蜘蛛的联合毒力测定。结果表明 :阿维菌素与哒螨灵之比为 1∶15的共毒系数 (CTC)最大 (42 4 4 )。依此配比配制成 8%阿维·哒乳油进行田间药效试验 ,其对柑桔红蜘蛛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使用浓度为 2 4~ 36 μg·ml-1时 ,校正防效可达79 0 6 %~ 99 0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桔红蜘蛛 联合毒力 共毒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麦新品种鄂大麦10号的栽培技术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谢磊 龚德平 +2 位作者 刘文超 张建中 屈亚夫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9期4895-4896,4898,共3页
就不同播期和密度对鄂大麦10号出苗、群体动态、生育进程、穗粒结构及产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不同播期和密度下,鄂大麦10号的产量结果差异不大,播期、密度互作效果不显著。出苗时间随着播种期的推迟而延长,在各个播期中,... 就不同播期和密度对鄂大麦10号出苗、群体动态、生育进程、穗粒结构及产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不同播期和密度下,鄂大麦10号的产量结果差异不大,播期、密度互作效果不显著。出苗时间随着播种期的推迟而延长,在各个播期中,播种越迟,冬前分蘖越少;尽管早晚播种的时间相差20 d,但成熟期仅相差5 d,可见播种期对成熟期的影响是有限度的;穗粒结构在试验中受气候因素的影响,呈现不规则的变化,千粒重与灌浆期长短和温度有关,早播种的明显偏高;在试验的播种期内,播期对产量的影响不明显。单株分蘖数随密度的增加而递减,单位面积的成穗数随密度的增大而增大,分蘖成穗率随密度的增大而降低,千粒重和穗粒数随密度的增大而递减,密度对产量的影响也不明显。表明鄂大麦10号的自身调节能力比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大麦10号 发育期 播期 密度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花高铃率的气象要素初探 被引量:2
12
作者 胡从发 《湖北农业科学》 1994年第2期17-20,共4页
利用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的方法,研究棉花结铃率与主要气象因素的关系,得出温度是影响高结铃率的最重要因素。在高铃率情况下,气象因素对结铃率的直接影响排序为日均温>气压>日照>相对湿度>蒸发量>风速>降雨量。并进一步探讨了... 利用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的方法,研究棉花结铃率与主要气象因素的关系,得出温度是影响高结铃率的最重要因素。在高铃率情况下,气象因素对结铃率的直接影响排序为日均温>气压>日照>相对湿度>蒸发量>风速>降雨量。并进一步探讨了昼温、夜温、最高温、最低温、≥15℃积温、≥20℃积温、地温、气温对结铃率的直接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结铃率 气象要素 相关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花铃积的气象要素初探 被引量:1
13
作者 胡从发 李云清 杨尚福 《中国棉花》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7-8,共2页
本文利用相关和通径分析法,首次探讨了铃积与气象因子的关系.得出温度是影响铃积的最重要气象因子,在干旱生境下,气象因素对铃积的直接影响排序为温度>蒸发>日照>湿度>降雨;存在21℃以上的温度、较少的棉田蒸发、充足的日照... 本文利用相关和通径分析法,首次探讨了铃积与气象因子的关系.得出温度是影响铃积的最重要气象因子,在干旱生境下,气象因素对铃积的直接影响排序为温度>蒸发>日照>湿度>降雨;存在21℃以上的温度、较少的棉田蒸发、充足的日照是大铃的必备条件。同时,探讨了各项温度子指标与铃积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铃积 相关分析 通径分析 棉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花后期铃的时序变化与利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胡从发 龚德平 《中国棉花》 北大核心 1993年第5期23-24,共2页
1 材料和方法试验观察田为移栽棉。于1991年9月5日、8日、11日、13日、15日、17日、20日、23日、25日、28日共计10次,标记挂牌当日上午白花50朵。各期均进行结铃率、铃重、子(皮)棉产量、衣分率、子指、衣指。
