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4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湖北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冉兴国 谭大友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2期109-114,共6页
湖北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既有其得天独厚的条件和基础,也有其不利的制约因素。从湖北民族地区现实来看在总体上实现了脱贫,但与全国、全省相比,有着较大的差距,滞后10~15年。湖北民族地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如果... 湖北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既有其得天独厚的条件和基础,也有其不利的制约因素。从湖北民族地区现实来看在总体上实现了脱贫,但与全国、全省相比,有着较大的差距,滞后10~15年。湖北民族地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如果抓住了重点、攻破了难点,制定了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不遇到异常因素的干扰,社会有可能在未来近30年以内实现全面小康,50年以内达到与全国同步的水平,消除东西部之间的差距,基本实现现代化,进入更高水平的和谐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北 民族地区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民族地区文化建设的现状与对策思考 被引量:1
2
作者 万俊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3期135-139,共5页
湖北民族地区在湖北省具有独特的自然环境与民族特性。湖北民族地区的文化建设是湖北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建设和谐的湖北民族地区的重大的举措。清醒的面对湖北民族地区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有针对性的提出一些解决措施,... 湖北民族地区在湖北省具有独特的自然环境与民族特性。湖北民族地区的文化建设是湖北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建设和谐的湖北民族地区的重大的举措。清醒的面对湖北民族地区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有针对性的提出一些解决措施,不仅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而且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北民族地区 文化建设 对策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思考——以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为例
3
作者 冉兴国 杨光宗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9期5039-5040,5042,共3页
湖北省恩施自治州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从总体上看已实现了脱贫,但与全省、全国相比,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从恩施州的实际出发,指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难点,并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 总体小康 全面小康 恩施自治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湖北民族地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几点思考
4
作者 罗成富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5期43-46,52,共5页
立足湖北民族地区的实际,强调了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对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具体分析了湖北民族地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制约因素,并以此为基点,提出了加强和改进湖北民族地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对策性建议。
关键词 湖北民族地区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 现状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法律保障机制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雷建玲 黄元姗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5期75-77,90,共4页
构建和谐社会是我国新时期进一步改革发展的重大战略思想和重大战略任务。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湖北的"一州两县"在社会经济等各方面的发展,远远落后于湖北其它地区,从统计资料来看不论是GDP的总量还是人均GDP、不论是城镇居民... 构建和谐社会是我国新时期进一步改革发展的重大战略思想和重大战略任务。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湖北的"一州两县"在社会经济等各方面的发展,远远落后于湖北其它地区,从统计资料来看不论是GDP的总量还是人均GDP、不论是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还是农民人均纯收入、城乡人均储蓄都要比全省平均水平低。"一州两县"是湖北贫富发展差距的重要一极,已成为阻碍构建和谐湖北的一个重要因素。从法律的视角入手来研究构建和谐湖北,要充分发掘和利用民族地区的政策、法律资源,通过制度创新来寻求加速发展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法律保障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社会 法律 保障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恩施州民族立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5
6
作者 朱祥贵 郑洲蓉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5期39-41,共3页
恩施州民族立法已初具体系和规模。恩施州民族立法内容类同、疏漏、粗放、短缺,缺乏系统性、民族性、程序性、操作性。应立法创新,加强民族立法的立、改、废,以经济立法为中心,注重程序立法,建立与完善具有民族地方特点,体系完整,程序规... 恩施州民族立法已初具体系和规模。恩施州民族立法内容类同、疏漏、粗放、短缺,缺乏系统性、民族性、程序性、操作性。应立法创新,加强民族立法的立、改、废,以经济立法为中心,注重程序立法,建立与完善具有民族地方特点,体系完整,程序规范,实际操作性强的自治法规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民族立法 系统性 民族性 程序性 操作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少数民族文化权利与国家义务 被引量:6
