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土家族民居建筑与山水画艺术 被引量:7
1
作者 商守善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4期16-19,共4页
土家族民居建筑在湘、鄂、川、黔广大土家族聚居区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山水自然景观 ,其建筑与自然山川和谐相处 ,具有丰厚的中国文化内涵 ,是进行山水画创作的重要题材和内容。山水画艺术是中国文化的独特表现形式 ,它所折射的人与自然的... 土家族民居建筑在湘、鄂、川、黔广大土家族聚居区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山水自然景观 ,其建筑与自然山川和谐相处 ,具有丰厚的中国文化内涵 ,是进行山水画创作的重要题材和内容。山水画艺术是中国文化的独特表现形式 ,它所折射的人与自然的关系 ,最本质地表现出宇宙与人格精神的最高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家族民居建筑 山水画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共存关系 被引量:3
2
作者 廖云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5期101-102,117,共3页
网络媒体作为一种新媒体,有着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优越性。但是,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却又保持着密切地联系,即共同相处、共同演进。本文将从媒体形态变化、媒体生态环境、媒体发展趋势三个角度来分析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共存关系,从而说... 网络媒体作为一种新媒体,有着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优越性。但是,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却又保持着密切地联系,即共同相处、共同演进。本文将从媒体形态变化、媒体生态环境、媒体发展趋势三个角度来分析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共存关系,从而说明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共同构建了传播媒体广阔的生存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媒体 传统媒体 共存关系 传播媒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土家族音乐之美──乐种、传播、线的艺术 被引量:9
3
作者 田世高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1期14-17,共4页
在土家族音乐演变衍化的历史长河中 ,土家族音乐表现出各个不同的乐种美及其功能性 ;同时体现出土家族音乐的传谱、记 (记忆之记 )谱、传播方式及其“蹈”、“唱”、“奏”之整体性的完美 ;充分显示出土家族音乐“线的艺术”
关键词 土家族 音乐 乐种美 功能性 整体性 表现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少数民族地区民族音乐文化教育的实施
4
作者 陈伦旺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3期90-92,共3页
在我国现有的高等音乐教育机制中 ,民族音乐文化教育一直处于从属地位 ,这对我国的历史传统和未来发展不利 ;同时 ,与国际音乐教育总趋势相违背。改变这种状况势在必行 ,地处少数民族地区的音乐专业应首当其冲 ,更新教育观念 ,进行合理... 在我国现有的高等音乐教育机制中 ,民族音乐文化教育一直处于从属地位 ,这对我国的历史传统和未来发展不利 ;同时 ,与国际音乐教育总趋势相违背。改变这种状况势在必行 ,地处少数民族地区的音乐专业应首当其冲 ,更新教育观念 ,进行合理的课程设置 ,努力建设师资队伍 ,承上启下 ,将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作为重要专业方向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地区 音乐专业 民族音乐文化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域文化精神与油画艺术创新——塔马约绘画艺术对中国当代油画发展的现实启迪 被引量:1
5
作者 王钟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4期49-53,共5页
艺术作为人类文化的精神载体,随着时代的演变而不断更新与进步。不同肤色、不同人种构成世界多元化体系,不同民族在不同的地域环境中,以不同的生存理念创造了属于本民族的精神文化,而独特的地域文化精神也正是生成新的艺术语言形式与风... 艺术作为人类文化的精神载体,随着时代的演变而不断更新与进步。不同肤色、不同人种构成世界多元化体系,不同民族在不同的地域环境中,以不同的生存理念创造了属于本民族的精神文化,而独特的地域文化精神也正是生成新的艺术语言形式与风格的土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域文化精神 油画艺术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土家族的音乐风格 被引量:9
6
作者 田世高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72-75,共4页
土家族音乐风格受地理环境、生产方式、风土人情、宗教信仰等条件的影响 ,在音乐旋律、节奏、调式、歌词、衬词及歌唱等方面 ,充分展示出土家族独特的音乐风格。
关键词 土家族 音乐风格 民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家族民歌歌论 被引量:11
7
作者 田世高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2期50-52,共3页
土家族民歌是由歌词与乐曲结合而构成的同一体民歌,他是文学与音乐交会的产物。土家族民歌的歌词属于语言艺术,它表情达意、被人感知;土家族民歌的乐曲以声音的外化形式,产生了美的抒情效果,直接作用于听觉,创造性的显现了土家族民歌的... 土家族民歌是由歌词与乐曲结合而构成的同一体民歌,他是文学与音乐交会的产物。土家族民歌的歌词属于语言艺术,它表情达意、被人感知;土家族民歌的乐曲以声音的外化形式,产生了美的抒情效果,直接作用于听觉,创造性的显现了土家族民歌的抒情内容。歌词与乐曲的结合塑造了音乐形象,丰富了土家族民歌,因而使土家族民歌的艺术魅力长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家族 民歌 歌词 乐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土家族民歌《龙船调》 被引量:10
8
作者 田世高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4期12-15,共4页
