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胆道恶性梗阻中多点位引流内支架置入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田丹 黄强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 2008年第4期78-80,共3页
关键词 多点位引流 胆道恶性梗阻 内窥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下治疗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46例 被引量:2
2
作者 翟东升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 2011年第3期45-46,49,共3页
目的观察内镜下鼻胆管引流和乳头括约肌切开术及取石术治疗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内镜下鼻胆管引流和乳头括约肌切开术及取石术治疗成功率、治愈率,对治疗过程进行总结和分析。结... 目的观察内镜下鼻胆管引流和乳头括约肌切开术及取石术治疗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内镜下鼻胆管引流和乳头括约肌切开术及取石术治疗成功率、治愈率,对治疗过程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 46例患者均取得良好疗效,术后出现急性胰腺炎3例,经保守治疗治愈。结论内镜下治疗急性化脓性胆管炎是安全有效,可作为急诊治疗的首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 鼻胆管引流 乳头括约肌切开术 内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期302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无医源性损伤体会
3
作者 谭庆丰 翟东升 黄强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 2003年第4期17-18,共2页
目的 探讨如何预防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回顾分析 1 999年 1 1月至 2 0 0 3年 5月中30 2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LC)的临床资料。结果  5例中转开腹 ,其中 3例胆囊三角层次不清、1例术中发现胆总管增粗、1例腹腔内广泛粘... 目的 探讨如何预防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回顾分析 1 999年 1 1月至 2 0 0 3年 5月中30 2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LC)的临床资料。结果  5例中转开腹 ,其中 3例胆囊三角层次不清、1例术中发现胆总管增粗、1例腹腔内广泛粘连 ,其他病人无医源性损伤的发生。病人恢复顺利。结论 严格医生上岗前的培训、管理 ,仔细操作 ,适时中转开腹是防止LC医源性损伤发生的 3个关键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胆囊切除术 医源性损伤 并发症 预防 手术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头肿块型慢性胰腺炎的诊治体会
4
作者 张松 黄强 陈佐会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 2007年第3期65-65,共1页
关键词 胰头 肿块型 慢性胰腺炎 诊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氧化物酶增殖物激活受体γ抑制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Toll样受体4表达的意义
5
作者 翟东升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 2009年第3期17-20,共4页
目的研究肝部分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过氧化物酶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Toll样受体4(TLR4)和IL-10相互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制作小鼠肝脏部分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30只小鼠随机分为4组:罗格列酮组、罗格列酮+双酚丙控二环氧甘油醚(B... 目的研究肝部分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过氧化物酶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Toll样受体4(TLR4)和IL-10相互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制作小鼠肝脏部分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30只小鼠随机分为4组:罗格列酮组、罗格列酮+双酚丙控二环氧甘油醚(BADGE)组、BADGE组、对照组。复灌4h取材。采用实时荧光PCR方法检测PPARγ、TLR4在小鼠肝脏部分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表达,同时检测血清TNF、IL-10、ALT水平。结果罗格列酮组较其它三组PPARγ的表达和血清IL-10水平增高,TLR4的表达、血清TNF-α和ALT水平较其它三组减弱(P<0.05),罗格列酮+BADGE组、BADGE组及对照组间的PPARγ和TLR4表达无显著差别。结论在鼠肝脏缺血再灌注过程中,罗格列酮激活PPARγ并上调IL-10水平,抑制TLR4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化物酶增殖物激活受体Γ 罗格列酮 TOLL样受体4 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腋下副乳腺癌1例报道
6
作者 田丹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 2007年第4期67-67,共1页
关键词 副乳腺癌 个案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后血栓形成的护理 被引量:2
7
作者 张慧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 2009年第1期79-80,共2页
关键词 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 静脉血栓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urvivin和nm23基因表达与直肠癌浸润转移的相关性 被引量:1
8
作者 李茶香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 2007年第2期28-31,共4页
目的探讨survivin、nm23基因表达水平与直肠癌分期、生存率、转移以及两基因表达的相关性,评价sur-vivin、nm23基因在直肠癌预后判断中的价值。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survivin、nm23基因在70例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TUNEL法检测癌细胞... 目的探讨survivin、nm23基因表达水平与直肠癌分期、生存率、转移以及两基因表达的相关性,评价sur-vivin、nm23基因在直肠癌预后判断中的价值。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survivin、nm23基因在70例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TUNEL法检测癌细胞凋亡指数(apoptosis index,AI),并分析survivin基因、nm23基因与直肠癌细胞凋亡指数、Dueks分期、生存率、转移之间的关系。结果survivin阳性患者5年生存率显著低于survivin阴性患者,伴远处器官转移的肿瘤中survivin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无远处器官转移者(P<0.05),survivin阳性患者的AI与sur-vivin阴性患者的AI相比,二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nm23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有关。且sur-vivin的表达与nm23的表达在直肠癌组织中呈显著的反比关系。结论survivin蛋白的高表达和nm23蛋白的低表达对判断直肠癌预后、生存率及转移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SURVIVIN NM23 凋亡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胰腺炎并胰周囊肿致十二指肠穿孔1例
9
作者 杨昌顺 徐娟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 2005年第3期67-67,共1页
关键词 慢性胰腺炎/并发症 十二指肠穿孔 慢性胰腺炎 囊肿 囊性包块 胰周 ERCP检查 剖腹探查 术中分离 黄色液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