7
作者 司马俊莲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7,共7页
文化权利是一项基本人权。少数民族文化权利的义务主体虽然是不特定的,但从伦理和法律上可以推知国家应当承担主要义务。国家义务包括消极的不作为与积极的作为两个方面。消极的不作为主要指国家不得利用其权力对少数人群体及其成员实... 文化权利是一项基本人权。少数民族文化权利的义务主体虽然是不特定的,但从伦理和法律上可以推知国家应当承担主要义务。国家义务包括消极的不作为与积极的作为两个方面。消极的不作为主要指国家不得利用其权力对少数人群体及其成员实行肉体上或文化上的灭绝或同化,也不能对少数人群体及其成员实行歧视待遇或排斥其参与社会公共生活。国家的积极的行动包括适当立法、采取优惠政策和特别措施、提供资源、促进多元文化教育和跨文化教育、促进充分参与、"正当关护"和加强国家合作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人权 少数民族 文化权利 国家义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民族政策视角下的和谐社会构建 被引量:1
8
作者 刘小燕 杨春彩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5-48,共4页
我们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民族问题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制定出了适合中国国情的行之有效的民族政策,从而在理论上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民族理论,在实践中极大地... 我们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民族问题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制定出了适合中国国情的行之有效的民族政策,从而在理论上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民族理论,在实践中极大地推进了我国各民族的团结、发展和共同繁荣,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和提供了制度上的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 民族问题 民族工作 和谐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地区“生态特区”发展论——一个基于生态资本运营的分析框架 被引量:3
9
作者 陈光炬 严立冬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3期120-124,共5页
以中西部结合地带的湖北省恩施自治州为样本,在深入分析恩施州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系统的基础之上,提出创建"恩施生态特区"的战略构想,建议实施区域生态资本运营的战略措施,以期籍此探索民族地区生态化发展道路。
关键词 民族地区 生态特区 生态资本运营 恩施自治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少数民族地区民俗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路径探析——基于恩施州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谭宇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80-381,共2页
提出了从主体上走资源型的发展模式,以可持续发展的民俗旅游业经济及生态旅游为主要发展方向,有效地展示土家族、苗族文化的精华,实现恩施州生态系统和人文系统的良性循环和有序发展,树立恩施州旅游地区鲜明的旅游形象,并取得经济效益... 提出了从主体上走资源型的发展模式,以可持续发展的民俗旅游业经济及生态旅游为主要发展方向,有效地展示土家族、苗族文化的精华,实现恩施州生态系统和人文系统的良性循环和有序发展,树立恩施州旅游地区鲜明的旅游形象,并取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有机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俗 旅游经济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经济理论与民族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 被引量:5
11
作者 向宏桥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2期52-55,共4页
循环经济理论是经济发展与生态环保"双赢"的理论,它改变了经济增长只能靠消耗和枯竭生态环境资源以及资源、能源不断地变成废物来换取经济发展的传统模式,提出了一个资源和生态环境融合发展的新经济模式。民族地区在开发过程... 循环经济理论是经济发展与生态环保"双赢"的理论,它改变了经济增长只能靠消耗和枯竭生态环境资源以及资源、能源不断地变成废物来换取经济发展的传统模式,提出了一个资源和生态环境融合发展的新经济模式。民族地区在开发过程中需要以循环经济理论为指导,在西部大开发的契机下建立有地域特色的循环经济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经济理论 民族地区 经济发展 循环经济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化背景下少数民族文化权利保护对策探讨——以恩施州少数民族文化权利保护状况为例 被引量:5
12
作者 司马俊莲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6期29-34,共6页
少数民族文化权利是少数民族人权最基本的内容之一。在现代化背景下对少数民族文化权利的保护更有其必要性与迫切性。以恩施州为例,我们发现,该州民族文化资源十分丰富,为保护这些资源,政府采取了很多措施,取得了相当的成效,但在全球化... 少数民族文化权利是少数民族人权最基本的内容之一。在现代化背景下对少数民族文化权利的保护更有其必要性与迫切性。以恩施州为例,我们发现,该州民族文化资源十分丰富,为保护这些资源,政府采取了很多措施,取得了相当的成效,但在全球化和现代化的冲击下,恩施州的少数民族文化保护面临着许多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采取全方位措施:提高本民族成员认识,形成"文化自觉";强化政府在保护民族文化工作中的作用;加强对民族文化的制度保护以及社会参与机制的建立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恩施州 少数民族 文化权利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地区和谐社会的建立与发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黄元姗 向晶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4期15-19,共5页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内容,这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重大发展,也是中国共产党综合分析国内外形势和人民群众利益愿望要求的新变化做出的重大决策。对于民族地区而言,和谐社会的构建...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内容,这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重大发展,也是中国共产党综合分析国内外形势和人民群众利益愿望要求的新变化做出的重大决策。对于民族地区而言,和谐社会的构建更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地区 和谐社会 基本规律 建立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地区依法治理的现状与完善——以恩施自治州依法治理的现状为例 被引量:2
