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院门诊抗菌药物应用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郭才华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8年第1期115-115,126,共2页
目的:了解我院抗菌药物应用状况及临床合理用药情况。方法:采用排序法进行统计分析,并探讨处方的合理性。结果:我院抗菌药物使用占处方总数的46.21%,占用药总金额的30.89%。结论:我院抗菌药物应用基本合理,但仍存在不合理性,需进一步提高。
关键词 抗菌药物 合理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产妇分娩过程中实施心理干预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1
2
作者 张秀云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1年第11期684-685,共2页
关键词 分娩 心理疗法 心理干预 效果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治性远端胃次全切除术
3
作者 高红章 钟鸣 周俊杰 《中国实用医药》 2008年第22期81-82,共2页
关键词 胃次全切除术 远端胃切除术 根治性 全胃切除术 近端胃切除术 胃癌根治术 周围淋巴结 肿瘤发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肾健脾泄浊化瘀方联合西药治疗慢性高尿酸血症肾病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4
作者 周爱珠 周俊杰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4年第3期121-123,共3页
[目的]观察益肾健脾泄浊化瘀方联合西药治疗慢性高尿酸血症肾病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40例住院及门诊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基础西药治疗;嘌呤醇,0.1~0.2g/次,3次/d,口服;至血尿酸降至360umol/L时改为... [目的]观察益肾健脾泄浊化瘀方联合西药治疗慢性高尿酸血症肾病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40例住院及门诊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基础西药治疗;嘌呤醇,0.1~0.2g/次,3次/d,口服;至血尿酸降至360umol/L时改为维持量:0.1g/次,1次/d,口服。治疗组20例益肾健脾泄浊化瘀方(山茱萸12g,山药、伏苓各20g,薏苡仁30g,土茯苓、川牛膝、制大黄各15g,丹参30g,萆薢15g,益母草、黄芪、威灵仙各20g),1剂/d,水煎450mL,3次/d,口服;西药治疗同对照组。连续治疗28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临床表现积分、肾损害指标、不良反应。连续治疗2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9例,有效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0.00%。对照组显效2例,有效10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60.0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生化指标、临床表现积分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临床表现积分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肾损害指标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肾健脾泄浊化瘀方联合西药治疗慢性高尿酸血症肾病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高尿酸血症肾病 益肾健脾泄浊化瘀方 嘌呤醇 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会阴侧切美容线皮内缝合术的应用观察
5
作者 黄会华 《中国社区医师》 2018年第18期44-45,共2页
目的:探讨美容线皮内缝合术在会阴侧切伤口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治会阴侧切产妇1 00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给予可吸收缝合线作皮内缝合,对照组给予传统缝合法,比较两组切口愈合情况、切口疼痛程度、产妇l^3 d内活动情况。结果:观察... 目的:探讨美容线皮内缝合术在会阴侧切伤口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治会阴侧切产妇1 00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给予可吸收缝合线作皮内缝合,对照组给予传统缝合法,比较两组切口愈合情况、切口疼痛程度、产妇l^3 d内活动情况。结果:观察组切口愈合情况、产妇产后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美容线皮内缝合术安全有效,实用性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会阴侧切 美容线 愈后 皮内缝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腔微创置管术治疗恶性胸水
6
作者 张玉兰 王奇胜 《中国实用医药》 2007年第28期56-57,共2页
关键词 恶性胸水 中心静脉导管 顺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间型综合征10例临床分析
7
作者 何杰 王耀昕 张杰 《中国社区医师》 2007年第3期25-25,共1页
中间型综合征是在有机磷杀虫药中毒中,少数病例在急性中毒症状缓解后和迟发性神经病变发生前,在急性中毒后24~96小时突然发生死亡,称“中间型综合征”。其发生率约7%左右嘲。现将我院内科2001年1月~2006年8月收治的103名有机磷杀虫... 中间型综合征是在有机磷杀虫药中毒中,少数病例在急性中毒症状缓解后和迟发性神经病变发生前,在急性中毒后24~96小时突然发生死亡,称“中间型综合征”。其发生率约7%左右嘲。现将我院内科2001年1月~2006年8月收治的103名有机磷杀虫药中毒的患者中,出现中间型综合征的10例患者临床分析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间型综合征 临床分析 有机磷杀虫药中毒 迟发性神经病变 中毒症状 缓解后 中毒后 发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应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和膀胱颈内切开术治疗小体积前列腺增生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曾营华 《当代医药论丛》 2015年第1期276-277,共2页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和膀胱颈内切开术治疗小体积前列腺增生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68例小体积前列腺增生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和膀胱颈内切开术治疗小体积前列腺增生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68例小体积前列腺增生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2例)。为观察组患者联合应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和膀胱颈内切开术(TUIBN)进行治疗,为对照组患者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进行治疗,在术后对两组患者进行6个月的随访,对比观察其进行治疗前后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和最大尿流率(Qmax)等指标,并评估其疗效。