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校少数民族预科语文教材的建设 被引量:1
1
作者 池永文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2期146-147,共2页
少数民族预科班语文教材建设关乎预科语文教学质量,而语文教材建设的前提是对预科语文课程性质的准确理解和对教材编写范式的科学把握、文选的"文质兼美"坚守。文章从课程性质、编写范式、选文标准三个维度探讨少数民族预科... 少数民族预科班语文教材建设关乎预科语文教学质量,而语文教材建设的前提是对预科语文课程性质的准确理解和对教材编写范式的科学把握、文选的"文质兼美"坚守。文章从课程性质、编写范式、选文标准三个维度探讨少数民族预科语文教材的得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预科 语文教材 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恩施州文化产业扶贫开发对策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池永文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39-43,共5页
消除贫困,已成为世界共识,也是我国各级政府历来重视和大力支持的一项战略任务。恩施州是国家扶贫开发的主战场和试验区,恩施州加快文化资源资本化转化,变文化资源优势为文化资本优势,让文化产业发展成为扶贫开发的重要方式,促进恩施州... 消除贫困,已成为世界共识,也是我国各级政府历来重视和大力支持的一项战略任务。恩施州是国家扶贫开发的主战场和试验区,恩施州加快文化资源资本化转化,变文化资源优势为文化资本优势,让文化产业发展成为扶贫开发的重要方式,促进恩施州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产业 扶贫开发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冲突与当代中国影视艺术主流意识形态 被引量:4
3
作者 黄莉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58-60,共3页
多元性文化是建设中国当代影视艺术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资源,中国影视艺术要真正具有世界性国际性,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的一切文明文化成果.在全球化的当下,不同类型的文化冲突必然会形成不同意识形态的渗透和融合,由此多元文... 多元性文化是建设中国当代影视艺术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资源,中国影视艺术要真正具有世界性国际性,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的一切文明文化成果.在全球化的当下,不同类型的文化冲突必然会形成不同意识形态的渗透和融合,由此多元文化冲突深深地影响了中国当代影视艺术的主流意识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流意识形态 影视艺术 文化冲突 当代中国 中国当代 多元性文化 文化成果 人类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学审美:读者永恒的心灵渴求 被引量:2
4
作者 冯惠玲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1期118-121,共4页
当代社会,消费主义主导下的永无止境的消费欲望,日益造成物质泛滥状态下的精神贫乏。人类生存的本质应该是在世界上充满劳绩地自由创造,努力突破有限的具象世界,达于无限的自由精神境界。文学审美正是要引领人不断超越日常生活,领略本... 当代社会,消费主义主导下的永无止境的消费欲望,日益造成物质泛滥状态下的精神贫乏。人类生存的本质应该是在世界上充满劳绩地自由创造,努力突破有限的具象世界,达于无限的自由精神境界。文学审美正是要引领人不断超越日常生活,领略本真生存的光华,创造一个充满无限神性的世界。就此而言,文学审美是所有追寻诗意本真生存读者的永恒渴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审美 读者 精神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中国影视艺术的审美创造与审美主体需求 被引量:1
5
作者 黄莉 《电影评介》 2014年第19期53-55,共3页
中国当代影视创造在以商业为核心的市场环境下,经济价值已经成为影视文化创造的重要参数,审视当下中国影视创作似乎走人了一个较尴尬的境地,内涵深厚的内容易使观众丧失兴趣,高质量的影视作品难以创作,且无法追随当代的快速制作节... 中国当代影视创造在以商业为核心的市场环境下,经济价值已经成为影视文化创造的重要参数,审视当下中国影视创作似乎走人了一个较尴尬的境地,内涵深厚的内容易使观众丧失兴趣,高质量的影视作品难以创作,且无法追随当代的快速制作节奏,而低质量的创作则易流于庸俗化与模式化,由此产生庸俗肤浅的影视文化。所以一部影视成功之作,必须适应影视审美主体需求并具有良好内涵,由此审美主体需求是影视审美创造过程中至始至终需要考虑的问题。影视审美创作与审美主体需求之间是一个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研究影视的审美创造,不能忽视对审美主体需求性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视艺术 审美主体 当代中国 审美创造 影视创作 市场环境 中国当代 文化创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学审美与新世纪“趋零距离”
6
作者 冯惠玲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2期40-44,共5页
新世纪十年,随着知识经济新时代的到来及其无孔不入的渗透,社会生活诸领域的"趋零距离"正剧烈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生活心态及审美文化心理。如果我们依然将文学审美当做挚爱生命的一部分,依然热切关注自身生存的价值,文学... 新世纪十年,随着知识经济新时代的到来及其无孔不入的渗透,社会生活诸领域的"趋零距离"正剧烈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生活心态及审美文化心理。如果我们依然将文学审美当做挚爱生命的一部分,依然热切关注自身生存的价值,文学审美与新世纪"趋零距离"的"远"与"近"就是我们现今必须正视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世纪 “趋零距离” 文学审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