14
作者 黄元姗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5期106-110,共5页
法治是人类社会的理想目标。法治的建立有赖于各民族的共同努力。但由于社会、历史等原因,民族自治地方在依法治理方面仍存在诸多需要完善的问题。民族地区应在西部大开发环境中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加强立法工作,确保有法可依;加强行政... 法治是人类社会的理想目标。法治的建立有赖于各民族的共同努力。但由于社会、历史等原因,民族自治地方在依法治理方面仍存在诸多需要完善的问题。民族地区应在西部大开发环境中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加强立法工作,确保有法可依;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确保依法行政;培养公民良好的法律意识,使广大人民群众增强主体意识,具备对权利和平等观念的正确认识,引导全体社会成员树立起对法律的忠诚与信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地区 立法 执法 法律意识 恩施自治州 依法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刑事和解与民族地区传统法律文化的契合——对鹤峰县人民检察院“关注民生的公诉模式”的法理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司马俊莲 谭明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1期107-112,共6页
刑事和解制度是体现我国"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一种重要方式,而检察机关是实行这一制度的主体之一。民族地区的刑事和解制度有其深厚的社会基础。它有利于实现公平正义、促进民族地区社会关系的和谐发展。作为民族地区的基层... 刑事和解制度是体现我国"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一种重要方式,而检察机关是实行这一制度的主体之一。民族地区的刑事和解制度有其深厚的社会基础。它有利于实现公平正义、促进民族地区社会关系的和谐发展。作为民族地区的基层检察机关,鹤峰县人民检察院推行"关注民生的公诉模式"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但这一制度还有必要在和解的法律地位、和解的主体、改进加害人的社区矫正制度、赋予被害人更多的自诉权利等方面进一步加以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和解 民族地区 和谐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少数民族地区“低保”制度研究——对恩施自治州的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郑洲蓉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1期85-88,共4页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社会保障体系中最重要的部分。恩施自治州的城市低保状况在总体上较好地贯彻了国家政策并采取了一些独特措施 ,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关键词 少数民族居民 最低生活保障 贫困 实施状况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小燕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3期107-110,共4页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科学抉择,是被实践证明了的符合中国国情和族情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它在保障各少数民族的民主权利和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等方面发挥着巨大的无与...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科学抉择,是被实践证明了的符合中国国情和族情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它在保障各少数民族的民主权利和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等方面发挥着巨大的无与伦比的作用,是中国共产党的一项伟大创举。而它之所以具有如此影响力,则是因为它无处不体现社会和谐的思想;无处不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和谐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障碍与对策探讨——以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为例
18
作者 谭宇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62-64,89,共4页
湖北省恩施州是全国30个少数民族自治州之一,属于国家西部大开发区域范围。实施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是该地区走出贫困现状的必然选择。加快制度创新,严格控制人口数量,努力提高人口素质,发展特色经济,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是实施可持续发... 湖北省恩施州是全国30个少数民族自治州之一,属于国家西部大开发区域范围。实施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是该地区走出贫困现状的必然选择。加快制度创新,严格控制人口数量,努力提高人口素质,发展特色经济,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困地区 可持续发展 障碍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西部大开发中民族地区资金渠道的拓展
19
作者 廖群云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50-51,共2页
关键词 西部大开发 民族地区 资金制约问题 区域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共产党民族理论和政策的与时俱进 被引量:1
20
作者 杨春彩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0-72,共3页
本文通过对历届领导集体在民族问题的实质、民族区域自治、各民族共同发展与繁荣等方面的理论及政策的分析和综合,反映不同历史时期党的民族理论及政策的继承性和创新性,体现了党的民族理论和政策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民族理论和政策 与时俱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