《龙船调》是一首在鄂西土家族民间经时历岁、流传久远 ,享誉世界的优秀民歌 ;它具有生动的语言、鲜明的形象、突出的主题、清晰的结构 ;并以和谐的音韵、优美的旋律。
关键词 《龙船调》 土家族 形象主题 旋律节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家织锦的特点及其在现代美术教育中的应用 被引量:5
9
作者 金晖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6期34-37,共4页
土家织锦以家庭结构的血缘关系为主的传承模式 ,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实用与审美的结合 ,发掘和重新审视土家织锦 ,积极开展社区活动 ,拓展美术课程资源 ,因地制宜 ,使之在现代民族美术教育中得以合理利用 。
关键词 土家织锦 特点 现代美术教育 应用 现代民族美术 实用性 合理利用 传承模式 审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论恩施土家民歌“龙船调”的音乐特征 被引量:6
10
作者 邹婉华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3期42-44,共3页
从"龙船调"的演唱形式,衬词结构和调式上,可以看到其艺术特点主要表现为:1 节奏丰富;2 对白幽默;3 A徵调式;4 方言美感。
关键词 “龙船调” 音乐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家族歌舞音乐语义特征论 被引量:2
11
作者 田世高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3期61-63,共3页
土家族歌舞音乐以其舞乐符号之表现性与再现性及趋美、传载、抒表、传讯之语义基本类型展示土家族歌舞音乐内部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相互补充的语义功能;同时,从律动性、描写性、背景性因素阐明舞蹈性之歌舞外部的语义艺术功能。
关键词 土家族 歌舞音乐 语义功能 艺术功能 超美功能 抒表功能 传载功能 传讯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彩画创作主体心理初探 被引量:1
12
作者 邓丽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4期60-64,共5页
掌握运用任何一门具体的表现手法来进行水彩画创作 ,必须以创作主体的个性心理全部特点为前提。在创作的过程中尽可能符合自己心理并很好地把握其不同的发展阶段来进行创作 ,这样 ,水彩界将会涌现出更多的优秀作品 。
关键词 气质 类型 创造力 水彩画 创作主体 心理特征 超写实主义 表现主义 构成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赏石资源与美术教育 被引量:1
13
作者 向极鼎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6期38-40,共3页
清江观赏石资源丰富 ,具有众多可开发应用的价值。合理开发其资源价值 ,对促进高师美术教育具有美好的前景。
关键词 赏石资源 美术教育 造型表现价值 学术研究价值 清江观赏石 资源价值 开发应用 高等师范院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土家族“三声腔”民歌——《十八哥哥》与《茶籽树》 被引量:1
14
作者 杨华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4期20-23,共4页
由于土家族语言形态使《十八哥哥》与《茶籽树》具有“三声腔”的音乐表现特征。羽色彩的调式旋律加上装饰音的修饰 ,使歌曲优美柔和、细腻流畅、委婉动人。歌曲渗透了土家人的生活劳动观念 ,伦理道德思想 ,强烈而集中地体现了创作者与... 由于土家族语言形态使《十八哥哥》与《茶籽树》具有“三声腔”的音乐表现特征。羽色彩的调式旋律加上装饰音的修饰 ,使歌曲优美柔和、细腻流畅、委婉动人。歌曲渗透了土家人的生活劳动观念 ,伦理道德思想 ,强烈而集中地体现了创作者与传唱者对人性审美的倾向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家族 民歌 三声腔 表现意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西陶艺开发应用探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畅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2期34-37,共4页
陶艺作为一个独具品格的艺术门类,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陶瓷业在鄂西有深厚的历史渊源,挖掘和研究鄂西陶土资源和制陶工艺,充分利用本土资源优势,改良陶瓷业,能更好地促进鄂西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 陶艺 陶土资源 开发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嵇康的音乐美学思想
16
作者 田世高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4期25-29,共5页
在嵇康的音乐理论中,从器乐欣赏的角反驳击了儒家乐论以伦理学、社会学作为音乐美学的唯一批评标准,提倡和研究音乐自身的发展规律;坚持从感性出发,从音乐的客观性出发来分析音乐构成诸因素的特点;从音乐表现形式的多样性与情感表... 在嵇康的音乐理论中,从器乐欣赏的角反驳击了儒家乐论以伦理学、社会学作为音乐美学的唯一批评标准,提倡和研究音乐自身的发展规律;坚持从感性出发,从音乐的客观性出发来分析音乐构成诸因素的特点;从音乐表现形式的多样性与情感表现多样性之间的关系,寻求感性表现与理性观念的关系。嵇康的音乐美学理论为中国音乐的研究、发展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嵇康 音乐理论 美学思想 情感 形象 音乐欣赏 音乐表现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语天工 朴拙单纯———土家族地区靠背木椅造型探析
17
作者 向极鼎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3期64-66,共3页
土家族地区流行的靠背木椅造型,其生成机制积淀了该地民族器物文化的全部解说,认识和开拓它潜在的价值。
关键词 土家族地区 靠背木椅 人化自然 审美心理 选择机制 审美价值 生成机制 民族器物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音乐高师生必须提高钢琴即兴伴奏水平
18
作者 赵飞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4期112-114,共3页
钢琴即兴伴奏是音乐专业高师生必修的一门理论技能课程 ,它已被广泛地运用于教学、演唱、演奏伴奏等活动之中。提高钢琴即兴伴奏水平 ,关键在于学习理念与方法的转变。从突破伴奏者自身练习方法与学习观念的局限入手 。
关键词 即兴伴奏 和声材料 伴奏音型 低音写作 钢琴演奏 高等师范院校 音乐专业 配弹伴奏 师范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