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儿激素敏感型肾病综合征血清中IL-4、IL-5、TGF-β与IL-10水平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11
1
作者 周发为 游文忠 +1 位作者 覃仕锋 唐生尧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73-676,共4页
目的:探讨小儿激素敏感型肾病综合征(SSNS)治疗前与恢复期Th2细胞相关细胞因子IL-4、IL-5和Treg T细胞相关细胞因子TGF-β、IL-10水平的变化。方法:纳入36例SSNS患儿在治疗前和缓解期以及匹配的18例健康体检儿童,采用ELISA方法检测其血... 目的:探讨小儿激素敏感型肾病综合征(SSNS)治疗前与恢复期Th2细胞相关细胞因子IL-4、IL-5和Treg T细胞相关细胞因子TGF-β、IL-10水平的变化。方法:纳入36例SSNS患儿在治疗前和缓解期以及匹配的18例健康体检儿童,采用ELISA方法检测其血清IL-4、IL-5、TGF-β和IL-10水平,分析其水平变化与各临床指标的相关性。结果:SSNS患儿治疗前血清IL-4、IL-5显著高于缓解期以及健康对照组(P<0.01),肾病治疗前的血清TGF-β显著低于缓解期以及健康对照组(P<0.01),而各组之间的血清IL-10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SNS治疗前的血清IL-4水平与血清白蛋白水平负相关(R2=-0.694,P=0.000);与血清胆固醇呈正相关(R2=0.658,P=0.000);血清TGF-β表达水平与血白蛋白呈正相关(R2=0.838,P=0.000),与血清胆固醇呈负相关(R2=-0.722,P=0.000)。结论:肾病综合征患儿血清IL-4、IL-5升高以及TGF-β水平降低与SSNS发病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病综合征 激素敏感型 儿童 IL-4 IL-5 TGF-Β IL-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身抗体检测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价值 被引量:13
2
作者 覃仕锋 李春美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01-403,共3页
目的:探讨ENA(抗可提取性核抗原抗体)、ANA(抗核抗体)和抗ds-DNA抗体(双链DNA抗体)在AID患者中的相关性及敏感性。方法:分析2013年2月至2014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AID患者的临床资料。检测入组患者的ENA、ANA、抗ds-DNA抗体表达情况。... 目的:探讨ENA(抗可提取性核抗原抗体)、ANA(抗核抗体)和抗ds-DNA抗体(双链DNA抗体)在AID患者中的相关性及敏感性。方法:分析2013年2月至2014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AID患者的临床资料。检测入组患者的ENA、ANA、抗ds-DNA抗体表达情况。比较男性、女性的自身抗体阳性情况差异,并探讨不同荧光模式的ANA对应的ENA各项阳性情况以及ANA表达与ENA、抗ds-DNA表达相关性。结果:本研究共纳入研究对象180例,其中男性患者67例,女性患者113例。女性患者的ANA(χ2=12.23,P<0.01)、抗ds-DNA阳性率(χ2=5.906,P=0.015)均显著高于男性。nRNP、ss-A阳性标本中的颗粒型ANA比例最高,而Scl-70阳性标本中均质型ANA比例最高;ANA阳性标本的ENA阳性率(χ2=6.406,P=0.011)、抗ds-DNA阳性率(χ2=43.49,P<0.01)显著高于ANA阴性的标本。结论:男性自身抗体阳性率明显低于女性,颗粒型在ANA核型中占据比较高的比率,抗ds-DNA和ENA的阳性检出率与ANA阳性率有着一定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疾病 自身抗体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IK细胞输入治疗对老年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外周血免疫细胞水平影响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19
3
作者 覃仕锋 刘莉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82-486,共5页
目的:探究CIK细胞输入治疗对老年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外周血免疫细胞水平的影响及安全性。方法:将2004年4月至2015年4月来本院初诊为多发性骨髓瘤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VAD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CIK细胞... 目的:探究CIK细胞输入治疗对老年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外周血免疫细胞水平的影响及安全性。方法:将2004年4月至2015年4月来本院初诊为多发性骨髓瘤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VAD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CIK细胞输入治疗。利用ELISA试剂盒测定血清中IL-17、IL-6和转化生长因子(TGF)-β含量;检测血红蛋白,血沉和血肌酐水平;观察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疗程结束后对两组患者进行疗效判定。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IL-17,IL-6和TGF-β水平无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IL-17、IL-6和TGF-β水平均降低,但观察组水平明显低于同期的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CD3^+CD4^+,CD3^+CD8^+和CD3^+CD4^+/CD3^+CD8^+水平无差异(P>0.05),治疗后均降低,且观察组水平明显低于同期的对照组,(P<0.05)。患者发生恶心呕吐、心悸胸闷,心肌酶升高,转氨酶升高和肌酐增高等副反应的例数两组间无差异。观察组临床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CIK细胞输入治疗老年多发性骨髓瘤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其机制是通过降低免疫抑制因子的水平显著增加外周血免疫细胞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K细胞 多发性骨髓瘤 外周血免疫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缺血修饰清蛋白、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及其对预后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27