关键词 棉花 棉铃 时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个棉花性状的二峰变化现象 被引量:1
15
作者 胡从发 《中国棉花》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12-13,共2页
一切植物的生长进程均可用S型曲线表示。对于棉花的考种性状。如铃重随着开花结铃期的推移,是否也显S型变化,还不很清楚。为此,1990年于不同收花期进行了有关性状的考查,发现其变化表现为二峰曲线,即类似于两个S相连的曲线并有一定规律... 一切植物的生长进程均可用S型曲线表示。对于棉花的考种性状。如铃重随着开花结铃期的推移,是否也显S型变化,还不很清楚。为此,1990年于不同收花期进行了有关性状的考查,发现其变化表现为二峰曲线,即类似于两个S相连的曲线并有一定规律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铃重 性状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麦的冷害及预防 被引量:1
16
作者 朱瑞昌 邓继久 《大麦科学》 1992年第4期39-40,共2页
1987、1991我区大麦出现了两次较大的冷害。1987年大麦空壳多,结实率一般下降5—10%;1991年五三农场罗汉寺分场800亩大麦,平均亩产仅80公斤,其中最严重的100亩,平均亩产只10.5公斤。
关键词 大麦 冷害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抗3号在江汉平原的表现及栽培要点
17
作者 张建中 龚德平 《中国棉花》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37-37,共1页
关键词 南抗3号品种 转基因抗虫杂交棉 产量表现 特征特性 栽培要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麦棉二熟制机播机收作业探讨
18
作者 胡从发 《中国棉花》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0期33-33,共1页
麦棉二熟制机播机收作业探讨胡从发湖北省江北农场衣科所荆州434131采用联邦德国进口的E514联合收割脱粒机作为收麦机械,割幅4m,行走机构的两轮距(链机)内空1.4m,两轮外距2.7m,播种机为24行谷物播种机,播... 麦棉二熟制机播机收作业探讨胡从发湖北省江北农场衣科所荆州434131采用联邦德国进口的E514联合收割脱粒机作为收麦机械,割幅4m,行走机构的两轮距(链机)内空1.4m,两轮外距2.7m,播种机为24行谷物播种机,播幅宽为4m。播种时,根据播幅,有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小麦 二熟制 机械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移栽棉抗逆力的探讨
19
作者 胡从发 雷士年 《中国棉花》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5-16,共2页
本文针对生产中移栽棉抗逆力差的实际,于1991~1993年有目的地对大田或试验田移栽棉进行了抗逆性观察。初步得出:(1)钵径的大小直接影响着棉苗的素质和抗逆力,中钵抗逆力强于小钵;(2)播种后8~12天内日均温、雨量... 本文针对生产中移栽棉抗逆力差的实际,于1991~1993年有目的地对大田或试验田移栽棉进行了抗逆性观察。初步得出:(1)钵径的大小直接影响着棉苗的素质和抗逆力,中钵抗逆力强于小钵;(2)播种后8~12天内日均温、雨量、光照等气象因素对出钵率影响较大,特别是多雨和寡照对棉苗出钵不利,所以一定要注意冷尾暖头播种;(3)一钵双粒干子播种、有利于对抗逆境,提高成钵率,进一步完善了“三湿”播种理论;(4)苗床温度除按要求管理外,还应注意短时间内升温差不能超过22℃,降温差不能达27℃;农(地)膜覆盖下,外界气温达24.59℃应立即揭膜通风;(5)以4叶左右苗龄于5月10~15日移栽,有利于预防5月份的低温阴雨寡照和渍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移栽 抗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大麦10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20
作者 刘文超 龚德平 张建中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1-32,共2页
鄂大麦10号表现为丰产稳产、早熟性较好、抗倒性较好、赤霉病发生轻等特点。对鄂大麦10号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作了介绍,并就主要栽培技术措施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鄂大麦10号 选育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