结果:两组患者进行治疗前后的IPSS评分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进行治疗前的IPSS评分相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在进行治疗后IPSS评分较低,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进行治疗前后的Qmax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进行治疗前的Qmax相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在进行治疗后Qmax较高,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单纯进行TURP治疗相比,联合应用TURP和TUIBN治疗小体积前列腺增生的效果较优,而且具有安全性高、可减轻患者的痛苦、促使其在术后更快恢复等优点,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 膀胱颈内切开(TUIBN) 小体积前列腺增生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止泻灵治疗小儿消化不良腹泻的疗效观察
9
作者 王奇胜 黄荣 《中国社区医师》 2002年第20期37-37,共1页
关键词 小儿止泻灵 消化不良 儿童 腹泻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急性胰腺炎实施循证护理的观察 被引量:4
10
作者 吴朝霞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第22期148-148,150,共2页
目的:观察将循证护理运用至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的效果。方法:2017年1月-2018年6月收治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51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5例采用常规护理,应用组26例采用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应用组护理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 目的:观察将循证护理运用至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的效果。方法:2017年1月-2018年6月收治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51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5例采用常规护理,应用组26例采用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应用组护理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症状缓解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护理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循证护理运用至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中,不仅能提升治疗效果,亦能缩短治疗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对缓解护患关系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循证护理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洛酮在儿科急重症中的应用
11
作者 王奇胜 《中国社区医师》 2004年第14期22-22,共1页
关键词 纳洛酮 儿科 急重症 药物治疗 病毒性脑炎 感染性体克 重度窒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跌倒管理流程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12
作者 谢凌燕 《中国社区医师》 2018年第17期179-180,共2页
目的:分析防跌倒管理流程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治高危跌倒患者100例,平分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防跌倒管理流程,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跌倒发生率18.0%,高于观察组的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 目的:分析防跌倒管理流程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治高危跌倒患者100例,平分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防跌倒管理流程,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跌倒发生率18.0%,高于观察组的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86.0%,低于观察组的9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防跌倒管理流程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明显降低跌倒发生率,有助于提升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跌倒管理流程 临床护理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d:YAG激光泪道探通术联合改良的泪道置管术治疗泪道阻塞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13
作者 刘思平 李珊 《当代医药论丛》 2021年第23期27-28,共2页
目的:探讨联用Nd:YAG激光泪道探通术和改良的泪道置管术治疗泪道阻塞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21年4月期间汉川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泪道阻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些患者平均分为激光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对激光治... 目的:探讨联用Nd:YAG激光泪道探通术和改良的泪道置管术治疗泪道阻塞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21年4月期间汉川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泪道阻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些患者平均分为激光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对激光治疗组患者进行Nd:YAG激光泪道探通术,对联合治疗组患者进行Nd:YAG激光泪道探通术及改良的泪道置管术。然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联合治疗组患者手术的总有效率及简明36项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中社会因素、情感因素、生理因素、疼痛因素、心理因素的评分均高于激光治疗组患者,P<0.05;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于激光治疗组患者,P<0.05。结论:联用Nd:YAG激光泪道探通术和改良的泪道置管术治疗泪道阻塞的效果较为理想,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泪道阻塞 Nd:YAG激光泪道探通术 改良的泪道置管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