4
作者 周发为 杨溢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6期1891-1894,共4页
目的观察急性缺血性脑梗死(AIS)患者血清缺血修饰清蛋白(IMA)、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并探讨二者对AIS预后的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1月湖北民族学院附属民大医院神经科确诊的AIS患者77例为AIS组,及同期在本院进行健康体... 目的观察急性缺血性脑梗死(AIS)患者血清缺血修饰清蛋白(IMA)、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并探讨二者对AIS预后的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1月湖北民族学院附属民大医院神经科确诊的AIS患者77例为AIS组,及同期在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人群65例为对照组。根据《脑卒中的分型分期治疗(建议草案)》将AIS患者的不同时期定义为急性期(n=77)和恢复期(n=77),比较AIS组不同时期及对照组IMA、hs-CRP水平。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将AIS患者分为中(n=31)、重度组(n=46),比较不同神经损伤患者IMA、hs-CRP水平。同时,对IMA水平与hs-CRP水平以及二者与NIHSS评分的相关性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 AIS组不同时期及对照组IMA、hs-CRP水平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AIS组急性期、恢复期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IS组急性期均高于恢复期,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急性期、恢复期AIS组患者IMA水平与hs-CRP水平均呈线性正相关(r值分别为0.42、0.48,P<0.05)。重度组患者IMA、hs-CRP水平均高于中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MA、hs-CRP水平与NIHSS评分均呈线性正相关(r值分别为0.58、0.42,P<0.01)。结论 AIS患者IMA、hs-CRP水平均升高,二者有明显的相关性,且均与NIHSS评分有关。因此,推测联合检测IMA、hs-CRP水平可能对AIS早期诊断、判断预后及指导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缺血修饰清蛋白 超敏C反应蛋白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髓单个核细胞中B淋巴细胞诱导成熟蛋白-1表达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刘国生 王姣平 +2 位作者 褚志华 余莹莹 周维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449-1453,共5页
目的:研究分析骨髓单个核细胞中B淋巴细胞诱导成熟蛋白-1(B lymphocyte induced maturation protein 1,Blimp1)的表达对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 M)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期间收治的48例MM患者,检测所... 目的:研究分析骨髓单个核细胞中B淋巴细胞诱导成熟蛋白-1(B lymphocyte induced maturation protein 1,Blimp1)的表达对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 M)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期间收治的48例MM患者,检测所有入组患者骨髓中Blimp1表达水平,依据Blimp1转录表达水平的中位值将入组患者分为低表达组(L组,22例)和高表达组(H组,26例),比较分析Blimp1不同表达水平的相关影响因素,比较Blimp1不同表达水平患者的临床疗效、免疫表型变化及无进展生存期差异。结果: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分型、分期及治疗阶段等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低表达组总缓解率明显高于高表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CD19、CD38、CD56、CD138及微小病灶残留阳性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低表达组患者CD38、CD56、CD138及微小病灶残留阳性表达率均明显低于高表达组,CD19+表达率明显高于高表达组(P<0.05)。低表达组1、2、3年无进展生存期(PFS)均明显高于高表达组(P<0.05)。结论:分期越高,治疗难度越大的M M,其患者Blimp1表达水平越高,低B limp1表达水平的患者,其临床疗效及预后均明显优于高表达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淋巴细胞诱导成熟蛋白-1 多发性骨髓瘤 骨髓单个核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